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貴++黃勇鋒
摘 要: 古詩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強勁東風下,課堂教學必須改變古詩文教學現(xiàn)狀,教師必須從“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筆”的傳統(tǒng)教學中走出來,給古詩文教學注入現(xiàn)代元素。有機整合信息技術與古詩文課堂教學,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向完美融合。
關鍵詞: 多媒體 古詩文教學 利弊
古詩文教學如一塊難啃的雞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它因文化背景距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加之古詩文相對乏味的文字語言現(xiàn)象的處理、句子的解釋等,歷來是教師在臺上講得“激情四射”,學生在臺下聽得“云山霧罩”;或者教師滿堂“填鴨”,學生一味機械式地“復制”,根本達不到教學的真正實效。
因此,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強勁東風下,教師必須從“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筆”的傳統(tǒng)教學中走出來,給古詩文教學注入現(xiàn)代元素。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古詩文教學的優(yōu)勢
(一)有利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詩文是漢語語言中的精華,但對學生來說,學習古詩文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古詩文的古今差異,使學生對其的理解產(chǎn)生諸多偏差與障礙。學生喜歡背詩,但不喜歡解詩,一提古詩文的解釋就心煩,哀嘆聲不絕于耳,于是對古詩文學習停留在表面的讀背上,在理解上興趣索然。多媒體技術能把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直觀的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大腦神經(jīng),讓他們擺脫昏昏欲睡的現(xiàn)狀,投入聯(lián)想與思考中。這種形象直觀、生動逼真和聯(lián)想、想象的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下,一篇課文經(jīng)過教師字斟句酌的分析、講解和歸納、板書,往往需要幾節(jié)課才可以完成,特別是古詩文現(xiàn)象的系統(tǒng)總結,需要耗費很多課上時間,甚至課余時間,以致教學效率低下。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則極大地優(yōu)化了這種格局。利用形象生動的情境創(chuàng)設,生動逼真的Flash畫面可以讓學生輕松地領會詩文的意境;利用PowerPoint課件對古詩文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既顯得清晰明了又可以節(jié)約大量教學時間。例如上《學弈》時,我利用Flash動畫再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諸侯列國的教育及魯國文化、教育,孟子的故事,這樣既讓學生在形象直觀中感受儒家教育的思想,又深刻地了解相應的背景資料,理解古詩文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充分節(jié)約教學時間。
(三)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思路,化難為簡,便于學生理解。
古詩文中有一些比較難懂的篇章,特別是那些古詩說明文和議論說理性的文章。例如《兩小兒辨日》是一篇理論較深的古詩文,選編在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里,學生對于太陽的認識粗淺,形象也好了解,但對于太陽的大小、遠近、冷熱就屬于中學物理學的范疇,理解時需要教師有效引領,否則學生很容易鉆牛角尖,走進理解的“死胡同”。利用多媒體課件,我們把太陽升起、降落、早晨、中午、傍晚,系統(tǒng)做一個對比,再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現(xiàn)身說教,簡單而明了,形象而生動,這樣學生就只能把握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這一教學目標,而太陽的神秘只能自己探究。課堂教學的留白不僅走進學生的視野,而且走進學生的心里。既達到化難為簡的效果,又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與信心。
(四)有利于培養(yǎng)誦讀方法,提高欣賞水平。
古詩文教學應該倡導學生求熟讀,不急求懂,讓學生輕松有韻律感地吟誦,對學生會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既增加文化積累,又給孩子一把開啟心智的鑰匙,讓他們在朗朗書聲中投身到中華民族心靈的深處,體驗美和高尚在心靈中的統(tǒng)一。帶領學生讀古詩,首先要掌握好平仄規(guī)律和詩的抑揚頓挫,有板有眼有感情。比如讀文天祥的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把詩詞的韻味和慷慨激昂的情感激發(fā)出來,這就是美學教育和人文教學。我巧妙地應用多媒體課件即興誘導與合作,音樂與畫面、對話與解說、欣賞與點撥,聲情并茂,圖文并茂,充分達到了借力使力、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古詩文教學的弊端
(一)容易形成以形式代替能力的弊端。
古詩文傳統(tǒng)教學,在閱讀方面凸顯它重要的地位。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朗讀,感悟情境,品味語言,吟誦佳句美文,充分吸收古詩文語言的精髓,而這些不是信息技術能全部包辦的。古詩文閱讀很重要的一個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與滲透,如果教師只注重多媒體課件的生動展示或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技術操作,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特有的語言學習途徑就會被截斷,語文課將會畸形發(fā)展。
(二)容易形成重視趣味忽略要點的弊端。
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用具,其最終目的是為語文教學服務。如果教師在設計上沒有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僅僅是為了激趣,那么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所謂生動、形象的多媒體信息上,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興奮點很多,但是具有厚重的文學底蘊的古詩文給人帶來的含蓄雋永的美感和潤物細無聲的熏陶,學生就絲毫沒有感受。只有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獲,真正領悟到古詩文所積淀的文學精華,將短暫的興趣持久化,信息技術才算在古詩文教學中體現(xiàn)出真正的價值。
(三)容易形成程序控制取代自主學習的弊端。
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是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有情感的交流、創(chuàng)造的快感、探索的樂趣。在課堂上,倘若教師手按鼠標只管一路點來,學生則隨著屏幕呈現(xiàn)的內(nèi)容,一個一個問題不斷出現(xiàn),學生回答,教師指導,啟發(fā),步步緊跟,失去積極參與教學和思考問題的時間,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這樣一節(jié)課的教學完全是由多媒體程序控制的,教師沒有個人教學特色,學生的主動性更無從發(fā)揮。
總之,信息技術與古詩文教學的整合不等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簡單組合,也不是靠信息技術解決教學中的所有問題,而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尋找二者的最佳結合點,突出教學重點,解決難點,探索規(guī)律,啟發(fā)思維,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向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楊小平.多媒體技術及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