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材的單元語篇通常圍繞同一主題展開,主題意義是單元教學的核心?;谥黝}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能夠整合課程內(nèi)容,實施深度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落實學科育人目標。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單元主題意義的重要體現(xiàn)。本文從單元教學視域出發(fā),探討了如何在單元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出了以下建議:深入解讀單元主題,設定文化意識培育目標;設計進階性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文化認知、體驗和行為;關注多樣性作業(yè)設計,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和思維。
關鍵詞:單元教學;主題意義;文化意識
作者簡介:吳有珍,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
英語教學是一種跨文化的教育活動,不僅要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學生能夠在跨文化的語境中有效地溝通和交流?!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文化意識列為英語課程要培養(yǎng)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之一,指出文化意識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yōu)秀文化的鑒賞,是學生在新時代表現(xiàn)出的跨文化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選擇。文化意識的培育有助于學生增強家國情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涵養(yǎng)品格,提升文明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
英語教材的單元語篇通常圍繞同一主題展開,主題意義是單元教學的核心?!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單元是承載主題意義的基本單位,要求教師認真分析單元教學內(nèi)容,梳理并概括與主題相關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需求,確定教學重點,統(tǒng)籌安排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擴展主題意義?;谥黝}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能夠整合課程內(nèi)容,實施深度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落實學科育人目標。
YyMVTJgRJu7YWkzeIIZ2mqoFLrsds6LqYBkkaYfl+B8=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單元主題意義的重要體現(xiàn)。在單元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單元主題和語篇內(nèi)容,制定文化意識培育目標,設計文化意識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感知、理解、比較、評價和傳播中外文化,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提高跨文化溝通能力和文化自信。
本文從單元教學視域出發(fā),探討了如何在單元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深入解讀單元主題,制定文化意識培育目標
單元主題是文化意識培育的意義支架,語篇研讀是挖掘主題意義的基點。教師要深入解讀和分析單元內(nèi)各語篇及相關教學資源,提煉出單元的邏輯主線,并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邏輯和生活經(jīng)驗,對單元內(nèi)容進行必要的整合或重組,建立單元內(nèi)各語篇內(nèi)容之間及語篇育人功能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具有整合性、關聯(lián)性、發(fā)展性的單元育人藍圖。教師應根據(jù)語篇特點和學生的學情建構各板塊具體的文化意識教學目標,并使之成為相互關聯(lián)、層層遞進的整體。
二、整體研讀教材,梳理單元文化內(nèi)容
教師要對單元教材進行整體研讀,從主題語境的角度,梳理單元內(nèi)各語篇所涉及的文化內(nèi)容,包括文化知識、文化內(nèi)涵、文化差異、文化價值等,分析文化內(nèi)容的特點、難度、重要性和適宜性,確定文化內(nèi)容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制定文化意識培育目標提供依據(jù)。
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6 “The media”為例,該單元的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涉及的話題是媒體。單元中的五個語篇分別涉及國際要聞、名人與媒體的關系、廣告的發(fā)展、報紙刊登的不同類型的文章以及一封寫給當?shù)貓笊绲谋磉_自己觀點的正式信函。單元內(nèi)的文化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媒體的功能和影響。媒體是傳播信息、影響輿論、塑造價值觀的重要工具,也是反映社會現(xiàn)實、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媒體的功能和影響體現(xiàn)在各個語篇中,如Reading A中的“Media is the mirror of society”,Reading B中的“Celebrities and the media have a love-hate relationship”,Integrated Skills中的“Advertising is a powerful force in modern society”等。
媒體的責任和道德。媒體作為公共資源,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遵守道德規(guī)范,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公正性和合法性。媒體的責任和道德在各個語篇中也有所體現(xiàn),如Reading A中的“Journalists should report the truth 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
三、設計進階性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文化認知、體驗和行為
文化意識的培育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引導學生從文化認知、體驗到行為的層層深入,實現(xiàn)文化意識的提升和轉(zhuǎn)化。教師應根據(jù)單元主題和語篇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設計具有進階性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設計認知性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
認知性教學活動是文化意識培育的基礎,目的是讓學生獲取和理解文化知識,掌握文化內(nèi)涵,分析文化差異,建立文化觀念。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講解、展示、討論等方式,向?qū)W生呈現(xiàn)和解釋文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文化知識的框架,澄清文化知識的誤區(qū),增強文化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例如在Reading A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和總結(jié)媒體的功能和影響,如:
What are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media?
