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景華
摘 要:根據(jù)初中課堂教學實際,基于詞塊理論的詞匯教學模式可以分為提煉詞塊—感知詞塊—操練詞塊—拓展運用四個階段。本文將結合一節(jié)七年級語法復習課,具體說明這一模式的實施步驟。
關鍵詞:詞塊理論;英語詞匯;教學模式
近年來,由于計算機技術和語料庫的飛速發(fā)展,詞塊在語言中存在的普遍性及重要性得到進一步證實,板塊性被認為是真實語言的一大特點。Sinclair(1991)通過語料庫研究證實英語詞匯在使用中呈現(xiàn)一定的模式。他認為,那些出現(xiàn)頻率高、不同程度詞化的詞塊是英語中的基本語言單位。Altenberg(1998)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英語自然話語中有80%由各類板塊結構組成,也就是說大部分話語是通過詞塊來實現(xiàn)的,詞塊是英語的基本語言單位。詞塊的使用可以大大壓縮大腦處理時間,提高語言使用者的流利程度和準確程度,從而實現(xiàn)交際互動的目標。濮建忠(2003)提出,語言教學和學習的一個主要焦點應放在常用詞及其構成的常用、典型的詞塊上。根據(jù)初中課堂教學實際,基于詞塊理論的詞匯教學模式可以分為提煉詞塊—感知詞塊—操練詞塊—拓展運用四個階段。本文將結合一節(jié)七年級語法復習課具體說明這一模式的實施步驟。
本文選用的材料是基于人教版教材Go for it七年級上冊的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內(nèi)容,首先呈現(xiàn)如下語篇:
Hello! My names Bob. I can swim and play baseball. And Im in the swimming club at school. My sister Linda can sing and dance. She is in the music club. She wants to join the kung fu club. Why? She likes Chinese kung fu very much. She thinks its cool.
一、提煉詞塊
在上課之前,教師首先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對語言材料中出現(xiàn)的有用詞塊進行提煉,并將它們作為中心,設計課堂教學。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習情態(tài)動詞can的用法以及表示能力的動詞短語,根據(jù)情況,可以提煉出以下常用詞塊:
(1)My names …(2)play baseball. (3)in the … club (4)sb. can do sth.(5)sing and dance(6)join the … club(7)like sth. very much(8)Its cool其中sb. can do sth.,play baseball和sing and dance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二、感知詞塊
在感知詞塊階段,教師首先向?qū)W生展示空中拋球的小技能,然后問學生:“Can you do this?”進而問:“What can you do?”讓學生直觀感知和can有關的詞塊。接下來,教師設計一個活動,請學生根據(jù)聽到的樂器的音色,回答問題What can he / she / they / it play?從而突破這一功能句。在處理課文時,首先通過讓學生快速閱讀并回答問題的方式引出重點詞塊。所提出的問題是:
(1)Who are they?
(2)What can they do?
(3)What club does Linda want to join?
這些問題既可以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又巧妙引出了play baseball, sing and dance等重點詞塊。在向?qū)W生滲透了關于西方學校中不同的clubs(俱樂部、社團)的知識后,教師仿照課文中的問題提問:“What club do I want to join? Can you guess? ”教師先是讓學生猜測,在揭曉謎底的時候,教師緊緊扣住了課文中的重點詞塊/句型,告訴學生:“I want to join the animal club. I love animals very much and my favorite animal is the dolphin.”接著,教師播放了一小段關于海豚的視頻,并讓學生回答:“What can the dolphin do?” 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僅僅抓住了What can sb. do這一重點詞塊(句型),強化了學生的印象。
三、操練詞塊
操練階段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順序設計了控制性操練、半控制性操練和開放式操練。首先,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練習Can sb. do sth.? 這一一般疑問句以及其肯定和否定形式回答。然后操練了sb. can do sth. 和 sb. cant do sth. 兩個詞塊。在進行了口頭操練之后,教師又設計了兩個書面練習,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用can和cant填空以及根據(jù)例子完成句子。
通過這種封閉和半封閉式操練,讓學生盡快掌握和熟悉本節(jié)課的重點,掌握其基本用法。在學生感知大量的含can的句子之后,教師適時對學生進行了點撥:can是用來表示能力的情態(tài)動詞,沒有人稱和數(shù)的變化,其后面跟動詞原形,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提高綜合運用能力。操練階段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根據(jù)無臂鋼琴師劉偉的照片自由說話,通過開放式操練檢驗和鞏固學習效果。
四、拓展運用
為了拓展運用所學的主要詞塊,教師設計了當堂的書面表達任務和課后書面表達作業(yè)。當堂書面表達是讓學生把所學的can表示能力的詞塊(句型)用于英文海報寫作。在鞏固當堂所學的內(nèi)容的同時,還復習和拓展了play the guitar, tell stories等表示能力的詞塊。課后作業(yè)采用分層作業(yè),程度一般的同學寫一張招募運動員的英文海報,程度較好的同學寫一篇作文,介紹自己的能力。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鞏固所學的詞塊知識,最終實現(xiàn)靈活運用的目標。
國內(nèi)外的研究已經(jīng)表明,預制詞塊可以大大壓縮大腦的處理時間,提高語言使用的流利程度和準確度,同時可以有效避免母語對外語學習的干擾。以詞塊法組織英語教學,學生面對的就不再是孤立的詞匯,而是處于具體語言環(huán)境之中的語法結構和語義結構的結合體,其使用更好掌握,更有規(guī)律可循。另外,句子和篇章層面的詞塊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表達的流暢程度。隨著學生詞塊意識的增強,積累的詞塊越來越多,英語學習的過程將會變得越來越輕松和快樂,學習效果將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Lewis.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M].London: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7.
[2]Sinclair.Looking Up [M].London: Collins,1988.
[3]Wilkins, Davi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MA:MIT Press,1972.
[4]常晨光.公式性語言的功能[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02).
[5]濮建忠.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類聯(lián)接、搭配及詞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06).
[6]張獻臣.新課程理念下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