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聲樂是我國民族音樂的一種重要的演唱形式,它能夠充分表達演唱者的內(nèi)心情感,情感是演唱的生命所在,一個歌曲如果沒有情感的注入,那么就失去了生命力。歌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都會感情飽滿充沛,將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給聽眾。歌曲也是演唱者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體現(xiàn),人們在唱歌的過程中就是對世界事物的一種反應。本文首先從我國民族聲樂的特征入手,其次對情感在民族聲樂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最后總結了幾點我國民族聲樂的情感表達途徑。
【關鍵詞】民族聲樂;演唱;情感體驗;情感宣泄;客觀事物;聽眾
引言
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沉淀、借鑒西方音樂等,我國的民族音樂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個性鮮明的體系。民族音樂隨著歷史的變遷、不同歷史時代人們意識的變化,也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且一直都是位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每個歷史時期人們精神面貌的折射,音樂作為一個特殊的記載方式,記錄下不同時期的人文背景及日常生活勞作。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在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土壤中,民族音樂文化已經(jīng)根深蒂固,融入到其中。也可以這么說,是蘊含著悠久、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成就了現(xiàn)在獨特的民族音樂。
我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相比較西方國家而言起步較晚,我國民族聲樂是自上世紀二十年代才開始逐漸興起,整個民族聲樂的體系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算完成。我國的民族聲樂其實是對傳統(tǒng)音樂的繼承和發(fā)展,還包括戲曲等藝術形式,在唱法上融合了國外的美聲唱法,它具有十分顯著的時代特征和藝術特征,民族聲樂的情感表達具有自己的獨特性,它是對情感的一種宣泄,本文就通過民族聲樂的特點及民族聲樂的情感體驗作用對民族聲樂的情感表達進行了探討。
一、我國民族聲樂的特征
(一)我國民族聲樂具有多樣性
我國歷史悠久,領土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文化色彩濃重,在不斷的融合交流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民族聲樂。截止目前為止,我國收集到的民歌數(shù)量達到三十萬首左右,獨奏、合奏和重奏樂曲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民族樂器達二百余種,民族曲藝二百多種,戲曲三百六十多種。音樂體現(xiàn)出了各種曲藝、劇種特征和風格,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我國民族聲樂具有隨機性
民族聲樂是由人們?nèi)粘I顒谧髦兄饾u形成的,口頭產(chǎn)生、流傳是其主要存在形式,這樣形成的民族聲樂具有不確定性、隨機性、創(chuàng)新性的特點。
(三)我國民族聲樂具有通俗性
在我國,民族聲樂是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感知生活所創(chuàng)造產(chǎn)生的,是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情感、愿望的表達,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更加貼近勞動人民。
(四)我國民族聲樂具有實用性
民族聲樂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中創(chuàng)造而來,是對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因此現(xiàn)在的很多民族聲樂還具有原始的實用性的特點。大部分民歌至今還存在強調(diào)實用功能原始的狀態(tài),各類的勞動號子仍然具有實用性和表現(xiàn)性兩種功能。它的表現(xiàn)性在于用藝術形式反映勞動者的力量、態(tài)度、志向和審美情趣,它是勞動人民生活狀況的直接反映。
二、情感表達在民族聲樂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演唱者在演唱時的狀態(tài)更加豐富飽滿
演唱者的自身能力對民族聲樂中情感的表達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演唱者的唱功十分重要,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應該將情感自然流暢的表達出來,這樣才會顯得很真實和打動人,才能更好地將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好、更好地展現(xiàn)給聽眾。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將作品淋漓盡致的演繹出來就是最好的表達,還能夠加強對作品的表現(xiàn)力,把握作品的整體內(nèi)容,將作品的內(nèi)容添加一定的情感,然后形成一個完美的音樂作品展現(xiàn)出來。這樣既能夠充分的表達出作品的內(nèi)容,還可以加深了觀眾對作品的認識。
(二)有助演唱者更好的把握和詮釋作品的情感
中國是一個擁有眾多民族的國家,每個地區(qū)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演唱風格,例如,劉三姐的演唱風格是給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覺,節(jié)奏感很強,宋祖英的歌曲表現(xiàn)的很清秀,它的聲音是很清亮的,而陜北的阿寶則是渾厚高亢的感覺,這也是和民族地域有一定的關系。同一個音樂作品如果用不同的演唱者來演繹也會有不同的效果。演唱者在演唱某個作品之前應該充分了解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這樣有利于更好的表達出作品的內(nèi)容,然后將自己的情感完美的融合進作品中。每個地區(qū)的文化發(fā)展程度和文化歷史都不相同,在進行音樂作品演唱或者是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時,都要充分的考慮文化背景,不能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特色,這樣會使觀眾在欣賞作品的同時還能夠加深對民族特色和文化的了解。
