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愛玉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熱愛教育,先后做官14年,但講學卻達50年之久,而且始終不倦,堪稱“宋代孔子”。他的教育思想對宋以后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他關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論述,對今天的大學生道德教育仍有借鑒價值。在教育目的方面,朱熹要求學校把德育放在首位?!皩W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勝,而患理義不足悅其心”。他認為教育學生自幼必須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shù)開始,以修養(yǎng)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學生“明人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教育方法上,他用“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為學的次序。并提出“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篤敬作為修身之要”;以“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作為處事之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作為接物之要??梢娭祆渌鲝埖慕逃康呐c教育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校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學生明人倫,使禮儀能悅其心。他承襲了孔孟儒家的教育方法,同時綜合了宋儒名家的主張,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又積累不少經(jīng)驗。對我們現(xiàn)在學校德育工作有借鑒意義。舉其要點,約有三項。
一、 積極教導與防治并重
朱熹認為,教導學生應該從積極方面去指導說服,少做處理性的消極工作,學者深明“義理”,“充長善端”而心悅誠服,其效果要比訂立規(guī)章制度好得多。他又說:“嘗謂學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義之不足以悅其主,而區(qū)區(qū)法制之未防之……亦必不勝乎”。(《同安縣諭職事》)學生的心中有了“理義”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為學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學業(yè)都無著力處。同時,他在《蒙童須知》和《訓學齋規(guī)》中,對于學生在學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詳加標明,關于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清潔,讀書寫字以及其他雜細事宜,也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他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這些細則而行動,用“規(guī)矩”養(yǎng)成“方圓”,以表明深明“理義”。雖然朱熹所主張的“理義”與現(xiàn)在的學校德育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但是他對學生積極教育與防止并重的做法卻值得借鑒。當前在大學生中,不少學生缺乏理想,一切以個人為中心,是非標準差。特別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潛藏著信仰、信念、信任危機;愛國主義思想淡薄。我國的大學生從幼兒園開始都唱熱愛共產(chǎn)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歌,小學、中學都進行政治教育,考試成績都是八、九十分,但實際情況怎么樣呢?這需要我們深思,需要我們找到進行德育的有效方法。光是灌輸概念、術語不行,要制定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規(guī)則,既引導又防治,雙管齊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循序漸進、積善成德
朱熹一貫主張教育內(nèi)容不但要有整體性,而且要有系統(tǒng)性,要循序漸進。他主張學生從八歲起入學,受小學教育,從十五歲起入大學,受“大人之學”教育。他認為小學是基礎,基礎不牢固,到了大學再填補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小學要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書數(shù)之習,并在實際練習中入手,以 逐步培養(yǎng)其德性。等其長大,進入大學,就要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窮理”的功夫,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別重視小學教育的內(nèi)容。中國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熹以前,小學沒有書籍,是朱熹把古代賢人的“嘉言善行”匯集記錄起來,編成《小學》,內(nèi)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為小學必讀之書。此外還專為蒙童編寫了《蒙童須知》,內(nèi)容切實可行,有助于小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朱熹還主張小學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讀《大學》以定其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展;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讀了“四書”再讀其他經(jīng)書。儒家學者把“四書”視為學者必讀之書,也實始于朱熹??梢娝趯W生的道德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視貫徹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原則。小學與大學的思想道德教育應是整體的。小學是大學的基礎,大學是小學的提升。雖然程度有深淺但內(nèi)容卻是一貫的。循序漸進又步步提高,這樣教育效果就會顯著。這對我們今天的學校德育也是有借鑒意義的。從目前學校的德育來看,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的德育內(nèi)容銜接不夠緊密。德育方法是“關、管、灌”的鐵三角。從大學生的情況來看,有兩方面較差:一是缺乏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有的人連最起碼的公共道德、衛(wèi)生常識都沒有。志大才疏,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據(jù)報道有的大學設有七個部門管理學生還沒有管理好,這是因為中小學生沒有打好底子,到了大學還是“抱著走”。二是大學生的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識弱。這與中小學的德育目標有關。中小學的政治課只重視課堂教學,把提高升學率作為唯一目標,把中小學辦成“升學預備班”,以智育代德育。事實證明這對學生的成長危害極大。所以學校教育應把德育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積小善成大德,積小德成大善。
三、“致知”“踐行”相結(jié)合
朱熹自己做學問就在于“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所以他教學生也是從“窮理”與“篤行”入手。他主張的“窮理”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就書本來“窮理”;二是就書本內(nèi)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窮理”。但他認為“窮理”只是完成了“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的工夫。知道事物的當然之理是不夠的,還必須進一步躬行實踐,以完成“篤行”的功夫,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所謂“知而不行,則前所窮之理,無所安頓,徒費講學之功”。(《白鹿洞書院教條》)因之,他認為“窮理”與“篤行”二者必須結(jié)合而不可分離。他說:“書窮理,當體之于身”。“讀書不可專就紙上求禮儀,須反來就自身上推究”,“為學之實,固在踐履;茍徒知而不行,誠與不學無異。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則所踐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保ā恫軣o可書》)所以說:“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保ā吨熳诱Z類輯略》)從這些言論中,可知他是非常重視知行結(jié)合。這對今天的大學道德教育也有借鑒之處。躬行實踐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中國人以德為首、以才為輔,寧可有德無才,不可有才無德?!盁o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濟其奸。”這就是知與行問題。朱熹提出 “知行常相須”,認為知行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促進。這有雙重意義:一是以其地位論,行重于知,知是為了行;二是以其進程說,知先行后,有知才能行。他認為:“大抵學問只有兩途,致知、力行而已”,“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認為“為學之功,且要行其知”,把“行”作為“知”的目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從根本上說,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識與思想道德實踐互動的過程,同時也是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法律制度、道德規(guī)范為行為者所認同,并具體化、個性化的結(jié)果。任何一種道德品質(zhì)都包含著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四個基本要素。一個人的品德同他掌握的知識,雖然同屬于精神領域的東西,卻有著不同的性質(zhì)。構(gòu)成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不僅需要他認識到,而且必須與他的情感體驗相結(jié)合,通過意志中介而見之于行動。思想道德不單單是認識或心理問題,更重要的是踐履問題。實踐活動對大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和發(fā)展起決定性的作用。首先,實踐活動有助于青年學生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大學生因為缺乏實踐經(jīng)驗,在具體——抽象——具體的思維鏈條上,具體一環(huán)常常殘缺不全,或失之片面,或失之膚淺,從而導致整個思維的缺陷。他們可以利用實踐中獲得的豐富的感性材料來充實思維的鏈條,加深對課堂所學理論的理解,進而在理性上得到改善和升華。其次,情感體驗是構(gòu)成品德的重要因素,也是行動的動力之一。必須讓大學生親自在實踐中經(jīng)過多次嘗試,親身感受和證明某一認識的正確性,才能產(chǎn)生情感和信念。再次,實踐是意志形成的關鍵。意志是人的行為心理機制具有決定意義的環(huán)節(jié),是行為者使自己的動機、目的付諸實踐而自覺努力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學證明,認識過程本身并不具有控制情感、情緒的功能,而必須由意志這個中介來完成。大學生處于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身心的劇變,情感的波動,復雜心理矛盾的增加,更需要增強意志的控制能力。一個人的意志由脆弱到堅強必須通過實踐活動在成功和失敗的磨練中才能得以實現(xiàn)。最后,行為的外在實踐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活動與效果。人的道德品質(zhì)只有在行動中才能體現(xiàn)。大學生只有深入實踐,了解社會,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才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發(fā)展和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加強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