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威
摘 要:為了適應統(tǒng)治需要,中國歷史上一共有三個影響深遠的人才選拔制度,分別是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這三種制度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關系,都是為了解決當時官吏選拔和社會治理。這種選拔制度的建立也對當時社會的文化、觀念、法制的直接體現(xiàn)和影響。
關鍵詞:人才選拔;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
中圖分類號:K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7-0114-02
政府通過選拔人才和人才培養(yǎng)是為了獲得理想的官吏,對社會進行有效治理。單憑群眾選舉,很難獲得適合的人才,就需要配合社會需求的考核制度。本文通過研究漢代至明清時期的人才選拔制度,進一步分析人才選拔制度的發(fā)展。
一、察舉制與太學的相結合
中國在漢代時期,就有了選舉制的存在,稱為察舉制。主要有三類型,分別是臨時舉辦、定期舉辦或者不定期舉辦。漢代政府的統(tǒng)治理念是搜羅全國范圍的優(yōu)秀人才參與國家的治理。西漢時期的傳統(tǒng)政治理念注重“責任”,而不是“權利”,可以說政府對平民負有何種責任。因此,漢代中央政府就需要向全國各地搜集人才。太學則是一種人才培養(yǎng)制度。在漢代武帝時期,已經(jīng)設立了專門的人才培養(yǎng)制度,稱為“太學制度”。凡群國俊才在十八歲以上,需進入太學。一年以后,根據(jù)考試結果,學生成績分為“甲科”和“乙科”。甲科出身稱為郎,即可在中央任職,屬于光祿勛下面的皇宮侍衛(wèi)。乙科出身的為吏,需要回到本鄉(xiāng)地方行政任職。吏是地方長官的掾屬。在地方行政上得到鍛煉與培養(yǎng)。
西漢時期稱選中的人才為“賢良”。一般為天子繼位、國家慶典、天災時期,就會有政府下詔,設有定期,被選人不論已仕或未仕。應舉后,就由官方就政治問題做出考核。這種考核方式,因為是賢良直抒己見的對策問題,也稱為“賢良對策”。另一種稱為“舉孝廉”,即孝子廉吏。主要看重德行,不注重才能。在西漢時期,“賢良”為政府治理國家的人才,“孝廉”更多是表現(xiàn)一種獎勵之意,樹立一種國家的道德模范標準。漢代武帝時期,曾經(jīng)下詔:“群國長吏,在其治區(qū);乃競無孝廉,可應國家選舉,證其職責之未盡?!彼煜铝钭h不舉者罪。此后,群國每年察舉孝廉一名。“賢良”為不定期選舉;“孝廉”則成為一種定期選舉;。如果遇上需要人才出使邊疆、修建水利、治理水災等,則數(shù)政府臨時需要特殊人才,為不定期選舉。由察舉制出任仕途的官員主要出身于郎署,該部門屬于皇宮中的侍衛(wèi),主要是皇帝的近衛(wèi)。由于每年約兩百人進入郎署,人員逐漸飽滿。于是漢代政府選拔人才不再外求。于是不定期的選拔和臨時選拔逐漸被淘汰。在人才選拔上,按年選舉逐成為唯一入仕途徑。
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漢代的政治傳統(tǒng)重責不重權所導致。漢代政府認為政府對民眾負責,政府由地方所選人才組成。那么政府與民眾同為一體,不存在民眾一旦為吏,便不再屬于民眾之說。漢代的人才選拔特點之地方察舉的考試相隨相成。但考試僅為選舉制度中一種附帶。更多是注重“太學”的培養(yǎng)與考核。
二、九品中正制的建立
東漢末年,中央政府失去對地方控制。當時吏部尚書陳群提出“九品中正”制。即冊封九等對人才進行調(diào)查與評核。主要是考慮兩點因素:
一是官吏的任命由地方改為中央所有。察舉制由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nèi)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九品中正制主要是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縣的大小中正官,負責察訪本州、郡、縣散處在各地的士人,綜合德才、門第定出“品”和“狀”,供吏部選官參考。這樣就能把官吏的任命回歸中央。這樣進一步加強國家統(tǒng)一。
二是對官吏進行考核,進一步建立客觀標準的考核制度。主要適應人士流移的新環(huán)境,就本鄉(xiāng)之中選擇一個適當?shù)娜藖碇鞒衷u定的任務。
九品中正制的制度下,對于官吏之任命和升貶,有一套比較客觀標準。建立這種標準主要是依據(jù)地方群眾言論與公共意見,即一從“眾”,一從“賢”的思想,相對于漢代末期漫無標準,各自授用私人門生的情況有很大的進步。
這種制度原本為適應東漢末年的亂世所立。到西晉時期,全國恢復統(tǒng)一,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就自然顯露了。全國人才為了博取中正好評,多到中央,不愿安心在地方政府服務;九品薄不論已仕未仕;一概登列,,導致許多人競爭虛華,不愿從下級歷練。漢初察舉全憑政績。九品中正名冊則三年一換,許多雖政績甚差但得美名而獲上升。
三、科舉制度的建立、成熟與發(fā)展
隋唐時期屬于科舉制度初期建立階段。當時察舉制與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已經(jīng)十分明顯,不再適合當時社會需求。隋唐時期提出“科舉”制??荚囍贫仍跐h代時期是人才選拔的附帶,在隋唐時期,則完全取替了選舉?!翱荚嚒笨梢岳斫鉃閮煞矫?,“考”是指“考績”;“試”是指“試用”。在戰(zhàn)國末期已經(jīng)有人在提倡考課與銓敘,主要在于定下一項政府選拔人才的客觀標準。
