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鰈硯廬聯(lián)吟集》的夫妻情意及文學(xué)史意義*

2016-03-16 01:23:51駱新泉
湖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11期
關(guān)鍵詞:嚴氏聯(lián)句夫妻

駱新泉

(徐州工程學(xué)院,江蘇 徐州 221008)

《鰈硯廬聯(lián)吟集》的夫妻情意及文學(xué)史意義*

駱新泉

(徐州工程學(xué)院,江蘇 徐州 221008)

沈秉成、嚴永華是晚清詩人,也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對以“聯(lián)吟”結(jié)集的夫妻詩人。沈、嚴夫妻聯(lián)吟詩共29題82首,皆以時間為序錄入《鰈硯廬聯(lián)吟集》,自然形成情感有別的四個時段:新婚燕爾的旖旎情懷、婚后十年的聚少離多、十年耦園的共居時光和隨夫六年的游宦生涯。古代夫妻聯(lián)吟多為酬唱贈和,而沈、嚴夫妻聯(lián)吟除了唱和之外,還有聯(lián)句和同作,尤顯難得。

沈秉成;嚴永華;《鰈硯廬聯(lián)吟集》;夫妻情意;文學(xué)史意義

一、沈秉成、嚴永華概述

晚清沈秉成、嚴永華是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第一對以“聯(lián)吟”結(jié)集的夫妻詩人,詩集名為《鰈硯廬聯(lián)吟集》(以下簡稱《集》)。

沈秉成(1823-1895),原名秉輝,字仲復(fù),號聽蕉,自號耦園主人,歸安人(今浙江湖州)。其早慧而好讀書,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舉,咸豐六年(1856)進士,出仕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為藏書家、鑒賞家。歷任編修,侍講,蘇松太兵備道,武英殿總纂,文淵閣校理,蘇淞太道道臺,河南、四川、廣西、安徽巡撫,署兩江總督、各地按察使等職,有政聲。44歲娶嚴永華為繼室,后因進諫罷官,于光緒二年(1876)引疾攜妻退隱吳中(今蘇州市),購得“涉園”廢址,擴建后更名“耦園”,夫妻閑居耦園十年,光緒十一年(1885)再度起用。工詩文書法,酷嗜金石字畫、古籍碑帖,所藏金石鼎彝、字畫典籍皆精絕,藏書過萬卷,多為宋本珍貴典籍。曾得石,中多“雀眼”(端硯上的一種圓形紋),剖之似魚形,制為二硯,名曰“鰈”(比目魚之一種),因以“鰈硯廬”為書齋名,署其居為鰈硯廬聽櫓樓。著述有《蠶桑輯要》《鰈硯廬金石款識》《鰈硯齋書目》《所見書畫錄》《榕湖經(jīng)舍藏書目錄》《夏小正傳箋》《鰈硯廬聯(lián)吟集》。

嚴永華(1838-1890),字少藍,號不櫛書生。浙江桐鄉(xiāng)人,云南順寧府知府嚴廷玨女,29歲嫁沈秉成為繼室。詩筆超逸,擅長丹青,堪稱一代才女。嚴氏文行兼美,胞兄緇生對其評價極高:“姊妹三人中,妹性最敏,領(lǐng)會獨多。吾母王太夫人擅閨中三絕(指詩、書、畫)……妹獨善承親訓(xùn),學(xué)輒有成,所謂天授詩學(xué)者,此也。”[1](P786)張萬皮序則言:“(嚴永華)幼嫻吟詠,其兄緇生太史奇賞之,不減太沖之于左芬也。其仲兄叔和守石阡,夫人奉母以從。會有叛夷之變……夫人倉卒負母,冒白刃,逾垣以出,獲免于難,此其大義彪列,至性感人”[1](P783)。沈、嚴姻緣頗傳奇,因緣之起,即兆于詩。咸豐庚申、辛酉年間(1860-1861),緇生與沈在京同居館職,時相過從。一次嚴氏自黔南寄給緇生手繪花鳥四幀,并有題詩6章。緇生展之客座,為沈所見,深加嘆羨,回家后向前配姚夫人述說此事,姚夫人笑曰:“君既慕此才女,他日可求為繼室?!辈灰庖粫r戲言,遂成百年佳讖。但封建社會中29歲初婚的女子實在少見,原因為何,不得而知?;楹箅S夫游宦多地,東則曾經(jīng)滄海,北則親睹皇居,西則遠及炎荒,南則溯洄天塹,夫妻共處二十四年,往還數(shù)萬里,琴瑟相和,唱和不斷。著有《紉蘭室詩鈔》三卷、《鰈硯廬詩鈔》二卷,并與其夫合撰《鰈硯廬聯(lián)吟集》(以下簡稱《集》)。從集名看,《紉蘭室詩鈔》當系于歸前作品,《鰈硯廬詩鈔》當系于歸后作品,后者雖有《夜望》《九日偕外子挈兒女登補讀舊書樓》《外子僑吳十年矣甲申冬以京兆詔起感述一首》《外子奉命巡撫廣西述恩有作》《重九后一日寄詩為外子壽》《得外子行次來書卻寄》等多首贈外詩,但因不在聯(lián)吟范圍,故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二、《鰈硯廬聯(lián)吟集》情感探討

集名中“聯(lián)吟”系廣義,包括酬唱、聯(lián)句、同作三種形式?!都分性娮鞅疽詴r間先后順次錄入,故本文亦以時間為序討論沈、嚴夫妻聯(lián)吟詩的情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新婚燕爾的旖旎情懷

沈在迎娶嚴氏之前已領(lǐng)略她的詩畫才華,而嚴氏也從兄長口中得知沈之才學(xué),傾慕不已,只是二人從未謀面,故當沈求婚時,嚴氏欣然應(yīng)允,這在當時可算是自由戀愛了。沈迎娶嚴氏的具體時間是1876年農(nóng)歷十月的某一天,收入《集》中的第一組詩《同治丁卯十月嚴氏永華少藍來歸秉成先與其兄緇生太史蝶周曾以少藍和詩六章見示今猶記憶即次韻為定情詩索和》已將寫作背景交代清楚。這組詩共6組12首,是新郎寫給新娘的定情詩并向新娘索和,新娘亦欣然酬和,自此琴瑟和諧,聯(lián)吟不斷。

