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葵
摘要:魯迅的《傷逝》和高爾斯華綏的《蘋果樹》的創(chuàng)作時間相近,都講述了女性愛情的悲劇,兩部作品中女性的命運相似,而造成她們愛情悲劇的成因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本文由二者的愛情悲劇出發(fā),對兩部作品中造成女性愛情悲劇的成因的共同點及差異加以探討。
關(guān)鍵詞:傷逝 蘋果樹 愛情悲劇
一、《傷逝》和《蘋果樹》中愛情悲劇概述
我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于1925年創(chuàng)作了一篇以青年愛情婚姻為題材的小說《傷逝》,以其獨特的作品形式,深厚的意蘊,備受矚目。《傷逝》講述了五四時期的一對青年男女,涓生和子君,以堅定的態(tài)度,無畏的勇氣,沖破了封建的束縛,追尋戀愛自由、個性解放,實現(xiàn)婚姻自由的主張,然而他們最終并沒有真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涓生無法直面生活的困境及殘酷的現(xiàn)實,最終選擇了逃避和退縮,他殘忍地將子君拋棄,最后子君抑郁而死,涓生痛悔不已。小說中子君的命運無疑是悲劇的,而造成這個悲劇的成因令人深思。
二十世紀英國著名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約翰·高爾斯華綏創(chuàng)作的中篇小說《蘋果樹》同樣描述了一對青年男女艾舍斯特與梅根的愛情悲劇。小說采用了倒敘的手法講述故事,中年男子艾舍斯特攜妻子到鄉(xiāng)間郊游慶祝銀婚紀念日,發(fā)現(xiàn)所到之處非常熟悉,繼而回憶起年輕時代還身為大學生的自己曾經(jīng)在這里遇到一位美麗的鄉(xiāng)下姑娘梅根,梅根對艾舍斯特產(chǎn)生了強烈而純真的愛情,艾舍斯特也為梅根的熱情純真所動容,愛上了梅根,或許他的這份愛還夾雜著些許的騎士精神以及些許對梅根這個鄉(xiāng)下姑娘的憐憫,總之他們愛得熱烈,兩人在蘋果樹下定情,艾舍斯特信誓旦旦地許諾要帶梅根私奔到倫敦去開展新生活,最后卻因為害怕面對私奔帶來的殘酷后果,而選擇不告而別,將可憐的梅根狠心拋棄,梅根最終精神錯亂,痛苦地自溺而死。多年后艾舍斯特回到這個美麗的鄉(xiāng)村,發(fā)現(xiàn)了梅根的墳墓,景物依舊,物是人非,生活中那些美好的“那蘋果樹、那歌聲和那金子”已然不見了。梅根悲慘的命運與《傷逝》中子君的命運相似,而造成她們愛情悲劇的成因同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二、兩部作品中的男主角都不能承受生活重擔
在《傷逝》中,涓生與子君帶著滿腔真誠熱烈的愛情沖破一切束縛,開始了自由的同居生活,然而當生活逐漸陷入困境,涓生暴露出了虛偽自私的面目,此時的涓生看來,子君已然成了他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他開始懷念自己在會館時候的單身生活,他產(chǎn)生一連串的抱怨,他抱怨子君“只知道捶著一個人的衣角”,子君每日承擔著繁重的家務勞作,在涓生看來沒有任何價值,甚至阻礙了他前行的道路,他躲在溫暖的圖書館里,留下子君一人獨自面對冰冷的人生境況。最終涓生冷酷而自私地拋棄了子君,明明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自私的目的,踢開子君這個絆腳石,他卻冠冕堂皇地說是為了子君可以無須顧慮,勇往直前,使她能毫無牽掛地做事,這對于子君,是多大的諷刺和打擊。子君最終失去了愛和家庭,失去了歸宿,找不到人生的目的,最后不得不向舊勢力屈服,回歸到舊家庭中,生命很快在抑郁中走向終結(jié)。