唐代科舉分為進士科和明經(jīng)科。進士科以詩賦為主。明經(jīng)則考“帖經(jīng)”和“墨義”。在唐代考試,選由禮部主考。錄取之后經(jīng)吏部試用合格后,才正式錄用。因為政府有求取官吏人才的需要,才建立有相關制度的選拔制度。以詩詞為考試題目主要因為漢代時期以問政策,應舉人以揣摩準備;但以詩出題范圍較廣,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考核應試人的才智品德。但唐代選拔人才制度也存在弊端。選拔人才全憑考試,只有利于大門地勢,長期在門第中接受教育,具備一定政治常規(guī),易于成材。當時只是選拔制度,并非培養(yǎng)人才制度。由于后期參與人數(shù)超過入仕人數(shù),便出現(xiàn)結黨私的弊端。
宋代時期的科舉嚴防舞弊,堅持選拔人才與“嚴法、尚法”并行。在“王安石變法”的內(nèi)容中,主張廢除明經(jīng)科,專注于進士科,不再考詩詞,改為經(jīng)義。當時政治需要重權經(jīng)術的人才,不注重文藝。宋代人才選拔的科舉考試相對于唐代更為嚴格?!昂狈ㄔ诋敃r已經(jīng)相當成熟,主要是為了防止考官存心錄取自己門生,結黨營私。應試人員必須要以真才實學通過考試。與唐朝的人才選拔考試相比較,宋代的人才選拔考試主要以獎勵文學為主。只要通過考試之后,就能入仕做官,卻缺乏了唐代時期,通過考試人員對于為官之道的歷練。沒有與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結合的考試制度終有弊端。以學術考試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學術標準卻以政府決定,選拔出來的人才沒有經(jīng)過歷練和相關的政治知識培養(yǎng)就直接任職重要職位就會存在不少隱患。但是,宋代的人才選拔制度對于學術氛圍的貢獻上,有積極效果。五代十國之后,處于低潮的社會學術又重新躍起。同時,宋代的學術也有質一樣的飛躍。
明、清兩代的人才選拔有重大的改革。在唐、宋時期,主要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匯報報考人數(shù),這些報考人員稱為“進士”。通過考試之后,就是“狀元及第”。在明代以后,由于報考的人數(shù)眾多,就需要通過多層篩選。首先,報考人員要參加“府縣考”,通過的人員稱為“縣學生”,即“秀才”。再到所在的省會參加“鄉(xiāng)試”,錄取后為“舉人”。各省的舉人匯集中央“會試”,稱為“進士”。
明代進士及第以后,需要進到中央政府設立的地方讀書進修。滿三年以后,參加國家考試,選拔成績較好的人員進入翰林院。當時,獲得進士且進入翰林院的人員稱為“清流”,秀才舉人被稱為“濁流”。這種品流思想,造成了科舉選拔的人才分為兩層。只有上層清流的進士和翰林才能成為大官。至于下層的濁流,無論政績、學問再出色,也無法成為大官。這種選拔制度好處在于,進士在翰林院進修期間,一方面能加強自身的學問;一方面能得到政治能力的鍛煉。進士和翰林院成了中央政府的人才培養(yǎng)和儲存中心。
四、結語
在漢代時期的察舉制選拔出來的人才,通過考核之后,由地方政府歷練,再加以察舉。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是九品中正制。唐代則由禮部進行考核選拔,在通過吏部試用。在本質上漢唐時期的人才選拔是存在相似的地方。宋代時期已經(jīng)著重于嚴格法律規(guī)定的考核。在沒有歷練的基礎上,一旦及第,即可入仕??荚囍贫饶軌虺蔀橐环N選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
一是考試存在客觀的標準,可用于挑選人才和建立官吏良好形象,有助于國家的治理。在全國人民心中為官吏樹立良好形象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合理的選拔制度。若官吏是通過國家統(tǒng)一選拔考試而上任的,則會在人民的心目中得到信服與欽佩,有利于弘揚了國家制度的公平觀念,有利于下層民眾有示范激勵作用。相對而言,若官員是靠門第、蔭籍、裙帶關系而獲得官位,則官員形象會有損害,對社會發(fā)展有負面影響。考試是面向全民進行選拔,相對客觀。可消融社會各個階級的矛盾和加快文化發(fā)展。科舉考試向社會傳播一種“學而優(yōu)則仕”的觀念。加之當時考試偏重于儒家經(jīng)典和文化修養(yǎng),所以整個社會都重視讀書、習文、賦詩等。
二是加強國家統(tǒng)一。考試錄取名額,使全國各個地區(qū)人才聚集,促進文化融合和政治的向心力。加之當時考試偏重于儒家經(jīng)典和文化修養(yǎng),在這種考試氛圍下,整個社會都重視讀書、習文、賦詩等。例如,唐朝科舉要考詩賦,所以應試者都學作詩,從而也造就了一個空前絕后的唐詩時代。
中國古代的人才選拔制度發(fā)展是由選舉培養(yǎng)為主,考試屬于附屬手段。到了后期,人才選拔就以考試為主。但是,沒有相符合的培養(yǎng)人才制度伴隨的考試,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就會存在出許多弊端??荚嚭团囵B(yǎng)在本質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兩者相結合才能逐漸完善人才選拔制度。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中國傳統(tǒng)讀書只為入朝做官的思想,導致在人才選拔的過程中,偏向于法制的建立,不再以選拔為重點,甚至為了有利于政府對人才的控制,出現(xiàn)政府決定學術標準的情況。,如宋代王安石編的《三經(jīng)新義》,明清的八股取士。對人才選拔制度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2]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3]翟居懷.我國人才選拔制度的歷史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