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我教育活動是團委、學生會依靠學生自己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種形式,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條重要途徑。我校團委和學生會工作,在學校黨委和行政領(lǐng)導下,大膽依靠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利用他們的長處,積極開展各項自我教育活動。
【關(guān)鍵詞】社會實踐;自我教育;德育教育
1 社會實踐活動是我校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和認識發(fā)展的動力。社會是一個大課堂,社會實踐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通過實踐活動,可使學生的情感和認識向良好的方向轉(zhuǎn)化,在學生思想教育中具有特殊教育功能。因此,我校團委、學生會積極組織團員、學生會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廣泛接觸社會,自覺發(fā)現(xiàn)自身思想的認識問題,在實踐中重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同時,在實踐中經(jīng)受鍛煉,增長才干,為社會作貢獻。我們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主要活動有:
1.1 “治理校園,美化環(huán)境”活動
縣委、縣政府為了加強高中教育,大力投資學校建設(shè),新建教學大樓和學生宿舍各一幢。由于機械任務(wù)多,遺留下的垃圾、泥土、石頭和磚堆到處都是,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很差,直接影響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如果全部讓學校請工人排除,將會增大學校的經(jīng)濟負擔。針對這一情況,團委、學生會開展了“治理校園、美化環(huán)境”活動。各團支部和班委會在校團委、學生會的領(lǐng)導下,帶領(lǐng)團員、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積極開展義務(wù)勞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這一年,我校團員、學生參加義務(wù)勞動8000人次,排除垃圾近千噸。為學校節(jié)約資金幾十萬元。廣大學生在這次活動中經(jīng)受了鍛煉,既提高了同學們的勞動技能,增強勞動觀念,鍛煉了身體,又美化了校園、美化了同學們的心靈。更重要的是一部份“雙差生”在勞動中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轉(zhuǎn)變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有位同學這樣說:“過去,由于自己學習差、表現(xiàn)差,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在這一活動中,我積極肯干,不怕臟、不怕累,比其他同學多干了一點,老師、同學都稱贊我。使我深深體會到:我雖然在學習方面差些,但在其它方面還能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看來,我還是有前途的?!蔽覀冮_展的這一活動,受到了團縣委的通報表彰。
1.2 “我為校添春色”植樹造林活動
學校創(chuàng)重期間,團委率先開展了新團員必須為校植一株樹作為紀念的活動。爾后,各支團、各班紛紛響應(yīng),使這一活動在校園內(nèi)迅速擴展,全校掀起了“我為校園添春色”的植樹造林。為此,團委、學生會請地理老師專門講了植樹造林的意義。各班團支部、班委會拿出本班節(jié)約的班費購買了樹苗,義務(wù)為校植樹。還有一些同學從自己家頭帶來樹苗為校植樹。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學生們共為學校植了四批不同的樹,總數(shù)達上千株。既綠化了校園,也美化了同學們的心靈;同時,也增長了同學們地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識,也陶冶了同學們的情操。有位同學這樣說到:參加了植樹活動,了解了樹木的發(fā)育、生長過程,知道了成材不易,必須從小開始培養(yǎng)。
2 群體幫教是我校團委、學生會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
學生都活躍在一定的群體之中,群體的意識、行為、輿論、榮譽對學生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優(yōu)秀的群體,能夠迫使個人抑制、克服不良的思想行為,鍛煉和形成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zhì)。因此,我校團委、學生會在配合學生抓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群體活動的幫教方法,充分利用團支部和班集體的力量,開展自我教育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1 開展經(jīng)常性的群眾性的倡導活動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團委、學生會共開展了三次全校性的募捐活動。其中二次捐款活動(為修建黃虎山烈士紀念碑募捐和向災(zāi)區(qū)中、小生募捐),共捐人民幣上萬元,一次向?qū)W校圖書室的捐書活動,共募捐各種書籍近5000余冊,充實了學校圖書室的藏書。在此活動中,全校100%以上的學生都參加了。特別是在向災(zāi)區(qū)捐款活動中,同學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獻上自己的愛心,有的同學將自已的零花錢捐上,還有的同學將自己的生活費節(jié)省下來捐上,表示自己的愛心。
2.2 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
在我們學校的籃球場上,只要是晴天,經(jīng)常都會看到籃球比賽。班與班之間,支部與支部之間的比賽是經(jīng)常開展的。當愛好打球的同學畢業(yè)離校,或因其它原因離校,你都會看到,球友們也會組織一場精彩的球賽來歡送他們。學校團委、學生會把組織這種群眾性的體育比賽當作已任,作為群體幫教的動力。記得有一年5月,團委、學生會組織了一次全校性的大型籃球比賽。除了團委、學生會的頭頭們,沒有一個教師參加。這次運動會歷時一個月(利用星期天和課外活動時間),比賽40場,參賽隊30個(男子20個,女子10個),運動員300多人。無論是比賽場面還是運動會的規(guī)模,還是參賽隊和運動員人數(shù),在我校歷史上屬首次。最可貴的是運動會期間,沒有出現(xiàn)任何不禮貌的言行和令人不愉快的事。運動員、服務(wù)員自始至終完成比賽。正象一位退休老教師在“評學生籃球賽”一文中贊譽的那樣:“雖然在烈日之下,運動員們還是打得那樣椋心動魄,充滿自信;裁判員判得那樣準確公正,大快人心;啦啦隊是那樣的文明禮貌,沒有噓聲,沒有怪叫;此起彼伏的助威吶喊成了友誼的添加劑;解說員妙語聯(lián)珠,有時使人忍俊不禁,有時又不乏使人思索之詞??偠灾麄€賽場渾然一體,仿佛置身于君子國,禮貌得無可挑剔?!痹谶@樣的群眾性體育活動中,團委、學生會注意培養(yǎng)同學們的理智、集體主義觀念和集體榮譽感,使他們在集體活動中鍛煉自己,表現(xiàn)自己。
我校團委、學生會通過一年多的自我教育活動,在轉(zhuǎn)變學生的思想,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yǎng)他們有益的興趣愛好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幫助學校進行“三風”建設(shè)中,也收到了較為良好的效果。同時,還培養(yǎng)了一批德才兼?zhèn)涞膶W生干部。為同學們今后升入大學和走向社會作好鋪墊,打下了良好的人生基礎(chǔ)。由此看來,學校團委、學生會開展的自我教育活動確實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條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與自我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屠大華.中心學德育管理[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魯潔.德育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
范廷卿(1958-)男,現(xiàn)為興文二中高級教師、地理教研組長,長期擔任班主任,學生工作經(jīng)驗豐富。
作者單位
四川省興文縣第二中學 四川省興文縣 6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