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好
(營口市站前區(qū)益民小學,遼寧 營口 115000)
“五味”的本義是指藥物和食物的真實滋味。其實,在中小學課堂上,這五種滋味何嘗缺少過呢!學校開展教研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立足于課堂,從這讓人歡喜讓人憂的“五味”入手,弄明白“鹽從哪咸,醋打哪酸”,努力發(fā)現并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立足現在,著眼未來,服務于教師成長,講實際,重實效,這應是學校教學管理者不懈追求的目標。
課堂教學是體現教師教學水準和生命價值最集中的舞臺,它既可以折射出一位教師精湛的教學藝術,新穎生動的教學特色,豐富鮮活的教學經驗;也可暴露出教師在教學中不符合教學規(guī)律,不切合學科特點,甚至不自覺地違背課改精神的思想和行為等問題。因此,科學的診斷能夠幫助學校管理者更好地總結本校優(yōu)秀教師的經驗,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而正確地開出解決問題的“良方”。
任何一堂課,都會有失誤或者讓執(zhí)教者感到不滿意之處,在研討的時候,我們就從這些難受的痛處入手。從一定程度上講,這種校本教研是“自我揭短”和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自己的課堂上有缺憾,已經入苦味讓人難以“享受”,再在研討時深入剖析,更是痛苦的行為。但我們須知“良藥苦口利于病”,不敢直面失敗之“苦”,怎能更上一層樓呢?對于這些種種的“苦”,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對癥下藥。
聽課者須觀察、分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整個過程,包括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所使用的評價,以及訓練內容的設計和板書設計等,分析這些內容是否都符合教學目標及最終教學目標達成度怎么樣。
這是最基礎、最常用的一種診斷方式。它要求聽課者依據評價指標,對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結構、方法、手段、板書、教師素養(yǎng)、教學效果等諸方面作出全面的分析與診斷,其不足是使聽課診斷者要兼顧全面而影響其對課堂教學的深度分析。
聽課者從不同視角、抓住不同內容對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的細節(jié)進行分類診斷與分析。這里的“分類”,如對學生個體參與者的分析診斷,包括座位分布,重復次數、發(fā)言質量等。又如,課堂教學過程中各種問題的分析統(tǒng)計:教師提了哪些問題,學生提了多少問題,哪些問題有針對性,有思維量,教師是如何引導學生科學處理這些問題的。再如,“學生群體活動的時間、活動強度”,“設計了多少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教師如何科學地駕馭課堂”等,可分別由一位診斷者重點統(tǒng)計與分析,再在研討活動中分別交流。分類診斷有利于“各個擊破”,有利于深入研究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個方面,有利于總結經驗,提升理論;也有利于發(fā)現問題,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更能抓住課堂教學的本質。
中醫(yī)認為,辣可發(fā)散、行氣、活血,辣能增加人的食欲,但過量則會對人體有刺激,并使某些病癥加重。就像課堂上出現的一些波折、意外,如果處理得當,會變波折為精彩,但是處理不好,往往會成為一節(jié)課的敗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p>
針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意外,我們根據出現意外的不同方面,通過向老師們介紹經典案例的方法對老師進行培訓。
某教師上《下雨》一文時,由于文章內容簡單,學生易于理解,通過多次朗讀后,學生對文章所要傳達的意圖已了然在心,于是準備結束課文。誰知道,這時,殺出了一個程咬金,一只小手舉得高高的,嘴里不停地叫:“嗯,老師……”他站起來說:“老師,我覺得這個小寶一點也不聰明?!苯淌依镆黄瑖W然!他繼續(xù)說道:“自己淋濕了,很容易生病。我有辦法讓小寶既不淋濕,又讓那位同學有傘?!贝藭r,他一臉的驕傲,說:“其實小寶只要和那位同學一起撐傘回家,到了家門口,再把傘借給那個路遠的同學,這樣不是自己不會淋濕,又做了好事嗎?”他非常得意。卻不料,他的話音剛落,立刻有許多學生舉手。另一生說:“你的辦法是很好,可是,如果小寶家和那位同學的家是反方向的,那他們怎么一起撐傘回家?”“對呀,就是嘛!”同學們都發(fā)出會意的笑聲。
“……雨停了,太陽出來了。一條彩虹掛在天空!……”學生朗讀中,有一個學生突然站起來,大聲說:“老師,我覺得課文寫得不美!”原來和諧的課堂氣氛一下子被打破了,氣氛變得嚴肅起來,大家都盯著老師?!澳銥槭裁催@樣認為呢?”老師壓住心中的掃興與遺憾,不失溫和地問?!耙驗樗麑懙貌粔蛟敿毦唧w。比如它只說了‘太陽出來了?!癁槭裁床徽f‘紅臉蛋的太陽公公笑瞇瞇地出來了’?這樣寫太陽的樣子和顏色,多生動??!”