How does the media affect our society and our lives?
教師可以通過講解的方式,向?qū)W生介紹和解釋一些與媒體相關的文化知識,如: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教師可以通過展示的方式,向?qū)W生展示一些與媒體相關的文化實例,如:
Some famous media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logos
Some famous journalists and their works
教師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和比較中外媒體的文化差異,如: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a in terms of their roles, functions, influences, responsibilities, etc.
(二)設計體驗性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感受能力
體驗性教學活動是文化意識培育的核心,目的是讓學生親身感受和體驗文化,激發(fā)學生的文化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情感,提升學生的文化鑒賞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模擬、演繹、創(chuàng)作、評價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和體驗文化活動,幫助學生感知文化的魅力,表達文化的情感,欣賞文化的美感,形成文化的品味。
例如在Reading B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模擬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名人與媒體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演繹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媒體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作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媒體的創(chuàng)意和技巧;教師可以通過評價的方式,讓學生體驗媒體的評估和反思。例如: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two groups: pro and con.
Ask each group to choose a media issue that the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such as media censorship, media violence, media diversity, media responsibility, etc.
Ask each group to prepare some arguments an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ir position, and some counterarguments and rebuttals to challenge the opposite position.
(三)設計行為性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交流能力
行為性教學活動是文化意識培育的目標,目的是讓學生運用和傳播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文化適應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交流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溝通、合作、分享、展示等方式,讓學生運用文化知識和技能,與他人進行文化交流,幫助學生建立文化的自信,克服文化的障礙,實現(xiàn)文化的互動,促進文化的融合。
例如在Listening Skills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讓學生運用媒體的語言和技巧,與他人進行文化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運用媒體的知識和技能,與他人進行文化合作;教師可以通過分享的方式,讓學生運用媒體的知識和技能,與他人進行文化分享。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pairs or small groups.
Ask each pair or group to choose a topic related to the media, such as media literacy, media bias, media regulation, media criticism, etc.
Ask each pair or group to cooperate with another pair or group to exchang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on their videos, and make necessary revisions.
四、關注多樣性作業(yè)設計,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和思維
多樣性作業(yè)設計是文化意識培育的延伸,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繼續(xù)探索和學習文化,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和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能力。教師應根據(jù)單元主題和語篇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設計具有多樣性的作業(y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設計觀察性作業(yè),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觀察性作業(yè)是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發(fā)現(xiàn)文化現(xiàn)象,記錄和分析文化信息,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增加學生的文化敏感度。教師可以通過指定或自選的方式,讓學生選擇一個與媒體相關的文化主題,如媒體的類型、內(nèi)容、形式、風格、影響、評價等,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通過各種渠道,如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網(wǎng)絡、社交媒體等,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文化信息,如新聞、評論、廣告、漫畫、視頻、音頻、圖片、數(shù)據(jù)等,形成一份觀察報告,包括觀察目的、觀察方法、觀察結(jié)果、觀察分析、觀察感想等。
(二)設計探究性作業(yè),拓展學生的文化思維
探究性作業(yè)是讓學生在課外資源中,探究和學習文化知識,解決和回答文化問題,拓展學生的文化思維,提高學生的文化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提供或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選擇一個與媒體相關的文化問題,如媒體的發(fā)展、變化、趨勢、挑戰(zhàn)、機遇等,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通過各種方式,如閱讀、搜索、訪問、調(diào)查、實驗等,收集和分析相關的文化資料,如書籍、文章、報告、論文、數(shù)據(jù)、案例等,形成一份探究報告,包括探究目的、探究過程、探究結(jié)果、探究結(jié)論、探究建議等。
五、結(jié)論
本文從單元教學視域出發(fā),探討了如何在單元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出了以下建議:
深入解讀單元主題,制定文化意識培育目標,使之成為單元教學的核心和導向。
設計進階性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文化認知、體驗和行為,使之成為單元教學的基礎、核心和目標。
關注多樣性作業(yè)設計,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和思維,使之成為單元教學的延伸、拓展和提升。
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單元主題意義的重要體現(xiàn)。在單元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交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希望本文的建議能為英語教師的單元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齊地爾.《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19):32-37.
[4]閆小娟,杜夢宏.基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課例研究[J].學苑教育,2022(3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