第一組詩中,沈以東晉才女謝道韞和有八斗才之稱的曹植喻嚴氏,稱其“詠絮才華八斗多”;嚴氏和韻則首先表示對丈夫的尊敬,申明要牢記“慈闈訓(xùn)”,謹守婦道。第二組詩沈夸嚴氏是愛書籍不愛妝臺的“名姝”;嚴氏則說夫家聘禮豐厚,世人爭夸,并以“靜好緣從翰墨來”概括良緣由來。第三組詩沈自謙是“天壤王朗”不足夸,遠不如嚴氏才華(“叉手*叉手:唐詩人溫庭筠別號。宋尤袤《全唐詩話·溫庭筠》:“庭筠才思艷麗,工于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時號溫八叉?!备咭鳌?;嚴氏則自謙“清才輸詠絮”,“素欽”丈夫“碩學(xué)”,并夸說丈夫書法超過王羲之,希望“東君”能“善培弱植”。*弱植:身世寒微、勢孤力單者。第四組詩沈自陳“報國慚無一事成”,如今娶“賢淑”為妻,是老天爺賞賜為我報曉警睡,以補救規(guī)諫帝王過失而報答圣上的;嚴氏則矜夸丈夫為官一方,以國計民生為重,為百姓辦好事、辦實事,是如范仲淹一樣的“賢良”。第五組詩沈又自謙是“冬烘”而壯志難酬,夸嚴氏是品評文章的好手,是自有天香在筆頭能給自己精神慰藉的賢內(nèi)助;嚴氏則稱自己能嫁沈為妻,并與小姑仲雅、淑儀一道從之受詩法是“附庸風(fēng)雅真堪幸”,希望與丈夫過偕隱林泉的生活。第六組詩沈強調(diào)不忘促成美滿婚姻的嚴氏兄長緇生,在新婚時“思舊雨*舊雨:老朋友的代稱,又叫“舊故”。此指嚴氏兄緇生?!?;嚴氏則表態(tài)“為報和羹他日事,直調(diào)元化到無類”。總之,這六組定情詩處處洋溢著新婚之際濃密的愛意和相敬相愛的感情,這既是沈、嚴甜蜜愛情生活的縮影,也是幸?;橐龅拈_始。

《都門群季會飲長歡閣有寄懷詩即以閣名限韻卻寄》2組詩,是新婚夫妻與沈諸弟在京都會飲時所作。第一組沈以“擘箋來勁敵,角勝到詞場”矜夸妻子的文學(xué)才華,眉案饒清氣、書籍列古香的自豪和相敬相愛的和諧;嚴氏和詩則稱“篋中詩草富,袖里筆花香”的丈夫是“神仙侶”,愿與他“蓬壺日月長”。第二組詩沈說自古以來女子嫻靜美貌易得,但淹通詩畫難得,嚴氏的美不在“櫛”,而在“豪端”,能與善詩畫的嚴氏相伴,就塵情全無。嚴氏和韻則延伸丈夫詩意,認為夫妻好合僅是尋常之事,難得的是琴書結(jié)挈,并結(jié)合社會現(xiàn)實,感慨“民困方憂溺,誰回既倒瀾”,鼓勵丈夫“出山作霖雨”去濟世澤民。沈、嚴聯(lián)吟恰如歐陽修所說的那樣:“其資談笑,助諧謔,敘人情,狀物態(tài),一寓于詩,而曲盡其妙”[2](P16)。

《竹溪小住寄懷》與《望書不至仍用前韻》是新婚期間沈與嚴氏短暫分離時思念妻子寫下的,前詩交代自己乘船前往竹溪,在離家正一旬時“吟筒寄付比肩人”。后詩是因前詩寄出后遲遲收不到和韻,因步前韻再寫一詩。詩人無法忍受“僻壤音書阻”,但當?shù)弥拮游茨芗皶r回信的原因是“時迎外姑來寓”后,就欣然釋懷了。后詩尾聯(lián)“越纻吳縑傳密意,相期白首總?cè)缧隆蓖赋鲆粋€中年男人對婚姻家庭的美好期望。嚴氏的2首和韻是一并回復(fù)的,第1首首句中的“疊疊云箋”四字,刻畫出一位妻子在寫詩封箋時的凝神、遲疑、深情,她關(guān)心丈夫的“眠食應(yīng)無恙”,掐指計算丈夫歸來時的“正好春”,感謝丈夫“能推愛慰慈親”。第2首和韻交代了丈夫此次離家已是“吳櫓聲中又幾旬”,夫妻之間的情意僅靠書信傳遞終不如當面問字、舉案齊眉來得親密無間,盼望丈夫早日歸來與之一醉方休。古人的愛情婚姻模式大都是先結(jié)婚后戀愛,故以上諸詩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首首流淌著新婚夫妻卿卿我我的濃情蜜意和旖旎情懷。

