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娟+楊麗梅
摘要:通常認為,犯錯是語言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俄語屬于詞形變化復雜的曲折語,受俄語形態(tài)變化特點的影響,錯誤對于初學俄語的零起點學生來說更是不可避免。采取何種方式、何時、由誰糾錯及糾正何種錯誤應是一線俄語教師研究的課題。糾錯得當,促進學習;反之,則產(chǎn)生消極的后果。在俄語教學的基礎階段學習者受情感狀況的影響較大。因此,注重情感因素應成為糾錯時需遵循的首要原則。
關鍵詞:情感因素;俄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糾錯策略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5)04-0167-03
糾錯是外語課堂上十分常見的教學活動。如何糾錯是外語教學者需研究的課題之一。學生的情感狀況是教師在糾錯時應首先考慮的因素,這對情感相對敏感的外語初學者尤為重要。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及處理方式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與學習投入程度??茖W合理的糾錯行為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他們在錯誤中學習,從而推動學業(yè)不斷進步;不良的糾錯行為則會產(chǎn)生一系列負面影響,尤其是心理層面,如產(chǎn)生巨大的心理壓力、降低自信度、打擊學習熱情等。本文擬從情感角度探究針對俄語專業(yè)基礎階段零起點學生的課堂糾錯策略。
一、糾錯不當易產(chǎn)生的情感問題
情感是影響外語學習的關鍵因素。外語學習者的學習態(tài)度、動機、興趣、自信心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學習效果。情感因素對外語學習的影響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積極的情感因素,如學習動機強、自信心足、學習態(tài)度端正會大大促進外語學習;而壓力過大、緊張焦慮、缺乏自信等消極情感因素則會起到不同程度的阻礙作用。
近年來,全國各高校俄語專業(yè)招收的幾乎都是沒有任何俄語基礎的零起點學生。俄語是詞形變化復雜的曲折語,屬于較難掌握的語種之一,故在基礎階段學習者常犯各種各樣的錯誤。糾錯不當會產(chǎn)生一系列情感障礙。
1.糾錯不當易引發(fā)焦慮與抑制
焦慮是指個體由于預期不能達到目標或者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使得其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或使失敗感和內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緊張不安、帶有恐懼感的情緒狀態(tài)。外語學習焦慮其實就是學生用不熟練的外語進行交際時感到的一種畏懼和擔憂。對于俄語初學者而言,目的語水平欠佳和害怕出錯可能是焦慮產(chǎn)生的最主要原因。提問與發(fā)言是俄語基礎階段課堂上的主要交流形式。在交際過程中,由于學生還不能對俄語運用自如,錯誤頻現(xiàn)。一方面,競爭心理的存在使學生十分擔心自己不如別人,久而久之會產(chǎn)生緊張害怕的心理;另一方面,擔心出錯使自己不能正確流暢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交際任務。因此,在糾錯環(huán)節(jié),若教師采取不恰當?shù)姆绞?,如見錯必糾、當著眾人的面過于嚴厲的糾錯都會引發(fā)俄語初學者更嚴重的焦慮情緒。
當焦慮心理十分強烈時,學生就會采取自我保護的防范手段,即產(chǎn)生避免犯錯的抑制心理。這主要表現(xiàn)為:在課堂上因擔心出錯被人批評或嘲笑而逃避發(fā)言及其他形式的教學活動;在語言表達上則表現(xiàn)為不敢進行大膽的嘗試,常?;乇軟]有把握的言語運用。當學生沒有足夠的操練時,其語言發(fā)展會因而嚴重受阻。當他們處于焦慮、抑制等消極的情感狀態(tài)時,認知活動便趨于停止,即使不停止,其效率也大大降低。
2.糾錯不當會減少學習興趣,打擊學習積極性
外語學習是一種復雜的情感體驗過程。在這種過程中,成就體驗是最有效的外語學習刺激因素。它能促使學習者對外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愿望。俄語學習對于零起點學生來說是既陌生又新鮮的,他們往往對俄語這門語言充滿了好奇與期待。當學會簡單易于掌握的知識時,他們體驗到了收獲的喜悅;但隨著學習難度的加大,他們產(chǎn)生了壓力;當錯誤頻繁出現(xiàn)時,他們逐漸失去了成就感,興趣也漸漸減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亦隨之下降。
