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周
摘 要 初中體育教育在應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借助教育改革中涌現的新方法,使體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素質教育從追求知識的掌握過渡為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尤其是對體育健康發(fā)展的要求日益突顯,為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強調興趣教學法的應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立足初中體育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借助興趣教學法在課程中的應用,積極探索初中體育教育發(fā)展的新途徑。
關鍵詞 初中 體育教學 興趣教學法 教學方式
讓學生能夠獲得健康成長是每個學校的使命,也是體育教育的責任。體育鍛煉的目的既包括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塑造健康的體魄,同時要促使學生具備健康的心理狀況,具有努力拼搏、不怕吃苦、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接觸事物的復雜和學習壓力的增大,學生的身體與精神呈現亞健康狀態(tài),甚至產生一些行動和心理上的過激行為。[1]為了借助體育教育在提升學生體質,健全學生人格上的重要作用,學校要加強對初中體育教育的關注,豐富課堂形式,利用新型方式提高體育運動的參與度,讓學生獲得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1 初中體育教學現狀簡析
初中教學關乎學生知識的獲取與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是學生各項體系獲得構建的關鍵階段。初中體育教學從縱向來說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有效銜接了小學與高中的體能培養(yǎng),從橫向來看,又是鍛煉身心,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基礎階段,其重要性不容小覷。不同于其他學科,體育學科具備更強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隨著教育體質的改革,對于體育的考核比重在逐年加大,這也體現出我國對學生身體素質越來越重視,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應當賦予體育教學更豐富的內涵意義,充分喚起學生的主觀認識,打破體育教育壁壘,促進教學成果的有效提升。
據調查,我國初中生普遍存在體質較弱、缺乏體育鍛煉的問題,這首先與學生的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在我國多數民眾認為體育鍛煉都是退休之后的事情,多數年輕人愿意將精力放在娛樂消遣上,對自身的健康并不重視。[2]其次,飲食習慣也影響著學生的體質,早餐是健康飲食的保障,但多數學生沒有吃早飯的習慣,或者不注重營養(yǎng)元素的攝取,經常吃一些“垃圾食品”,長此以往,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此外,課業(yè)負擔也成為影響學生體質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教育下“高分低能”已經成為一種困擾大眾的社會現象,也是教育的一種短視,想要扭轉這種局面,就要從教育理念的轉變上開始,在保證文化課順利開展的同時,重視學生體能的培養(yǎng),重視體育教學才是當務之急。
2 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學生興趣不足是阻礙體育教學的重要原因。法布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課程本身存在喚醒學生熱情的優(yōu)勢,但是部分課程設計缺乏合理性,訓練內容缺乏新意,無法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的預期,影響學生的參與熱情,最終對體育學習失去興趣,達不到訓練的效果。[3]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本身就比較重,倘若在體育課上起不到訓練的效果,對學生也是一種影響,部分學生甚至會出現寧可上自習也不愿參加體育活動的現象,這是體育教育的極大失敗,也是素質教育推進中我們不愿意見到的情況。其二,體育設施不完備影響了教學的開展。部分學校因為資金短缺或是重視不夠的原因,沒有為體育教育課程提供足夠的硬件支撐,使得許多學生只能輪流訓練,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育技巧的提升,給教學的開展帶來了很大阻力。部分學校呈現空間不足的問題,尤其是體育場、體育館達不到標準使用面積,無法進行正常授課,致使體育課在班級里進行,讓體育課完全變成了自習課。其三,對體育教育理念的重視不夠,造成的偏差給教學帶來了影響。[4]我們知道體育教育是理論與實踐相配合的學科,同時大量的練習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只有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保證練習,才能保證教學成效的實現,但部分教師并沒有正確地認識到這一點,將體育課完全等同于訓練課,學生只知道做動作卻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不僅達不到鍛煉的標準化要求,同時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也不會保護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3 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程發(fā)展中的作用
3.1 促進體育課程系統化、專業(yè)化發(fā)展
課堂是進行體育教學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有時間和條件的局限,為了保證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就要提升探究學習的針對性,因此將學習動力集中在突破教學重難點上是十分必要的,而興趣教學法是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手段。拿短跑訓練來說,可以充分采用游戲化的形式來設計教學方法,比如團體接力的形式,在跑道上設計出50米的距離節(jié)點,將學生分成幾個隊伍,進行整組人的短跑競技,用時最短的隊伍可以獲得休息的權利,落敗者要接受相應的趣味懲罰,這樣一來既可以突破教學的難點,又讓每個人能夠參與其中,為集體的榮譽而努力拼搏。
3.2 從興趣出發(fā),做好課程設計的每一步
初中生個性鮮明,個體意識覺醒,對自身行為存在盲目自信,要想喚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選擇學生喜歡的授課形式和授課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意識,在鍛煉自身能力的同時,發(fā)現自我、突破自我,并學會與人合作。[5]法國著名科學家法布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在設計趣味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教師要充分結合班級學生特點,找準切入口,進行教學,尤其是一些具備環(huán)境優(yōu)勢的學??梢赃M行戶外拉練,增強學生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不要在課程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加入趣味活動,這種方式要應用在關鍵節(jié)點上,不然學生的興致稍縱即逝,難以保障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3.3 將運動引入生活實際,做到“時時處處能運動”