(二)婚后十年的聚少離多

婚后沈、嚴夫婦的聯(lián)吟沒有間斷,但集中在婚后前四年。婚后次年,作聯(lián)吟詩4題5組12首,中有沈、嚴、緇生三人聯(lián)吟長律一首?!段斐秸氯兆猿埵林裣粼掠嗉膽选肥腔楹蟮谒膫€月寫的2組和韻詩,但已跨入戊辰年(1868)。沈?qū)懘嗽姇r已客居竹溪一個多月,他抑制不住思妻情懷,第1組詩沈于尾聯(lián)滿懷期望地說“相憶還相慰,應(yīng)銷近別愁”;嚴氏和韻情感比丈夫濃郁得多,她含情怨遙夜,將離別的苦惱一概推到“無賴此扁舟”上,雖無理卻更有情,她希望丈夫歸帆莫滯留。第2組詩沈起句就責怪妻子長時間不寄來家書,以致于“連宵枕未安”,但這是欲揚先抑,頷聯(lián)就說接到妻子來信后的欣喜若狂和百看不厭。頸聯(lián)將嬌妻置于“繡陌”“新雨”“珠帷”“嫩寒”四個柔美意象中,一為烘托嚴氏的嬌媚,二為尾聯(lián)“寄聲珍重意,帶眼*帶眼:腰帶上的孔眼。放寬或收緊腰帶時用。莫愁寬”張本;嚴氏和韻開頭就做自我檢討,為自己沒能及時回復(fù)丈夫而深深后悔、惆悵難安,接著陳述“鉤簾忍獨看”的苦楚,推想丈夫于高閣之上也應(yīng)怯露華寒,尾聯(lián)又出無理之言:“一水盈盈隔,何由別思寬”。由此看來,竹溪當與妻子住處相隔不甚遠。了解前述2組詩,再理解下面3首詩就容易了。正因前詩中沈責怪妻子不及時寄來家書使自己牽掛不已,故這組《寄懷外子》是嚴氏主動寄給丈夫的。她說“東風(fēng)料峭”“暖意賒”,是因丈夫不在身邊的心理感受,否則,這個冬季她不會感到寒冷。詩中敘述自己在家中盡一個妻子的孝道,為舅姑的墳?zāi)狗N上樹木,憶遠時就以詩代柬,相思時就希望丈夫托夢還家;沈的和韻是2首,其一訴說自從離家后就不能與妻子聯(lián)吟賦詩,而妻子“掃除牙慧”的真性情讓自己感到愉悅,繪畫技藝也極盡其妙。嚴迪昌先生說:“清代閨閣詩人是一個才女群體,她們幾乎個個能詩善畫,博通經(jīng)史,并有詩詞文集?!盵3](P600)。此言用在嚴永華身上再恰當不過,她在《自竹溪返硤石舟中用養(yǎng)一齋荏平夜發(fā)韻》的和韻中就自陳是“懶度金針拋繡譜,愛摩粉本寫青山”的。沈第2首和韻抒發(fā)午夜擁書兀坐的久別之愁,希望將來能與妻子同隱永嘉*永嘉:永嘉郡,治所在今浙江永嘉縣。終老。在嚴氏歸省時,沈作《少藍歸省桐村仍用長歡韻》2首送別,且依依不舍地說“亦知歸思切,奈此別時難”(其二);但嚴氏的心情與丈夫不同,畢竟難得歸省一次,所以她興高采烈地吟道“侵曉忽開霽,扁舟好束裝”、“重敘天倫樂,蘭閨興正長”(其一)?!段斐介c夏偕少藍自桐村至滬航海入都緇生拏舟遠送途中聯(lián)句》是由緇生、沈、嚴夫妻三人聯(lián)吟的長達847言的七言長律,是緇生送妹妹、妹婿離開桐村轉(zhuǎn)滬經(jīng)由海路赴京,在“畿緊寇盜猶披張”局勢下寫的。沈公務(wù)上的原因不得不往,故沈感嘆“何時蕩滌誅天狼,腰橫短劍韜雄铓”,嚴氏則鼓勵丈夫,在“方今時艱民未康”的特殊時期,作為朝廷命臣應(yīng)該“勖哉致身報君王”,緇生則希望妹妹在不久能“書來一笑報弄璋??瑛P歸時雛可將,升堂拜母羅酒漿”。由此看來,婚后兩年內(nèi),嚴氏并未懷孕,但也沒有因此影響夫妻感情。

《己巳四月偕少藍航海抵沽上》是婚后第三年沈攜妻離杭取道渤海抵達天津后所作的1組3首和韻詩。從沈詩尾聯(lián)“嬰兒未解咿唔語,也作天邊汗漫游”得知,此時嚴氏已育一子,乳名馨兒,沈自注“馨兒時方五月”。沈此去天津亦為公干,故嚴氏和韻第1首有“煙波浩渺輸歐隱”之喟嘆?!毒旁赂版?zhèn)江兵備任山左道中示少藍》2組詩與前詩寫于同一年,此時沈自京赴鎮(zhèn)江兵備山左道任,嚴氏“同跋涉”,途中沈作此詩贈妻。己巳年(1869)距太平天國運動結(jié)束已隔五年,但詩中仍言“半壁初戡亂,孤臣愿補艱”(其二),可見是心有余悸;嚴氏和韻則勸勉丈夫:“隨君南國去,王事敢云勞”(其一)。第2首和韻更贊美丈夫“操清澄吏治,政簡念民瘝”。有嚴氏的如此激勵,沈當是努力吏治,為民辦事的,嚴氏不愧是沈的賢內(nèi)助?!短┌簿湃铡穼懹谥仃柟?jié),與前詩相隔不幾日。讓沈高興的是,此次出使鎮(zhèn)江有妻子陪伴(“卻喜同車有孟光”)。因次日是沈的46歲初度日,故嚴氏于和韻頷聯(lián)后自注“初十日為夫子生辰”,她要為丈夫過生日,故有“乍經(jīng)佳序卻稱觴”之說。大概是前1組詩未能盡興,沈又作《再疊前韻》,而嚴氏則“同作”,而非和韻。沈詩著眼于國家大計,惦念“西陲猶復(fù)驚烽燧”;嚴詩著眼于家庭生活,關(guān)注“咿唔憐幼子,啼笑得天真”。

