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能為寫作提供文體范式、搭建思路框架、積淀語言基礎、引領思想內涵,讀寫結合教學是寫作教學和學習的有效方法。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 Section B3a-3c為例分析了基于主題要求,明確寫作任務;梳理范文結構,構思寫作框架;分析范文語言特點,借鑒寫作句式;基于提綱要點,完成寫作初稿;通過自評互評,完善寫作初稿;多模態(tài)互動展示,調動寫作興趣的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
關鍵詞:初中英語;讀寫;教學
作者簡介:樊玉萍(1973-),女,新疆瑪納斯人,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教育工作服務中心,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
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每一單元的3a-3c都是系列寫作教學活動,而活動前基本上都安排了與本單元主題語境相關的閱讀語篇,然后再遷移到實際生活完成寫作任務,七到九年級不同之處就是閱讀語篇的難度不斷增大。其實,教材中這些閱讀語篇的設計不僅僅是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技能、培育文化意識和鞏固學生在語篇中靈活運用目標詞與語句的能力,它同樣是學生接下來寫作的范文語篇,是寫作框架搭建的基礎,是寫作提綱羅列的參考樣本,是寫作語言運用的來源地,是寫作語法規(guī)則使用的模仿點,是寫作體裁選用的示范本,教師若能在寫作課上充分利用這些閱讀語篇的文本,采用讀寫結合教學,就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一、基于文本閱讀的寫作教學原則
1.主題意義統(tǒng)領化。以單元整體教學為入口,找到語篇主題意義之間的聯(lián)系,提煉單元大觀念,建構單元育人藍圖,以單元大觀念為引領,引導學生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探究主題意義,進而將主題意義遷移到寫作中。
2.教學目的明確化。基于文本閱讀的寫作教學,寫作活動是主要活動,閱讀活動是為寫作活動服務的,因此,教師要合理設計閱讀與寫作活動的時間,理解性技能與表達性技能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讀與寫的有效平衡,進而達到以寫作為主要目的的有效輸出。
3.教學活動層次化。秉持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學生閱讀與寫作活動,教師可以先設計速讀文本,提取與梳理文本信息、歸納文本結構的學習理解類活動,再設計細讀文本,分析文本結構、討論文本語言的初步應用實踐類活動,最后設計獨立寫作,運用評價量表開展自評與他評的遷移運用類活動。
4.學習評價持續(xù)化。秉持教學評一致性,在學習活動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將評價任務鑲嵌其中,設置評價要點,注重對文本信息的梳理、概括、整合、主題意義的探究及寫作的評價。
二、基于文本閱讀的寫作教學設計流程
簡而言之,讀寫結合教學能幫助學生獲得語言的支持和結構模式,是寫作教學和學習的有效方法。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Section B 3a-3c為例呈現(xiàn)基于文本閱讀寫作教學設計流程。
(一)單元建構,探究主題意義
在單元寫作中,寫作內容表達的思想內涵往往是通過本單元多個語篇來滲透的,因此教學前可先對本單元的各語篇和范文語篇進行研讀,探究主題意義,確定語篇之間的聯(lián)系,結合學情分析建構基于文本閱讀的寫作教學邏輯,筆者通過對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各個語篇進行分析,建構如下主題意義、語言特點關聯(lián)圖。
根據(jù)以上關聯(lián)圖可知,本單元的大觀念是“通過談論夢想工作、新年打算及實現(xiàn)目標的舉措,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目標,學會制訂階段計劃,堅持、努力做好當前舉措之事,好好學習,最終實現(xiàn)人生目標”。這個大觀念滲透在單元中的每一個語篇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探究此大觀念,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最終能夠在寫作中表達出這種價值觀念。因此,教師在教學前首先要明白這個大觀念,在單元的語篇學習及寫作教學中設計活動讓學生體驗此思想內涵,并最終在寫作中表達出來。
(二)范文研讀,設定教學目標
范文語篇為學生提供體裁框架、寫作策略、主題內容或重點語言中的部分要素。因此,教師在明確單元主題意義之后可以先對寫作的范文從主題與內容、寫作目的、語篇結構、語言特點開展范文語篇研讀,進而設定寫作教學的教學目標,再圍繞目標設計學習活動。本單元的范文語篇是計劃中的第一個目標的陳述,具體研讀如下。
1.體裁與內容。本文屬于應用文,具有針對性、真實性、實效性。筆者先談論計劃的價值與意義,打算定四個目標,范文給出第一個目標的內容、舉措、原因,要求學生寫作其他三個目標的內容、舉措、原因,第一個目標是提升個人能力,舉措是培養(yǎng)一種愛好,學習唱歌,原因是唱歌能給家人帶來歡樂。
2.寫作目的。通過介紹計劃的開端及制訂的第一個目標的內容、舉措、原因的文本示范,讓學生了解關于計劃的文體結構形式,能夠仿照范文結構,借鑒范文語言特點,運用單元內各語篇中的語言內容,在單元大觀念的引導下寫出自己的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目標的具體任務、舉措、原因。
3.語篇結構。此范文的語言結構如圖三所示。
4.語言特點。本文時態(tài):(1)be going to...(2)語塊:Resolutions are.../The first resolution is.../help to make .../ take up.../learn to.../ listen to... (3) 連接詞and:They may help you to make you a better man and to make your life easier / so: Sing is a great activity, so I am going to learn to sing . /because: I think this will also make my family happy because they love to learn to music。
針對以上幾個方面對范文研讀后可以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如下:
1.基于寫作的目的、文體和要求,閱讀、分析范文的結構,能夠列出描述自身實施第二個目標( improving my physical health)/第三個目標(improving my relationships with my family and friends)/第四個目標( doing better at school)的具體任務要點、措施及原因;能夠發(fā)現(xiàn)范文文本中作者運用的時態(tài)、常用詞組的表達法及連接詞,將其應用于自己具體的寫作中,學會寫一個完整的新年計劃。
2.基于本單元2b閱讀語篇的主題意義及范文3a所表達的主題意義,能夠在書面表達自己的新年計劃時,將主題意義的思想內涵融入其中。
3.能夠通過自評和互評,改進初稿的結構、內容和語言句子,完善寫作。
(三)讀寫結合,任務驅動輸出
1.復習單元主題,明確寫作任務。課堂開始,教師先引導學生復習單元主題,引發(fā)學生對單元主題的思考,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激活與主題相關的語塊,以任務驅動的形式明確提出寫作任務。本單元的主題是圍繞“l(fā)ife goals”展開,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目標,學會制訂階段計劃,堅持做事,最終實現(xiàn)人生目標。而本課時要求學生圍繞“resolutions”在完成新年計劃的第一個目標的閱讀填空的基礎之上完成其他三個目標續(xù)寫,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先明確本節(jié)課的任務是參考課本所給的第一個目標的表述完成其他三個目標表述,寫一篇 “My New Year's Resolutions”的文章。
2.梳理范文結構,構思寫作框架。在明確寫作任務之后就要引導學生梳理教材提供的范文結構,梳理范文結構時盡量用可視化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呈現(xiàn),使文章的結構內容一目了然,而且能為寫作時羅列內容要點提供框架支撐。本課范文是一篇用詞的正確形式填空的文本,所選詞匯(take/listen/ make/is/ help/learn/are等)基本上都是學生在寫作中需要運用的動詞,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分析詞性、上下文語境的基礎上選詞填空,體會這些詞的用法,之后再讓學生認真閱讀文本、梳理范文結構,如圖3所示,最后在圖1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用關鍵詞列寫作要點,如圖4所示。
根據(jù)這兩個圖式,教師可引導學生確定寫作提綱并將寫作要點補充到提綱中去。
3.分析范文語言特點,借鑒寫作句式。當學生列出寫作提綱、寫作要點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范文中的語言特點,注意范文中的時態(tài)、連詞用法、語法結構、銜接技巧,進而學會遷移到寫作中,能用范文中的語言組織自己的寫作要點。例如,本段I am going to...的結構表示打算干什么,引導學生在表述計劃做什么事主用“be going to ...”結構;句型“I think singing is a great activity so I am going to learn to sing”,引導學生會用連詞so連接兩個簡單句,表達因此、所以的意思; 句型“The first/second/third/fourth resolution is...”引導學生關注名詞前用序數(shù)詞做定語時,其謂語動詞用單數(shù);句型“I think this will also make my family happy because they love to listen to music and sing together ...”引導學生會用從屬連詞because 表述原因,連接原因狀語從句,同樣引導學生會用連詞and 連接并列的句子或動詞詞組。
4.基于提綱要點,完成寫作初稿?;谔峋V、寫作要點,借鑒范文中有效的語言表達,給學生一定的寫作要求和時間,讓學生獨立寫出初稿,此時教師要隨時觀察學生初稿中綜合運用所學詞語、句型和結構的情況,以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反饋。
5.通過自評互評,完善寫作初稿。學生在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自評,通過自評引導學生反思和評價自己文章的表達效果再互評,通過互評引導學生反思和評價同伴文章的表達效果,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遇到自己弄不清、拿不準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之間商量、討論,或請教教師,直到得到滿意的答復。但在學生自評與互評中,教師要給一定的評分標準或寫作自評表、互評表,評分標準要根據(jù)寫作內容要求、學段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學段學業(yè)水平要求等綜合制訂,例如本節(jié)課可以給學生如下評價表引導學生自評與互評。
6.多模態(tài)互動展示,調動寫作興趣。一篇好的文章有人欣賞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每個學生都希望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因此教師還要給學生一定的平臺展示??梢宰寣W生先在組內分享,再在全班分享,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自己的英語作文,并作出相應的評價。如果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可借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組建英語寫作論壇, 讓學生在論壇里發(fā)表英語作文,也可探討英語寫作中的單詞變型和語法、語序問題,交流寫作經(jīng)驗。由此,既調動了學生寫作興趣,也能讓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文章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糾正。
總之,基于文本閱讀的寫作教學不僅使學生的閱讀有了明確的目的和意義,也為學生完成寫作任務搭建了臺階,使寫作過程變得水到渠成,既體現(xiàn)了讀與寫的互惠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評價、合作學習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實現(xiàn)了育人目標,同時還潤物細無聲地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胡明珠.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5(36):107-109.
[3]李寶榮.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實踐策略[J].英語學習,2022(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