趣味教學是開展學校體育課程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促進學生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我們知道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指導生活,體育教育亦是如此。良好的體育教學手段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為了讓體育運動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并與生活相關聯,達到相互指導的目的,積極倡導趣味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對于廣播操的學習存在一種抵觸情趣,常常認為其動作單板,缺乏肢體的美感,其實,完成學生的日常訓練才是目的,并非只有廣播體操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廣播操進行適當的改編,可以將流行的舞步和音樂相結合,甚至可以將中華武術融入廣播操的編排之中,讓學生在獲得鍛煉的同時,增強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景也會想到體育方式的使用,這正是體育教育在生活中應用的實例,同時,在生活中獲得學習的快樂后,學生會更認真地參與到體育訓練之中。[6]
4 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4.1 在重視體育訓練的同時強化理論學習
了解體育知識是進行體育學習的基礎,也是構筑體育教育大廈的基底,是保證學習有效開展的重要依托,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實踐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初中體育教學要在重視實踐學習的同時,增加體育理論的學習,并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具有不屈的斗志,進行積極的探索,發(fā)揮自身的潛能,為此,教師需要充分研讀體育課程內容,并論證突破教學難點的有效方式,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整體上的認知,明確該使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學習,同時保證趣味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fā)展。
4.2 利用多變的活動形式促進興趣教學的開展
初中體育教學本身就重視學生個性的體現和自我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我們也要重視學習方法的采用。[7]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反轉課堂、云課堂等形式推陳出新,這也給初中體育教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初中學生精力旺盛,對新鮮事物參與度高,為了發(fā)揮體育教育的實際效用,我們可以多舉辦體育表演活動,讓學生從中獲得鍛煉。我們知道,體育的功效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是對學生意志的培養(yǎng)、品格的鍛造,初中學生是發(fā)展的新鮮血液,他們的認識決定著未來社會的認識和發(fā)展方向,只有肩負責任才能做好建設,為此,我們可以借助耐力測試,讓學生培養(yǎng)自身的抗壓能力,同時讓他們明確肩上的責任,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對社會建設有作用的人。
4.3 巧用團隊訓練的形式,強化集體意識
初中體育教學重視學生個性的體現和自我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的時候要重視團體意識的培養(yǎng)。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要求學生在發(fā)揮主動性的同時,能夠做好與同學的互助合作,這既是個體能力的體現,同時也是合作能力的體現。團隊合作需要學生具備基本的體育能力,同時也需要學生發(fā)揮自身特長,可以說是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8]在一個體育團隊中,成員們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在完成體育訓練的同時,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團隊合作訓練方式并不復雜,可以應用于多種訓練之中,比如足球和籃球中的傳球與運球,搭配訓練既可以形成小組間的競爭,同時也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但是在執(zhí)行的時候也要有明確的要求、成員分工和考評紀律,最終采用書面或是其他方式進行考核,保證學習目標的達成和學習效果的呈現。
5 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的形式進行體育趣味教學,對于一些比較難的訓練方式可以借助網絡資源進行規(guī)范和細節(jié)拆分,將體育教育延續(xù)到課下,同時學生也可以將自己的動作和團體活動上傳到網絡上,與其他學校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分享探索,讓學習空間變得更加廣闊,充分發(fā)揮興趣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秦利.試論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的實施[J].新西部(中旬刊),2014(10):164,160.
[2] 陳昌明.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的實踐和探索[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5(11):21-21.
[3] 儲新.培養(yǎng)學生興趣打造高效教學模式 ——談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的應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6(9):102.
[4] 柳發(fā)亮.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之微探[J].南北橋,2017(3):70.
[5] 張俊.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的探討[J].新課程·中旬,2016(2):170-170,171.
[6] 梁定乾.快樂學習,激趣進取——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的探討[J].拳擊與格斗,2016(16):15.
[7] 沈偉光.論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7(21):28.
[8] 丁蘇芹.淺析初中體育興趣教學法[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