婚后第四年,沈、嚴和韻計6組12首、聯(lián)句3首,另有2首沈作無和韻詩,共計17首?!陡缧抡跃┛诟疤K舟中寄贈》2組詩是沈于1870年正月從京口(今鎮(zhèn)江市)趕赴蘇州時在舟中寫給妻子的,第1首以國民生計為要,百姓饑溺、苛政病商都讓詩人耿耿掛懷,好在妻子的“思聰”足以“勖(勉勵)兼聽”(嚴氏寄書中有“兼聽則明”之語),“片語”足以使詩人“劻勷(惶遽不安貌)”(其一),可見嚴氏是一位胸懷家國的偉女子。嚴氏和韻其一贊美丈夫撰寫農(nóng)書教民養(yǎng)蠶的“美政”?!毒湃沼谝劢痖嬌偎{時有小極賦此寄慰》是沈趕往蘇州辦理公務(wù),而嚴氏因馨兒夭折傷心致病未能隨往,于是沈賦詩予以安慰?!靶O”是委婉的說法,原意為困倦,小病。詩的末尾沈喟嘆自己長年忙于公務(wù)而四處奔走,在妻子最需要安慰的時候卻不能呆在她的身邊,腦海中存留的畫面就是臨歧時妻子“趣早歸”的殷殷叮囑;嚴氏和韻則壓根不提馨兒夭折之事,以免觸動丈夫愁情,只說小別之后薄病自憐,整夜夢見自己依著丈夫,現(xiàn)在唯有掰著手指計算丈夫的歸期,希望丈夫在官梅已透春消息的時候,能夠按時歸來,讀來感人淚下。尾句“屈指郵程計日歸”,將一個思婦的形象雕像般豎立在讀者面前。丈夫的離別和幼子的夭亡,使嚴氏倍感孤獨和感傷,此時,她最深切的體驗就是時間的漫長。時間于她已不再是數(shù)字的形式,而成了具有濃厚主觀情感體驗的藝術(shù)符號?!蹲灶}水村偕隱圖便面》是嚴氏自畫自題的1首七絕,她希望將來與夫偕隱之地亦如所畫之景那般“云林淡遠”。沈的和韻則勸說妻子不必去過那種夫妻共守清苦生活的日子,但欣賞她“豪端流出一塵無”的畫境。嚴氏的偕隱思想是盤錯在內(nèi)心揮之不去的,《春雪》其一中又提“一樽相對話歸耕”的話題,其二則是偕隱思想的進一步發(fā)揮,所謂“消寒小集一爐圍,瘦竹橫窗影忽肥”,在渾忘深夜銅壺滴的春夜,與丈夫徹夜“清談”,就是瑤臺仙侶一般的生涯,但尾句“未妨醉語泄天機”頗讓讀者費心思,夫妻間的“天機”只有當事人自己明了,他人怎可得知?這個“天機”或許正是沈、嚴夫妻愛情生活的關(guān)要。無論愛情多么純潔崇高、超凡脫俗,其生理基礎(chǔ)永遠都是男女之間異性相吸的感情關(guān)系,維柯說得好:“超越情欲之上的自省屬于假的無情的詩人”[4](P301)。此處的“天機”也許就是47歲的中年男人與32歲的年輕妻子之間的異性相吸。沈和韻2首緊步嚴氏原詩內(nèi)容,第1首寫妻子一夜聽雪興奮不已,早上起來就揮毫“瀉珠霙”,看到妻子如此高興,也不免生出“鋤荒圃”的想法,但“忽奉新恩出禁闈”,這就由不得自己了,畢竟,作為一名為上分憂、為民辦事的朝廷命官,在國家動亂的時局下,怎能只顧小家而遁隱林泉呢。

《新秋聯(lián)句》和《聽雪聯(lián)句用坡公書北臺壁韻》則是兩首聯(lián)句詩。聯(lián)句與和韻不同,和韻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構(gòu)思和遣詞造句,而聯(lián)句具有同時同座同作的特點,對作者的知識儲備、反映速度、應(yīng)變能力等有更高的要求。聯(lián)句既可鍛煉作者即席賦詩的能力,顯示自己的才情,又可借鑒他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增進自己的詩藝,它是集審美、社交、娛樂于一體的創(chuàng)作活動。唐宋以來的聯(lián)句詩人多是男性,且有著近似的經(jīng)歷和情趣,但倘若夫妻間情感、學(xué)識、愛好、修養(yǎng)接近,創(chuàng)作聯(lián)句詩無疑會增加夫妻間的理解和溝通,而沈、嚴夫妻恰好就是這樣的融洽關(guān)系,故其聯(lián)句詩可謂是珠聯(lián)璧合,天衣無縫?!缎虑锫?lián)句》就足以為證:

忽覺新涼透少藍,疏欞夢半甜。微風(fēng)動書幌仲復(fù),闌雨滴茅檐。數(shù)典忘宵永少藍,裁詩斗韻嚴。從茲無別恨仲復(fù),比翼學(xué)鶼鶼。

沈作《舟中口占歸示少藍》2首,其二中有“忽告鄰邦急,傳書遽解維。中原方底定,東海自顛?!钡日Z,沈自注:“時日本亂民欲竄江海,官書促歸”。遺憾的是,此詩無和韻。

需要說明的是,自同治十年(1871)始,直至光緒二年(1875),在長達五年的時間內(nèi),夫妻二人停止了多年來聯(lián)吟的習(xí)慣,故《集》中沒有此六年的聯(lián)吟詩。究其因,或許是因“少藍時有小極(困倦,小病。筆者注)”(《九日于役金閶少藍時有小極賦此寄慰》);或許是因“東海自顛?!?《舟中口占歸示少藍》其二)而無心緒。但總的看來,婚后十年夫妻二人是聚少離多的,聯(lián)吟詩中大多充滿相思的苦調(diào)和盼歸的眼神。

(三)十年耦園的共居時光

沈秉成因直言進諫被罷官,于光緒二年(1876)隱居蘇州耦園,時年53歲,嚴氏38歲,這一年恰好是他們結(jié)婚的第十個年頭,也是他們共居耦園十年的第一個年頭?!榜睢笔莾蓚€人一起耕種的意思,十年里,沈、嚴夫婦始終在耦園耕種和收獲愛情。耦園中有“耦園住佳耦,城曲筑詩城”的對聯(lián),簡練精妙地概括了夫婦的詩酒偕隱生活,令時人和后人艷羨不已。在這里,夫妻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彼此酬唱應(yīng)和,創(chuàng)作了大量聯(lián)吟詩。

沈作《奉命按察河南旋調(diào)蜀臬以病辭僑寓吳門葺城東舊圃名曰耦園落成紀事》寫于耦園落成之時(1876),但此隱乃朝市之隱,雖在鬧市,卻有“支窗獨樹春光鎖”的愜意,有“問字車常載酒迎”的風(fēng)光;嚴氏和韻則告訴讀者又生育了兩個孩子(“繞膝雙丁添樂事”),更有齊眉一室結(jié)吟情的閑情逸致了。