可以看到,“意外”有時候是課程的生長點,是好課的亮點,像例中學生在與課本的交流、教師的交流中經歷一次新的語言實踐過程,由讀中的感悟引起寫作上的火花,閱讀教學從讀懂語言走向發(fā)現語言和創(chuàng)造語言。
某老師在教學《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時引導學生理解“奔波”一詞,別出心裁地出示“李政道博士一天的行程安排:花蓮慈濟醫(yī)院—花蓮機場—臺北機場—香港機場—上海機場—杭州—凌晨到達杭州醫(yī)院”。順勢提問“這是怎樣的一天?”讓學生體會李博士為了挽救海峽彼岸年輕的生命一刻都不曾停歇。正當學生為李博士的“奔波”動情之時,這時,一個學生困惑地插嘴:“為什么不直接從臺北飛往杭州”,老師及時補充介紹大陸與臺灣的歷史與政治背景,引導學生帶著內心的震撼和感動去品讀“奔波”。
至此,“奔波”一詞不再只是承載著簡單的含義,更負載著深刻情感的人文內涵?!氨疾ā鄙砩蠋еD辛,帶著感動,更帶著希望,一種由衷的情感被激發(fā),孩子們深深地陷入情境中,許多忙碌的身影,感人的畫面在他們的腦海里交替疊印……情感目標不正因為這一意外的契機而得以達成嗎?
通過對經典案例的學習、分析,我們對教師提出了“教學意外”資源的開發(fā)策略:
淤深入解讀文本——胸有成竹。文本是教學的重要憑借與依據,教師研究文本是備課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特級教師錢夢龍談他的備課方法時說:“每次備課,我總要把課文一遍一遍地讀,反反復復地想。有的課文語言優(yōu)美,聲情并茂;有的課文說理嚴密,邏輯性強。我就采取不同的讀法來評析、鑒賞、品味,直到確實品出了味兒,讀出了心得,才進一步考慮教什么和怎么教。由于這些心得都來自親身的閱讀體會,課文也早爛熟于心,因此教學中常有得心應手、左右逢源的快感,還不時帶點激情?!睂τ谡Z文老師來說,研究、理解文本還有著特殊的決策意義。因為教師對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流程的設計。只有正確、到位、深刻地理解教材、分析教材,深層次地走入文本,才能大視野、大手筆、大境界地構建教學的整體框架,在課堂上游刃有余地引領學生抓住要點由淺至深、由表及里地解讀文本,感悟文本。
于準確掌握學情——知己知彼。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系統(tǒng)中影響學習系統(tǒng)最終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語文教學設計中,教師應依據教學設計理論,認真研究學生的實際需要、能力水平和認知傾向,“為學習者設計教學”,可優(yōu)化教學過程,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設計必須把學生作為焦點,要研究學生的知識起點,能力水平,尤其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學生學習語文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力求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水準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學生能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盂多元預測生成——運籌帷幄。面對課堂紛至沓來的生成,教師如果缺乏高超的調控藝術和引領技巧,就會在追求生成的精彩中迷失方向,就會出現課堂上的失衡現象。把握生成是一門藝術,眾多名師能做到收放自如,巧妙處理偶發(fā)事件,調控得當,高潮迭起,使課堂教學充滿魅力。但是名師畢竟是名師,名師是鳳毛麟角,是“師”中龍鳳,更多的是我們這些有心追求精彩課堂的普通老師,我們能做的也能做到的就是課前的種種努力。
榆靈活調整預設——融會貫通。我們雖然可以在課前作好充分準備,但再有預見性的教師也不可能預料到課堂偶發(fā)情況的出現;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為偶發(fā)情況事先設計好具體的解決方法和步驟援因為教學環(huán)境不是完全封閉的,更何況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交流活動,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感交流的情況,教師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因此,教師在實施預設遇到學生冷場的意外時,須隨機重新調整教學預案,組織教學語言打破僵局,激活學生的思維。
《和太陽比賽早起》教學中,當教師提出預設問題“太陽升起來了,給大地帶來了什么變化呀?”可出乎意料的是,學生們或皺眉,或低頭,或抓耳撓腮。此時,教師調整了問題,面帶微笑對學生說:“我們就是大地上的小花、小草、小樹、小鳥,你睜開眼,看到了太陽會怎么說,怎么做啊?我們可以來演一演,說一說。”“好!”頓時,教室里的氣氛重新又輕松起來,一些學生已經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這樣轉換一下問題,學生馬上打開思路各抒己見。
中醫(yī)認為,適量的酸可促進食欲,有健脾開胃之功能。但過量食用會引起腸胃道痙攣及消化功能的紊亂。正如課堂教學中的“缺憾”,可以說,不可能一節(jié)課沒有缺憾,從某種程度上說,缺憾是一種藝術,一種獨特的美。但是,太多的缺憾則會使一節(jié)課產生教學目標不能完全達成,教學效果不佳等后果。教然后知不足,教學后的反思會發(fā)現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從而促使教師不斷學習,進一步激勵教師向更高的目標邁進。而且教學后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評價和總結能力。我校采取“教學反思”的方式來對待課堂教學中的缺憾,我們從以下方面入手。
反思教學目的,實際就是要通過反思教學的過程真正弄清楚學生是否理解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定理的前提和結論,會不會靈活運用定理解題,定理本身包含了哪些思想方法,定理的適用范圍如何,本節(jié)課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不是已經掌握等等。要知道這一切,教師必須留意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課堂上,學生精力集中、反映積極、動作迅速、愉悅樂觀等意味著學生態(tài)度熱情、主動參與、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在這樣的一種氛圍里,學生無疑是大有收獲的。而無精打采、置若罔聞、拖拉疲塌、焦頭爛額等等則意味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很吃力,效果欠佳。其次檢查學生做課堂練習的情況。