3.糾錯不當會降低自我效能感,損傷自尊與自信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組織和執(zhí)行某種特定行為的判斷,是個體自信心在某種活動中的具體表現(xiàn)。自尊指學習者對自身價值和能力的評價與認識,其實質就是個人的自信程度。學習者自認為由于性格、能力等內在因素導致的失敗會減損自尊心。如果學習者的自尊經(jīng)常受到傷害,不斷失敗的體驗可能使他們自暴自棄不思進取。不斷的犯錯及不恰當?shù)谋患m正會使學生產(chǎn)生嚴重的不自信,同時他們會把暫時的不成功歸咎為自己的主觀方面,從而對自己的語言能力產(chǎn)生懷疑,對自身價值產(chǎn)生錯誤判斷,最終降低了自我效能感,極大地損傷了自尊,其結果勢必會影響今后的語言學習。
二、俄語專業(yè)基礎階段課堂糾錯策略分析
1.有選擇地糾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
對于外語初學者而言,學習新語言的過程就是建立自信心,即建立新語言的自我形象的過程。當他們的語言基礎還不牢固,使用語言還不夠準確流利時,進行錯誤處理一定要首先考慮他們的情緒感受,既要避免不顧錯誤的輕重程度有錯必糾,從而破壞剛剛建立的語言自我形象,又不能對錯誤一味容忍,而最終導致錯誤的頑固化。
在俄語學習的基礎階段,應根據(jù)教學任務的需要并按照錯誤的種類與性質,區(qū)別對待學生的各種錯誤,切忌千篇一律。俄語初學者在語音導論階段以音調錯誤最為常見,進入基礎課階段,常見變格、變位、接格關系等方面的語法錯誤及用詞錯誤。為此,糾錯一定要有明確的針對性。在糾正某語音或語調時,對于其他音調的不準確可點到為止,在課堂上暫不做過多的糾正;在做以掌握某一語法規(guī)則為目的的練習時,糾錯重點亦應放在該語法項目上,對其他方面的錯誤可做寬容處理。此外,糾錯還應根據(jù)教學活動的目的有所側重。如果練習強調的是語言的準確性,比如朗讀、背誦、句型操練、做語法專項練習時,面對很多的語言錯誤,要選擇典型的復現(xiàn)率高的予以糾正,以免因糾錯過多而損傷其自信心,降低參與的積極性;在以流利表達為要求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轉述課文、編對話、口頭講述等重在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這時就不要過于看重所表述內容的語言形式的正確性,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信息的傳遞和交際意圖的表達上。教師的任務應當是糾正那些影響理解和妨礙交流的錯誤,對語言知識的錯誤要適度容忍,否則會主次不分,干擾學生正在進行的交際行為,造成尷尬的局面。
2.采取隱性糾錯,有利于保護學生自尊
通常來說,糾錯有兩種方式:直接糾錯與間接糾錯。直接糾錯為顯性糾錯,即教師當面直接指出錯誤并告訴其正確形式;間接糾錯為隱性糾錯,既可以用手勢、表情等暗示學生出錯行為,讓其自行糾正,也可以對學生的語言形式進行評價或產(chǎn)生質疑,不提供正確說法,只是引導學生自己更正。
無論學生存在焦慮程度的高低,直接糾錯都比間接糾錯更易引起不安。直截了當?shù)禺敱娭赋鲥e誤的做法會使學生感到十分沒面子,傷自尊,久而久之就會對語言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進而影響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學生比較喜歡的糾錯方法是提供線索,教師啟發(fā)暗示之后學生自己進行錯誤的改正。因而,對于還沒有建立起良好的語言形象的俄語初學者來說理應首選間接糾錯,即隱性糾錯。采取這種糾正方式多半是出于尊重學生情感的考慮,它更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與自信,避免其焦慮心理的產(chǎn)生。例如,在俄語課堂上,當學生出現(xiàn)了變格錯誤時,教師可以用不贊同或迷惑的眼神看著學生,或用質疑的聲調通過重復變錯的單詞,或讓學生再重復一下句子,以期自己意識到錯誤。糾錯需要心理和情感的配合,學生根除一個錯誤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是他們能注意到自己的話語缺陷,以及根除這一錯誤的需求。而以引導為主的隱性糾錯方式則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錯誤和關注錯誤,從心理上產(chǎn)生避免再犯錯的意識。
3.選擇適當時機糾錯,盡量減少負面情感的影響
選擇合適的時機是保證糾錯行為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從理論上講,糾錯時機有三種選擇:立即糾正、滯后糾正、延遲糾正。學生的情感因素是教師在把握時機時要考慮的重要方面。糾錯時機不同,帶給學生情感上的負面影響也不同。
對于低年級俄語教學而言,立即糾正對簡單的單項訓練比較適合,如做某道語法練習題或重復某個句子時,內容簡短不復雜,及時性強,可選擇在做完之后對錯處立即糾正,效果更好。對語音語調錯誤更需立即糾正,否則會馬上遺忘,效果打折。但在學生進行以交際為目的的話語活動時,如轉述課文、做獨白或演練對話時,立即糾正則會打斷學生正在進行的表述行為,干擾其思維過程,影響交際的順利進行。有時還會使發(fā)言者產(chǎn)生緊張、不知所措的心理。這時采取滯后糾正,即在參與者表達結束后馬上對錯誤進行處理最為適合。相比之下,它可能對學生造成的焦慮和緊張程度要低很多,學生更易于接受。但對于性格十分內向、焦慮與自尊感都很高的學生則最好選擇延遲糾錯,即在更晚時,比如在整堂課快結束需作總結時甚至下一節(jié)課時再行糾錯,這給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最小,但也存在明顯的缺陷:學生會由于時間過久而對所犯錯誤印象不深,糾錯不足以引起他們的注意。