沈作《鴛湖道中寄懷》首聯(lián)言“一千一百六十日,日日相依無別離”,說明此詩寫于他們定居耦園三年零兩個月之際,即光緒五年(1879)。沈愉快地說:“待約尋秋同打槳,鴛鴦湖上泛雙卮”,看來,隱居耦園第4年,沈的病體終于好轉(zhuǎn);嚴氏和韻則先回憶三年來丈夫的“病久藥爐成伴侶”和夫妻間“愁多硯席轉(zhuǎn)支離”,這也給出他們搬入耦園后為何三年之中只有兩次聯(lián)吟的答案。為應(yīng)丈夫的泛舟之約,嚴氏充滿幸福地說:“好花有約遲遲發(fā),早晚歸舟共酒卮”。此年沈還作有《舟中漫成卻寄》五言長律1首和《夜泊吳江寄少藍》五律2首,但皆無和韻。將婚后第四年沈作《舟中口占歸示少藍》2首計算在內(nèi),這樣的無和韻詩共5首。如果不是贈內(nèi)詩,就不會錄入《集》中,那么,要么因嚴氏和韻遺失無法錄入,要么因其他原因不便錄入,否則嚴氏《鰈硯廬詩鈔》中若干首贈外詩被排除在《集》外就解釋不通?!吨壑新蓞s寄》是沈獨自泛舟時所作,詩中言說隱居耦園三年多來與妻子讀書“恣探討”及妻子繡畫悟佛道的生活,嚴氏與家人和睦相處使“姊娣各心悅”,詩藝才華和繪畫技藝讓英杰之士也感到驚異,名聲遠播,這不禁讓沈感到自豪,不由感嘆:“三十歸我門,門庭再有造”。目下,夫妻酬唱無虛時,而嚴氏的“秀語出意表”讓自己“輒傾倒”,自己也不用像從前那樣奔走公務(wù),盡可以“安閑睡未醒,三竿已杲杲”,況且大兒已識之無,小兒尚在襁褓。如此仙境般的日月,讓他寧愿甘老田間;如此賢妻,讓他覺得他們的婚姻“信是耦耕緣”。《夜泊吳江寄少藍》是與妻子“匆匆兩旬別”時寫下的,離別雖短,卻讓他“連宵夢里歸”,又用“來船何太急,對我飽帆飛”(其一)來反襯自己的歸心似箭。第2首大意是說,今晚獨自一人居于扁舟,明朝就可以“對影雙”,那時夫妻二人又可以“考文摩石鼓*“考文”句:考文,考訂古代典籍中或金石上的文字。摩,研究,切磋。石鼓,石鼓文的簡稱。東周初秦國刻石文字。在十塊鼓形石上,用籀文分刻十首四言韻文,記述秦國國君的游獵情況。,鍛句剔銀釭”了,對同室聯(lián)吟充滿憧憬。

自古文人熱衷集會,或詩酒唱和,或品書論畫,或游山玩水,“它是文人悠然自在的文化態(tài)度,也是一種理想而浪漫的生活方式?!盵5](P80-84)沈嚴夫妻亦然,他們居住耦園時,蘇州名流俞樾、吳云、顧文彬,潘遵祁、李鴻裔、彭慰高等,時常來園中鑒賞金石書畫,考訂文字[6],嚴氏《庚辰季冬許星臺按察招集同人壽坡仙于耦園之城曲草堂酒半潘季玉觀察高唱大江東去響徹內(nèi)室詩以紀之》就是這種情況的記錄。此詩寫于沈、嚴共居耦園已屆五年的光緒六年(1880)農(nóng)歷十二月,時值蘇軾壽辰之日,文人雅士歡聚一堂,唱東坡詞,飲酒作樂,豈不快哉。所以嚴詩首聯(lián)就言“消寒雅集屬良辰,玉局*玉局:蘇軾曾任玉局觀提舉,后人遂以“玉局”稱蘇軾。重聯(lián)香火因”。作為一名女詩人,嚴氏將前來雅集的文士們稱作才德俱佳的海內(nèi)“知音”、共憂國事的“逐臣”,倒是符合丈夫當時身份的。潘季玉高唱蘇軾的“大江東去”詞,確有蘇軾的不凡風(fēng)儀,故說“髯翁疑是再來人”。沈的和韻則充滿“京華彩筆動星辰”的豪氣,最后將筆觸落到妻子身上,實際上是自謙中含有夸妻的成分:“我愿滿斟金谷酒,詩成先讓比肩人”。

《石公山人葺小園成,詩翁覃溪閣學(xué)書,其詩中寬字韻一聯(lián)為楹帖,并次其韻。蔣心余、程魚門、吳谷人、潘德園諸名公皆有和章,一時傳為韻事。此聯(lián)今歸耦園,即用其韻聯(lián)句得三章》寫于光緒六年。3首聯(lián)句詩中,嚴氏分別中意于石公山人小園的地隔塵囂夢亦安、詩腸好藉酒腸寬、小園主人的為戀家山早掛冠;沈分別中意于小樓的環(huán)顧水云寬、小園的幾凈窗明斗室安、繞屋新篁竹徑安??梢?,石公山人的小園與耦園有異曲同工之妙,石公山人的境遇與沈亦有極為相似的一面:他們都可以在罷職隱居時雙管聯(lián)吟寄興,鎮(zhèn)日捫虱閑談,自挈飣盤飲酒,家人花下宴安。儒士們仕途偃蹇時出世思想在所難免,封建社會的“士”們潛意識中總有出世的情結(jié),他們的詩文創(chuàng)作總會“使某種層次的無意識得以發(fā)泄,而使某種層次的無意識受到限制。”[7](P94)

《題潘季玉世丈朝賞菊圖即次其韻》是1組3首同作詩,沈作1首,嚴氏同作2首,皆是應(yīng)酬之作。因此時沈、嚴夫妻仍居耦園,故3首詩中皆提到陶潛、屈原,這是切合他們當時的處境的。

(四)隨夫六年的游宦生涯

沈、嚴夫婦在耦園度過了十年幸福隱逸生活,光緒十年(1885)冬,沈被重新啟用,先后任順天府尹兼充總理各國事務(wù)大臣、廣西巡撫、安徽巡撫、署兩江總督等要職。嚴氏則在她人生的最后六年里,隨夫游宦各地,直至光緒十六年庚寅(1890)十月,嚴氏卒于安慶(時為安徽省會)節(jié)署,享年52歲。此間,夫妻聯(lián)吟詩數(shù)量很少,共創(chuàng)作2題2組5首,且集中在沈再次起用的當年。《乙酉春暮隨外子赴京兆任取道山左入都李家莊曉渡》是嚴氏隨夫赴京兆(指京兆尹,即京師的地方長官)任路徑李家莊時所作,首句以淡月、疏星意象點出趕路的急迫及丈夫“心懸魏闕”*魏闕: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稱。、“愿將砥柱鎮(zhèn)鯨波”的心情,“他時掃凈欃槍影,共譜中和樂職歌”的美好愿望;沈第1首和韻先交代“應(yīng)召遄征此渡河”的事由,回首十年耦園閑居的蹉跎歲月,再表達為操勞國事放下“江湖聽棹歌”的個人享受前往任職的決心。第2首和韻與第1首詩意大同小異。嚴氏《翟家莊疊前韻》又申“滄桑猶冀不揚波”的理想,從首句“漠漠平沙擁大河,兼程聊以補蹉跎”判斷,翟家莊應(yīng)當?shù)靥廃S河以北;沈的和韻緊承嚴氏詩旨,表達“澄清志不忘滄波”的志向。

