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要:語用學和語文導讀有什么樣的內涵意義,二者之間屬于什么樣的辯證關系,二者有機融合有什么樣的現(xiàn)實意義,語用學視野下語文導讀包含哪些可能的類型,這是現(xiàn)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需要引起我們的廣泛關注。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用學;導讀類型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5)14-0035-03
語用學觀點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嶄新理念,體現(xiàn)現(xiàn)代語文教學方向,具有很強的引導作用。教學導讀是新課改帶來的重要教學意識,凸顯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語用學視野下進行語文閱讀導讀類型研究,這是先進教學理念的重要實踐,對落實新課改精神,建立現(xiàn)代教學科學觀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作用。
一、語用學與語文導讀的內涵
(一)語用學
所謂語用學,是語言學中的分支學科,以語言意義為研究對象,以語言應用為研究內容,通過語言實踐應用實現(xiàn)語言功能。語言運用自然要涉及到語境,也就是在特定情境中的語言運用,由于時間、場景、地點、空間等情況變化無常,語言運用自然要因人、因地、因時、因事而采取應對策略。正如俗話所說:“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边@也是語言運用的基本規(guī)律。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語言形式,這是語用思想的自然體現(xiàn)。語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一個人的交際能力。
(二)語文導讀
語文導讀是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根據(jù)文本具體特征而進行的教學指導行為。導讀是相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講讀”提出的一種教學理念。導讀是指語文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指導、輔導,根據(jù)文本內容特點進行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在具體實踐體驗中掌握文本內涵。教師要以文本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以引導為方法,將“導”與“讀”有機結合起來,提升語文教學的和諧性。
語文教學由“講讀”到“導讀”,這是語文教學里程碑式的革新。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導閱讀講解,學生完全處于被支配的地位,不能對文本有自己的閱讀自由,不能有自己的個性見解。而導讀則是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由課堂主宰者變?yōu)檎n堂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合作者。這不僅僅是一種身份的轉變,而是教學理念的深度革命,帶給學生的是主動自主學習意識的建立。
二、語用學與小學語文導讀的關系
語用學屬于語言學的范疇,而語文導讀是語言文字的感知和學習,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辯證關系。傳統(tǒng)語言學忽視語言運用的合適性內質特點,現(xiàn)代語文教學非常重視語境的問題,側重語言的實際應用。這與語用學形成高度契合,都關注語言在特殊環(huán)境中的特殊表達效果,注重語言規(guī)律的探索。
小學語文導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和方法。教學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途徑和方法,讓學生提升閱讀效率,并在閱讀積累中,拓展知識,發(fā)展智能,陶冶情操,真正實現(xiàn)語言運用的融會貫通。提升語用意識視野下的語文導讀訓練水平,可以幫助學生盡快建立科學認知體系,這對歷練學生各方面能力都有積極作用。
語用學與語文導讀的有機結合,促使語文課堂教學呈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局面。語用學強調語境特征,所謂語境,是指人們語言交際所處的環(huán)境背景。在具體語境中,語言運用也會存在細微差異,人們常常會借助語言意義的豐富性,展示語用的多元性。同一句話,出自不同人之口,就會有不同意義表達;不同的人面對同一句話,也會有不同理解和感知。這些差異的出現(xiàn)與語言特定語境有關。在新課改大背景下,語用學迎來重要發(fā)展機遇,在語文導讀的廣泛應用中,一定能夠提升語用學應用維度,對語文教學形成重要促進和正面影響。
三、語用學視野下小學語文導讀類型的研究
語用學與語文導讀之間呈現(xiàn)多維聯(lián)系,這也給現(xiàn)代語文課堂教學帶來眾多改革契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語言解讀文本時存在語用的問題,師生課堂互動交流時涉及語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時也有語用問題。教師要注意對各種導讀方式進行比對總結,梳理語用視野下語文導讀類型,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更好服務。
(一)語用教讀式
1.類型解讀。所謂語用教讀式,是指教師以教材文本為載體教學生閱讀學習的方法。教師不能為學生進行全文講解,而是對學生看不懂的地方進行點撥指導,教師的作用是引路和啟發(fā),而不是包辦代替學生思維。教師要轉變身份,與學生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在語文教學中形成教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教是為了不教,這也是現(xiàn)代教育觀念的集中體現(xiàn)。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自己身份有準確定位,不是家長式的專斷,也不是保姆式的包辦,而是導演、教練、向導,要發(fā)揮導航的作用。
新課改強調課堂師生互動,教師在互動中要發(fā)揮主導作用,對師生互動進行科學設計,讓學生逐漸進入角色。在課文教學互動時,要注意啟迪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教師可以采用示范法、質疑法、總結法等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思維啟動,引導學生對教材文本進行深入細致的探究。教師選擇教讀式進行語文課堂教學,需要對教學文本和學生實際進行全面深入了解,這樣才能制定科學合理的教讀策略。
