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震辛 春
1.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影像科,江蘇 鹽城 224005;2.江蘇省鹽城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影像系,江蘇 鹽城 224005
側位胸片的合理應用
黃 震1辛 春2
1.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影像科,江蘇 鹽城 224005;2.江蘇省鹽城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影像系,江蘇 鹽城 224005
目的:比較左、右側位胸片的不同點,指導臨床對左、右側位胸片有選擇性地合理運用。方法:在正位胸片上測量相關數據,拍攝成人無異常的左、右側位胸片,對比分析它們的不同點。結果:左側位胸片,左膈在上,心血管影及左側結構清晰;右側位胸片,右膈在上,右胸結構清晰,心血管影放大稍模糊。結論:左、右側位胸片明顯不同,當合理選用。
側位;胸片;投影;合理
盡管影像檢查技術飛速發(fā)展,出現了CT、MRI、DSA、USG等,但胸部正、側位片有方便、空間分辨率高、價格便宜、對被檢查者損傷相對較小等優(yōu)點,仍然是胸部首選的常規(guī)檢查方法[1]。
臨床醫(yī)生在開檢查申請單時,通常只寫 “胸部正、側位片”。在就診人員非常多的情況下,有些影像技術員也會不分左、右隨便拍一個側位。有的教材中就寫明 “未能確定被檢側,則右側貼近暗盒”[2]。有時甚至在側位胸片上連左(L)、右(R)標志也沒有,特別是現在用的CR、DR,做后處理的影像也會不分左、右地把片子打印出來 (圖1)。
為了臨床上能合理應用左、右側位胸片,對二者進行對比性研究。
1.1 材料 對119例被檢查者正位胸片進行測量,條件是無明顯胸部異常、成人,焦片距150cm[3],統(tǒng)一在DR的系統(tǒng)內做。在相同的投照條件下,焦片距180cm[3],拍攝無異常的左側位胸片46例,右側位胸片59例。
1.2 方法
1.2.1 在正位胸片上測量制作模型所需的數據 主要測量點 (圖2)說明:C點-支氣管隆突;R點-右膈頂;L點-左膈頂;E點-右側胸壁皮膚;F點-左側胸壁皮膚;雙箭頭-垂直距離或水平距離。
1.2.2 做一張PPT文稿 文稿白底背,正中間做一紅“十”字對著白紙放映這一張幻燈片,鏡頭相當于球管的焦點,讓鏡頭和紅十字交叉點在同一高度上,紅十字交叉點即中心線所在處。鏡頭與白紙間的距離即焦片距180cm。把模型的支氣管隆突處擺放在紅十字交叉點上。在兩張白紙上分別描下左、右側位時左、右膈頂的位置。
1.2.3 在相同的投照條件下拍攝正常成人胸片 左側位胸片46例,右側位胸片59例,對比分析兩膈的高度、側位心胸比率的大小。側位心胸比率界定為 (圖3):心臟前緣與胸壁接觸面的最上端到心臟后緣最突點之間的距離為心臟前后徑;過最上方的膈頂作心臟前后徑的平行線達前后胸壁的皮膚,代表胸廓最大前后徑;心臟前后徑與胸廓最大前后徑之比代表側位心胸比率。
2.1 正位胸片 共119例,其中男59例,女60例,年齡20歲到86歲,平均44.01歲。測得的數據統(tǒng)計(表1):
表1 正位胸片測量數據
結果顯示,相對于C點而言右膈頂高度AR=47.48cm;左膈頂高度BL=52.98cm;右膈頂到焦片的距離ER=31.37cm;左膈頂到焦片的距離FL=23.26cm。右膈比左膈高(BL-AR)=5.50cm。
2.2 左右側位胸片 左側位胸片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17歲到72歲,平均43.72歲;右側位胸片59例,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齡20歲到75歲,平均45.07歲。測量兩膈的高度差和側位心胸比率(表2):
R445.4
A
1007-8517(2013)13-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