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樹
摘 要:學生既是教育對象,又是學習、認識和發(fā)展主體,一切教育的影響作為外部客觀的東西,只有通過學生主體活動才內化為主體的素質. 因此數學教學應發(fā)揚教學民主,積極創(chuàng)設“活”的課堂氛圍,要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動”中去思維、去體驗,在“動”中獲真知.
關鍵詞:自主;主動;課堂模式;調查研究
布魯納認為:探索是數學教學的生命線. 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的歷程,這是高中《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
[?] 問題的提出
筆者所在學校是市區(qū)一所普通的農村高中,學校位于市郊的城鄉(xiāng)結合地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本校生源較差,教學質量不理想,提高教學成績較難. 課堂上教師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 課堂上教師講得多,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機會很少,學生上課只能被動聽,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課堂上沒有爭執(zhí)的聲音,沒有師生、生生之間沖突的波瀾,使學生成為接納知識的“容器”,成為應付考試的“機器”. 相當一部分學生學得苦,課業(yè)負擔沉重. 為了追尋教學質量,一些教師采用以消耗時間和精力來提高成績的辦法,形成“時間+汗水”的注入模式. 結果是:學生不敢自主參與學習,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學習,學生不會自主參與學習. 長期訓練,致使學生產生惰性,產生奴性,學生喪失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與能力.
為了實現教育應為人的一生幸福做好準備的目標,我們不能滿足于僅給學生一點知識和技藝,必須將學生置于一個有尊嚴、有個性、有巨大發(fā)展?jié)撃艿幕畹纳w的位置上,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和生存價值,就必須對我校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動參與的現狀進行改造,實行學生自主參與,探索一條適合于學生主動發(fā)展并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的路子. 讓學生自主參與,使課堂就因你而精彩,已成為擺在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 研究方法
1. 研究對象
在本校高三年級抽取了6個藝術班共300人作為調查對象,共收回有效答卷296份.
2. 方法和量表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
為了了解目前學生數學課上自主參與課堂學習的情況,培養(yǎng)他們學習主動性,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師生的配合,從而最終使學生更輕松的學好數學,特進行本次問卷調查.
所以,我們的教學模式值得反思. 怎樣才能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yōu)橹鲃拥奶剿?、積極的參與?怎樣才能讓自主學習成為學生的習慣?怎樣才能把學習的樂趣找回來?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2)實行了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自主參與課堂學習情況的情況調查
1. 自習質疑時你積極提出你的疑難嗎?( )
圍繞這個問題設計了4個選項:
A. 非常積極
B. 比較積極
C. 不敢提出
D. 不想提出
有296位學生作了回答,其中選擇A“非常積極”的有100人,占33.78%;選擇B“比較積極”的有154人,占52.03%;選擇C“不敢提出”的有35人,占11.82%;選擇D“不想提出”的有7人,占2.36%.
結論: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積極或比較積極提出自己的質疑.
2. 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你積極展示你的學習成果嗎?( )
圍繞這個問題設計了4個選項:
A. 非常積極參加
B. 比較積極參加
C. 不敢參加展示
D. 不想參加展示
有296位學生作了回答,其中選擇A“非常積極參加”的有120人,占40.54%;選擇B“比較積極參加”的有148人,占50.0 %;選擇C“不敢參加展示”的有21人,占7.09%;選擇D“不想參加展示”的有7人,占2.36%.
結論:絕大部分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或比較積極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3. 別人展示時,你認真聽嗎?( )
圍繞這個問題設計了4個選項:
A. 非常認真
B. 比較認真
C. 有時認真
D. 無所謂
有296位學生作了回答,其中選擇A“非常認真”的有114人,占38.51%;選擇B“比較認真”的有156人,占52.7%;選擇C“有時認真”的有22人,占7.43%;選擇D“無所謂”的有4人,占1.35%.
結論:絕大部分學生能認真或比較認真傾聽別人的展示.
