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守麟
摘要:所謂課前預習是在老師進行新課講解之前,學生自己獨自去對新課進行閱讀,然后形成初步的了解。課前預習物理是在哪一門學科中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提高聽課效率,能….本文要探討的是課前預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帶來的益處以及一些正確的預習方法進行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預習;方法;好處
一、課前預習的好處
1.培養(yǎng)自學能力
預習要自己獨立地閱讀和思考新知識,經過長時期的實踐訓練,就會加快閱讀的速度,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同時閱讀能力是自學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預習有利于培養(yǎng)自己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抽象概括、推理判斷等能力,預習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重要措施。
2.提高聽課效果
預習后帶著不懂的問題聽課,目的明確,態(tài)度積極,針對性強,注意力容易集中,并能隨時做出積極的反應。預習后不僅上課容易跟上老師的思路,而且在老師講到自己已經懂得的那部分知識時,還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師的思路進行比較,以取長補短,提高思維能力。
3.提高記筆記的水平
4.能加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5.改變被動的學習局面
到底有那些有效的預習方法?
二、任務落實預習法
即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同學帶著明確的預習任務去進行預習。讓同學帶著任務去預習,能做到有的放矢,針對性較強。例如我在教學《功率》一課時,就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去預習,問題如下:
1.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它的定義是什么?
2.功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3.小明的教師在五樓,通常他上樓的時間需1.5分。有一次他跑步上樓只花了40秒,在這兩種情況下,小明那一次做的功多?
4.小明這兩次做功的過程有什么不同之處?小明哪一次做功用時短?用時短反應了什么?
這種方法要求教師先要對自己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對相關學習內容要進行了認真研讀,提出既有一定的價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同學產生濃厚的學習、探索興趣的預習任務。教師布置任務時,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問的形式,讓同學去預習。布置預習任務時一定要注意難度適中,具有誘發(fā)性和趣味性,預習要求要明確,可操作性要強。
三、筆記預習法
如果預習內容是關于教學概念、公式、定律時,可以采用這種預習方法。開始,可以讓同學在書上圈點,或者做簡單的批注,在閱讀課本后,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其次,可以讓同學做摘錄筆記,就是預習后,在筆記本上摘抄重點概念、關鍵語句等等,以加深對重要知識的記憶、理解,并簡單地記下預習過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處,也可以記錄自己在預習中的收獲。適當做預習筆記。做筆記要看時間而定,如果預習時間有限,可以把對教材內容的認識、收獲或疑點、難點簡要地寫在書的空白處。如果預習時間充分,可以選重點做在筆記本上。筆記的主要內容是:①將預習中自己已經理解的問題有條理地寫下來;②將預習中自己無法解決的疑點、難點整理出來,以便向同學、老師請教;③記下在預習中自己對教材的重點的預測和估計。預習筆記的好處是:可以使自己對新知識的認識更深刻更全面,甚至有獨到發(fā)現(xiàn)。做筆記時要注意:①選擇重點學科做預習筆記;②筆記本上可適當留些空白處,以便上課時隨時補上老師講的重要內容。
不過,這種預習方法在開始時教師都要抽出一定的課內時間,指導同學在要求、步驟、方法、格式上均要給以細致的指導,然后再放手讓同學獨立預習、做筆記。另外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同學,還可以要求他們做思維含量較高的反思型預習筆記。
四、自主質疑探究法
問題是學習的源泉,沒有問題的學習就如一潭死水,因此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預習中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搞不懂的問題,我們可以培養(yǎng)學生記下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這樣等第二天老師講解時,學生就可以帶著問題聽課,聽課就有針對性,聽課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這一方法和上一個方法有類似之處,但并不完全相同,自主質疑法主是在記錄自己在預習時弄不清楚的問題。如在教學《光的折射》時,我讓學生采取自主質疑的方法來預習,第二天我把學生感到疑惑的問題收集起來,大約有幾下幾種:
1、河底看起來很淺,怎樣用光折射來解釋?
2、在水中的潛水員看岸上的物體會怎樣?
3、水中的倒影與水中的魚是一樣的光現(xiàn)象嗎?
老實說,學生的有些問題我原以為很簡單,可以不用講或者一略而過,但是當我看到了他們預習中的質疑時,我才覺得原來我對學生的了解還是那么不全面。有了這些問題,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就給找準學生的“脈象”,而學生也可以做到有目的的聽課,課堂效率就會提高很多。
五、溫故知新預習法
這是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預習法。在預習過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識,歸納新知識的重點,找出疑難問題,另一方面復習、鞏固、補習與新知相聯(lián)系的舊知識。要求預習新內容時要與學過的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做到“溫故知新”,聯(lián)系舊知,學習新知,使知識系統(tǒng)化。
在教學《電功率》時,我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先回憶“功率”這一個知識點,再讓他們在這個基礎上預習新課的內容,這樣一來,既可以使知識系統(tǒng)化,又可以降低新知識的難度,使學生容易接受新知。
總結:
總之,好的預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為了更好的預習還要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可以通過老師的課堂提問和筆記方式檢查,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前十分鐘進行檢查。也可以自己向老師提出問題,然后模仿作口頭回答??梢?,預習好一節(jié)內容,相當于學會這節(jié)內容的一半,但是同學們不能因預習好而不聽老師講課,這樣就前功盡棄了。每位同學在物理學習實踐中都會有自己的寶貴經驗,我這里所談的這些方法是很不成熟的,難免掛一漏萬,歡迎同學和教師們指教。
參考文獻:
[1]潘曉軍.初中物理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中學課程輔導,2012(18)
[2]駱有金.新課標下初中物理課前預習弊端,數(shù)理化學習,20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