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通過設計啟發(fā)性問題、創(chuàng)設探究式環(huán)境、鼓勵合作探究和提升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等策略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數學應用能力。這些舉措對于解決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脫軌的困境有顯著的助益,它們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問題解決技巧、團隊協作和溝通技巧,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筑牢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法;啟發(fā)性問題;合作探究;歸納總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5)01-0073-03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學正逐漸從傳統的知識灌輸向探究式學習轉變。探究式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發(fā)現式學習,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本文將探討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通過設計啟發(fā)性問題、創(chuàng)設探究式環(huán)境、鼓勵合作探究以及提升歸納總結能力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為他們的數學學習和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探究式教學法,以其獨特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探索和發(fā)現知識的平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這種教學法的意義尤為深遠。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初中作為學生數學學科學習的關鍵時期,初中數學涵蓋的知識內容和難度都較之前有了顯著提升。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這一轉變,探究式教學法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精心設計具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深入思考和積極實踐。這種教學模式旨在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僅使他們樂于接受知識,更能引導他們從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轉變?yōu)榉e極主動地去探索知識。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將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和樂趣,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被置于主導地位,被賦予了充分的主動性和探索性。當面對復雜多變的數學問題時,他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化身為積極的探索者。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需要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結合自身的獨特思考,不斷嘗試并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樣的過程不僅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記憶更為牢固,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這種能力在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生活中將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使他們能夠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方法,它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探索并解決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和實踐者[1]。通過小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溝通交流和共同努力,學生不僅能夠在解決問題中增長知識,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成為真正的探索者,他們的學習之旅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二、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為學生后續(xù)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更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和問題解決能力的關鍵[2]。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甚至可能阻礙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教學內容過于抽象
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確實存在抽象度較高的問題。無論是代數、幾何還是其他數學分支,都包含了大量復雜的數學概念和公式。這些概念和公式通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相去甚遠,因此,需要學生具備卓越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來深入理解。然而,對于部分學生來說,這種高度的抽象性成為他們學習的障礙。他們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無法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也難以理解其中的邏輯關系。長期下來,這種困惑和迷??赡芤l(fā)學生對數學的厭學情緒,甚至導致他們放棄數學學習。
(二)缺乏足夠的互動與實踐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過度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參與度和實踐機會被嚴重壓縮。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缺乏足夠的互動和實踐。這不僅剝奪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揮。課堂上,學生往往只是忙于記筆記,缺乏深入思考和應用知識的機會。長此以往,不僅學生的數學能力難以提升,還可能引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消極情緒,甚至產生厭學心理。因此,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我們迫切需要改革教學方式,引入更多互動和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激發(fā)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三)缺乏個性化教學
在當今的教育環(huán)境中,個性化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每個學生都是獨具個性的存在,他們在學習的速率、對知識的領悟能力、個人的興趣偏好以及所具備的先驗知識等方面都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然而,傳統的數學教學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即教師按照統一的進度和方式進行授課,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如果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可能會使得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難以跟上教學步伐,進而造成學習上的困難和壓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尋求更為靈活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跟上教學進度,并從中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3]
(四)數學教學與現實脫節(jié)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一個顯著的問題就是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脫節(jié)。許多學生發(fā)現,他們在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學習的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卻難以找到應用的場景。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枯燥無味,更重要的是,它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往往只是機械地記憶數學公式和解題方法,以便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但這樣的學習方式顯然無法真正發(fā)揮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因此,我們應當深入反思并更新數學教學的目標與策略,力求將數學理論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從而使學生能夠真切地體會到數學的吸引力和實用價值。
三、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深入應用策略
(一)精心設計啟發(fā)性問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
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問題的設計無疑是一劑催化劑,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這不僅僅是對學生數學技能的提升,更是對他們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在精心設計問題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力求使問題與學生產生深刻的共鳴。比如,教師可以結合熱門的數學游戲,如數獨、數學謎題等,設計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玩樂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同時,數學故事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通過講述有趣的數學故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其中的數學問題。問題的難度也是教師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方面,問題過難可能會讓學生望而卻步,失去探索的興趣;而問題過易則可能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讓學生在挑戰(zhàn)中感受到成長的喜悅。(二)創(chuàng)設豐富的探究式環(huán)境,提供充足的探索資源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需要精心創(chuàng)設一個豐富而充滿挑戰(zhàn)的探究式環(huán)境,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索資源[4]。這樣的環(huán)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教師應積極構建一個資源豐富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這包括為學生提供各種數學書籍、期刊、網絡資源等,讓他們能夠獲取廣泛而深入的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數學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和研究成果,培養(yǎng)他們的學術素養(yǎng)和批判性思維。教師應積極運用當前先進的教學工具和技術,發(fā)揮其在教學中的最大效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生動、直觀的數學學習體驗。
(三)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圍繞某一數學問題展開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需要相互協作、溝通交流,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使他們學會在團隊中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同時尊重并吸收他人的優(yōu)點。為了確保合作探究的有效性,教師需要進行周密的策劃和準備。首先,教師需要明確分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并承擔一定的責任。其次,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當著重塑造學生的協作理念與團隊凝聚力,以助其更好地融入集體,共同實現目標。讓他們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共同為完成任務而努力。此外,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反饋,幫助他們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果。
(四)提升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鞏固學習成果
在初中數學的探究式教學中,歸納總結的能力顯得尤為關鍵。這不僅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檢驗,更是他們數學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體現[5]。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教師需要引導他們學會有效地進行歸納總結。在探究式教學的課堂上,教師通常會設置一系列的問題或任務,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合作討論,并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許多新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而這些都需要他們進行及時的歸納和總結。為了提升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策略。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次課后編寫學習筆記,將當天學到的知識點、解題方法以及自己的思考過程記錄下來。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夠逐漸掌握歸納總結的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這一工具進行知識的梳理和歸納。通過制作思維導圖,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從而幫助他們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在課堂交流的黃金時刻,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們主動展示自己的學習碩果。此舉不僅能夠為他們搭建起一個鍛煉自信與表達能力的舞臺,更能促使他們在欣賞他人作品的過程中,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汲取無盡的啟發(fā)與靈感。
四、結語
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設計啟發(fā)性問題、創(chuàng)設探究式環(huán)境、鼓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以及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等方式,我們可以解決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以及數學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這將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兵華.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4(10):46-48.
[2]楊繼翔.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策略研究[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4(10):77-79.
[3]朱艷玲.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策略研究[A].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中國文化信息協會文教成果交流專業(yè)委員會.2024年文化信息發(fā)展論壇論文集(二)[C].寧陽縣第二十四中學,2024:3.
[4]慕寶善.合作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育藝術,2024(5):27.
[5]鄭宗亮.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4(4):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