4. 采用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上課后,同學們學習積極性怎樣?( )
圍繞這個問題設計了4個選項:
A. 很積極
B. 比較積極
C. 一般積極
D. 學習積極性不高
有296位學生作了回答,其中選擇A“很積極”的有148人,占50.00%;選擇B“比較積極”的有120人,占40.54%;選擇C“一般積極”的有21人,占7.09%;選擇D“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有7人,占2.36%.
結論:采用“生態(tài)課堂教學”上課后大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都很積極或比較積極.
5. 采用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上課后,你自己的學習效果如何?( )
圍繞這個問題設計了4個選項:
A. 學習效果很好
B. 學習效果較好
C. 學習效果一般
D. 學習效果不好
有296位學生作了回答,其中選擇A“學習效果很好”的有116人,占39.19%;選擇B“學習效果較好”的有133人,占44.93%;選擇C“學習效果一般”的有43人,占14.53%;選擇D“學習效果不好”的有4人,占1.35%.
結論:采用“生態(tài)課堂教學”上課后大部分學生感覺學習效果很好或較好.
6. 采用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上課后,你有信心學好嗎?
( )
圍繞這個問題設計了4個選項:
A. 很有信心
B. 比較有信心
C. 信心不強
D. 沒有信心
有296位學生作了回答,其中選擇A“很有信心”的有162人,占54.73%;選擇B“比較有信心”的有106人,占35.81%;選擇C“信心不強”的有22人,占7.43%;選擇D“沒有信心”的有6人,占2.03%.
結論:采用“生態(tài)課堂教學”后上課大部分學生很有信心或比較有信心學好.
從各班提供的296份學生答卷來看,有281位學生在“我的感悟”中對“生態(tài)課堂教學改革”做出正面的、肯定的評價,占94.93%;有5位學生做出了反面、否定或部分否定的評價,占1.67%;有10位學生認為有好的地方,但也有不足的,占3.38%.
[?] 結論與思考
1. 實行“生態(tài)課堂教學”學生所作的評價
(1)正面的評價
實行“生態(tài)課堂教學”后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舞臺我來秀”;“‘用導學案來學習,我的學習進步了”;“這種模式很好,可以提高我的自主學習能力”;“‘生態(tài)課堂教學改革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學習效率提高了”;“采用‘生態(tài)課堂教學改革對我的學習很有幫助”;“學習‘生態(tài)課堂教學改革使我更加勇敢、活躍、積極,使我的學習更加有進步,太棒了”;“加強了團結,增進了友誼,比較好”;“通過課改,我學會了團結合作,學會了善于思考”.
(2)反面、否定的評價
有的學生認為實行“生態(tài)課堂教學”后學習效果更加差了,如“學習效果更加差了”;“用這種模式學費時間,學不到知識,效果很不好”;“自從課改后,我的學習退步了,同組的很多人在講話,老師講的又太少”.多種學習方式的指導——引導學生“動”起來.
從統(tǒng)計數據來看,用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的前后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之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被動學習,之后變被動為主動,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更好地hold住課堂呢?
2.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何讓課堂更好地“動”起來
而通過問題2、3、4,則實現了“判斷原命題的條件是原命題中結論的充要條件”的思維飛躍,弄清各個命題之間的關系
而第5個問題,則發(fā)現了判斷充要條件的規(guī)律即:①先據題設由語文知識判斷出誰是條件,那么這個條件就是原命題中的條件;②還原原命題;③用上面總結出來的方法進行判斷.
如果沒有以上問題的發(fā)現和提出,就會使學生感到這類問題很棘手,而展示了問題的來龍去脈,展示了“判斷充要條件”的探索過程,使學生明白是“如何想到的”,這種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寓于知識的教學之中,就使知識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有機會結合起來了. 同時也揭示了數學知識的本質屬性和自身矛盾運動的規(guī)律.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誰能調動學生“動”起來,誰就使學生潛能的開發(fā)成為可能.
生態(tài)課堂教學模式是一個鏈條式的課堂結構,在此結構中,學生有效的自主學習是課堂的根本,因此,教師在課前對導學活動單的充分準備是先決條件. 在此模式下,能使學生自覺地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主合作、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