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權
摘要:目的? 分析PFNA系統(tǒng)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各47例。參照組患者予以DHS系統(tǒng)治療,研究組患者予以PFNA系統(tǒng)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及Harris評分。結果? 兩組患者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分別為91.49%、87.23%,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61.46±4.33)min、骨折愈合時間(10.86±2.09)周、住院時間(15.92±1.19)d均短于參照組的(77.11±5.27)min、(14.30±2.07)周、(19.51±1.01)d,且術中出血量(63.94±11.62)ml少于參照組的(127.01±13.35)ml,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PFNA系統(tǒng)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短,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良好,手術安全性高。
關鍵詞:髓內固定系統(tǒng);釘板固定系統(tǒng);股骨轉子間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7.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2.035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2-0124-03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發(fā)生在股骨頸基底和小轉子水平以上的骨折,發(fā)生原因多為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由于老年人多存在骨質疏松,骨質差,屬于股骨轉子間骨折多發(fā)人群[1]。股骨轉子間骨折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治療方案較多,根據骨折固定系統(tǒng)主要可分為釘板固定系統(tǒng)治療、髓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目前對于這兩種固定系統(tǒng)治療效果的優(yōu)劣還存在很多爭議,作為特殊人群的老年人應用髓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是否能夠最大限度優(yōu)化療效并不明確[2]。本次研究以我院老年患者為例,就髖螺釘內固定(DHS)、防旋型股骨折端髓內釘內固定(PFNA)展開對照研究,以評價PFNA系統(tǒng)的臨床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甘肅省白銀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經癥狀、體征、X線片檢查確診為股骨轉子間骨折。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對本研究知情,由本人/家屬簽署同意書。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47例。參照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61~85歲,平均年齡(68.97±4.35)歲;Jensen分型:Ⅰ型13例,Ⅱ型11例,Ⅲ型9例,Ⅳ型8例,Ⅴ型6例。研究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62~87歲,平均年齡(69.04±4.27)歲;Jensen分型:Ⅰ型15例,Ⅱ型10例,Ⅲ型10例,Ⅳ型7例,Ⅴ型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可比。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符合股骨轉子間骨折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器質性疾病;②有精神疾病史;③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④病歷資料不全。
1.2方法
1.2.1 DHS? 參照組予以DHS治療,患者取仰臥位,行持續(xù)硬膜外麻醉,麻醉滿意后,予以閉合復位處理,在股骨大粗隆處向遠端做手術切口,至股骨粗隆完全暴露為止。確定股骨粗隆為止,在其下端2~3 cm位固定135°的放置定位器,并在前傾0°~10°的位置處置入導針。在C型臂X線透視機引導下,對導針位置進行調整,保證導針在髓腔內后位置。確定導針進入長度,在導針方向予以擴髓處理,置入動力紋螺釘,并放置側方套筒鋼板予以固定。
1.2.2 PFNA? 研究組予以PFNA治療,行持續(xù)硬膜外麻醉,麻醉滿意后,予以閉合復位處理。確定股骨粗隆位置,在其頂部5 cm位置處做縱向手術切口,逐層切開皮膚,使股骨粗隆完全暴露。置入1枚導釘,于近端位置行擴髓處理,然后置入PFNA主釘。在C型臂X線透視機引導下,對主釘位置進行調整。以側向瞄準桿輔助,置入動力紋螺釘,打入螺旋刀片,在順時針方向旋轉鎖定。最后對遠端螺釘進行鎖定。
1.2.3術后處理? 手術完成后,撤出手術設備,縫合手術切口;針對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予以3~5 d的抗生素靜脈滴注預防感染,針對性予以鎮(zhèn)痛處理,術后第3天開始進行康復訓練,術后隨訪1年。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末次隨訪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及1年內手術安全性。Harris評分:以Harris評分量表[3]評估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包括10項內容,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髖關節(jié)功能越好。優(yōu):90~100分;良:80~90分;中:70~80分;差<70分。優(yōu)良率=(優(yōu)+良)/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21.0軟件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比較行?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研究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高于參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手術安全性對比? 研究組中無患者發(fā)生髓內釘退出,參照組中4例患者發(fā)生螺釘退出,發(fā)生率8.51%(4/47)。研究組患者手術安全性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4.178,P=0.041)。
