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瑜(浙江杭州蕭山區(qū)赭山小學):
認定學生的樂趣是否屬于運動樂趣起碼需從兩方面去分析,即運動過程中和體驗到快樂。例如某校迎春籃球賽正在進行,場上隊員、計分同學、場外觀眾均感受到了樂趣。雖然三類角色人群通過籃球賽這一時空載體在同一時段體驗到了樂趣,但他們的樂趣類別卻有所不同。場上隊員以自己的肢體運動體驗到的身體樂趣、合作樂趣和競爭樂趣應屬于運動樂趣;場外觀眾通過觀看比賽獲得樂趣則屬于觀賞樂趣;計分同學的樂趣則包含了作為計分員而體驗到的裁判樂趣,以及同期因計分工作需要而發(fā)生的觀賞樂趣。
祝芳(浙江衢州第一中學):
學生的運動樂趣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雖然學生個體的運動樂趣會具有一定差異,但這不影響運動樂趣規(guī)律性或者共性的主要存在,甚至這種規(guī)律性還體現(xiàn)在不同年齡學生的運動樂趣的差異上。例如小學低段學生的運動樂趣可能是純粹的玩樂(滿足自由奔跑的樂趣)、情境式的游戲(滿足童話生活的需要)、精力的釋放(注意力轉(zhuǎn)換的需要)、新奇的運動體驗與展示、魔法師一樣的老師等。而高中生的運動樂趣則可能是情緒的宣泄、精力的釋放、運動知識的獲得、技能的習得、技能的展示、運動的高峰體驗、運動交往中的被認可、被接納等。
楊懷柱(江蘇省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第二附小):
學生在體育課上體驗到了運動樂趣就會有參加的興趣,若體驗不到運動樂趣就不會有運動興趣。例如在立定跳遠課上,有的學生身體素質(zhì)好、動作掌握快,第一次跳就比較遠,受到老師表揚及同學羨慕。他體驗到了學習立定跳遠帶來的運動樂趣,對立定跳遠產(chǎn)生了更大的運動興趣。而有的學生一開始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上課之初可能興趣很高,但在學習時發(fā)現(xiàn)跳遠并不簡單,甚至因為擺臂不協(xié)調(diào)而受到老師批評,那么他可能立馬就失去了參加跳遠的興趣。
徐仲書(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
學生的運動樂趣具有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例如,學生因在上次籃球課的場域中有朋友而玩得樂不思蜀,但在本課的教學比賽中因沒得到隊友支持、鼓勵和贊許而心生厭煩。再如,某同學玩抓人游戲總是輕易抓住對手,此時無論抓與被抓的同學都很難在游戲中體驗到樂趣。而在夏天的校園里這樣的捉人游戲會連同打陀螺等游戲自然消失,被其他活動取代??梢?,選擇合適的自然分組、友情分組或同質(zhì)分組等教學分組,有利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
王超峰(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長江小學):
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樂趣來自于多方面。其一,運動帶來的身心暢快感。學生跑一跑、跳一跳、投一投都能產(chǎn)生樂趣,所以體育課要像體育課,要有適宜的運動量和強度。其二,運動產(chǎn)生的自我認同感。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大至大球類的合作,小至彼此間的保護幫助,課堂一旦少了合作就會缺乏生氣和樂趣。其三,運動產(chǎn)生的行動成就感,這是體育教學中學生運動樂趣的重要來源。教師必須用心去研讀教材和學生,因人而異地安排教學內(nèi)容和評價方式,才能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樂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