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夢君
【摘 要】水族三三棋是從水族生產和生活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設出來的,主要流傳和流行于三都水族自治縣,是一種休閑娛樂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三三棋活動既能促進幼兒心智的發(fā)展,又能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規(guī)則意識,還能傳承和發(fā)展水族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文章圍繞三三棋設計了一系列教學活動,并進行了反思和總結。
【關鍵詞】水族三三棋;幼兒園教育活動;反思
【基金項目】本文系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大學生項目)“水族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13DXS019)的階段性成果;貴州省雙語服務基地服務項目“水族地區(qū)農村幼兒園實施水漢雙語教育的路勁探索”的階段性成果;2014年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設項目“水族地區(qū)農村幼兒園實施水漢雙語教育的路徑探索”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25-0124-02
棋類游戲在中國流傳已久,博大精深,而三三棋是具有水族特色的棋類游戲,玩法有別于其它棋類。圍繞三三棋,筆者設計了“認識三三棋”“玩三三棋”“制作三三棋”等集體教學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又根據(jù)幼兒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興趣需要,進行了如下調整:將“制作三三棋”改為“制作棋子”和“制作參賽牌”。為了加深幼兒對三三棋的認識和了解相應的玩法,遵循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點,筆者開展了相應的區(qū)域活動。
一、認識三三棋
1. 活動目標:①引導學生了解三三棋及其游戲規(guī)則;②激發(fā)學生對三三棋的興趣。
2. 活動準備:棋盤、多媒體課件。
3.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棋類活動有哪些嗎?你們會下哪些棋?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水族的棋,它還有個非常有趣的名字,叫三三棋。
(2)你們想知道三三棋的起源嗎?不知道也沒關系,下面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3)講完故事后,介紹三三棋的游戲規(guī)則及其玩法。接著,教師再組織幼兒討論規(guī)則,并提問:可以幾個人玩?怎么玩?
4. 活動延伸:請幼兒回家與家長下三三棋。
5.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雖然沒有接觸過棋類游戲,但是對水族三三棋很好奇,表現(xiàn)出很強的求知欲,通過講故事、提問等,幼兒了解了三三棋的起源,也知道了三三棋的游戲規(guī)則。整個活動下來,活動目標基本達成,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第一,教師對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和年齡特點了解不夠。在講解游戲規(guī)則時,幼兒不能理解三顆棋子怎樣擺放才叫做在一條直線上,教師卻一筆帶過。對此,教師可邊講解邊為幼兒進行示范,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還能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游戲規(guī)則。第二,教師在講解游戲規(guī)則時,沒有講解清楚,結果導致幼兒理解錯誤。第三,教師在示范下棋時,幼兒常根據(jù)棋盤上棋子數(shù)的多少來判斷輸贏,而沒注意老師手里還有棋子,這也是教師疏忽的地方。
二、玩三三棋
1. 活動目標:①幫助幼兒掌握三三棋的游戲規(guī)則,并引導幼兒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②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體驗玩三三棋的愉悅。
2. 活動準備:棋盤、不同顏色的雪花片若干。
3.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小朋友們,上一次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棋游戲,它叫什么名字?
(2)教師引導幼兒游戲:出示三三棋棋盤,引導幼兒說出游戲規(guī)則。教師示范玩三三棋,同時講解玩法。
(3)幼兒自主游戲。幼兒兩兩對弈,教師觀察指導。
(4)教師總結,拓展游戲。討論:引導幼兒思考在日?;顒又惺欠裼幸?guī)則。說說我們?yōu)槭裁匆袷匾?guī)則?
