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的影響力不斷提升,社會對非通用語種的口譯人才需求越來越大,為滿足社會的需求,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非通用語種專業(yè),其中也包括不少的獨立院校。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作為國內(nèi)知名的獨立院校,一直在非通用語人才的培養(yǎng)上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本文就口譯這門課程,結合獨立院校的實際情況,對獨立院校本科非通用語的口譯教學進行初探。
【關鍵詞】口譯課教學;非通用語;獨立院校;本科教育
一、引 言
隨著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國與各個國家在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不斷加強,優(yōu)秀的口譯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對于非通用語而言,僅每年招收的學生數(shù)量就比通用語種的學生數(shù)量有很大差距,非通用語口譯人才更是稀缺資源。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作為國內(nèi)知名的獨立院校,地處中國與東盟各國聯(lián)系的前沿,在發(fā)展東南亞非通用語種上有著突出的地緣優(yōu)勢,給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口譯實踐環(huán)境。與此同時,作為獨立院校,在開展非通用語種的口譯教學上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本文將以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印度尼西亞語專業(yè)為例,探索獨立院校非通用語種口譯教學的改革。
二、口譯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適用的教材
已出版的印尼語口譯教材只有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由武文俠主編的《印度尼西亞語口譯教程》,該書以中文翻譯成印尼語為主,題材包括政治、經(jīng)濟、外交、旅游等方面。該書在一定程度上為印尼語口譯課的開展提供了參考范本,但該教材出版的年份為2003年,距今已有十余年,翻譯材料缺乏時效性。在實際運用中,由于缺乏配套的錄音,對課堂的流暢性造成一定的阻礙。由于該教材沒有分主題,在訓練中缺乏系統(tǒng)性。語言上只有中文翻譯成印尼語,對學生的語言訓練不夠全面。
(二)學生語言基礎不扎實
口譯課作為外語課程體系中一門重要的高級課程,其對學生的漢語與外語水平要求都很高,先修課程包括基礎印尼語、印尼語閱讀、印尼語視聽說、語音、口語、語法、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高級印尼語、高級視聽說、印尼概況、國際貿(mào)易實務等。受到客觀因素影響,大部分三本院校的學生基礎差,學習主動性不強,很難融入課堂,在課上不能配合教師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達不到訓練的目的,久而久之學生就喪失了口譯課的學習興趣。
(三)學時過短
按照教學計劃,口譯課作為一門高級課程只在第七學期開課,開課周數(shù)為16周,且每周僅有4個學時。對一門技能性和實踐性都要求較高的課程而言,學生從入門到掌握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64個學時里既要掌握口譯的技能,又要有一定量的實踐,對一個獨立院校的本科生來說,難度不小。
三、口譯課的教學改革
(一)教學材料的選擇
針對口譯這門課程,不管是通用語種還是非通用語種,教材的時效性都不長,口譯本身具有很強的即席性,如果口譯課一直采用同一本教材,其效果必然不佳。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非通用語種的口譯教材并不多,這就要求口譯課教師要具備自編教材的能力,教師應根據(jù)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及學生的語言水平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材料。在教學材料的選擇上,我們應遵循以下原則:
1.系統(tǒng)性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的口譯技能,系統(tǒng)的教學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在整體上,我們可以把整個口譯課程的內(nèi)容分成若干個單元,每一個單元設置一個主題,教師針對不同的主題為學生準備口譯技巧的內(nèi)容和相對應的練習,技巧講解要與實踐模擬想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2.針對性
