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燕
摘 要:《最藍的眼睛》是美國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說,融合了種族問題和兒童成長問題。小說體現(xiàn)了對愛的呼喚,從反面揭示了親情缺失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本文將以小說中兩個孩子與母親的關系來論述母愛的缺失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所造成的的影響。
關鍵詞:《最藍的眼睛》;母愛缺失;扭曲心靈
中圖分類號:I71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6-0178-02
一、引言
托妮·莫里森(1931~)是當今美國最有影響的黑人女作家,199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美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作品揭示了在美國種族壓迫的大背景下,白人文明與黑人傳統(tǒng)之間的矛盾沖突,探討黑人獲得自由人格的出路。她的作品始終關注黑人婦女這一邊緣弱勢群體,始終以表現(xiàn)和探索黑人的歷史、命運和精神世界為主題,對美國文學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短篇小說《最藍的眼睛》創(chuàng)作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黑人歷經多年的反對種族歧視的斗爭終于演變成波瀾壯闊的黑人權利運動,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當時黑人為找回自己的審美標準,正在掀起一場“美麗黑人”運動。但是針對白人社會傳統(tǒng)地認為“黑人丑陋”的觀點,一些黑人只是簡單且得意地提出了“黑人是美”的口號。而在莫里森看來,身體美是一種白人的價值觀,即使按照這一價值觀把“黑人丑”變?yōu)椤昂谌嗣馈?,本質上卻表明了黑人肯接受白人的價值觀,本身便是一種無可救藥的奴隸制。正是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莫里森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處女作《最藍的眼睛》,故事的靈感來自于她和一位女孩在學校里的對話,這個小女孩渴望擁有一雙藍色的眼睛。她曾經以此寫過一個童話并在和朋友一起組織的“文學俱樂部”朗讀過。若干年后《最藍的眼睛》出版發(fā)行,已經不再是一個神奇的寓言故事,而是一部把神話色彩和政治敏感有機結合起來的獨特作品。莫里森也為這個故事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要對她的黑人同胞引起振聾發(fā)聵的作用。
《最藍的眼睛》也是美國成長小說中的范例,融合了種族問題和兒童成長問題。小說體現(xiàn)了對愛的呼喚,從反面揭示了親情缺失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本文將以小說中兩個孩子與母親的關系來論述母愛的缺失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影響。佩克拉、裘尼爾兩個孩子是作者在小說中塑造的不同類型的黑人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母性關愛的缺失,因此給人物的成長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命運的發(fā)展奠定了悲劇性因素。
二、《最藍的眼睛》故事簡介
