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舉
王陽明心學體系淺析
孔令舉
王陽明的心學是對中國傳統(tǒng)儒學“內(nèi)圣外王”的揚棄。“內(nèi)圣外王”的關鍵在于“內(nèi)圣”,即自覺地做圣賢的修養(yǎng)功夫。王陽明的一生以弘揚“圣學”為己任,以踐行“圣學”為旨歸,真正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道德與功業(yè)堪稱俱臻至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立德、立功、立言”的真諦?!坝捎谒恼軐W思想高超、警策、簡明,又由于他的人生經(jīng)歷曲折、奇特、宏富”,其開創(chuàng)的心學把中國儒學又一次推向高峰。
陽明心學來源于陸九淵。陸九淵說過,“萬物森然于方寸之間,滿心而發(fā),充塞宇宙,無非是理。道塞宇宙,非有所隱遁。在天曰陰陽,在地曰柔剛,在人曰仁義。故仁義者,人之本心也。”但王陽明反對心外求理,“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贝搜砸庠趶娬{(diào)社會倫理規(guī)范的基礎在于人心的至善。由此原則出發(fā),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應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爸笔恰傲贾?,且是人心所固有?!靶募蠢硪?。學者,學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毕騼?nèi)探求之意非常明顯?!胺蛭锢聿煌庥谖崃暎馕嵝亩笪锢?,無物理矣。遺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體,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理豈外于吾心邪?”在王陽明看來,當時政治昏蔽的主要根源在于“士風衰落”和“學術不明”。士風衰落是指從政之人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的脫離;學術不明是指程朱理學的支離破碎即“義理”與“吾心”的割裂。故“心外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引領人們“正心”、“誠意”、“存天理、去人欲”,反對行濁言清、言不及行、沽名釣譽、嘩眾取寵、陽奉陰違、爾虞我詐,徹底根治當時的政治昏蔽。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有的學者把“心即理”解讀成“萬事萬物的根源在于吾心”,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只有從道德訴求的路徑去求證“心即理”,才有可能求得正解。
萬事萬物之理不在于自己的心外,于心外去探求事物之理,必定無理。王陽明用孝敬父母、忠于君王來說明“理”存在于“心”。但我們不能據(jù)此簡單的作出陽明心學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結論。因為陽明心學屬于道德哲學范疇,而道德是人所特有的精神現(xiàn)象,從這一角度出發(fā),當然可以“不假外求”。
“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吾人必致良知于行事,而后良知之知,方為完成。此陽明知行合一之說之主要意思也?!蓖蹶柮鲗τ凇爸泻弦弧焙x的概括,可以用三句話來表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關于“知”與“行”,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去理解,即把它說成是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陽明心學沒有達到這一高度。實際上,王陽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之說,均是一種道德訴求,是對當時社會政治昏蔽的一種診治。
“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shù)苷?,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賢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薄爸迸c“行”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知”是開始,“行”是完成。知與行都淵源于心,“知是心之主體,心自然會知?!币泻弦?,只須求之于吾心。“然心之本體則性也。性無不善,則心之本體無不正也。”知行本體是善的、正的,有的人為什么不能達到知行合一,原因在于被私欲隔斷,良知受蔽,不是知行的本體。知與行切忌望文生義,否則,會導致知善行善,知惡行惡。“知”是本體未被私欲所蔽的“性善”之“源”,換句話說,心之本體無私欲所蔽,即是天理,其行為便是善的、正的,符合道德要求的。故知行合一的提出,目的在于凈化人的心靈,除去內(nèi)心不道德的惡念,去從事道德的行為。因此,“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另一種表述,是道德圓成的成圣之教,屬于儒家“內(nèi)圣”功夫。
“知行合一”的前提在于不受私欲所蔽。但這種前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出現(xiàn)?,F(xiàn)實生活中確實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但我們不能據(jù)此得出人是不受私欲所蔽的結論。人是社會的產(chǎn)物,是“類”存在物,沒有“他人”,孤立的個人是存在不下去的。因此,人既要“照顧”他人,更要“照顧”自己。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就是“利益”之爭,這種“利益”之爭將伴隨著人類的始終。故人既有道德的行為,也有不道德的行為。不道德的行為只有依靠比道德力量更大的力量來約束,才能起作用。這種力量就是制度。
“致良知”就是依照良知去實踐,即棄惡從善,除去私欲所蔽,恢復本體良知。王陽明認為人的“良知”是一個充滿“天理”的心體,是一個真正的本我、自我,“這心之本體,原只是個天理,原無非禮,這個便是汝之真己。這個真己是軀殼的主宰?!边@與孟子的“性善論”是一致的。“致良知”的關鍵是“致”,包含兩個方面,即“棄惡”、“從善”,只要是善的、是的,便堅決地行;只要是惡的、非的,便堅決不行。因為善、是的事不行,惡、非的事反而去行,這是自蔽“良知”?!爸笔侨说囊环N本能,是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地方。按照孟子的說法,“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見“儒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是非之心,不待慮而之,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靈昭明覺者也?!币姼府斝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是知行合一;見父不孝,原因在于受私欲所蔽。人心被私欲所蔽,縱有良知而不能行,此知行分明是兩件。“蓋至于今,功利之毒淪浹于人之心髓,而習以成性也。”人沒有不受利欲之蔽者,所以,王陽明大聲疾呼“知行合一”,“圣人有憂之,是以推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復其心體之同然。”“棄惡”是“為善”的充要條件,沒有“棄惡”,“為善”便成為不可能?!靶捏w上著不得一念留滯,就如眼里著不得些子塵沙。些子能得幾多?滿眼便昏天黑地了。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是好的念頭亦著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也開不得了?!背耗?,剩下的就只有善念。滿心善念的人,“猶如太陽一樣光明,是一個與日月合其明、與天地合其德的人?!边@就是儒家所說的圣人。人性是“善”還是“惡”?這在中國哲學史上爭論了幾千年。人是趨利動物,用魯迅的話說,“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這與中國古語的意思完全一致:“食色,性也。”這就決定了人是“利己”多于“利他”,“惡”多于“善”,這就是人類罪惡至今不斷的原因。王陽明也充分認識到“功利之毒淪浹于人之心髓”這種“人性”之現(xiàn)實,但仍然從道德的路徑對當時的社會進行補偏救蔽,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
[2]余文武.王陽明教育思想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3]季羨林.講真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人民出版社,1994.
(孔令舉:中共畢節(jié)地委黨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學、政治學、科學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