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 ? 要:歌劇自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傳入中國以來,發(fā)展狀況一直不怎么樂觀。這種“話劇+唱”的表演形式在中國缺乏群眾基礎,中國的群眾更偏好同類型的戲曲。中國歌劇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一直在嘗試著尋找自己的民族定位,比如借鑒戲曲和秧歌等曲藝形式。中國歌劇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涌現(xiàn)出了不少經(jīng)典作品,但同時其發(fā)展也受到了制約。1981年,施光南創(chuàng)作的歌劇《傷逝》,把歌劇的音樂重新拉回到西洋本體,掀開了新時期中國歌劇發(fā)展的新篇章。
關鍵詞:歌劇;傷逝;中國歌劇發(fā)展;施光南
中圖分類號:J605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100-01
歌劇是上帝的“寵兒”,但不是中國的“寵兒”。歌劇,作為西洋的一種舞臺劇形式,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被傳入到中國后,發(fā)展狀況無論是與話劇還是與中國傳統(tǒng)的戲曲相比,都處于絕對的弱勢地位。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如果是要改良中國戲曲,文人們會優(yōu)先選擇話劇,在當時人們的眼中,話劇才是新劇,它的文學性更高,也沒什么表演的門檻,更容易用來作為宣傳救亡思想、啟迪民智的工具;如果是想突出舞臺的音樂性,中國早在宋、元時期就有“話劇+唱”形式的戲曲了,經(jīng)過將近一千多年的發(fā)展,戲曲在中國扎根、發(fā)芽,有著自己固定的觀眾群體,這不是外來的歌劇可以輕易撼動的。
一、新時期之前中國歌劇的發(fā)展概述
歌劇在遠洋漂海來到中國后,想在中國扎下根來,不斷成長、壯大,就要面臨著與話劇、中國戲曲爭奪舞臺的現(xiàn)實難題。在初期,歌劇堅持“歌曲與對白并重”,這個特點說白了就是“話劇+唱”,它的這種特點決定了它只能在話劇和中國戲曲之間的夾縫中生存,而由于中國觀眾對西洋音樂的“陌生”和排斥,導致中國歌劇初期的發(fā)展極其緩慢。
在走過一段彎路后,中國歌劇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擺在當時歌劇創(chuàng)作者面前的難題是:如何使歌劇與人民革命的實踐相結合,如何使歌劇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尤其是中國戲曲及群眾的欣賞習慣相吻合,如何用音樂來表現(xiàn)戲劇沖突和人物性格特征。在這種大討論的背景下,歌劇在延安革命根據(jù)地取得了突破性發(fā)展,與此同時,“延安文藝座談會”后,新秧歌運動在陜北也得到深入開展。其時,文藝創(chuàng)作者們把新秧歌與其他民間戲曲、民間藝術相結合,在這個融合過程中創(chuàng)作出了新歌劇《白毛女》?!栋酌返膭?chuàng)作成功,標志著中國民族歌劇的成熟,歌劇在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身份標識,形成了自己的傳統(tǒng),并影響著此后一段時期內(nèi)的歌劇創(chuàng)作。
新中國成立后,歌劇的創(chuàng)作基本上沒有突破此前的探索,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向:一是繼承戲曲傳統(tǒng),如《小二黑結婚》和《竇娥冤》;二是繼承“話劇+唱”的傳統(tǒng),如文革后出現(xiàn)的《星光啊星光》;三是以《白毛女》為標桿,如經(jīng)典歌劇《洪湖赤衛(wèi)隊》和《江姐》。
二、回歸西洋音樂本體與融入中國民族特征
歌劇《傷逝》由作曲家施光南創(chuàng)作于1981年,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00周年而作?!秱拧肥鞘┕饽系牡谝徊扛鑴∽髌?,也是他在歌劇領域進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施光南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回歸西洋音樂本體
中國歌劇此前秉持的是“洋為中用”,突出的是歌劇的民族特性。施光南認為,中國歌劇的發(fā)展不能僅限于這一條道,應該走多元融合的發(fā)展之路。在《傷逝》中,他一改中國歌劇的傳統(tǒng),把目光重新放回西洋歌劇身上,廣泛吸收西洋歌劇技法。
一是貫徹西洋歌劇的“音樂表現(xiàn)”理論,比如音樂結構按奏鳴曲的原則來表現(xiàn),用獨唱、重唱、合唱等豐富的演唱形式來演繹;二是重啟西洋化的演唱風格,摒棄民族唱法,改用西洋美聲唱法,充分吸收西洋美聲唱法關于氣息、共鳴、咬字等方面的經(jīng)驗,增強音樂的感染力?;貧w西洋音樂本體,等于是回到了歌劇的原點,這有助于找回歌劇的本質并與歌劇的世界藝術接軌。
(二)融入中國民族特征
對施光南來說,回歸西洋音樂本體,并不等于徹底放棄中國的民族特色。事實上,施光南在《傷逝》中是從具象化入手完成了對中國民族特征的融入,即從中國民族音樂的具體表現(xiàn)出發(fā),選取其中的幾個點,與《傷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傷逝》是魯迅寫的唯一一部關于愛情的小說,本身具有很強的抒情性。而在抒情方面,中國民族音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施光南雖以西方音樂為綱,但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十分注重從中國民族音樂中吸取營養(yǎng)。比如他很重視漢語的四聲、語氣、節(jié)奏與曲調的密切結合,使用了傳統(tǒng)戲曲中對語調的處理方法,加入了說唱音樂的成分等。同時,施光南還在《傷逝》中營造了詩畫般的優(yōu)美意境,歌詞自始至終都具有詩一般的韻律,以“春夏秋冬”四季來設置場景,使得《傷逝》如一幅四季風景圖,增添了水墨畫的傳統(tǒng)美感。此外,施光南還借鑒了中國歌劇傳統(tǒng)中的“主題歌”,如貫穿全劇的《紫藤花》,就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它的盛開與衰落,喻示著涓生和子君的相愛、結合與分離,從而使全劇主體突出、前后相映。施光南在《傷逝》中對中國民族特征的融入不是為了凸顯歌劇的中國民族特征,而是從整體的藝術表現(xiàn)出發(fā),用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來對其進行點綴,從而呈現(xiàn)出獨特的民族特色。