在《蘋果樹》中,艾舍斯特與梅根情到濃時,對梅根信誓旦旦地許諾要帶她去倫敦生活,娶她為妻,然而在他到附近城鎮(zhèn)銀行取錢準備購置行裝時,猛然間另一種生活情形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私奔后將要面臨的生活重擔使他退縮了,他輕易地背棄了自己的諾言,選擇獨自回倫敦與門當戶對的斯妲拉結(jié)婚。艾舍斯特甚至還為自己的逃避想到了看似極為充分的理由,他認為時間一長,自己對梅根的新鮮感不再,剩下的只有膩煩,梅根跟他走必然不會幸福的。他認為自己的不告而別對梅根而言反而是好的,是為了不改變她的人生,他寧愿去上吊也不愿這樣去毀滅梅根的人生。這樣的理由看似為了梅根好,貌似也極具現(xiàn)實依據(jù),其實是艾舍斯特為自己自私的背叛行為找的借口。殊不知,他的不告而別使梅根承受著被拋棄的巨大痛苦,造成了梅根的悲劇性結(jié)局。
三、男女不同的愛情觀造成兩位女性的悲劇
在《傷逝》及《蘋果樹》這兩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觀存在著差異,男女雙方對待愛情的方式不同,女性將愛情視為自己獲取幸福生活的唯一希望,是走向婚姻的途徑,將愛情看作她們生命中的唯一支柱,而男性則認為愛情是生活的附加品,是生活的點綴,男女雙方不同的愛情觀是導致作品中女性愛情悲劇的重要因素。
《傷逝》中,涓生和子君最初愛得真誠且熱烈,但內(nèi)涵卻有所不同。涓生愛上子君的果敢及其與眾不同的思想,從“我愛子君,仗著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這些語句,我們看到涓生愛上子君是出于情感需要和本能欲望,愛情對于涓生,是生活的點綴,而非生活的目的,涓生秉承的是浪漫的愛情觀。而子君對涓生的愛,是深情且專注的,她要找的是可靠的愛人,與之相守一生,愛情對于子君而言,是生活的歸宿和目的,子君秉承的是實在的愛情觀。他們在愛情的路上前行時,面對來自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時,涓生略顯膽怯,那些探索、譏笑、狠毒和輕蔑的眼光使他全身瑟縮,然而子君卻是堅強勇敢的,她大無畏地前行,坦然得如入無人之境。同居后,子君滿足于小家庭的幸福生活,每日操持家務,與官太太進行小市民般的爭斗,沒有去追尋更高的精神境界,而涓生卻認為愛情需要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因而他在“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后不再感到新鮮、神秘,漸漸地對子君的行為感到厭煩。兩人在愛情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涓生將生活的困頓歸因于子君,子君已然成了他的包袱,他認為只有分開才有新的希望,并冷酷地認為子君應決然舍去,雖然他也曾想到子君可能因此而死,但他還是絕情地與子君分手。涓生的浪漫愛情觀在生活的壓迫下破滅了,從此他明白了“人必須活著,愛才有所附麗”,即人生的第一要義便是生活,對于子君的離開,他感到心中有些輕松,舒展了。而將愛情看作生活唯一支柱的子君,在失去了愛情之后,只有茫然地走向自身的毀滅。
在約翰·高爾斯華綏的《蘋果樹》中,梅根與子君一樣,視愛情是至高無上,且是唯一的,她愛得很徹底,她知道自己的社會地位與艾舍斯特相差甚遠,因而將自己置身于一個卑微的角色,她不奢望艾舍斯特能給她名分,只需要跟他在一起,就夠了。盡管艾舍斯特鄭重地承諾要帶她去倫敦,娶她為妻,她依然不敢奢求這個名分,她要的只是跟艾舍斯特在一起,遭遇了愛情的梅根,已將愛情視為自己生活的全部。艾舍斯特對梅根的愛最初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然而這浪漫的愛情卻敵不過殘酷現(xiàn)實給他帶來的深深恐懼,他清醒地意識到帶著梅根私奔到倫敦之后所面臨的必將是生活的困頓、現(xiàn)實的壓力。他背棄諾言,不告而別,甚至還為自己的行為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梅根和自己在一起不會幸福的,因為時間一長,自己必然對她膩味,那時,她整個人生都將改變?!痹谒磥?,熱戀一個人不會超過兩個星期,他不愿為這兩個星期的熱戀承擔后果,因而決然離去,他甚至理所當然地認為梅根也只會痛苦兩個星期。艾舍斯特一去不回后,梅根時常站在他們定情的蘋果樹下,直瞪瞪地望著遠方,最后精神錯亂自溺于水池中。
