摘?要: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道:“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薄扒橐晕镞w,辭以情發(fā)?!边@說明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凝結(jié)、情感的積淀。因此,要想把文章內(nèi)在的情感傳達給每一位學生,就需要在學生與文章之間架設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梁,而這座橋梁就是朗讀。那么,如何實現(xiàn)有效地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呢?個人認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朗讀指導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以悟促讀、適時評價等方法,激發(fā)孩子想讀、善讀、愛讀,進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關鍵詞:朗讀;情境;感悟;評價
前一陣子,聽了一位老師上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堂課,給了我頗多的感觸。教師應該是比較注重文本解讀,把握文本重點的。他精心地設計了聽說讀寫的訓練,還費盡心思設計了一些表演環(huán)節(jié)使課堂更有“噱頭”……從課的設計上來說,應該說是相當“完美”,可是整堂課卻是冷冰冰的,孩子們的朗讀也是機械化的,學生沒能將朗讀融理解、感悟于一體,更讀不出語言的韻味。課后,我反復思忖:問題出在哪兒呢?矛頭該指向誰呢?板子打在孩子身上?不,那些孩子可是我們教出來的呀!板子打在老師身上?那更不是了,一定很多原因造成了學生今天如此的朗讀水平!但是,作為一名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作為傳承中華優(yōu)美語言文字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推卸責任?!按蜩F還需自身硬”,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重視朗讀,讓朗讀真正展示中華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真正展現(xiàn)其應有的魅力。
那么,究竟該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有效地指導學生朗讀呢?
一、 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想讀
在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語言華麗優(yōu)美,音韻和諧勻稱的文章。它們有的蘊含著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的展示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有的體現(xiàn)著大眾生活的千姿百態(tài)……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去體驗美,感受美,進而與文本展開心靈的對話,與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并得到升華?我個人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
筆者在指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朗讀時,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緊緊扣住“中華不振”這個切入點,利用圖片、音樂資料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逐漸展開深層次的朗讀。下面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教學片斷:
師:孩子們,周恩來說那是外國的租界地,知道什么叫租界嗎?現(xiàn)在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的租界去看一看吧?。ㄕn件播放當時租界地的圖片資料)
師:看,這就是當時的租界(背景音樂),由于國家的貧窮、落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英國、美國、法國等帝國主義國家以在中國經(jīng)商、居住為名強迫清政府允許長久占用某些地段。他們在十六個市區(qū)設下了租界地。租界地上的洋人胡作非為,中國人則遭受百般凌辱。
師:課文的哪一段具體寫了租界?(第七自然段)
師:誰讀給大家聽聽。請你讀吧,其他同學也別閑著,邊聽邊找出描寫租界的四字詞語。(一生開始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找詞語。)
師:(生讀完第一句話)等等,你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闖進”重讀)你再來試試。嗯,有點味道了!“闖進”!為什么要用“闖進”?從“闖進”一詞,你知道租界是個什么地方嗎?(不能隨便進入的地方……)
師:什么人不能隨便進入?(中國人)
師:是的,租界是個不允許中國人隨便進入的地方。你接著往下讀。(“嘿,這一帶果真……耀武揚威的巡警?!保?/p>
師:真喜歡聽你讀書?,F(xiàn)在,我請幾個同學說說你畫的四字詞語。一人說一個(生匯報,師適時板書,學生齊讀詞語。)
師:(指著板書)這就是繁華熱鬧的租界,可是中國別處與這里可大不相同,你們看(出示中國別處與租界的對比圖)讓人揪心哪,難怪文中這么說……(學生齊讀:嘿,這一帶果真與別處大不相同。)
師:注意到了嗎?這里有一個語氣詞“嘿”(字體變紅)這會兒你讀“嘿”,你讀出了周恩來怎樣的心情呢?生:好奇。
師:第一次看到,當然好奇了,你來讀一讀。還有嗎?生:驚訝(驚嘆)。
師:請你把驚嘆的感覺送進去,讀“嘿!……”
師:是的,這就是租界!這就是繁華熱鬧的租界!然而,就在這樣的租界里,卻發(fā)生了一件令人憤憤不平的事情……
本環(huán)節(jié),筆者層層推進,循序漸進,創(chuàng)設了多種情境,營造了感人至深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中華不振”?!拔恼轮渑肿钟袦囟取?。學生在筆者的引導下,通過反復誦讀,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走進了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
二、 以悟促讀,讓孩子善讀
特級教師于漪老師曾說過:“教師要把課上得情思橫溢,使學生學得有勁頭,學有所得,首先自己要進入角色?!?/p>
《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講述阿曼達的父親為了解救他,堅持不懈,執(zhí)著地在廢墟中挖了幾十個小時,終于找到了阿曼達的感人至深的故事。這篇課文的字里行間都能讓人感受到父愛的偉大。所以,在教學中,筆者力圖引領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走近阿曼達,走近這位偉大的父親。
請看《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片斷:
師:從“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直到36小時”你讀懂了什么?生:我體會到了父親已經(jīng)挖了很久很久了,他的手都挖流血了,可是他還是不放棄,因為他堅信,阿曼達一定還活著。
師:你真會讀書!你讀出了一個鍥而不舍的父親的形象!能把你的體會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嗎?來試試。
生:……
師: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阿曼達的父親正用雙手不停地在廢墟堆里挖著,36小時過去了,衣服都破爛不堪了,他還在挖!