《最藍的眼睛》講述的是一個年僅11歲的黑人少女佩克拉·布里德洛夫,因為相貌平平,不被家人、同學和鄰居喜歡,生活壓抑,于是便夢想著能有一雙像白人姑娘那樣美麗的藍眼睛,幻想著變成跟秀蘭·鄧波兒一樣人見人愛的姑娘。然而美好的夢想與丑陋的現(xiàn)實有著太大的反差。佩克拉在學校受同學欺負;在小店購物遭人嫌棄;母親當著外人的面打罵她;父親又強奸了她,懷上了身孕;在她去尋求幫助時,又被人利用。佩克拉精神錯亂,心智瘋狂,她出現(xiàn)了幻覺,相信自己真的擁有了一雙十分美麗的最藍的眼睛。在作品中,莫里森深刻指出一直處于邊緣狀態(tài)的黑人女性在階級、性別和種族等多重壓迫下,成為了一群游蕩在白人世界里卻被白人蔑視、忽略的群體。通過對小女孩佩克拉的悲慘命運的刻畫,莫里森強調了重建黑人種族身份,保留黑人文化的重要性。她呼吁黑人同胞,黑人民族要想生存、發(fā)展、壯大下去,除了擁有政治權利和經濟獨立以外,必須保留住黑人文化。
小說描述了佩克拉的成長與毀滅,也間接描寫了她的父母的成長背景。他們都是在缺乏關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根本不懂得怎樣去關愛他人,怎樣去贏得關愛。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佩克拉,情感需求遭到忽視,缺乏自我價值,她只能在不現(xiàn)實的身份渴望和幻想中得到暫時的解脫。
三、母愛缺失下扭曲心靈的具體表現(xiàn)
感受愛才能創(chuàng)造愛,只有讓兒童感受到家庭、親人、長輩和社會的關愛,才能期待他們產生親社會的情感、作出親社會的行為?!昂谌四赣H是黑人文化的傳承者,她們應該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環(huán)境下學會如何養(yǎng)育孩子保護孩子,指導孩子在種族歧視下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并向種族歧視主義發(fā)出挑戰(zhàn)”[1]。然而生活在一個以白人文化占絕對優(yōu)勢、對黑人充滿偏見和歧視的社會中,一些黑人女性的心靈發(fā)生了裂變和扭曲,開始將白人的審美觀、價值觀強加在自己身上和自己的孩子身上,否認自己的黑人身份。
(一)佩克拉和波莉
佩克拉的母親波莉就是這樣的黑人女性的代表。波莉隨著丈夫喬利從南方來到北方,這里種族歧視盛行,白人文化充斥,生活在此處的一些黑人女性已經將白人的價值觀內化。她們嘲笑她的頭型,她的口音,她的穿衣打扮。孤獨、空虛、倍受他人歧視的波莉,只好從電影中尋求慰藉。由于受到電影中白人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中,波莉也接受了白人的審美觀念和白人的文化價值觀。她用白人的審美標準審視自己時,她變得丑陋了。通過和電影中的白人俊男美女相比較,同樣,她感到丈夫和孩子也變得丑陋無比。當她看到剛生下來的佩克拉,她不禁感嘆,“上帝啊,她真是丑”。
特別是波莉在一家有錢的白人家里找了一份固定的女傭工作后,她充分享受著白人美麗、井然、清凈的生活以及人們的贊揚。波莉把這種美好有序的生活僅限于她個人的小世界,并不把它帶給庫房的家里,也不帶給她的孩子。她自認為盡了母親的職責,每天努力工作養(yǎng)活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她沒有母性的關愛,只有威嚴的懲罰?!霸谒齼鹤有睦锼么虺鲭x家出逃的強烈愿望,在她女兒心里她敲打出對長大成人,對世人,對生活的恐懼。”[2]當可憐的佩科拉不小心打翻了白人雇主家的餡餅時,她不僅沒有關心自己的女兒是否燙傷,而是歇斯底里地打罵她,卻把被嚇哭的白人小女孩抱在懷里百般安慰。她寧愿把全部的愛慷慨地給了白人的家和白人的孩子,成為白人最忠實的奴仆,而不愿給自己的黑人之家一點點溫情。波莉也曾告訴自己要愛自己的孩子,特別是第二次懷孕時,她經常像好朋友一樣與肚子里的孩子說話。但是在白人文化的浸染下,波莉從心靈深處排斥自己的黑人之家,排斥黑人自我。她已經從意識形態(tài)和精神上被白人文化所駕馭,喪失自己的本土文化,也喪失了黑人自我。
在波莉的影響下,女兒佩克拉產生了對藍眼睛的渴望。她羨慕電影明星秀蘭·鄧波兒,認為自己的不幸都是因為沒有鄧波兒那樣的白皮膚、藍眼睛和金色的卷發(fā)。11歲的佩克拉缺乏必要的關愛和指導,在盲目追求藍眼睛的過程中卻遭受著各種打擊,特別是父親的強奸將她推向了毀滅的深淵,而最終精神失常。而這一切與波莉分裂的人格,對孩子、家庭的冷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果波莉具有健全的人格,能給與孩子作為母親應有的關注,并能在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大環(huán)境下指導孩子保護孩子,那么這場悲劇就有可能避免。然而正是由于她對白人文化的頂禮膜拜,對自我身份的否定,才沒能阻止這場家庭悲劇的發(fā)生。