四、兩位女性愛情悲劇下的不同社會背景
通常情況下,作家筆下的女性愛情悲劇,無不與其身處的社會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魯迅先生在“五四”退潮期創(chuàng)作了愛情小說《傷逝》,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看似已經(jīng)覺醒了,敢于沖破封建禮教,追求愛情婚姻的自由。然而,在當時的社會,封建禮教、封建舊勢力和傳統(tǒng)觀念仍占據(jù)著主導地位。子君對待愛情是勇敢的,堅決的,為了愛情,她不顧家庭的反對,與親人反目,她說:“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然而她踏出了第一步,社會就絕不會使她再有前進或回頭的機會。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婚姻對于女性而言,其實就是一份從父親手中轉(zhuǎn)到丈夫手中的契約,子君與涓生的同居關(guān)系,并非是子君父親與涓生直接所定的契約,而是基于子君與涓生之間的默契,如此一來,子君可謂是孤注一擲的,因為她的父親乃至整個社會都不會再接納她。最后子君被涓生殘忍地拋棄,她面臨的只有父親烈日一般的威嚴和旁人賽過冰霜的冷眼,不被旁人再接納的子君走向悲劇成了必然。
《蘋果樹》的故事背景是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資產(chǎn)階級社會,作家約翰·高爾斯華綏試圖通過寫作對維多利亞時代的階級、門第、道德等觀念上的種種虛偽、墮落、膚淺、狹隘加以抨擊,以展望新的生活文化觀念。當時的英國社會,階級界限非常分明,身處不同階級的男女,若要跨階級戀愛,必將遭到社會的唾棄。梅根是身份卑微的鄉(xiāng)下姑娘,而大學生艾舍斯特身處上等階層,他們的愛情注定沒有好結(jié)果。梅根不敢奢望艾舍斯特能正大光明地娶自己為妻,只是希望與他在一起,就夠了。梅根的私奔有可能使她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她卻義無反顧,勇敢前行。而艾舍斯特因梅根的美麗對她產(chǎn)生了愛情,他嘴上說自己配不上梅根,心里卻懷著一股騎士般的優(yōu)越感,認為自己出于憐憫,對梅根施舍愛情。梅根與艾舍斯特的關(guān)系,不像是戀人,倒像是主仆,甚至像是主人與寵物,他們之間的不平等注定了梅根愛情的悲劇。最后艾舍斯特清醒地意識到私奔將會給自己生活帶來無盡的困頓,不禁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汗顏,他背棄諾言不告而別,回到倫敦與門當戶對的妻子結(jié)婚。梅根很快被艾舍斯特淡忘,因為他對愛情的預期只有兩個星期。沒有愛人音訊的梅根,在患得患失中迷失了自我,以悲劇性的結(jié)局收場。
總之,造成《傷逝》及《蘋果樹》中女性愛情悲劇的成因有著其共同點,男主角涓生和艾舍斯特都是冷酷自私的,他們懷抱著浪漫的愛情理想,卻沒有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加之男女雙方對待愛情的觀點不同,女性將愛情視作生命的支柱,而男性只將愛情看作生活的點綴,由此導致了女性愛情的悲劇。兩位女性身處的社會背景也是導致其愛情悲劇的直接原因。
參考文獻:
[1]錢理群,王得后編.魯迅小說全編[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1 .
[2]李玲.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性別意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3]約翰·高爾斯華綏,屠楓譯.蘋果樹[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