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點教學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多為教師主導教學,較少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無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因此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無法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展開探討,以期能為廣大同人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2-0035-02
引 言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理念和相關方式,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還要求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掌握更多、更好的思維方法與解決問題的途徑。在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單調等,導致學生無法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要點,因此,教師應該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展開教學。
一、制作預習學案,輔助學生課前預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更好地解決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多種問題,引導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教師首先應結合小學數學的課程知識內容制作預習學案,將這些預習學案提前發(fā)放給學生,要求學生結合預習學案認真預習課程知識。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建立起完善的數學學習目標,還能輔助學生解決自主預習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進而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制作預習學案,在其中多加入生動的圖片和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的“有趣的七巧板”教學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拼圖感受圖形的不同變化方式,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動手能力、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本課的主要內容和教學目標制作以下相似的預習學案:一是展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已學的簡單圖形的實物圖片,如桌面、墻面、田野俯瞰圖等,讓學生思考這些實物圖片都是什么圖形。二是繼續(xù)提問:喜歡拼圖嗎?用什么工具能夠拼出美麗的圖形?教師展示七巧板的圖形并提出問題:觀察七巧板,你能看出有幾個小板塊?(7塊)有幾種顏色?(5種)有幾種不同的圖形?(3種)三是布置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用七巧板實物拼出教材中的各種圖形,并將拼出的這些圖形畫到學案上。最后,教師收上學案進行批閱,并反饋給學生,從而解決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小組探究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深入進行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率較低的問題,教師可以結合數學課程內容創(chuàng)設與之相關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根據課前預習,結合教材和生動的情境進行學習和探討,在小組合作中探究相關數學知識要點,從而有效解決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1]。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一億有多大”的教學中,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感受到一億的大小,讓學生能夠應用具體的實例表達出對一億大小的直觀感受,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你知道一億的概念嗎?你能想象一億有多大嗎?什么事物可以用億表示?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很多學生答出了像星星、人的毛發(fā)和牛毛等可以用億表示。接著,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事先準備好的課件,包括學生說的那些具體事物和小米倉、大米倉等圖片,并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計算出一億粒大米的重量呢?以此問題為基礎,讓各小組探究具體的操作步驟。最后,教師根據各小組的探究結果進行總結:先數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并用天平稱量它的重量,因為1億是100的100萬倍,所以100粒大米的重量的100萬倍就是一億粒大米的重量。教師可以準備天平和大米等材料讓各小組試著進行具體操作,從而更好地完善本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加強方法教學,指導學生解題方法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和解答數學問題時會遇到一些問題,由于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不同、學習效果不同、對學習的態(tài)度不同,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或大或小,非常影響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加強解題方法教學,結合所學知識和生活實際問題,指導學生分析問題、一題多解等方法,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各種難題,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中,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通過列舉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指導學生學習更多的解題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出示一道具體的應用題:劉爺爺打算用44個1米長的毛竹圍成一個長方形的花園欄桿,那么怎樣圍才能使面積最大呢?這道題主要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需要用到哪些數據?接著,教師手把手地教授學生如何分析這道題目:通過題目得出,這個長方形的最大周長是44米,那么其中一條長和寬之和是44÷2=22米,那么長和寬各是多少米?有哪些圍成的方法?接著,教師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和操作:由于毛竹長度是1米,所以可以從長21米、寬1米逐次列舉,一直到長12米、寬10米為止,并檢查一下,使之不重復和不遺漏。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分別求出不同圍法的面積,并進行總結:周長不變,長方形的長與寬越接近,面積越大。在此之后,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實際應用題,讓學生利用這種分析方法解決問題,如元旦晚會上有3種糖果和4種水果,那么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案?請寫出具體的搭配方法。
四、有效鞏固練習,促進學生完善學習
為了有效解決學生課后復習隨意、效果不佳等問題,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鞏固練習,以此促進學生完善數學學習,更好地提高學習的效果。關于有效幫助學生進行鞏固練習,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學習內容制作出復習學案和微視頻。復習學案一般是課程的練習題和思維導圖;微視頻可以根據具體的條件進行創(chuàng)設,一般是對重難點知識的講解。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的“總復習”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可能性”等知識制作總復習學案及其相關的練習題,將以下數學知識點融入其中:整數、小數、分數等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方法,統(tǒng)計與概率基礎,條形、折線和扇形統(tǒng)計圖的運用,可能性等;創(chuàng)設出填空、選擇、判斷和應用題,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完善數學學習。
結 語
綜上所述,關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教師應在深入分析小學數學知識內容及認識小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制作預習學案輔助學生課前預習、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小組探究、加強方法教學指導學生解題方法、有效鞏固練習促進學生完善學習等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解決各類數學學習中的難題,從而提高小學數學實際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張千,黃鳳榮,范素花.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02):144.
作者簡介:王小花(1989.8—),女,江蘇揚州人,本科學歷,小學二級教師,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