(二)裘尼爾和杰蘿丹
裘尼爾的母親杰蘿丹是黑人母親的另一類代表,她膚色較淺,受過白人的倫理教育,接受白人的文化價值觀,認為自己是“有色人種”而不是黑人,時刻警惕著不與下層黑人們來往,并且為能與其他黑人保持距離而倍感驕傲。她遠離下層黑人,實際就是遠離黑人文化。她像其他很多淺棕色的黑人女性一樣,一生都在與自己抗爭,極力拋棄純真簡樸的本色,可怕的純真情感和一切自然的人類感情。她認為這樣就可以否定黑人身份,拋棄黑人文化,融入到白人社區(qū)中去。
杰蘿丹從不對家人表露情感,卻對一只和她一樣潔凈安詳?shù)男∝埑錆M感情,即使在他生了裘尼爾之后仍是如此。她不讓孩子和黑人孩子玩耍,整天將孩子梳洗地干干凈凈;她不許她的孩子哭鬧,只要他的需求是物質性的——舒適與溫飽,她總能滿足。她不和孩子談笑逗樂,也不親吻溺愛,可是孩子其他方面的要求他都予以滿足。等裘尼爾漸漸長大之后,也覺察出母親對他和對貓的態(tài)度不一樣,于是就學會了如何把對母親的仇恨轉嫁給那只貓,并從小貓的痛苦之中獲得一些快樂。同時裘尼爾為人霸道,喜歡欺負女孩子。小說中描述了裘尼爾將佩克拉騙入家中并加以捉弄。當他看到小貓在佩克拉的撫摸下露出了與他母親撫摸時一樣的表情,突然大怒,并將小貓虐待致死。在佩克拉悲劇的人生中,具有扭曲心靈的裘尼爾等人其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生活在同一社會環(huán)境中的青少年,有些人具有較高的攻擊性,原因在于他們通常生活在能夠培植敵意和反社會行為的家庭環(huán)境中。[3]裘尼爾小小年紀就充滿著仇恨,并以極端的方式釋放出來,這是一種極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反映了他的扭曲性格。而杰蘿丹作為母親,缺乏對孩子的關愛,應該是造成這種扭曲心靈的直接原因。她對孩子只有物質上的滿足,而沒有精神上的撫慰,忽視了孩子是需要陪伴和關愛的未成年人。母愛的缺失滋生了孩子的仇恨,而扭曲的親子關系進一步導致了孩子扭曲的個性。
四、結語
《最藍的眼睛》反映了莫里森對美國黑人生存狀況的深切焦慮,通過黑人小女孩的悲慘結局,莫里森試圖喚醒她的黑人同胞,只有在白人主流文化中保持黑人的傳統(tǒng)文化和自我,才能保持黑人家庭和黑人文化的完整性。在種族歧視的大環(huán)境下,黑人孩子顯得格外脆弱。如何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離不開家人的關愛,尤其是母親的關愛與呵護。波莉和杰蘿丹表面上雖然代表著兩類不同的黑人母親,但她們都迷失在白人文化中,本質上都沒能盡到母親的責任,對孩子缺乏應有的關愛和指導。雖然佩克拉是小說中極具悲劇色彩的主人公,但裘尼爾只有物質滿足沒有情感滿足的生活同樣令人痛心。就像小說中所傳遞的:一個沒有愛的環(huán)境好似貧瘠的土壤,培育不出健康的果實。然而與佩克拉和裘尼爾相比而言,故事的敘述者克勞迪婭和姐姐之所以能在和佩克拉同樣的生存環(huán)境中健康的成長,是因為她們擁有家庭親情,擁有父母的愛。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關懷是不可替代的,母愛的滋潤有利于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長,這是全人類所共知的。在當今強調文化多元性和文化差異性共存的全球化時代背景下,作品中的兒童成長主題仍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Andrea OReilly “.Toni Mollison and motherhoo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
〔2〕托妮·莫里森.最藍的眼睛[M].??冢耗虾3霭婀?,2005.
〔3〕大衛(wèi)·謝弗.發(fā)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第六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