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 要:現(xiàn)階段發(fā)展民辦學校是基礎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的新生長點,因此有必要從民辦學校實施民辦學校管理的要求出發(fā),從建立董事會制度、開發(fā)校本課程、健全中介組織等方面超前構建民辦學校管理體制。
關鍵詞:民辦學校;管理制度;民辦學校管理
一、民辦學校管理的制度保證:建立董事會
建立董事會并確立其法律地位是學校實施民辦學校管理的制度保證。董事會作為學校的最高權力決策機構,有利于形成民主決策,體現(xiàn)集體領導,更好地運用辦學自主權。校長在董事會集體領導下,執(zhí)行董事會的決議,負責學校具體管理,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建立董事會,有利于董事會與校長各司其職,學校所有權和管理權的分離,形成決策與執(zhí)行相分離的互相監(jiān)督的機制,避免使學校成為某一個或某一利益集團的工具,這對學校取得社會信譽,促進其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建立董事會的教育機構主要集中在民辦學校和少數(shù)公立“轉制”學校。由于經費籌措是民辦學校最重要而且是最困難的問題,是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關鍵,因此民辦學校的董事會在教育經費籌措,以及校舍建設、教育教學設備添購、人員招聘等方面都發(fā)揮了很大作用。建立董事會,有利于理順政府和學校的關系。
二、民辦學校管理的教學基礎:實施校本課程
近年來,隨著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包攬辦學、“統(tǒng)得過死”的弊端日益顯現(xiàn),人們開始呼喚一種“民辦學校管理”的辦學機制。在這樣的背景下,“校本課程”的理念應運而生。有識之士認為,民辦學校管理的教育基礎就是實施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指的是以學校為本位的課程,即學校從自身辦學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發(fā)展需要,自主設置和處置課程,包括確立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設定課程的類型和結構,實施課程計劃,進行課程評價,等等。在我國,由于長期受前蘇聯(lián)影響,實施的是“國本課程”:國家設定、編寫教材;學校有權決定“怎樣教”,無權過問“教什么”。久而久之,形成的是從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教學參考書(一般學生是弄不到的)——教案——習題與練習——考試——考試后訂正——訂正后再考試的國本課程模式。這種模式,教師省事,只要按照這一套程式教就可以,不斷重復強化練習,直到學生能夠通過考試即可。雖然教師在探索“怎樣教”,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許多寶貴的經驗,但學生只是教師灌輸知識的容器,自主發(fā)展的空間較小,學校領導、教師自主抉擇課程和形成課程理論、主動創(chuàng)設課程規(guī)劃的意識極其淡薄。
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分量過重,致使學校在課程抉擇上無自主權?,F(xiàn)在,學校所謂的“教育特色”都是擠占時間,或者增加活動量,學生課業(yè)負擔長期居高不下,教師學生終日“應試”“應賽”,應付各種活動,苦不堪言。
三、民辦學校管理的外部條件:健全中介組織
政府面對一個個具體辦學實體,要想從學校的事務中擺脫出來,其中,建立中介組織是重要一環(huán)。中介組織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服務”。從服務對象上看,具有廣泛性,即服務政府、服務社會、服務學校;從服務目的上看,具有公益性,即教育要體現(xiàn)不以營利為目的;從服務形式上看,具有傳遞性,即要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從服務行為上看,具有公開公平性,即工作程序和結果要有透明度;從運行機制上看,具有自律性,即不為某人或某個利益集團左右,能依據(jù)法律程序獨立行事。
中介組織的基本性質集中在“中介”,它是連接政府、社會、學校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不是政府的派出機構,不是辦學實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政府是宏觀管理層,學校是微觀管理層,那么中介組織則是介于政府和學校之間的具有雙向服務、雙向溝通特點的中觀管理層。它既不是政府的附屬物,也不是學校的代言人,但又與二者不可分隔;中介組織對學校的管理是業(yè)務的和專業(yè)的,與政府的行政管理性質不同。因此,中介組織的成員應當由專家、社會成員、辦學人員組成。
實踐表明,教育中介組織在聯(lián)系政府與學校、政府與社會的過程中,在優(yōu)化教育資源的配置、平衡各類辦學主體的利益沖突,維護學校法人以及公民受教育的合法權益、監(jiān)督規(guī)范行業(yè)行為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的中介組織來說,依然存在不少問題,以下是筆者對建立健全教育中介組織的對策和建議:
正確定位政府與中介組織的關系。政府管理部門應從那種“管不了”“管不著”“管不好”和“樣樣管”的局面中解脫出來,精簡機構,理順行政管理和業(yè)務管理的關系,將教學質量和業(yè)務管理交給中介機構,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托中介機構的教育決策機制。
教育中介組織應由政府和社會共建、共管,接受政府和社會的共同監(jiān)督。為了保證教育中介組織的公正性、權威性和自主性,其行政人事應與政府部門脫鉤。
重視規(guī)劃和管理。政府應加強對各類中介機構的管理,明確各類中介組織的性質和職能,避免機構設置重疊、功能重復,使得中介機構層次化、多樣化和系統(tǒng)化。
參考文獻:
[1]李慧超.民辦學校學生管理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常健魁.山西省開辦民辦籃球學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