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凌
【摘要】目前,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存在一些不足,為進一步完善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在改進和完善課程設計時,要順應時代要求,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掌握職業(yè)崗位所需的基礎知識與專業(yè)技能,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并結合具體需要,做好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技能課、實踐課程教學設計工作,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理論構想;教學設計;實踐課程
引言
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將理論和實踐課程有效結合起來,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為整個社會輸送更多優(yōu)秀、合格的小學音樂教師是每個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的重要目標與追求。而促進該目標順利實現(xiàn),必須以健全完善的課程體系為基礎。但由于相關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目前課程體系設計仍然存在不足。今后應該轉變這種情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結合具體工作需要,采取相應的對策,重構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一、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現(xiàn)狀分析
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合格的小學音樂教師,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在課程體系設計時必須結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將來從事的工作需要,構建合理、完善的課程體系,但由于受到理論研究、師資等因素制約,當前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設置仍然存在不足。
(一)專業(yè)基礎課的設置不合理
在課程設計中,對我國傳統(tǒng)音樂課程和西方音樂課程的設置不合理,西方音樂知識過多,而民歌、戲曲、曲藝、民族器樂等傳統(tǒng)音樂內容偏少,導致一些學生缺乏對這方面內容的了解,影響學生以后從事小學音樂課程教學,制約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傳承?;蛘吆芏鄡?yōu)秀的民族音樂課程沒有被介紹到課堂上,例如,基礎和聲學習中,以西方和聲為主,關注和聲理論知識。課程難度比較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教學課堂枯燥乏味,導致學生難以跟上教學步驟,對以后即興伴奏學習也帶來不利影響,制約學生專業(yè)基礎知識水平提升。
(二)在專業(yè)技能課程設置上,套用音樂學院的課程體系
強調對學生音樂表演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高專學生今后從事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需要。長期以來,高專學校將鋼琴作為唯一的必修樂器,強調培養(yǎng)學生鋼琴演奏技能,但我國民族民間樂器在教學中缺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不利于民族民間音樂的傳承。鋼琴演奏和學習過程中,照搬音樂學院鋼琴教學模式,偏重對學生的技能訓練,注重練習曲、樂曲訓練。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鋼琴演奏技藝較高,但簡單的兒童歌曲伴奏卻難以勝任。
(三)實驗實訓課的設置不足
由于高專音樂教育教學是為小學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隊伍,因而提高職業(yè)能力的實踐課程顯得尤為重要,是整個課程設計的核心與重點。但現(xiàn)狀是高專在教學中往往更強調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技能課的學習,音樂教育實踐活動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制約了學生職業(yè)能力的提升。
二、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重構的理論構想
為完善課程體系設計,促進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高,在改進課程設計時,應該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以改進課程體系設計,有效指導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一)實踐取向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僅要掌握音樂基本知識,樂器演奏和聲樂演唱技能,還要提高自己的課堂組織能力,全面提升和發(fā)展自己。這就要求改變現(xiàn)有課程體系設置存在的問題,結合就業(yè)市場需求,加強實訓實踐課程的設置,推動課堂教學的改進和完善。
(二)審美教育
高專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音樂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注重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培養(yǎng)學生音樂欣賞技能,加深對相關音樂知識的了解,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
(三)順應時代要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它為音樂教育教學活動帶來變革,對學生綜合技能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掌握信息技術應用技巧,儲備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順應時代要求,促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要注重利用計算機、互聯(lián)網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對就業(yè)市場的適應性。讓學生以后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時,能熟練應用計算機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進工作效率提高。
(四)通識教育與時代教育并重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進步,整個社會對高專人才培養(yǎng)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學生在掌握專業(yè)知識之外,還必須補充其他文化知識,并圍繞小學音樂教學開展,豐富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例如,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學中,要注重引入音樂發(fā)展史、音樂欣賞、音樂教學論等課程,豐富學生知識,讓學生儲備更多能量,為以后更好從事小學音樂教學奠定基礎。
(五)注重引申化就業(yè)
通過課堂學習,能讓學生掌握專業(yè)知識和實踐技能,讓學生走出校門之后,通過自己在學習中掌握的職業(yè)技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就業(yè)市場需要各類人才,學生則根據自身技能和綜合素質,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高專學校應該建立開放式教學模式,與社會需求對接,就音樂教育專業(yè)來看,要與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對接,讓學生適應將來工作崗位需要,提高學生對就業(yè)市場的適應性。