2.實例操作。在學習《長城》時,教師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自行解決字詞,掃清閱讀障礙。很多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已經(jīng)解決了這些問題,甚至有個別學生早已將課文熟讀成誦了。然后讓學生初讀感知,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不理解的地方比較集中,如“氣魄雄偉是什么意思?”“這些幾千斤的條石,是怎么弄上山的呢?”“為什么說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教師進行答疑解惑,集中講解和個別引導相結合。特別點出“氣魄雄偉”、“奇跡”詞語的運用特征。讓學生采用置換的方式,體驗這些詞語應用的準確性。學生根據(jù)教師引導,對文本進行討論探究,很快就完成了課堂閱讀任務。
3.應用總結。教師對學生文本學習沒有采取逐段逐句的講解,目的就是要解放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學生通過主動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意思,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創(chuàng)意性、實用性,并從文本語言運用中獲得更多啟示。特別是讓學生主動質疑,這就是對文本語言的深入比對研究。“置換詞語”是常見學習方法,學生如果找不到更合適詞語進行置換,說明作者詞語選擇功底深厚。讓學生從實際運用的角度學習語言,這對學生語言積累有幫助,對寫作表達有促進作用。
(二)語用自讀式
1.類型解讀。語用自讀式學習文本,是指教師根據(jù)文本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自讀,就是學生自己閱讀實踐。新課改要求課堂教學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種自主閱讀和新課改精神形成高度契合。自讀并不是讓學生自由學習,隨心所欲地亂操作,而是在教師有效調控下的有明確學習目標的學習過程。為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教師要具體設計學習自讀措施,制定教學目標體系。教師可以采用定向問答、辨析題解、復述整理等方式,讓學生對文本自主學習。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維度,讓學生在自我感知中形成語言應用能力,教師需要有前瞻預判能力,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預設,為學生順利實現(xiàn)自主學習做好前期鋪墊。學生在自主學習時,要體現(xiàn)明晰的學習路線?!白灾鏖喿x——初步感知——提出質疑——小組討論——教師介入——達成共識——實踐體驗——形成能力”,這是語用自讀學習模式的基本思路,讓學生在具體實踐操作中實現(xiàn)語用體驗,這才是文本學習的根本歸宿和基本出發(fā)點。
2.實例操作?!敦垺肥抢仙釋懙男∩⑽模髡邔π∝埖拿鑼懛浅<氈?,抓住了貓的本性特征,從性格分析開始,到心情變化,最后寫到貓的勇敢頑皮。教師讓學生自讀文本,由于作者對貓的描寫非常生動形象,學生都有閱讀的興趣。教師只給出一個閱讀任務: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學生開始閱讀文本,甚至有學生想通過背誦的方式準備復述。教師給出引導:先理順作者描寫的先后順序,用一個詞標記一個環(huán)節(jié),形成完整文本情節(jié)結構,分情節(jié)對小貓進行陳述,要注意用語的準確性,不能用原文來復述。學生根據(jù)教師引導,先找到情節(jié)標志,列出復述提綱,同桌之間先進行預演。課堂展示時,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復述,而且語言運用比較有成效。
3.應用總結。教師讓學生復述課文,這是一項很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由于學生詞匯比較貧乏,表達能力遠沒有想象那樣強,很多學生對復述課文存在畏難情緒,經(jīng)常用背誦代替自己的話進行復述。教師讓學生列出課文結構,形成復述提綱。學生找到了復述的可行思路,實際操作才會成功。很顯然,教師在學生語用自讀式學習中發(fā)揮了輔助引導的作用,給學生以明確的學習方向和具體的操作提示,極大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三)語用復讀式
1.類型解讀。語用復讀就是一種復習性閱讀訓練的操作形式。課堂教學中,為讓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需要設計多種訓練內容,幫助學生鞏固舊知發(fā)掘新知。主要操作形式有:消化知識作業(yè)、記誦為主作業(yè)、應用操作訓練、評價特征作業(yè)等,教師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作出適當安排。
2.實例操作。學習《搭石》時,教師設計了一組課堂訓練:①展開想象,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應當?shù)氖隆睂懸痪湓?。②自主練讀,用重點詞語想象畫面。③寫話交流,每人寫自己對搭石的感悟啟迪之類的話,小組內交流。
3.應用總結。語文教學要實現(xiàn)對學生思維的定向開發(fā),需要設計更為科學實用的訓練內容,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體驗中獲得新認知,對語言應用有更深刻領悟。要注意提升課堂師生互動指數(shù),在對話中形成認知共識,這樣的語文導讀行為,自然是現(xiàn)代語文課堂教學的時尚追求。教師還要采用多種方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大膽實踐,對語言運用進行多維度探索。這樣才能獲得最佳學習感知效果。
研究語用學理論與語文導讀之間的關聯(lián)度,可以有效整合語文教學資源,促使課堂教學能夠緊緊抓住語言運用規(guī)律,讓學生在有效閱讀實踐中獲得更多語文感知,特別是語言應用能力會獲得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錢夢龍.語文導讀法的昨天和今天[J].課程教材教法,2014,(1).
[2]蘇寶習,王耀芹.錢夢龍的“導讀”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意義[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2,(5).
[3]從“講讀”到“導讀”——關于“語文導讀法”的對話(之一)[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6,(29).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