口譯素材的難度要以適合學生的水平為主。鮑川運主張教材不在于難,而在于是否能達到教學目的。如果選擇難度過大的教材,學生認知能力跟不上,則無法達到訓練的目的,如果選擇難度適中的教材也是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陳春燕對于教學內(nèi)容難度的選擇上,建議教師準備的材料和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比學生的能力快半拍,讓學生感覺到有能力去做,但又有一點難度。
3.真實性
口譯材料的選擇上強調(diào)真實性,選擇各類真實的口譯素材,這樣就能很好的避免了口譯素材的書面化和缺乏實踐性的特點。
4.實用性
參照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及以往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方向,在口譯素材內(nèi)容的選擇上要突出實用性,讓學生能夠?qū)W以致用。
5.多元化
如果只一味的選擇音頻材料,學生上課時容易厭倦。教師可根據(jù)訓練方式的不同,選擇視頻、音頻、書面材料等口譯素材,豐富課堂的內(nèi)容,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接觸到不同類型的口譯訓練。
(二)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及方法
獨立院校本科階段的口譯課程,受到學時及客觀因素的制約,更注重的是學生語言能力和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步入社會工作夯實基礎,因此在口譯教學內(nèi)容上應以口譯技能的培養(yǎng)為主,理論知識為輔。不同院校開課學期與開課時數(shù)不盡相同,下面筆者就以本院校印度尼西亞語專業(yè)第七學期的口譯課為例,介紹口譯課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及教學方法。
在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上采用分專題進行,分別是口譯概論、口譯記憶、口譯筆記、數(shù)字專題、迎來送外專題、旅游專題、會議專題、金融與貿(mào)易專題、文化專題、教育專題、演講專題和訪問專題??谧g概論、口譯記憶和口譯筆記的講授學時和實踐學時各2個,其他專題口譯訓練的講授學時為2個學時,實踐學時為4個學時。
根據(jù)獨立院校的實際情況,在本科階段的口譯教學中以交替?zhèn)髯g為主,可適當引入視譯。在語言的選擇上,以印譯中為主,適當加入中譯印的訓練。在授課內(nèi)容上部專門設置理論課時,提倡以實踐為主,理論為輔。在課堂中要遵循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譯技能,教學內(nèi)容的難度要階段性遞增。
(三)評估標準
作為一門非通用語種的專業(yè)必修課,教師就必須制定出適用的評估標準,對學生進行測評。這個測評除了包括對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給出學期成績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對學生的語言和翻譯能力進行評估。這是由獨立院校的客觀因素決定的。獨立院校的學生學習能力普遍不高,但不排除有個別能力較強,學有所余的學生,因此,教師不能采用單一的評估方式對學生的口譯能力進行評估。
筆者把本院印度尼西亞語專業(yè)的學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語言基礎較薄弱,只把口譯課當作一門普通的必修課,畢業(yè)后不打算從事與翻譯相關的職業(yè);另一類則是語言基礎較好,有意愿從事與翻譯相關的職業(yè),或計劃本科畢業(yè)之后通過考研繼續(xù)深造的學生。對于課程學期成績的評估,這兩類學生都采用同一種標準,即通過平時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以及期末考試等對學生給出期評成績。而第二種評估標準則是針對第二類學生,根據(jù)他們的具體需求,對他們的語言和翻譯能力進行評估,為他們制定階段性目標和個性化的評估標準,加強課外指導和訓練,鼓勵其參加各種口譯實踐活動。
四、結 語
對于大部分獨立院校的非通用語的口譯教學來說,教學開展的難度顯而易見,首先,缺乏適用的教材給教學工作的開展形成了不小的障礙。再者,受到獨立院??陀^因素的制約,口譯課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不能完全套用通用語種和其他高校非通用語種口譯課的內(nèi)容和方法,評估標準也要多元化。擔任獨立院校的非通用語口譯課程的教師應根據(jù)本專業(yè)的定位和目標,選擇適用的教學素材,并且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學大綱,為非通用語人才的培養(yǎng)貢獻一份力量。
作者簡介:唐妍懿(1989-),女,廣西南寧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從事跨文化交際研究。
參考文獻:
[1]鮑川運.大學本科口譯教學的定位與教學[J].中國翻譯,2004(5).
[2]陳春燕.夯實乃翻譯教學之本:鮑川運教授專訪紀實[J].中國翻譯,2013(2).
[3]劉和平.口譯理論與教學[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4]劉和平.論本科翻譯教學的原則與方法[J].中國翻譯,2009(6).
[5]武文俠.印度尼西亞語口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