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云 沈虹
摘要:針對各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該文分析了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正負兩方面的影響。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應不斷改進教學思路和方法,適應日益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使得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和諧發(fā)展,互相促進。
關鍵詞:等級考試;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35-8483-02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ational Computer RankExamination,簡稱NCRE)是經(jīng)過教育部批準,由教育部考試中心主辦,面向社會,用于考察應試人員計算機應用知識與技能的全國性計算機水平考試體系。以應用能力為主,劃分等級,分別考核,為人員擇業(yè)、人才流動提供其計算機應用知識與能力水平的證明[1]。全國及江蘇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考試科目有:Visual Basic語言程序設計、Visual FoxPro數(shù)據(jù)庫程序設計、Delphi語言程序設計、Java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Access數(shù)據(jù)庫程序設計。隨著當今社會對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普遍認可,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已經(jīng)成為高校畢業(yè)生必備的證書之一。
1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以我校為例,對學生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教育主要在大一完成,非計算機專業(yè)要完成兩門公共課程的學習。一是第一學期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內(nèi)容為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考試內(nèi)容,二是第二學期的《數(shù)據(jù)庫基礎與應用》,課程內(nèi)容為計算機等級二級考試的內(nèi)容。由于新生生源層次水平不同,造成計算機基礎的差異較大,而且在計算機已經(jīng)大量普及的情況下,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這給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授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主要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即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實踐即在機房上機完成相關實驗操作。很多學生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課前沒有提前預習,學習的連貫性較差,而且理論課和上機課分開進行,導致課堂學習與課后操作練習脫節(jié)。計算機等級考試是對理論和實踐的綜合考查,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不僅使得學生理論知識得到了提高,而且強化了計算機應用能力,克服了在學習計算機時重理論輕實踐或重實踐輕理論的問題。但是隨著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深入開展,很多學校將計算機等級考試與學位掛鉤,導致學生以“拿證”為目的,為考試而學習,偏離了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目標。
2 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正負兩方面的影響
2.1 正面導向
1) 加強課程建設,促進教學質(zhì)量提高
計算機等級考試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考試,對計算機教學質(zhì)量有了量化的指標,統(tǒng)一了評價的尺度,有利于在同一評價尺度下對教學質(zhì)量進行評價[2]。等級考試既起到了規(guī)范計算機基礎教學、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作用,又確立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重要地位,將計算機基礎課程納入到學校公共基礎課的范疇,對其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和建設。等級考試的通過率從某一方面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效果,激勵教師投入到課程建設中去,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了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通過對歷年等級考試真題的分析總結,使得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夠?qū)Ω髡乱c爛熟于心,教學中深入淺出,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習內(nèi)容了解的更加透徹。
2) 促進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積極性
對于學生而言,計算機的學習不僅僅只是枯燥的理論知識,而且伴隨大量的實踐上機操作。上機時,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實驗任務,提交實驗作業(yè),并且在課后撰寫實驗報告。實驗課上,教師通過相關軟件講解部分上機內(nèi)容,克服了傳統(tǒng)上課的一些不足,由任課老師采用提問、學生演示并上傳操作結果等方式對實驗效果進行綜合考核,課堂效果好,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大都包含上機考試,為了考核通過,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僅認真的學習課程理論內(nèi)容,也重視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對實踐教學也起到促進作用。
2.2負面影響
作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我們充分肯定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一些負面影響。教學是全方位的,如果僅僅將等級考試通過率作為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唯一評價標準,未免過于片面。長此下去,教師迫于等級考試的壓力,教學內(nèi)容緊緊圍繞計算機等級考試,對不考或少考的章節(jié)直接跳過不講,課后進行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訓練,容易將計算機基礎教育演變成應試教育,背離了教學的初衷[3]。同樣的,學生為應付考試,把取得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作為學習目標,卻不注重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就不具備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難題的能力。
3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和方法
為全面提高計算機的教學水平,妥善處理教學和考試的關系,使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發(fā)揮應用的作用,可從以下幾方面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1) 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使之與等級考試大綱匹配
由于很多院校規(guī)定是否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與學位掛鉤,通過率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但往往結果并不樂觀。原因之一是教材與大綱差異較大,學生抓不住重點,考試復習不到位,再加上考前缺少必要的考試輔導,導致很多同學成績不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我們進一步研究全國或江蘇省的二級考試大綱,相應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引入適當?shù)牡燃壙荚囌骖},讓學生明白各章的主要考試內(nèi)容和考核方式,以促進江蘇省和全國的二級考試通過率的提高。
2) 搭建網(wǎng)絡教學平臺,應用輔助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豐富網(wǎng)絡教學資源,提供課件、實驗素材、實驗視頻、在線測試等方式。學校的網(wǎng)絡平臺可提供教學大綱、教學課件、教學進度等下載,并且可進行在線答疑。提供近幾年等級考試的筆試和上機題目的試題解析和答案,并且制作部分上機實驗操作視頻演示,使得學生對等級考試能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在等級考試前夕,配套相應的輔導答疑。
教學中,利用機房現(xiàn)有環(huán)境,借助極域軟件上機操作演示,分發(fā)上傳、電子點名等功能全方位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單元測試、在線測試和期中考試等方式使得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并且及時調(diào)整。
3) 改革考試形式,建立多樣化考核機制
現(xiàn)有課程考核機制基本采取理論閉卷的方式,考試內(nèi)容多為概念、語法等基礎知識。這種考核方式忽視了對學習過程及實踐教學的考核,使得對學生能力的考核過于片面,導致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缺乏興趣和動力。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采用的是無紙化方式考試,江蘇省的計算機等級考試采取先理論、后上機的考核方式,兩者對上機操作都有要求。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踐教學效果,需要建立多樣化課程考核機制。
多樣化考核,是指多種形式的綜合。如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上機實驗完成情況、上機測驗和考試等,還可以通過期中考試檢查、實驗過程考察、上機實驗演示等方式進行考核。
由于計算機等級考試涉及到理論和上機兩部分內(nèi)容,考核中應采取理論考和機考相結合的方式。譬如我校的期中考試,就采取考試系統(tǒng)隨機出題的方式,全面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和上機操作的掌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考核主要由平時和期末兩大部分構成,平時成績的評定主要由學生考勤、作業(yè)、上機實驗、隨堂測驗和期中考試給出,期末考試分理論考試與操作考試兩部分,一般在機房完成,正逐步嘗試考試系統(tǒng)無紙化考試。
4) 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增加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
計算機課程的學習,從根本上講更注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通過計算機的實踐操作,把書本上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上來。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可以調(diào)整實驗教學內(nèi)容,加強實踐教學要求,在實驗的基礎上,增加技能性的訓練??梢栽趯W期末的一周時間里,安排課程設計實踐環(huán)節(jié)。“課程設計”要求學生利用自己一學期所學知識,獨立完成一個“系統(tǒng)”的設計。給學生擬訂一些課程設計的題目,設計并實現(xiàn)一個小型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例如教學管理系統(tǒng)、圖書管理系統(tǒng)、人事管理系統(tǒng)等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課程設計結束后由學生演示給老師看,并提交課程設計報告和相關文件,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內(nèi)容融會貫通,增強實際動手能力。
4 結束語
在“以人為本”的宗旨下,教學要能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如何既保證教學效果,提高等級考試通過率,又能學到知識,鍛煉實踐操作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不斷的努力和積極的探索,使得計算機等級考試和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全國計算機等級考[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917.htm,2012-10-10.
[2] 劉敏昆,李莉.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教學的導向[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6).
[3] 計算機等級考試對計算機教學的導向[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