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杰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體育教學在高中學習中的重要性。當前人們普遍要求開展素質教育,要求各科成績實現(xiàn)均衡發(fā)展,不但要求學生不斷提高文化學習成績而且也要求學生身心健康。筆者從事高中體育教學工作多年,認為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利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高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如何應用分層教學法,最后指出了解決應用分層教學法出現(xiàn)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法;分析解讀;方法策略
最近幾年,高中體育教學也開展了大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師面對全體學生應用相同的教學方法,但由于學生間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成長環(huán)境不同、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學習能力不同等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會表現(xiàn)為明顯的不同。一些學生有著較好的身體素質,但有的學生卻較差,如果教師一味應用相同教學方法則不能兼顧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有的學生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但有的學生雖然付出很大努力也不能完成。因此教師要區(qū)別對待不同的學生,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策略,只有開展因材施教,才能保證全體學生都能得到提高,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體育的快樂,從而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則可以達到這種效果,筆者認為體育教師可以嘗試做好下面這些工作。
一、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開展不同層次的訓練
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全班學生應用相同的教學方法,由于學生間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因此出現(xiàn)的情況主要包括下面三種:第一,有的學生感到運動量過小,不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第二,有的學生認為運動量非常合適,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第三,有的學生感到運動量設置過大,在付出很大努力的基礎上也不能完成學習任務。最后一種情況說明學生感到運動量過大,不適合自己鍛煉身體,當前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主要包括上述三個類型,這是教師應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出現(xiàn)的結果。
應用分層教學法首先要對學生分層,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高素質、中等素質、低素質三種。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鍛煉興趣,幫助學生實現(xiàn)健康成長。如在跑步訓練過程中,筆者結合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情況設置為三類訓練類型:適應長跑、適應短跑、不適應跑步等。依據(jù)不同類別的學生分別設計不同的鍛煉任務,適應長跑學生要參加長跑鍛煉,要求他們一次性完成長跑任務,記錄一次長跑時間。適應短跑學生則要求學生參加短跑訓練,但由于跑步距離較短,因此要求他們開展多次練習,允許中間適當休息。不適應跑步的學生,不做具體要求,只要他們圍著操場開展自由鍛煉即可,不對他們的跑步規(guī)定時間,可以調動他們的參與興趣,開展自主性鍛煉。
經(jīng)過上述設置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都可以順利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身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雖然應用的跑步方法不同,但每一個學生都跑出了較長的距離,他們的表現(xiàn)都值得肯定。
二、在促進學生特長發(fā)展的同時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兼顧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要求體育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特長的過程中重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如有的學生喜歡跑步,但卻不喜歡跳遠,筆者就在提高學生跑步能力的同時鍛煉他的跳遠能力,可以增加學生的跳遠自信心。如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在開展跑步訓練時,要求喜歡跑步的學生帶領不喜歡跑步的學生一起跑,可以跑得慢些,但必須要跑完全程,與此相同,在訓練喜歡跳遠的學生時,也要求那些不喜歡跳遠的學生跟在后面一起練習,這種訓練方法也是一種分層教學法,可以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能只顧及學生喜歡項目的練習,而忽略了其他項目的學習,要保證學生參與全部體育項目的練習,同時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強者帶動弱者的練習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三、教師要利用教學進度分層幫助學生打牢體育基礎
要想在短時間內提高身體素質是不可能的,教師也不能急于求成,這樣做只能引起學生的厭煩,導致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如學生還沒有練習過5000米跑的時候,如果教師直接要求學生一次性跑完5000米,很多學生都會感到異常困難。所以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利用分層的做法,可以將5000米分解為幾個部分,鼓勵學生首先完成短距離的跑步,幫助學生打好長跑的基礎,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再要求他們慢慢延長跑步距離。筆者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允許學生存在一個過渡期,可以先開展運動量較小的練習,再逐步增加運動量,從而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如在教學擲鉛球過程中,筆者首先講解擲鉛球的示范動作,先要求學生利用較輕的鉛球開展練習,待到學生的動作規(guī)范以后,再逐步提高鉛球的重量,加強練習。最后要求學生使用標準重量的鉛球開展練習活動,由于學生們都已經(jīng)掌握了擲鉛球的動作,因此每一個學生在練習中都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可以幫助他們及時反思、及時改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也提高了學生的運動能力。全體學生都掌握了擲鉛球的技巧以后,筆者再要求他們觀看擲鉛球的視頻文件,進一步加強訓練,幫助他們掌握一些有利于提高鉛球成績的動作,鍛煉他們的上臂肌肉群,可以保證學生擲鉛球的成績不斷提高。
四、結語
總之,新課程標準要求體育教師要利用體育教學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要求教師不斷提高體育教學效率。不但要保證學生的文化學習成績不斷提高而且也要保證學生擁有健康的身體。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要求教師善于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身體情況做到科學分層,才能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水波.新課改背景下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新課程·中旬,2015(6):118-118.
[2]汪洋.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24):90-90.
[3]馬艷麗.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有效運用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5(5):122-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