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育理念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教學重點發(fā)生了轉移,更加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師生間的合作交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完善教學評價方式,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素質教育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2-0017-02
引 言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是所有課程學習的基礎,將素質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極大地提升教學質量,不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踐行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明確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方式,不斷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科學開展素質教育,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讓語文教學成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首要途徑,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一、重視教學的整體性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具有強大的包容性與人文性。若僅僅從語文教學的內容上看,其包含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學生要進行生詞、詞組、造句、閱讀與寫作方面的學習,要以這些基本的語文知識為基礎,學習如何將語言文字更好地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因此,語文這門學科也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應用性。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應嚴格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將各個部分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從整體化的角度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語文學科的整體性角度出發(fā),教學的過程應是充分傳遞與展示語文整體性的過程。目前,小學語文教材中選擇的文章基本是名家的精品,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文章,可以獲得很多的語文知識[1]。
例如,學生通過學習《司馬光》一文,可以學習司馬光臨危不亂的勇敢與機智;學習《守株待兔》一文,可以認識到不勞而獲是不切合實際的,任何成果都應當付出努力。學生通過學習這些課文,可以得到一些主觀的感受,但由于他們的閱歷較淺、理解能力不夠深刻,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問題創(chuàng)設一些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課文中蘊藏的深刻內涵。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完成閱讀活動,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認識生字詞,學會更多的表達方式。學生在開展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對閱讀內容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從自己的主觀視角來探究文章所表達的內涵,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碰撞,也可以從側面使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得到熏陶。
二、培養(yǎng)師生間的感情
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教師仍存在著害怕的心理,這樣的心理對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開展十分不利。因此,教師應努力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友好的師生關系。目前,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內容趣味性較強,教師應利用語文課程內容,把握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多樣的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從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掌握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使其思想得到熏陶,培養(yǎng)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樹立正確、積極的思想觀念。小學語文教師應擁有科學的頭腦、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與先進的思想,并且要熱愛學生與了解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朋友。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教師應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應從學生成長的角度出發(fā),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規(guī)范學生的道德行為,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2]。
例如,在教學《聽聽,秋的聲音》一文時,教師在講授完課文后,可以帶領學生去戶外感受一下秋天。一些學生的性格比較內向,參加集體活動時比較不積極,教師可以嘗試與他們溝通,指導他們去聆聽秋天的聲音。通過這次教學實踐,一些學生可以主動地與教師進行溝通,甚至將心事與教師傾訴。教師通過開展實踐課程,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師生間的感情。
三、結合生活實踐開展教學
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目的是將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授課時,應注意將語文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例如,在教學《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文時,教師可以先將對課本上列舉的傳統(tǒng)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了解當前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不同的少數(shù)民族有哪些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讓他們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在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家長會做哪些準備,并讓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然后積極回答。一些學生可以根據(jù)課文所學內容進行回答,一些學生可以根據(jù)生活實際來回答。將課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巧妙地結合起來,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還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經驗,達到了很好的語文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述雷鋒的先進事跡,讓學生根據(jù)課本內容進行學習,并思考雷鋒的先進事跡帶給我們的啟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做哪些為他人服務的事情等。學生可以踴躍、積極地發(fā)言。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回家為父母做一件事情,然后將為父母做事情的過程,通過短文的方式敘述出來,并第二天上臺匯報。通過學生的匯報可以看到,學生開始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學習樂于奉獻的精神,積極地承擔家庭里的小事,為父母分憂。
四、利用教學手段營造課堂氛圍
在信息科技的不斷普及下,很多學校都安裝了先進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設備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課堂導入。首先,教師應提前備課,將所教內容制作成微視頻;其次,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觀看后,進行心得體會的闡述,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一個語文課程的自學平臺,通過微信、QQ等方式建立學生群,讓學生通過學生群討論所學知識;教師還可以在這些自學平臺上將微課的學習內容發(fā)布出來,讓學生在良好的自學氛圍中進行學習,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
例如,在教學《火燒云》一文時,根據(jù)學生目前的認知情況可能不了解火燒云的形成及具體的景觀是怎樣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火燒云的形成及具體形態(tài)進行展示。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本知識的演示,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有效地營造了積極的課堂氛圍。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知識與文化素養(yǎng)的傳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落實素質教育,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成為社會所需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王靜.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J].學周刊,2018(13):92-93.
戚玉娜.淺談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 華夏教師,2017(13):66.
作者簡介:王旭(1987.7—),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二級教師,長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