培根說:“人的天性在私生活里最容易看出,因為在那種生活里是沒有虛飾的”。在愛情和婚姻領(lǐng)域,“一個人的精神情操、道德品質(zhì),是高尚純潔,還是庸俗卑鄙,都會赤裸裸地表現(xiàn)出來[8](P8)。如此看來,沈、嚴夫妻的婚內(nèi)聯(lián)吟詩所呈現(xiàn)的就是一個擁有愛國之心的官員和一個理解丈夫的妻子的愛情合唱。沈詩尾聯(lián)“聯(lián)吟轉(zhuǎn)笑蘇家錦*蘇家錦:《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載:“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迴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zhuǎn)循環(huán)以讀之,詞甚悽惋,凡八百四十字?!焙笕朔Q之為璇璣圖。,只織回文望遠歌”,算是為《鰈硯廬聯(lián)吟集》作了一個完美的收束。

三、《鰈硯廬聯(lián)吟集》的文學(xué)史意義

聯(lián)吟詩是兩人或多人作詩聯(lián)綴成篇,它不同于一般唱和詩:唱和詩的參與者每人可一首亦可多首,或是各述己志、一贈一答的和詩,或是各抒己懷、步韻相答的和韻;聯(lián)吟詩則是每人一句或兩句或多句組合成一首詩,可押同一韻,也可換韻,可步原詩字數(shù)和句數(shù),也可自定字數(shù)和句數(shù);更重要的是,唱和詩可以在同一時空進行,更多情況下是在不同時空完成,這就有充足的寫作時間;而聯(lián)吟詩則必須在同一時空即興完成,相聯(lián)成篇,故聯(lián)吟詩對作者創(chuàng)作能力的要求更高。需要說明的是,聯(lián)吟雖出自眾人之手,然不可當做集體創(chuàng)作論?!奥?lián)句詩每句都署名,顯然不是文責自負,而是文才比高?!盵9](P46-49)

早在先秦時期,聯(lián)吟詩就已初露端倪?!啊渡袝は臅分械摹段遄又琛罚嗑呗?lián)句性質(zhì),……先秦作品中,《詩經(jīng)·鄴風(fēng)·式微》一詩,亦有人視為聯(lián)句”[10](P360-370)。漢武帝的“柏梁體”是一次君臣大合唱,一人一句順接而下。唐宋時聯(lián)吟詩得到較大發(fā)展,明清時更甚。以上所言聯(lián)吟詩皆為男性之間的聯(lián)吟,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夫妻聯(lián)吟詩是西晉賈充、李婉淑夫妻的《與妻李夫人聯(lián)句》(又稱《定情聯(lián)句》):

室中是阿誰,嘆息聲正悲賈充。嘆息亦何為?但恐大義虧李夫人。大義同膠漆,匪石不可移賈充。人誰不慮終?日月有合離李夫人。我心事所達,子心我所知賈充。若能不食言,與君同所誼李夫人。*出自乾隆癸巳新鐫的《歷朝名媛詩詞》紅樹樓藏版。

據(jù)《晉書》載,賈充初娶李豐女李婉為妻,李豐犯罪被誅,李婉受株連被流徙邊陲,賈充又娶郭槐為妻。后李婉遇赦放還,皇帝特詔賈充置左右夫人,郭槐怒而不許,賈充只好為李婉另筑居室,互不來往。這首聯(lián)句詩極有可能是李婉與賈充分別時互訴衷腸所作。可見,夫妻聯(lián)句詩的創(chuàng)作少了男性文人間的閑適心態(tài)和游戲性質(zhì),多了夫妻間的情感訴求。而聯(lián)句詩的作者無論是文人間還是夫妻間,都必須意氣相投,筆力相稱,對偶精切,辭意均敵的,“否則狗尾續(xù)貂,難乎免于后世之議矣?!盵11](P111)

明清時期,尤其是清代,參與聯(lián)吟的人數(shù)和聯(lián)吟詩作大量出現(xiàn),既包括男性之間的聯(lián)吟,也包括女性之間的聯(lián)吟,更有夫妻之間的聯(lián)吟。清代女學(xué)興盛,為女子嫁入夫家后創(chuàng)作夫妻聯(lián)吟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種文化型的夫婦關(guān)系提供了對話和交流的機會,豐富了夫婦的生活內(nèi)容,增加了雙方的了解和感情?!盵12](P220-231)陳之遴、徐燦作是清代最早的夫妻聯(lián)吟詩人,他們的創(chuàng)作促進了清代夫妻聯(lián)吟詩的繁榮與發(fā)展。施淑儀的《清代閨閣詩人征略》記載了不少夫婦聯(lián)吟唱和之事,如黃文晹、張因,李寶函、印白蘭,沈復(fù)、陳蕓,孫原湘、席佩蘭,沈復(fù)、陳蕓,趙同鈺、屈秉筠,陳基、金纖纖,徐達源、吳瓊仙夫婦等,堪稱清代夫妻聯(lián)吟的典范,亦可看作幸?;橐龅牡浞?。但上述清代夫妻聯(lián)吟詩無論數(shù)量多寡,皆沒有單獨成集,而沈秉成、嚴永華夫妻的聯(lián)吟詩卻以“集”的名目出現(xiàn),這不能不說是“獨善”,其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意義也就非常突出了。

