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海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關。語文教學以人的發(fā)展為首要目標,以知識教學為載體,在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環(huán)境下,借助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和開放的課堂組織形式進行教學活動,把構建立體的語文教學課堂作為開放性的最終追求。
一、制定開放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對教學起著引導的作用。開放性教學目標旨在把教的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目標,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目標的制定不僅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還要著眼于學生全面和長期的發(fā)展,要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
二、營造開放的教學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要擺脫“師道尊嚴”的束縛,尊重和熱愛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充分的發(fā)言權,讓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流、情感呼應的園地。
三、安排開放的學習內容
教材是一種最豐實、最有效的教具,是教師踐行課程標準的要求的重要素材,但我們要牢記——它并不是唯一的。葉圣陶先生強調: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在完成教材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教師可引進優(yōu)秀的課外作品,將課外閱讀納入語文課程體系,把語文實踐當做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給課堂注入生機,給學生美的享受,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四、倡導開放的學習方式
1.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成為積極參與的學習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創(chuàng)設出最適宜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故事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激勵導入法等。在教學歇后語時,我出示了一組有趣的歇后語,但只出示前半句,讓學生比賽,看誰知道的最多。他們的興趣被調動起來了,整節(jié)課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明顯比平常好。教師的激趣導學要充分理解教材,挖掘教材里“趣”的因素,巧設“趣”的情境,妙施“趣”的教法,引導學生成為最主動的學習者。
2.教給學法,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
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語文素質,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對學生遇到的疑難問題,教師不要急于解疑,要從扶到放,適當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開放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并用合理的邏輯思維、準確的語言來闡明自己的觀點。
3.時空保障,使學生成為展示個性的學習者
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求知心理出現(xiàn)“不協(xié)調”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在教學《金蟬脫殼》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只關注詞語的意思,于是我在導入新課時給學生講了“三十六計”中的“金蟬脫殼”。學生都很好奇,對這課的教學充滿了期待。這充分利用了學生與教師知識面的落差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效果很好。
教師要根據(jù)學習內容給學生提供各種學習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讓他們在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中積極探索,主動建構新知識;要給學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并從中看到他人的長處,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思路和方法。我在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時,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從文中找出點題的地方。小組間也進行了比賽,看哪組找得最多,理由最充分。因為有了全組成員的智慧,學生說出的有些答案甚至是老師在備課時都沒能想到的,可見開放的學習方式的作用是很大的。課后的問題“為什么以《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也水到渠成地解決了,更重要的是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法布爾迷戀、珍愛昆蟲和執(zhí)著追求科學的精神越辯越明,學生在其中深受教育。
有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形式上是放了,實際上扶得更牢,收得更早,掐滅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要讓學生探索新知,教師就必須確保學生有足夠的獨立思考、交流討論的時間,讓學生在充分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使他們的思維達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教師應做到以下兩點:凡學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絕不替代;凡學生能獨立發(fā)現(xiàn)的,絕不暗示。
五、采用開放的評價機制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全面綜合地評價學生,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態(tài)度與情感的形成與發(fā)展。開放的語文教學必然會出現(xiàn)多元化的學習結果,因此,評價要遵循以下要求:
(1)開放性評價的宗旨是讓學生享受到創(chuàng)新成功的喜悅,應以激勵為主。
(2)開放性評價要獲得多方面的反饋信息,應該是立體的、動態(tài)的。
(3)開放性評價要力求把評價的話語權交給學生,方式要多樣化。
(4)開放性評價要關注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全過程,堅持延時評價。
實踐證明:只要堅持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開放,就能拓展語文課堂內容,構建立體的語文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