三、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教學設計的對策
合理的教學課程設計不僅能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還能提高學生基礎知識水平和實踐技能。根據當前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設計存在的不足,結合素質教育和審美教育等的需要,筆者認為今后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設計
專業(yè)基礎課是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內容,也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才能為學生將來更好從事自己的工作準備條件,為提高課程體系設計的合理性,應該采取以下對策。
1.基礎課程的設置要合理實用
專業(yè)基礎課是工具課,在課程體系設計時,要結合小學音樂教學需要,合理設計課程體系,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和將來工作需要。例如,在《基本樂理》課程設計時,從五聲音階開始學習,讓學生了解簡單實用的樂理知識,為以后開展小學音樂教學奠定基礎?!兑暢毝穭t可選擇五聲音階為基礎內容,《基礎和聲》適當降低難度,主要內容包括和弦的功能、四部和聲簡單連接等,并分析音樂作品的編配問題,培養(yǎng)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兑魳纷髌贩治雠c兒童歌曲創(chuàng)編》合理選擇我國民族音樂和西方音樂作品,鼓勵利用民族民間音樂創(chuàng)編現(xiàn)代兒歌,這樣既增強音樂課程體系的民族性,還能更好滿足學生今后開展教學活動的需要。
2.合理設置音樂史及音樂欣賞課程
設置《中國音樂史及欣賞》、《西方音樂史及欣賞》兩門課程,讓學生通過學習之后對音樂史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豐富學生知識,為以后開展教學活動做好準備。還可以設置《外國民族音樂》課程,讓學生對世界民族音樂文化有更為全面的了解,拓展學生視野。每門課程開設時間為一個學期,讓學生對音樂文化和音樂欣賞有更為全面的了解,提高學生音樂文化和音樂欣賞知識儲備。
(二)專業(yè)技能課程教學設計
合理設置專業(yè)技能課,讓學生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為學生更好從事自己的職業(yè)打下堅實基礎。
1.夯實專業(yè)基礎
專業(yè)技能課主要包括《鋼琴基礎》、《聲樂》、《樂理與視唱練耳》這些課程都是必修課,是每個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內容,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促進學生專業(yè)技能的提升,為學生今后從事教學活動奠定基礎。例如《聲樂》強調培養(yǎng)學生演唱技能,教學中可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靈活組織課堂活動,可將美聲、民族、通俗音樂結合起來,使其融會貫通。此外,聲樂課程應多選用中國民歌或民歌改編的歌曲,增加中國戲曲、說唱等內容,讓學生在掌握聲樂基礎知識的同時激發(fā)對祖國豐富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2.豐富課程設置內容
高專音樂專業(yè)的音樂課程設置應更加豐富,例如《民族樂器》的開設能讓學生更為全面的了解我國民族樂器知識,讓學生從事小學音樂教學時將這些內容傳授給學生,從而在教學和學習中傳承民族文化。當前,民族民間音樂消失現(xiàn)象比較嚴重,但小學生對這些內容比較感興趣,要通過合理設置課程體系,提高高專學生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素養(yǎng),使這些內容得到更好傳承。此外如《民族器樂合奏》能培養(yǎng)學生編排小型民族樂隊的能力,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為今后更好開展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鋼琴與即興伴奏》教學中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彈唱和即興伴奏能力,從而讓學生掌握基本技巧,更好適應將來教學工作需要。
(三)實踐課程教學設計
實踐課程不僅有利于推動實踐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還對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將來更好從事音樂教學具有積極指導作用,因而應是課程設計的重點。
1.課程體系
主要課程包括鍵盤和聲與歌曲編配、合唱指揮與排練技巧、聲樂藝術與教學實踐、音樂活動組織、音樂教學法等,這些課程都是學生以后從事小學音樂教學所必須具備的能力。課程設計時要平衡課程設置,合理安排各課程的學時,并保證實踐課程教學得到有效落實。[7]就實踐課程內容來看,可以將其分為基礎技能訓練、技術與理論綜合、創(chuàng)編與教學實踐等,這些內容學習能有效增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對學生以后從事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2.教育實習
教育實習也是整個課程體系不可缺少的內容,通過課堂教學實踐,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向實際工作能力轉化,實現(xiàn)個人技術能力、思維模式與教學課堂的對接。教學實習要嚴格落到實處,學校應不斷加強實訓基地建設,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教學能力。同時,任課老師和實訓指導老師要做好記錄,肯定學生實訓中的優(yōu)點,明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進和完善對策,促進學生以后不斷取得進步和提高。這樣也能提高教育實習效果,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更好開展教學活動奠定基礎。
四、結束語
總之,在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設置中,應該充分認識目前課程體系存在的不足,以素質教育、審美教育等理論為指導,樹立真確的教育觀,了解音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趨勢,合理設置基礎課程、技能課程、實踐課程,構建科學、合理、完善的課程體系。從而更好指導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教學工作,為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史春麗.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應用課程體系的建設[J].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1):102-106.
[2]楊思慧.高職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職教通訊,2011(4):4-6.
[3]盧婷婷.高職高專音樂專業(yè)鋼琴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思考[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2):139-142.
[4]段白羽.高職高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改革的實踐與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163-164.
[5]王紅艷.論高職高專音樂教育課程改革[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3):107-109.
[6]王景.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優(yōu)化探索與實踐——以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四川戲劇,2014(2):165-167.
[7]王娟娟.試論高職高專音樂教育專業(yè)的鋼琴伴奏歌唱教學[J].教育與職業(yè),2012(11)中: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