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慶德
【內容摘要】所謂的留守兒童就是他們的父母外出打工賺錢養(yǎng)家,但是卻把孩子留在農村家中,與父母見面的時間微乎其微。這些孩子就組成了一個群體即留守兒童。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其中就包括最基本的留守兒童的德育教育問題。德育是全面發(fā)展兒童品質道德的重要教學之一。因此,為了留守兒童的發(fā)展問題,就需要加強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德育問題的教育。
【關鍵詞】農村初級中學 留守兒童 德育教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農村初級中學更加注重的是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并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德育工作上。不斷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聯系實際,不僅在實際生活中探索德育的內涵,也能在課堂上鞏固德育思想的精髓。初級中學的留守兒童正處于一個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德育工作的良好開展能夠使留守兒童正確樹立價值觀,一定程度上彌補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思念。
一、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批農村青年不斷外遷到城市或者沿海地區(qū)工作,僅僅只有少數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才會將孩子帶到父母工作的城市讀書。然而,大多數的孩子由于家庭關系,不能跟父母在一起,只有繼續(xù)留在農村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因此,對于經濟條件較為落后的農村而言,留守兒童占有很大的比重。
2.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問題
對于初級中學而言的留守兒童來說,健康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引導、關愛和教育,也就是說監(jiān)護人的思想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兒童的思想和行為。當前,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都屬于隔代監(jiān)護,監(jiān)護人的文化素質都較低,甚至沒有基本的文化素養(yǎng),這種監(jiān)護方式也是不利于留守兒童的發(fā)展。再者,農村的監(jiān)護人對德育教育并不熟悉和了解,也無法滿足留守兒童對德育教育的需求,嚴重阻礙了留守兒童的德育發(fā)展。
3.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
眾所周知,農村的教育環(huán)境相對于城市而言較差,教育部門對農村地區(qū)的教育資金投入也較少,導致教學設施落后,師資力量不足。而農村留守兒童的家中學習環(huán)境更是不如農村學校,很多留守兒童都沒有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貧困的生活條件在絕大程度上限制了留守兒童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4.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由于家庭因素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大部分的留守兒童都過于消極、安靜、內向,甚至孤僻。而且,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容易患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主要因為父母關愛不足,感覺柔弱無助,長此已久不愿跟人接觸交流,性格內向,或者具有自卑心理。也正是因為沒有完整的家庭調條件的影響,使留守兒童從小缺少正確的德育思想觀念。
5.農村初級中學的德育教育與留守兒童思想脫離
農村學校的德育教育過分強調社會價值,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留守兒童自身價值的發(fā)展,使留守兒童的思想觀念發(fā)生偏差。并且,學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以教師為主導,使留守兒童的德育主體缺失,不符合留守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和年齡特征。
二、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德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策略
1.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維護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健康
農村初級學校應該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留守兒童的德育觀念不斷提高,從根本上提高留守兒童的德育教育問題。并且,積極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通過有效的心理健康駕馭,帶動留守兒童的德育教育的深入,讓留守兒童從心理、情感、行為、意識上面完善對德育思維的吸收和學習。
2.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
健康有益的活動場所能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當前,農村初級中學的活動場所主要還是集中在學校內部,沒有進行合理的擴充,使留守兒童的課余學習方式過于單一。為了使廣大留守兒童能夠活躍身心,有屬于自己的成長空間,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增加留守兒童活動場所的建立。同時,學校也要重視對校園文化的構建,堅決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完善校園活動設施,減少腐朽、消極的生活情緒對學生造成的影響。
3.提高留守兒童的師生素養(yǎng),開展德育指導工作
有效保證較高的教師質量,便于德育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為保證德育工作的高效運行,教師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示范和榜樣作用。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言傳更要注重身教的影響。
結束語
德育教育對于留守兒童而言,情況并不樂觀。但是,相關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做出積極的改變。德育教育是當前針對農村初級中學劉兒童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每個老師都應該主動地、有意識地、有目的地進行滲透德育教育??偠灾?,在教學中進行科學的德育教育,會對留守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促進留守兒童全面的發(fā)展和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魏小英、曹敏. 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是創(chuàng)建農村和諧家庭的基礎[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06).
[2] 肖麗華、李雅興. 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德育模式探索》,課堂立項號:GS[2017]GHB0041?!?/p>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翟家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