總之,從情感角度講,帶給學生消極影響由小及大的順序依次為:延遲糾正、滯后糾正、立即糾正;但從認知方面看,糾錯效果最好的為立即糾正,其次為滯后糾正、延遲糾正??梢姡糠N糾錯時機都是有利有弊的。該如何選擇?這就需要遵循保護學生情感的原則,因人制宜。性格外向活潑的學生承受錯誤的能力要遠遠強于性格內向、焦慮傾向性高的學生。因而,對于前者可進行適度的立即糾錯或滯后糾錯,而對于后者應盡量實施延遲糾錯。教師在把握糾錯時機時,應力求在情感與認知效果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糾錯行為既具有相對好的效果,又能把負面情感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4.處理好由誰來糾錯,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面子
對于由誰來糾錯,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教師糾正、學生自己糾正、其他同學糾正。通常認為,在外語課堂上應該為學生提供自我糾正或他人糾正的時間和機會。語言錯誤應由自己或學習伙伴來糾正,教師應該是最后一個來糾錯的人。學生出錯后,教師應首先鼓勵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和糾正錯誤,因為最不威脅面子的糾錯方式是學生的自我糾正。在俄語課堂上,教師認為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糾錯時,可采取間接隱性的糾錯方式,啟發(fā)誘導學生完成糾錯任務。自行糾正后,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那楦醒a償,即適時的表揚。這種做法十分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增強自信心,提高其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如果出錯者不能自行糾正,可讓其他學生幫助。這樣可以避免課堂上因教師頻繁糾錯而給學生造成緊張心理。同學之間互相糾錯,尤其適合俄語基礎階段的朗讀、編對話、背誦和轉述課文等練習項目。這種集體糾錯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與參與意識,增進彼此的交流,減少課堂注意力分散情況的出現(xiàn)。由于每個同學都會面臨被糾錯,大部分人不會因此感覺丟面子,學習同伴也會得到更多鍛煉的機會。另外,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將學生分成幾個活動小組。在小組范圍內出錯并改錯,不會使靦腆內向的學生有焦慮感。對于學生自己及相互之間都無法解決的錯誤,比如音調錯誤、表達錯誤,就需要教師出面指出并加以改正,并對錯誤做分析與總結,讓學生明白出錯原因。另外一種不威脅面子的糾錯方式是針對全班的糾錯。對于大多數(shù)學習者常犯的共性錯誤,可由教師在全班一起糾正,切忌在全班點名糾正個別錯誤??傊还苡烧l來糾錯,教師都應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輕松的外語課堂氛圍,使學生不會對出錯一事耿耿于懷。
三、結束語
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外語學習效果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情感是一組復雜的心理因素的組合。因此,在研究針對俄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的糾錯問題時情感因素應成為首先考慮的原則。
俄語教師在教授語言的同時,應讓零起點學生對俄語錯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態(tài)度,即使他們懂得出錯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不要害怕被糾正,應在錯誤中學習。此外,還要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寬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本人也應理性寬容地對待學生在初學階段所犯的種種錯誤,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最后,還要根據(jù)個體的差異,選擇適合于不同性格特征的學生的糾錯策略。學生越敏感,糾錯方式與態(tài)度越要溫和。有時還需幫助學生認清出錯原因,并把學習者出錯的原因盡可能歸咎于可以彌補的外在因素,這有利于保護和增強其自信心,最終使學生能夠克服害羞與膽怯的心理,敢于正視錯誤的存在,敢于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從而使俄語教學朝著良性循環(huán)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