4. 活動延伸:組織幼兒進行下棋比賽。
5. 活動反思
通過與幼兒教師的交流,可以看出以下幾點:第一,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有一定的了解,但在下棋過程中未能很好地遵守活動規(guī)則,如跳棋、亂拿對方的棋子、下對方的棋子,等等。第二,活動目標的達成度不理想。由于教師示范下棋時講解不清,加上幼兒幾乎沒有接觸過棋類游戲,這些對活動目標的達成度都有一定的影響,需要多加練習。第三,在觀察指導階段,很多幼兒都沒有真正理解游戲規(guī)則。第四,材料準備不充分和不恰當:棋盤少,部分幼兒不能參與進來。由于棋子是用雪花片代替,教師準備得較多,因此,有些幼兒熱衷于玩雪花片。這引起了教師的注意和思考,是否可以讓幼兒自己制作棋子呢?于是生成了活動——“制作棋子”。
事實證明,通過制作棋子,不僅能發(fā)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還能避免幼兒分心。在分雪花片時,教師擔心幼兒會多拿,拿相同的顏色,所以教師拿不同顏色的6片雪花片給不同的幼兒,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幼兒數(shù)數(shù)和自覺性的培養(yǎng),易使幼兒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也容易導致幼兒消極等待。
三、對三三棋活動的總反思
研究表明,幼兒期是人一生中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期,而這一時期幼兒主要通過做游戲獲得智力發(fā)展。水族三三棋能豐富幼兒的一日生活,教師應首先讓幼兒知道游戲規(guī)則,并學會下三三棋。在手、眼、腦并用的操作過程中,下棋能鍛煉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還能培養(yǎng)幼兒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針對幼兒在下棋中出現(xiàn)違反游戲規(guī)則的現(xiàn)象,教師應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幼兒理解游戲規(guī)則,使他們體會規(guī)則的重要性,并自覺遵守。此外,教師還根據(jù)幼兒下棋的實際表現(xiàn)和接受能力,刪減了活動“制作三三棋”,設置了新的活動“制作參賽牌”和“制作棋子”。
在“制作參賽牌”的活動中,教師在展示幼兒作品時應引導幼兒學會評價他人的作品,對優(yōu)秀作品給予肯定。通過比較,幼兒能發(fā)現(xiàn)自己作品存在的問題,還能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
在“制作棋子”活動中,教師通過出示各種棋子,幫助幼兒鞏固已掌握的各種幾何圖形。使用剪刀時,教師應提醒幼兒注意安全,沿圖形輪廓剪,這樣才不會剪出大小不一的棋子。同時,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如在“認識棋盤”活動中,讓幼兒理解二等分,超出了幼兒原本的接受能力??紤]此階段的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可將二等分具體化,將白紙、絨線對折剪后,讓幼兒比較二等分點兩邊線段的長短,還可以讓幼兒動手操作,自己找出二等分點。在家園合作方面,教師可以積極向家長宣傳三三棋游戲的意義并講解游戲的玩法,在家和孩子一起下棋,在游戲中更好地了解孩子,促進孩子的成長。
與三都縣A幼兒園合作開展了1個多月的行動研究,圍繞水族三三棋,筆者與幼兒教師設計、實施及修改活動方案。實施活動后的反思如下:第一,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如今的孩子對水族三三棋是陌生的,將三三棋納入地方幼兒園教育活動,主要考慮的是游戲要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對其有一定的了解后,通過親自體驗加深對游戲的理解,探索出游戲新的玩法。第二,提前為幼兒準備充足而適宜的游戲材料,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游戲中,只有幼兒主動探索,勇于嘗試,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第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要將水族三三棋應用于地方幼兒園教育活動,教師必須深入了解游戲,正確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征,這樣幼兒才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喜歡水族三三棋,知道怎么玩。從游戲內容的選擇到活動的組織實施都需要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活動結束后,教師要不斷反思,調整活動方案,開展下一次的教學活動。與此同時,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第四,豐富幼兒的經驗。由于幼兒園很少開展有關水族游戲的活動,幼兒未曾接觸過這方面的內容。為此,在活動中,幼兒雖對三三棋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但因缺乏相關經驗,不能很好地完成游戲。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方面,可以粘貼一些水族三三棋的玩法圖片,在區(qū)角放置相關的游戲材料,這能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有關三三棋游戲的經驗,同時也有利于相關活動的開展。
此外,受客觀條件、時間以及筆者的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的限制,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對幼兒的前期經驗缺少調查、問題思考得不夠深入透徹等,這些都是筆者今后有待進一步改進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潘朝霖.中國水族文化研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1).
[2] 顧曉燕,李景繁,徐輝.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下水族民間棋類游戲的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140~143.
(編輯:朱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