(三)彰顯音樂戲劇本質
歌劇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戲劇,既然是戲劇,就得有戲劇沖突,就得刻畫戲劇人物。不過歌劇又不同于一般的戲劇,它需要通過音樂來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展現(xiàn)人物心理的變化。在施光南的音樂美學里,他很注重音樂的立體化表達,這對歌劇創(chuàng)作來說是一種福音。在《傷逝》中,施光南追求歌劇音樂的交響性和立體化,充分運用各種音樂形式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展開戲劇沖突、抒發(fā)人物的情感、刻畫人物形象,來彰顯歌劇的音樂戲劇本質。事實上,這不僅是施光南的美學追求,也是新時期以來中國歌劇作曲家的藝術理想和實踐目標。
施光南在《傷逝》中自覺地運用了戲劇創(chuàng)作手法,從而使得《傷逝》整體的音樂層次分明、張弛有序,深刻地再現(xiàn)了子君和涓生的情感波瀾,生動地刻畫了這兩個人物形象。
(四)立足魯迅小說原著
施光南的《傷逝》本就是為紀念魯迅先生誕生100周年而作,這部歌劇取材于魯迅的同名小說《傷逝》,在改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施光南力求忠于原著,忠于魯迅先生想表達的思想,忠于魯迅先生的筆法。小說《傷逝》創(chuàng)作于1925年,當時的中國,新舊勢力在進行著殊死的搏斗,子君與涓生是當時新的知識分子的代表,他們渴望真正的愛情,敢于與舊勢力決裂,但當時的社會條件還沒有為他們提供出路,因而他們的愛情最后只能走上絕路,釀成一出悲劇。作為魯迅唯一的一部愛情小說,《傷逝》的抒情性很強,且有詩化的意境,其中的季節(jié)變化為舞臺創(chuàng)作提供了良好的場景。施光南在進行歌劇創(chuàng)作時,讀懂、讀透了魯迅的這部小說,他并非僅僅是通過音樂在敘述這個故事,更不是借這個故事之殼來表達另外的東西。施光南始終忠于小說原著,力圖從音樂去再現(xiàn)主人公的心境,用舞臺去呈現(xiàn)小說的意境、風貌。施光南力圖用音樂去還原小說的原汁原味,他不放過其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最后終得償所愿。
三、《傷逝》對中國歌劇未來發(fā)展的啟示
《傷逝》是中國歌劇發(fā)展史上的有一個里程碑,它充分地展示了西洋音樂與中國民族傳統(tǒng)的完美融合,證明了中國歌劇的發(fā)展道路是可以多元化的,對中國當代的歌劇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傷逝》的回歸西方音樂本體,可以使中國的歌劇重新回到世界歌劇的舞臺,在與世界其他地方歌劇的交流和碰撞中尋找突破之路?!秱拧诽剿髁宋餮笠魳放c中國民族傳統(tǒng)的融合問題,在以西洋音樂為體的前提下,歌劇同樣也可以演繹好中國的故事,弘揚中國的傳統(tǒng)精神。施光南在《傷逝》中探索成功,拓展了中國歌劇的發(fā)展視野,為中國歌劇未來的多元發(fā)展道路做了先行,指明了方向?!秱拧返恼蔑@戲劇本質和忠于小說原著,也為此后歌劇的舞臺創(chuàng)作提供了范本,歌劇之所以為歌劇,除了要回歸音樂本體外,也要充分體現(xiàn)出戲劇性。在改編作品時,一定要吃透、吃準原著,通過音樂和舞臺,把小說轉化為立體的視覺形象,并灌注人物的全部情感、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歌劇的魅力,贏得觀眾的掌聲。
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后,在市場經(jīng)濟和影視飛速發(fā)展的雙重沖擊下,中國的舞臺藝術陷入了整體的衰落之中,無論話劇還是中國戲曲,演出市場都萎縮嚴重,原本底子就不厚的歌劇在這個困難時期,更需要積極探索、主動求變?!秱拧废破鹆诉@股新風,對現(xiàn)在的從業(yè)者來說依然有指導意義,現(xiàn)在的從業(yè)者仍然需要把這桿大旗堅定地扛下去,繼續(xù)對中國歌劇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作。在這條道路上其實沒有捷徑,付出再多的心血,也不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不付出心血,便肯定不會成功。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指導性科研項目《中國歌劇的發(fā)展道路及其美學品格》研究成果,項目編號(Q2015421)。
參考文獻:
[1]滿新穎.中國歌劇音樂劇通史[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4.
[2]張珊珊.論歌劇《傷逝》中“子君”藝術形象的塑造及其對中國歌劇發(fā)展的啟示[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
[3]李歷.從歌劇《傷逝》看中國歌劇的發(fā)展[D].重慶:西南交通大學,2010.
[4]陳媛媛.試從歌劇《傷逝》看中國歌劇的未來發(fā)展趨勢[J].北方音樂,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