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英
昨天講了一節(jié)表達課,內(nèi)容是《說說我的心里話》。備課之初,我擔心孩子們有所顧忌,所以我先借助一篇范文,來教孩子們認識什么是心里話,該怎樣來表達。
讀過范文之后,我說:“誰能把你的心里話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舉手的寥寥無幾,我不禁汗然。繼續(xù)啟發(fā)引導:“說說你心里最想對別人說什么,可以給老師提什么建議,如果你敢于說出來,老師一定會采納。同學們也都會敬佩你的勇敢。比如我們的家庭作業(yè)啦,還有課堂提問啦,方方面面,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纯凑l是勇敢的孩子?!?/p>
嘿,真見效!十幾只小手舉了起來。我叫到了李同學。平時他一著急,說起話來就有些結(jié)巴,我要替他抓住這個訓練語言表達的機會。也許這是他蓄積心中已久的話,他竟然說得非常流利。他的建議是讓我少留早自習作業(yè),因為他總是寫不完,只好利用下課的時間去寫。每當看著同學們自由地玩,他的心里急得不行,這時寫的東西也記不住。我及時替他把說的幾點理由板書在黑板上,并表揚了他??粗沧套痰刈?再看看教室內(nèi)一下子如雨后春筍般舉起的小手,我心中暗喜,想說的多了,話匣子打開了。這才是自由表達的氛圍!
接下來的建議可以說是有些雷同,除了班干部李同學提議在班級多養(yǎng)點花,其他同學竟都是給老師提建議,都是希望少留點家庭作業(yè)。不過,我相信,這是他們的真心話,也未嘗不可。但我又及時引導他們拓展思路。“你還有什么心里話想對爸爸、媽媽、好朋友說呢?”這時,孩子們開始思索著,江同學晃著個小腦袋笑嘻嘻地說:“老師,我想把心里話對劉同學說,但又不想讓他聽見?!蔽乙豢?動筆的時機到了,我開始訓練讓學生去寫。這時,我發(fā)現(xiàn)小宋同學一直在那拄著筆,本上只寫了一行字,還半遮半掩地不讓我看。我大致掃了一眼,原來她也是寫“少留作業(yè)”,但這并不是她內(nèi)心中最想對老師說的話,所以下筆無言了。我俯下身子說:“老師希望你對姥姥說點心里話。因為老師知道你這么長時間沒見到姥姥了,一定有許多話要對姥姥說,快點把它寫下來吧。”沒想到,小名揚竟流下淚來,看來是觸及了真情,沒多一會兒,她就動起筆來。表達作業(yè)交上來的時候,我看到了更多天真的童心。宋同學足足寫了一整頁,而且字字句句都是那么感人肺腑。
誰說他們沒有心里話,誰說我們的孩子太小,他們不諳世事?那一句句心里話足以讓人感嘆:稚嫩的童心是人世間最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