若大多數人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正確完成規(guī)定的題目,則教學目的可以說基本達到;若多數人遲遲動不了筆或只能做題目的某些步驟或即使做了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則說明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沒有真正弄懂,知識技能沒有過關。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苯虒W方法的好歹,完全取決于受教育對象的實際認知水平。反思教學方法,就是根據學生在當堂課的表現,從他們學習中感到最吃力、最不易理解的、最不易掌握的地方突破,從他們感到最無聊、最無味的地方入手,從他們最易忽略卻很富教學價值的地方擴展。找教師自身的原因,尋求最利于學生接受也最樂于接受、最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創(chuàng)造性、最利于學生各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的最佳教學形式。以數學課為例,我校總結出以下經驗:如果是課題引入得太平淡無奇,激不起同學們的興趣,可以利用數學故事、數學家的成長歷程、新奇的數學問題、身邊的數學問題等等導入;如果是定理公式的推導證明僅僅限于教材學生不好理解,可以深挖教材發(fā)掘新意改變策略,以充實的內容淺顯易懂循序漸進的形式滿足同學們的求知欲同時激發(fā)其科學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如果是例題習題的處理就事論事缺乏深度學生們不好掌握,可以層層深入舉一反三,在使同學們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盡量培養(yǎng)他們的集中思維和發(fā)散思維。
在所有的味道當中,甜味是一種基本的味覺。在全球眾多文化中,甜味都象征著美好的感覺。就像是我們老師的課堂教學,只要仔細品味,每節(jié)課中都有亮點、優(yōu)點。學校在開展校本教研的時候,通過搜集、整理、品味課堂之甜,使教師之間互相借鑒、學習成功的經驗,為自己的課堂教學所用,同時也通過這樣的形式,使教師之間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欣賞的互幫互學的濃厚教研氛圍。在評課的過程中,我校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不同學科相互聽課、評課,把不同學科的特點、優(yōu)點融會貫通,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學語言豐富:語文教師都是情感豐富的,語文的課堂都是激情四射的,語文教師能對不同的教材內容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根據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點選擇適當的語言形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使學生心領神會,把深奧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再現教材內容,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之感。
二學字正腔圓:語文教師的語言聲調抑揚頓挫得當,輕重緩急適宜。能用富有情感的語言打開學生心扉。娓娓動聽的故事,扣人心弦的英雄業(yè)績……遠勝過干巴巴的道德說教。真摯的感情、和諧的語言美扣擊著學生的心靈,敲開他們的心扉,把他們感情的琴弦撥響,引起共鳴。
三學富有啟發(fā):語文教師善于恰當地用富有教育性的語言,把思想教育巧妙地滲透在知識教育之中,用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掌握知識,獲得能力,全神貫注地進入作品,把美感種子深埋在心里。
數學是訓練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智力水平的重要學科。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和嚴謹的邏輯性,決定了數學這門學科在訓練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有著特殊的作用。社會信息的快速增長、科技的高速發(fā)展,競爭的日益加劇,要求培養(yǎng)出的學生不僅有扎實的文化基礎,而且還有敏銳的思考力、強烈的求知欲、廣泛的適應力和頑強的意志力。因此數學教師非常善于通過對數學的基礎知識的講解,通過精心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鍛煉了意志品質和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特別是那些需要學生經過周密思考,反復研究才能解決的問題,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格和克服困難的精神。未來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學生具有探索精神、適應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教材有著非常強的整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因此,要求科學教師的基本功訓練非常扎實到位,概括起來說就是:“博、看、做、講、寫、畫”六個方面?!安敝钢R面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翱础敝赣^察技巧。“做”指動手技能。包括實驗操作、儀器使用,教育制作等等?!爸v”指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講解自然現象、科學道理、科學家故事等?!皩憽敝缚茖W合理的書寫板書、教學設計、實驗報告、科學小論文等?!爱嫛敝笗唵卫L制說明圖、示意圖、制作幻燈片。為了做到以上幾點,我們要求教師廣閱讀,力爭“博”;細觀察,學會“看”;勤動手,善于“做”;常動口,擅長“說”;常動筆,學會“寫”和“畫”。
此外,還要學習品德教師的擅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習音體美教師的活潑、貼近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通過跨學科的評課,打破了學科的界限,教師眼界更寬廣了,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校本教研,聽起來枯燥乏味,但只要真正深入課堂,從發(fā)展的角度立足教師專業(yè)成長,充分挖掘課堂教學中的點點滴滴,采取不同形式,點擊不同內容,校本教研一樣可以五味雜陳,豐富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