三、我國民族聲樂的情感表達途徑
(一)仔細斟酌歌詞的語言
如果說音樂是一首音樂部作品的靈魂,那么語言就是它的架框,音樂作品的本身就是有各種句子組成的,歌唱者在進行表演之前應該將句子進行加工,這樣才會感染觀眾,所以演唱者對歌詞應該有足夠的了解。語言是音樂作品的核心部分,它可以給作品帶來不同的情緒,對于歌唱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熟練的掌握歌詞,這是需要下一定的功夫的,同時還要咬字清晰,發(fā)音標準,這是準確表達情感的基礎。
在演唱的時候面對不同類型的作品應該用不同的方式演繹,如果作品是深情的,那么就要用細膩,甜美的聲音來表達,如果作品是粗獷的,就要用高亢的聲音來傳遞情感。所以,情感表達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不管是哪種,前提都是要以演唱者具有發(fā)音標準、咬字清晰、字正腔圓的要求為前提和基礎。如果演繹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的話,要對當?shù)孛褡宓奈幕幸欢ǔ潭鹊牧私猓煜ぎ數(shù)孛褡宓恼Z言,因為有的作品可能需要演唱者使用當?shù)氐姆窖詠碓忈?,這樣更能突出此民族的特色,使作品的情感表達更加豐富和飽滿。
(二)準確的把握作品的音律
每個作品的音律都是不同的,同一個作品的不同段落的音律也是不同的,所以演唱者在演唱之前應該充分熟悉該作品的音律,對音準的把握要求準確到位,所有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音律的變化也存在一定的規(guī)律性,充分的了解和把握這些規(guī)律可以更好的幫助演唱者把握音準,只有這樣,演唱者在詮釋作品時才能更好、更加流利的表達出作品的全部情感,對演唱的力度、速度和聲音的變化也會處理的游刃有余,帶個作者一個生動、靈活的作品展示。節(jié)奏感是作品的靈魂所在,也是區(qū)別其它作品的關鍵部分,一個優(yōu)秀的作品,它的節(jié)奏一定是韻律感很強的,演唱者也應該根據(jù)平時的演唱經(jīng)驗,準確的表現(xiàn)整個音樂作品的內(nèi)容與情感,所以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可以靈活的處理一下節(jié)奏的快慢和強弱,這就需要演唱者有一定的演唱功底,重點突出不同的音樂作品的個性,這樣才能很好地演繹出作品的情感,使每個觀眾都對作品有更加直觀的印象。演唱者在把握音律的情況之下可以形成自己對作品的獨到見解,加之自己的理解,這樣就可以把作品的情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出來。
(三)揣摩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
真實的情感最能夠打動人心,所以演唱者在進行演唱的時候,要真實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不能有半點虛假之意,這就要求表演者要有真實的生活和經(jīng)驗,對生活充滿熱愛,這樣才能觸動觀眾的心靈,對作品要進行深入的思考,將觀眾的情緒帶入其中,如果演唱者一時間無法投入到作品中,就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立刻調(diào)節(jié)情緒,及時把情緒帶回到作品中,否則會影響作品的表現(xiàn),也會使觀眾對作品的感受出現(xiàn)偏差,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在作品的演繹過程中還應該加入自己的想象部分,這需要平時的積累和對作品中節(jié)奏及歌詞的深刻了解,能夠充分體會出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用這種情感來激發(fā)自身的情緒,在無聲中深入到作品中。其實聲音是表達音樂的一種工具,如果想要表達出一定的情感,就要利用聲音所能夠表達出來的情感,這樣才能夠很好地展現(xiàn)出作品的情感,觀眾通過這個作品的內(nèi)涵來領會到其中的情感,最終會使作品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結語
民族聲樂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中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是一種十分珍貴的藝術形式,它的表達方式與國外有所不同,但是方向是一致的,民族聲樂的地方特色比較明顯,必須突出一些鮮明的個性和特點,不能夠出現(xiàn)雷同的現(xiàn)象。地方特色才是作品的亮點。演唱者在進行演繹的時候要通過自己的演唱將作品很好地傳達給聽眾,使聽眾在這個過程中心靈能產(chǎn)生共鳴,進而更好的了解作品,我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也是經(jīng)歷過很長時間的,它的基礎是民歌及戲曲等藝術形式,因此它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色彩,還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征,在不斷吸收國內(nèi)外民歌的精髓之后,根據(jù)不同地方的特色來發(fā)展。本文就通過民族聲樂的情感表達與運用進行了剖析,找出能夠給人們帶來情感體驗的民族聲樂的獨特之處,同時還分析了演唱者對民族聲樂的演繹方式進行分析,了解了演繹者是如何將作品中的情感傳遞給觀眾的,由此看來,情感在民族聲樂中的重要性,演唱者的演唱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演繹方式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所以,民族聲樂中的情感表達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還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黃曉濤.論民族聲樂演唱的不變原則[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1:52-54.
[2]鄭璐.論民族聲樂演唱技法與藝術風格之辯證關系[J].南昌大學學報,2011,12:16-17.
[3]謝琨.談聲樂演唱中的硬傷[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2,08:48-53.
作者簡介:朱可(1993—),男,長江師范學院2012級音樂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