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特殊代詞“者”、“所”淺析

2008-10-10 11:05喬仲賢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08年8期
關鍵詞:古代漢語閱讀教學

【摘要】本文對古代漢語特殊代詞“者”、“所”的用途進行淺析,從“者”、“所”與一般代詞的區(qū)別,“者”、“所”做特殊代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等方面通過具體實例進行辨析,總結其規(guī)律。

【關鍵詞】古代漢語 特殊代詞 文言虛詞 閱讀教學

郭錫良先生的《古代漢語》中稱“‘者和‘所是兩個起輔助作用的代詞”?!捌疠o助作用”正是“者”、“所”做代詞的特殊之處。正因為特殊,它們的用法就顯得復雜的多,掌握起來也有難度,因此有必要辨析。

一、“者”、“所”與一般代詞的不同

一般代詞可直接指代人或物,可獨立做句子成分,但“者”和“所”不能直接指代人或物,必須和其他的詞、短語結合成“者字結構”或“所字結構”,才能指代人或物,才能做句子成分。例如:

①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保ā妒酚洝欓T宴》)

②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柳宗元《捕蛇者說》)

③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例①中的“吾”是第一人稱代詞“我”,“之”指代“項伯”;“吾”在句中做主語,“之”做賓語。它們在句中都有意義,而且這種意義是不借助其他詞的作用,是獨立的。把它們從句子中脫離出來,意義并不消失。但“者”、“所”就不行。如例②中的“者”,例③中的“所”,只有同“居”、“大欲”結合,構成名詞性的“居者”和“所大欲”,才能指代人或物,也才能做句子成分,如果把它們從句中脫離出來,它們就沒有意義了。

二、“者”、“所”做特殊代詞的相同點

(1)“者”、“所”都是起輔助作用的代詞。它們既可代人,也可以代物。例如:

④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⑤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例⑤中的“者”代人,“至者”指“到達的人”。例⑤的“所”代事物,“所得”指“得到的感受”。

(2)“者”、“所”還能代時間、處所。例如:

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論語·侍坐》)(“莫”通“暮”)

⑦疾在腠里,湯熨之所及也(韓非《扁鵲見蔡桓公》)

例⑥“者”代時間,“莫春者”指“春末的時候”。例⑦中的“所”代處所,“所及”指“到達的地方”。

(3)“者”、“所”不僅能代具體事物,還能代原因、手段等抽象事物。例如:

⑧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⑨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輸》)(“距”通“拒”)

例⑧“者”代原因,“美我者”指“認為我美的原因”。例(9)的“所”與“以”配合而代手段,“所以距子”可譯為“用來對待你的辦法”。

三、“者”、“所”做特殊代詞的不同點

(1)所在位置不同。這里說的位置,是指“者”、“所”與相關詞語的位置而言。在文言文中,它們出現(xiàn)的位置恰好相反。

“者”總是出現(xiàn)在與之相關的詞或短語的后面。如例④中的“者”在與它相關的“至”的后面;“所”總是出現(xiàn)在相關詞或短語的前面。如例⑤中的“所”在與它相關的詞“得”的前面。

(2)組合能力不同?!罢摺钡慕M合能力較強,它不僅能與動詞及其短語組合,而且還能與名詞、形容詞及其短語組合,甚至還能與數(shù)詞組合。

“者”與動詞及動詞短語的組合,在文言文中最常見。例如:

⑩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論語·侍坐》)

{11}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歸有光《項脊軒志》)

例⑩中的“者”與動詞“冠”組合;例{11}中的“者”與動詞短語“可置”組合。

“者”與名詞、形容詞及其短語的組合,在文言文中也常見。例如:

{1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13}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附伏。(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

{1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蘇軾《石鐘山記》)

{15}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蘇軾《超然臺記》)

例{12}中“者”與名詞“寡人”組合,例{13}中“者”與名詞短語“庸夫愚婦”組合,例{14}中“者”與形容詞“陋”組合,例{15}中“者”與形容詞短語“可樂”、“可悲”組合。

“者”與數(shù)詞結合,在文言文中也不少。例如:

{16}此三者,吾遺恨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17}夫此六者皆謙德也。(《韓詩外傳》)

例{16}的“者”與數(shù)詞“三”組合,例{17}的“者”與數(shù)詞“大”組合。

但是,“所”的組合能力卻比較弱,它主要與動詞及其短語組合?!八迸c動詞組合,在文言文中也很常見。例如:

{18}蓋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19}過蒙技擢,寵命伏渥,豈敢盤桓,有所希翼。(李密《陳情表》)

例{18}中“所”與動詞“至”組成名詞性短語,“所至”就是“所到達的地方”。例{19}中“所”與動詞短語“希翼”組合成名詞性短語?!八R怼弊g為“另外的企求”或“非分的想法”。

(3)指代對象不同。在文言文中,“者”與動詞或動詞短語組合,一般情況下,“者”的指代對象是人,代表施動者。例如:

{20}古之學者必有師。(韓愈《師說》)

{21}為國者勿使為積威之所劫哉?。ㄌK洵《六國論》)

例{20}中“者”與動詞“學”相組合,指代對象是“求學的人”,是“學”的使動者;例{21}的“者”與動詞短語“為國”組合,指代對象是“治理國家的人”,是“為國”的施動者。

“所”與動詞及短語組合時,指代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都代表受動者。例如:

{22}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歐陽修《伶官傳序》)

{23}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22}的“所”與動詞“立”結合,“所”指代對象是“所立的國君”,是“立”的受動者;例{23}中“所”與動詞短語“共傳”結合,“所”指代對象是“傳下來的寶物”,是“傳”的受動者。

另外,“者”、“所”經常與動詞或動詞短語共同組合成名詞性短語。這時“者”服從“所”,共同指代受動者。可見“者”的指代能力比“所”弱。例如:

{24}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呂氏春秋·察今》)

{25}于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史記·魏公子列傳》)

以上兩例中,“者”、“所”與動詞“契”和“容”組成名詞性短語,都是受動者。由此可見,在這種情況下,“者”是服從“所”的。

“者”、“所”作為特殊的代詞,在文言文中表現(xiàn)是復雜的。上面只是就它們的共性特點和不同之處做一些粗淺的分析,自然不能概括“者”、“所”在文言文中的所有意義了。

★作者簡介:喬仲賢,甘肅省景泰一中教師。

猜你喜歡
古代漢語閱讀教學
《北冥有魚》注釋比較研究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一帶一路”國家古代漢語課程調查報告
習作單元中的閱讀教學
大學古代漢語教學中傳統(tǒng)方法的堅守和信息傳播時代的創(chuàng)新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對師范學校古代漢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探討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怀来县| 大兴区| 梁河县| 布尔津县| 鲜城| 潼南县| 莒南县| 建湖县| 延安市| 新泰市| 瓦房店市| 安乡县| 景宁| 舞钢市| 米泉市| 元氏县| 门头沟区| 浑源县| 定襄县| 高阳县| 汉中市| 定结县| 三穗县| 昌邑市| 山西省| 盐津县| 永泰县| 洛南县| 兴化市| 砚山县| 乡宁县| 武隆县| 沙河市| 齐河县| 米林县| 门头沟区| 南通市| 原阳县| 普宁市| 武城县|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