《鰈硯廬聯(lián)吟集》的聯(lián)吟形式包括三類:一為贈和(贈詩與和韻);二為聯(lián)句;三為同作。聯(lián)吟與獨吟的目的、方式、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皆不同,聯(lián)吟目的主要是文友間交際,方式是互動性或聯(lián)動性書寫,創(chuàng)作態(tài)度是應(yīng)酬應(yīng)變、共娛共樂;獨吟目的是抒情寫志,方式是自我書寫,創(chuàng)作態(tài)度是認真嚴謹、自娛自樂。聯(lián)吟人數(shù)不少于兩人,他們的身份、地位、教養(yǎng)、經(jīng)歷、知識儲備、認知情感、審美趣味、語言習(xí)慣、表達技巧、個性特質(zhì)、人生觀與世界觀等都會對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聯(lián)吟詩的書寫視角比獨吟更加多層次、多角度、多側(cè)面,詩歌主題也就在多重書寫中得到拓展和深化,表達技巧得到豐富和充實,夫妻感情得到豐富和加深。從《集》中讀者自可看出沈、嚴夫妻聯(lián)吟詩的創(chuàng)作貫穿于婚姻生活始終。沈秉成正式迎娶嚴永華之前,雖不是法律上的夫妻,但從婚姻制度社會風(fēng)俗的角度看,男女雙方訂婚后就是夫妻關(guān)系了,受到法律保護?!都分械谝唤M詩《同治丁卯十月嚴氏永華少藍來歸秉成先與其兄緇生太史蝶周曾以少藍和詩六章見示今猶記憶即次韻為定情詩索和》6組12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是未婚夫?qū)懡o未婚妻的定情詩。在贈詩中,沈秉成將未婚妻與晉代才女謝道韞相比,稱其“詠絮才華八斗多”,嚴氏則稱自己能夠嫁給沈秉成非常榮幸,是“附庸風(fēng)雅真堪幸”,由衷欣喜“靜好緣從翰墨來”?!吨裣∽〖膽选放c《望書不至仍用前韻》是新婚燕爾后夫妻短暫分離時沈秉成寫給妻子的情詩,前詩稱嚴氏是“比肩人”,后詩僅從詩題中已經(jīng)交代了創(chuàng)作緣由,可見沈秉成對新婚妻子的強烈思念。嚴氏2首和韻充滿柔情蜜意,她在“關(guān)心眠食應(yīng)無恙”的同時,不忘自謙“我未工吟慚勍敵”。勍敵,多謂才藝相當?shù)母偁帉κ???梢妵朗蠈ψ约旱脑姼璨湃A是自信的,但作為妻子,嚴氏更在乎丈夫的“言情”“傳書密”和“舉案親”。婚后沈、嚴夫婦聯(lián)吟詩作更豐,尤其是婚后前四年?!段斐秸氯兆猿埵林裣粼掠嗉膽选穼懹诨楹蟛痪?,新婚的甜蜜和分離的思念交相疊加,使得沈秉成“連宵枕未安”,“忽披數(shù)行字,不厭百回看”,也使得嚴氏“含情怨遙夜,占象得牽?!薄朗弦矔鲃訉懺娰浗o丈夫,《寄懷外子》即是。嚴氏思念丈夫卻不能立刻來到他的身邊,就只好“憶遠頻勞詩代柬”了,可見沈、嚴夫妻的聯(lián)吟在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起到多么巨大的有益作用。嚴氏在《自竹溪返硤石舟中用養(yǎng)一齋荏平夜發(fā)韻》和韻中自陳是“自溫重碧待君還。”重碧是宋代敘州,故治為今四川省宜賓縣。所謂“自溫”是言自己為丈夫釀酒。沈秉成在游宦他鄉(xiāng)時常以詩歌贈與妻子,而嚴氏亦保持與丈夫聯(lián)吟的習(xí)慣,實為難得,這從《己巳四月偕少藍航海抵沽上》《九月赴鎮(zhèn)江兵備任山左道中示少藍》《泰安九日》《庚午新正自京口赴蘇舟中寄贈》《九日于役金閶少藍時有小極賦此寄慰》《舟中口占歸示少藍》《九日于役金閶少藍時有小極賦此寄慰》等詩題中足可見證。

當沈秉成因直言進諫被罷官而隱居蘇州耦園時,夫妻間的聯(lián)吟創(chuàng)作就更加豐富,這為沈秉成的隱居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慰藉,也為嚴氏的情感生活賦予了一抹亮色。隱居耦園十年中,他們用聯(lián)吟詩來記錄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沈秉成閑情逸致欣賞“春光”,有鄰里“問字車常載酒迎”的溫馨;嚴氏則有“繞膝雙丁添樂事”(《奉命按察河南旋調(diào)蜀臬以病辭僑寓吳門葺城東舊圃名曰耦園落成紀事》)的天倫之樂;沈秉成有“日日相依無別離”的感嘆,嚴氏則有“早晚歸舟共酒卮”(《鴛湖道中寄懷》)幸福。當沈秉成重新啟用后,六年間先后任順天府尹兼充總理各國事務(wù)大臣、廣西巡撫、安徽巡撫、署兩江總督等要職,嚴氏隨夫游宦,直至亡故。《乙酉春暮隨外子赴京兆任取道山左入都李家莊曉渡》是沈秉成赴京兆任路途中與嚴氏的聯(lián)吟詩,嚴氏首倡,沈氏酬答。作為妻子,嚴氏希望丈夫心系社稷,“砥柱鎮(zhèn)鯨波”;作為丈夫,沈氏希望“寰海不揚波”,夫妻不僅在家庭生活中伉儷情深,在社稷大事上步調(diào)亦非常一致,真是難得的夫唱婦隨、婦唱夫隨。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夫妻聯(lián)吟僅停留在唱和上,而沈、嚴夫妻間除了唱和之外,還有聯(lián)句和同作的聯(lián)吟形式。和韻與同作不同,和韻是依照別人詩作原韻作詩,押韻、字數(shù)、句數(shù)等都受到原詩限制;同作是同題而作,無原韻、字數(shù)、句數(shù)等限制,《集》中輯詩總計29題82首。和韻最豐,計20題31組65首;夫妻聯(lián)句4題7首;同作2題5首;沈作原韻而無和韻3題5首。從詩體分,有五律、七律、七絕、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種,這些皆是沈、嚴聯(lián)吟詩對中國古代聯(lián)吟詩的貢獻。

