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詩歌鑒賞要引導學生融入生活,多體驗詩歌情境,多體驗詩人心情,或者借助直接經驗催化,或者轉換間接經驗來突破難點,更多的需要想象、聯(lián)想,設身處地地去虛擬生活經驗,從而為迅速打開詩歌的情感寶庫提供方便。
[關鍵詞]生活經驗;詩歌鑒賞;催化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12-0009-01
在高三詩歌鑒賞方面師生都花了不少工夫,但得分依舊偏低。究其原因,大概是在引導學生總結方法技巧、答題模式上費時多。學生解題時仍然很機械,局限于套模板,這樣的閱讀多是字面上的,很少切合人物的情感。引導學生多體驗詩歌情境,多體驗詩人心情,或許是解開問題癥結的催化劑。
一、生活經驗直接催化,幫助理解寫景
寫景是古代詩歌的必要元素。但寫景不是為景而寫,而是寄寓了詩人的感情。景是載體是顯豁的,情是目的是隱藏的,要理解感情必然不能回避景。作為自然之景,云雨陰晴、風霜雪露等,古今雖然有變化,但本質屬性、總體特征應該差不多。換言之,現在的高中生盡管生活在溫室之中,吃的苦少,缺乏豐富的生活體驗,但十幾年的成長,脫離不開對自然之景的感受,對古代詩歌中的寫景應該還是能“以今鑒古”吧。
比如鑒賞杜牧的《江上雨寄崔碣》:春半平江雨,圓文破蜀羅。聲眠篷底客,寒濕釣來蓑。暗澹遮山遠,空濛著柳多。此時懷舊恨,相望意如何。問:前兩聯(lián)如何描寫“江上雨”?學生閱讀時根本沒有發(fā)現前兩聯(lián)的后三句是寫雨的,現在既然這樣問,那就必須確定它們是寫雨,只不過不是明明白白地寫,或者說不是直接寫而已。那是怎樣寫雨呢?學生感到困難的是“圓文破蜀羅”。根據原文,我請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關于雨的場景,很多學生仍舊茫然。我換個說法:找詩文與生活中雨的相關、相似點。這才慢慢有學生能理解了:“圓文”指雨點落在水面上泛起的圓形水紋,“文”是“紋”的通假字;“蜀羅”指蜀地的絲織品;此句從視覺角度用比喻修辭形象地寫出了雨點落在江面上的情形。
閱讀古詩歌時,有生活經驗固然好,但有了細致的觀察,或者借助古詩來“倒逼”出自己的體驗、觀察,這樣的經驗會更有價值,更能有效催化對詩歌的理解。
二、生活經驗略加轉換,突破詩句難點
古今畢竟時代相隔久遠,能直接與古代近似、“印證”的現代生活中的個人體驗,畢竟可遇不可求,很多時候需要轉換。
比如鑒賞柳宗元的《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問:詩人產生“春半如秋”感覺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學生只扣住了“宦情羈思”這句,就沒有其他了。我引導大家審題:“春半”為什么“如秋”?學生答春天的雨使“百花盡”,榕葉落滿庭院,而秋天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落葉飄零。那么落葉的秋天給人什么感受呢?有學生說純凈,有學生說曠遠,有學生說柔美,還有的學生說靜謐。我說,你們說的這些特征,是樂還是傷?大家說是樂,因為秋天是旅游的旺季,葉落給人的感覺就是景美。難怪,十幾歲的人,衣食無憂,追求潮流,哪里能感受到眾多古人中年以后經過挫折的洗禮而形成的對秋天的感受呢?哪里能感受到“秋士悲”呢?
無奈,只得轉換。借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和郁達夫《故都的秋》,好不容易才讓學生超越年齡,明白了“百花盡”可給人凋零、蕭索、凄涼的感受。本以為秋,衰敗、蕭索,給人悲涼感,但學生生活條件好,沒煩惱,缺乏生活體驗,“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這時借助間接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轉換就顯得非常必要,從而突破詩句難點。
三、虛擬生活經驗,走進現場感受詩句
直接的生活經驗,受限于年齡和個人經歷,間接的生活經驗受閱讀量、觀察習慣、聽聞的廣度等因素制約也是有限,但對于十幾歲的高中生來說,與他們生活相關的直接經驗或者間接經驗都是過去的、已然的,后面還有廣闊的生活等待他們去體驗。也就是說,許多古代詩歌中一定會有很多內容是現代學生沒有直接經驗也沒有間接經驗的。這個時候,如果能綜合已有的直接或間接經驗,雜取種種,想象、聯(lián)想,虛擬合成與古詩相關、相似的一種,這對古代詩歌的鑒賞是非常有效的。
比如鑒賞秦觀的《望海潮·洛陽懷古》,請學生指出“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的悲慨內容。有學生對參考答案中的“行人漸老”是悲慨內容質疑:“‘漸老怎么就生悲呢?”是呀,學生沒有老過怎么能體會到悲呢?于是我介紹秦觀寫此詞時的經歷,請學生假想自己就是秦觀,如果你政治失意、仕途蹉跌卻還不算老,你會想實現政治理想嗎?學生答想。想的話,年齡又越來越大,表明什么?學生說機會更少,被重用的希望更小。那此情此景心情如何?這時,學生終于明白了悲的原因。
總之,生活經驗是閱讀的基礎,經驗越豐富理解能力越強,無論是直接經驗還是間接經驗,或者是臨時設身處地虛擬的經驗,都為學生迅速打開詩歌的情感寶庫提供了方便。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