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芬
摘要:本文對日常古詩文教學自覺融入人物形象考點作一探討。
關鍵詞:古詩文教學;融入;人物形象;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6-0084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考點進行教學不能刻意和生硬,這樣會讓學生覺得學習語文就是為高考服務,教師要制定合適的策略,將考點巧妙地融合在日常語文教學中。
下面我們就古詩文教學中融入人物形象概括這個考點來探討。古詩中的人物形象分為兩類: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詩歌中所刻畫的形象。人物形象題常見的提問方式有以下四類:1. 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樣的特點?試加以分析;2. 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詩人形象?結合具體詩句加以分析;3. 簡要分析(概括)詩中刻畫的形象;4. 詩歌的某一聯(lián)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結合考題特點,鑒賞人物形象的古詩文課堂教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把握詩歌中的形象(以《氓》為例):
一、了解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有助于了解人物形象
詩人在詩里所塑造的形象、寄寓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內(nèi)心的外露,真情的表白。詩的形象和主旨思想經(jīng)常與詩人的經(jīng)歷有著密切關系,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背景下,作者所塑造的形象不同,表達的情感也不同。
《衛(wèi)風·氓》是春秋時期的一首民歌。春秋時期生產(chǎn)力相當落后,婦女在家庭中經(jīng)濟上不獨立,人格上形成對男子的附屬關系,男子一旦變心,就可以無所顧及地將妻子拋棄。當時作為封建生產(chǎn)關系和等級制度的觀念形態(tài)也逐步形成,婦女的戀愛和婚姻常常受到禮教的束縛,父母的干涉和習俗的責難,進一步形成對婦女的精神桎梏?!缎l(wèi)風·氓》這首詩正是反映了一個癡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
了解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還原人物形象存在的環(huán)境,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
二、分步驟誦讀,初步感知形象
賞析詩歌必須建立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之上的,否則,便無思路可言。《氓》出自《詩經(jīng)》,距今年代久遠,學生難以理解,讓學生讀懂很重要。課堂分步驟誦讀可以這樣進行:第一遍掃清字詞障礙。在教師的提示下掌握本文的一些重要詞語,例如四個通假字,匪:通“非”,不是。于:通“吁”,感嘆詞。說:通“脫”,擺脫,脫身。泮:通“畔”,邊岸。第二遍疏通文意。抽學生講述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知曉本文講述的是一個女子被一個青年男子“氓”所追求,后來兩人結為夫妻?;楹螅M管妻子甘心貧困,日夜操勞,多年如一日,但是最終還是被丈夫遺棄的故事。第三遍讀出自己的感悟。例如“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睂W生能夠誦讀此句初步感知刻畫了一個勤勞善良的女子形象。
三、抓住關鍵詞句,分析形象特點
詩人塑造人物形象通常采用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行為來表現(xiàn),當我們抓住了詩句中的關鍵詞句,體驗分析后,就容易把握其形象特點。下面是講學《氓》的一個片段:
師:通過同學們對情節(jié)的概述,我們發(fā)現(xiàn)文中的女主人公坎坷的經(jīng)歷,那么這位女主人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品讀文本,并注意下列問題,一會兒請大家發(fā)言。
(品讀文本要求,你在詩中什么地方讀出了女主人公什么樣的性格和情感?請你按照自己體會到的情感進行誦讀)
生:癡情
師:你從哪兒讀出“癡情”的?
生:“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相應語句,讓學生通過“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這個關鍵句的理解,和“泣涕漣漣”“載笑載言”的理解,一步步走進文字,從而體會女主人公“癡情”的性格和形象。
四、抓住描寫,仔細體味形象
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畫,詩歌也不例外。分析詩歌人物形象時,要仔細體會詩中人物的語言、動作、肖像的描寫,特別是細節(jié)的描寫。教師執(zhí)教時先讓學生找出直接描寫人物的語句,讓學生分析體會。
五、分析手法,加以聯(lián)想,定格形象
詩歌所運用的藝術手法都是為塑造形象和表達感情服務,因此,從詩歌運用的創(chuàng)作手法中是可以體會人物形象特點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這樣設置問題:
師:“詩歌所運用的手法都是為塑造形象和表達感情服務,請你分析詩歌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塑造了怎樣的形象?舉一例說明?!?/p>
生:第三章的“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是起興,比喻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
生:第四章的“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也是起興、比喻,以桑樹的日漸凋零比喻女子容貌的衰老和夫妻感情的淡漠。
生:“桑之未落”與“桑之落兮”是對比。表現(xiàn)女主人公容貌前后的變化,還表現(xiàn)夫妻感情前后的變化。
教師小結定格形象,詩人是農(nóng)村婦女,農(nóng)村廣泛的自然景物,她天天接觸,異常熟悉,一草一樹都會引起她的感觸。詩人觸物聯(lián)想,便歌唱起來。這就是“比興”手法,從中我們體會到詩人由“年青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钡健皸墜D面容憔悴與被棄的痛苦”的變化過程。再講對比手法,一看句法的對比,如“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之耽也,猶可說也;女子耽也,不可說也”,這是士的“變心”和女的“堅貞”兩個不同形象的對比。二看前后的對比,“桑之未落”與“桑之落兮”的對比,“不見復關”與“既見復關”的對比,都是互相映襯,收到更好地塑造形象、抒發(fā)感情的效果。
堅持一定能成功,因為堅持的路上人很少。語文教師,特別是鄉(xiāng)鎮(zhèn)高中語文教師,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融入人物形象考點,對古詩文的教學一定大有幫助,這樣便能有足夠的時間提高鄉(xiāng)鎮(zhèn)高中生的語文水平。
(作者單位:廣西欽州市欽南區(qū)那彭中學 5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