師:你看到了一個如此堅毅、執(zhí)著的父親,讀出你的感受!
生:我好像看到天黑了又亮,周圍的人來了又走,只有父親弓著背,一刻不停地挖!
師:體會得多好啊!讀出來!父親憑著什么徒手挖了三十多個小時?
生:他曾經(jīng)答應過兒子,“無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學生搶著回答)。
師:是啊,就是這一句承諾,支撐著父親,苦苦挖掘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在這艱難的每一分每一秒的背后,該有著多么強大的力量?。∽屛覀円黄鹱x!
就在這一讀一悟,一悟一讀中,學生的認識不斷提升,情感也不斷升華,隨即動情地朗讀了起來。不僅如此,在學生朗讀之后,筆者一邊把這段文字以詩歌的格式出示,一邊飽含深情地說:“同學們,這就是父愛,這就是人世間最偉大的父愛。讀……!”
這一遍,孩子們真正做到了“心到”。此時此刻,強調(diào)重音,停頓……都顯得多此一舉了。他們的聲音隨著詩行的跳躍而跳躍,內(nèi)感的濃濃父愛也隨著他們聲情并茂的朗讀外化出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情感和語感也在一次次的感悟性朗讀中得到了豐富和升華。
三、 適時評價,讓孩子愛讀
課堂上的評價,最大的教育價值在于教會學生學習。精彩的教學評價語言應該是無痕地給學生以啟迪,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在思考中產(chǎn)生新的感悟,在感悟中領略文字與情感的精妙所在,從而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
《觸摸春天》一課,筆者在指導學生朗讀“安靜攏住蝴蝶”這句話時,是這樣評價的:
有一個學生讀到“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時,聲音非常響亮,而且語速較快。筆者沒有給予正面評價,而是笑了笑說:“像你這樣抓,蝴蝶會飛走的,動作輕點,慢一些。來,再來一遍。”該同學立刻領會了筆者的意圖,輕聲細語地又讀了一遍,這次讀出了效果。
另一個同學讀“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又顯得太慢了,筆者聽后馬上評價:“慢了,快點,別讓蝴蝶飛走了呀!”學生讀出了效果,“真會讀書,蝴蝶都被你的朗讀吸引了。”……課堂上,筆者巧妙地把指導朗讀和理解課文結(jié)合起來,教給了學生朗讀的方法,但又不落俗套、不著痕跡。學生在教師的適時評價語中也體會到了朗讀的方法與技巧。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這種富有啟發(fā)性的評價語言,對學生朗讀技巧和感悟文本能力的提高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改進評價方式,完善評價風格,用好評價語言。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有吸引力、生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愛上朗讀,愛上中華語言。
四、 小結(jié)
語文教學要以朗讀為根本,要把“讀”融入課堂教學之中,使其成為課堂的主旋律。架起學生與文章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引導學生想讀、善讀、愛讀,讀出個性,讀出水平,讀出樂趣。讓我們的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去感受中華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吧!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2]竇桂梅.跟竇桂梅學朗讀[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
[3]董玉環(huán).運用評價語言?培養(yǎng)朗讀能力[J].
作者簡介:
張劍丹,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東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