3 討論
股骨轉子間骨折在臨床當中尤為多發(fā),且以老年患者為主。手術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取得較好的效果[4]。但是臨床應用術式較多,老年患者又具有特殊性,現(xiàn)階段沒有明確的指南指導臨床制定科學規(guī)范的診療方案。釘板固定系統(tǒng)和髓內固定系統(tǒng)是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兩種方法,囊括眾多手術類型[5],近年來有研究者指出髓內固定系統(tǒng)較釘板固定系統(tǒng)更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對此還存在爭議[6]。DHS、PFNA為典型代表[7],比較DHS、PFNA的臨床應用價值,有助于明確髓內固定系統(tǒng)的治療效果,幫助指導臨床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科學的選擇治療方案。
DHS為股骨轉子間骨折傳統(tǒng)治療系統(tǒng)[8]。其優(yōu)勢在于結構與股骨近端解剖結構相似,既可以借助拉力螺釘對骨折近端進行固定,又可以夾住鋼板結構對骨折遠端進行固定,實現(xiàn)了骨折斷端的緊密固定,有助于縮短骨折愈合時間[9]。此種固定方法在普通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當中應用效果得到充分肯定,但是老年人為特殊人群,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骨質變差,因此應用DHS治療可能出現(xiàn)骨折固定不穩(wěn)現(xiàn)象,鋼板所承受的壓力很大,很容易發(fā)生釘板折斷、螺釘退出事件,安全性受到影響。另外此種手術所做手術切口較大,創(chuàng)傷嚴重,出血量多,手術指標并不理想。本次研究中參照組患者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較好,但4例患者發(fā)生髓內釘退出,安全性有待提升。
PFNA治療方法由AO組織在PFN基礎上改革發(fā)展而來,是髓內固定系統(tǒng)中最新固定方法,具有直徑小,手術對擴髓的要求低等優(yōu)勢,老年人髓腔較年輕人有所增加,有些老年患者應用此種術式無需做擴髓處理,因此該方法極適合應用于老年人當中[10]。該術式減少了擴髓這一過程,使患者的出血量大大減少。另外,PFNA應用螺旋刀片,能夠對周圍的松質骨進行填壓,進而提升骨質的應力負荷。此外,PFNA作為微創(chuàng)手術,能夠最大限度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對手術周圍部分的血運影響較小,患者術后恢復快,骨折痊愈時間、住院時間均能縮短[11]。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Harris評分優(yōu)良率較好,患者術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時間段,且無安全事件發(fā)生,其效果均優(yōu)于參照組。
綜上所述,予以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髓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短,患者骨折愈合快,縮短了住院時間,應用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劉愛國,谷文光,鄧亮,等.不同手術方法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16(30):230-231.
[2]沈寧江,林堅平,王廣積,等.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不同手術方法比較研究[J].實用骨科雜志,2016,22(1):6-10.
[3]王臻,張斌,韓鑌,等.兩種內固定方式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分析[J].實用骨科雜志,2016,22(1):61-63.
[4]李明東,胡稷杰,黎早敏,等.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7(6):653-658.
[5]李亞楠.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醫(yī)正骨,2016,28(2):77-78.
[6]楊明輝,孫旭,韓巍,等.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手術時機對院內結果的影響[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16,18(6):461-464.
[7]李林.髓外固定系統(tǒng)和髓內固定系統(tǒng)及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比較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27):137-139.
[8]何喜,梁衛(wèi)東,萬小明,等.老年性股骨粗隆間骨折髓內固定的研究進展[J].江西中醫(yī)藥,2017,48(7):77-80.
[9]余鈴,賈鵬,孫祥然,等.InterTan和PFNA-Ⅱ股骨近端髓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疑難病雜志,2017,16(9):922-926.
[10]張軼,姚愛明.股骨頭置換與髓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江蘇醫(yī)藥,2017,43(10):691-693.
[11]陳楚鷹,彭永勝,李宏澗.兩種髓內固定系統(tǒng)在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J].北京醫(yī)學,2016,38(7):737-738.
收稿日期:2018-10-12;修回日期:2018-11-7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