乾嘉年間沈復(fù)、陳蕓夫妻聯(lián)吟唱隨二十三年,沈復(fù)自傳體小說《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及卷二“閑情記趣”,真實記錄了他與妻子陳蕓課書論古、評花品月、煮酒煎茶的閑逸生活,讓日后讀到此書的王韜不勝艷羨:“覓句聯(lián)吟,其樂神仙中人不啻也。”[13](P69)然而,相較于沈、嚴夫妻的聯(lián)吟詩,沈、陳夫妻的聯(lián)吟詩則顯遜色。清末著名學(xué)者俞樾云:“沈仲復(fù)觀察與嚴少藍夫人,伉儷均能詩。仲復(fù)在京師,得一異石,文理自然,成魚形。剖而琢之為二硯,硯各一魚,夫婦分用之,名曰鰈硯,其名頗新,余為賦五言詩一章,首云:‘何年東海魚,化作一拳石。天為賢梁孟,產(chǎn)此雙合璧。’亦文房一佳話也?!盵14](P71)沈、嚴夫妻大量創(chuàng)作聯(lián)吟詩,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上的意義恰如嚴永華自己所言:“喁于雙管艷,話舊兩心知”(《鰈硯廬詩鈔卷一》)?!班笔请S聲附和意,既指自己對丈夫的附和,亦指丈夫?qū)ψ约旱母胶?。沈、嚴夫妻二人各自用手中之筆相互聯(lián)吟唱和,其情其景當然是“艷”。

沈、嚴夫妻曾經(jīng)住過的耦園是蘇州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園林之一,耦園因其質(zhì)樸、雅致和濃厚的書香氣息及耦園主人沈秉成與吳中文人名土的風(fēng)流雅事,使之成為蘇州文人園的典型,2001年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耦園因沈、嚴夫妻的伉儷情深、詩畫相伴,使之成為夫妻恩愛的園林符號;《鰈硯廬聯(lián)吟集》因沈、嚴夫妻的聯(lián)句酬唱,使之成為夫妻聯(lián)吟的典范,被后人仿效稱贊;沈、嚴夫妻的聯(lián)吟詩達到情辭相近,風(fēng)格相當,意境渾融,若出一手的境界。沈、嚴之后,夫妻創(chuàng)作聯(lián)吟詩仍有余緒,如革命老人熊瑾汀七十自壽與夫人朱端綬《聯(lián)句》、郁達夫與第二位夫人王映霞的聯(lián)句詩等,不能不說是受到沈秉成、嚴永華夫妻聯(lián)吟詩的影響。

[1]胡曉明,彭國忠.江南女性別集(三編)·紉蘭室詩鈔·序[M].合肥:黃山書社,2012.

[2]歐陽修.六一詩話[M].鄭文,校點.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2.

[3]嚴迪昌.清詞史[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4]克羅齊.論喬巴蒂斯達·維柯[M]//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哲學(xué)研究室美學(xué)研究室編.美學(xué)譯文(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0.

[5]劉榮華,陸奕.湖州鑒賞家吳云、沈秉成與吳門真率會[J].收藏家,2013(4).

[6] 蘇迷.兩江總督私宅——耦園(二)[EB/OL][2013-11-28].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128/21/5701732_333037244.shtml.

[7]莫德爾.文學(xué)中的色情動機[M].劉文榮,譯.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

[8]呂美生,朱永平著.古代愛情詩審美談·前言[M].合肥:黃山書社,1987.

[9]劉明華.古代文人酬唱詩歌論略——以聯(lián)句詩為中心[J].重慶第二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3(2).

[10] 顧友澤.先唐聯(lián)句詩考論[J].古典文學(xué)研究,2005(00).

[11]吳訥.文章辨體序說[M].于北山,校點.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M] .羅根澤,校點.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2.

[12]顧鳴塘,陳穎超.從《浮生六記》看清中期江南地區(qū)文士階層的夫妻唱和風(fēng)習(xí)[J].明清小說研究,2009(1).

[13]沈復(fù).浮生六記[M].俞平伯,校點.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0.

[14]俞樾.春在堂隨筆[M].徐明,文青,校點.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責任編輯 陳義報]

Husband and Wife Affe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History inDieYanLuPoetry

LUO Xinquan

(Xu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uzhou 221008, China)

Shen Bingcheng, Yan Yonghua were poe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y are also the first couple poets compiling poetry together in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history. Shen, Yan couple’s poetry includes 29 subjects and 82 poems. These poems are collected in a chronological order inDieYanLuPoetry.Thenaturalformationofemotionhasfourphases:thenewly-marriedcouple’joy,tenyearsofmarriagetogetherfrommeetingandparting,tenyearsoflivingtimewithherhusbandinOuParkandsixyearsofanofficialcareer.Ancienthusbandandwifecomposedpoetrytogetherforgiftsandresponding,butinadditionShen,Yancouplescomposedforjointsentencesandco-compilation,whichwasveryrareinancientChina.

Shen Bingcheng; Yan Yonghua;DieYanLuPoetry;husbandandwifeaffections;thesignificanceofliteraryhistory

2016-06-18

駱新泉,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xué)研究。

E222.7=52

A

1009-1734(2016)11-0061-08

猜你喜歡
嚴氏聯(lián)句夫妻
七品芝麻官
聯(lián)句
中華詩詞(2023年2期)2023-07-31 02:17:06
段玉裁與嚴可均侵談分部異同考論
基于PI3K/Akt/Caspase-9信號通路研究嚴氏強心飲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
“和合赤城”藏頭詩聯(lián)句
中華詩詞(2021年6期)2021-04-07 21:45:10
詩詞聯(lián)句句法梳理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2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說不盡那“三字經(jīng)文”
托里县| 合川市| 承德县| 溧水县| 雅安市| 象山县| 开鲁县| 安化县| 磐石市| 读书| 高唐县| 和硕县| 固镇县| 营山县| 永善县| 萨嘎县| 平罗县| 屯留县| 太仓市| 松江区| 遂川县| 汤阴县| 清新县| 平果县| 临颍县| 上蔡县| 丹东市| 祁连县| 玛沁县| 茶陵县| 扎兰屯市| 镇赉县| 甘孜县| 海阳市| 澄城县| 望江县| 册亨县| 共和县| 甘孜县| 瑞金市|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