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麗
摘要:勞動教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一定條件下,教師可以將勞動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相融合,助力學生構建正確的勞動觀,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勞動精神,塑造可貴的勞動品質,從而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對勞動教育與語文教學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勞動教育與語文教學融合的途徑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勞動教育 語文教學 融合途徑
引言
實施勞動教育是促使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必要途徑?!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提出,將勞動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勞動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需借助語文教材中蘊含的豐富的勞動教育素材,助力學生構建正確的勞動觀,培養(yǎng)其積極進取的勞動精神,進而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
一、勞動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重要性
隨著課程標準的不斷完善,勞動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占據(jù)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具有幸福生活的能力。因而,引導學生從小進行勞動實踐活動,不但能讓學生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好品質,還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語文學科由于自身的特點已逐漸成為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將勞動教有和語文課程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從小樹立強烈的勞動意識,培養(yǎng)勞動精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并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勞動實踐,通過勞動健全自身,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品質。所以,將勞動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對學生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勞動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途徑
(一)深入挖掘教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高爾基說:“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勞動教育,可以從小樹立刻苦學習的精神和勞動意識,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師應當挖掘出語文教材中和勞動教育相關的內容,找到二者最佳的契合點,進而使二者得到有效融合,以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形成熱愛勞動的意識。
例如,在學習《千人糕》時,通過文中爸爸和孩子之間的對話,學生領會到生活中的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均要經過很多勞動者參與才能完成,缺少哪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可以完成。其教育學生要愛惜和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任何一樣東西的制作都需要成千上萬人的合作,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還有哪些和“千人糕”類似的勞動成果。課堂上學生津津樂道,列舉出了千人桌、千人書、千人餅……這樣就達成了教學目標,既讓學生樹立了勤儉節(jié)約的意識,又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教學《田家四季歌》時,通過對兒歌多種方式的朗讀,學生了解了農民一年的農事活動,理解了人們勞動的艱辛和豐收的喜悅,學習了農民辛勤勞作的奉獻精神。因為班里學生多是農村孩子,他們的爺爺奶奶都從事農業(yè)生產勞動,所以學生經??吹綘敔斈棠淘谔锢铩懊娉S土背朝天”的場景,更能體會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艱辛和不易。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入挖掘教材,將勞動教育和語文教學緊密結合,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了解不同職業(yè)的艱辛,從而認識到勞動精神的真正意義,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yǎng)自身的勞動觀念。有了這種思想觀念,學生才能夠深深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內涵。
(二)拓寬閱讀途徑,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課內閱讀,教師在課外閱讀中也要滲透勞動教育,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和勞動相關的書籍或一些贊美勞動的文章等,讓他們從不斷地閱讀中認識勞動,了解和尊重勞動,進而體驗勞動。
教師可以向低年級學生推薦閱讀勞動類繪本,比如《朱家故事》,在家可以親子共讀。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到《朱家故事》中的媽媽是家庭生活的支撐者與引領者,每天都忙碌地圍在孩子和丈夫的身邊,此時的媽媽很是疲憊,面對媽媽愛的辛勤付出,孩子和丈夫卻熟視無睹,早已習慣了,沒有關注到這份愛所蘊含的付出。學生讀完后,教師要及時進行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讀后感,懂得家庭的和睦需要彼此看見、相互尊重和理解,要體諒媽媽的艱辛,一起分擔家務勞動,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師還可以向中高年級學生推薦閱讀勞動類古詩,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插秧歌》。該詩生動地描繪了江南農戶全家總動員插秧的情景,讓學生在反復閱讀和理解中體會農民辛勤勞作的艱辛,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勞動精神。
除此之外,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摘抄習慣,遇到精美的語句或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下來。從三年級起,我就讓學生準備一本厚厚的積累本,讓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摘抄好詞好句,在日積月累中體會到勞動的意義和重要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意識。在口語交際課上,教師還需積極鼓勵學生和大家分享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一些勞動知識。
(三)利用寫作滲透勞動教育,養(yǎng)成良好勞動習慣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寫作教學中利用寫作素材充分滲透勞動教育,能從情感層面引起班級學生的共鳴,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培養(yǎng)其勞動習慣。教師可以利用專門的寫作課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勞動意識。比如在教學習作課《我學會了》時,讓學生主動幫助家長做一些家務,如洗衣服、整理房間、疊被子等,在勞動實踐中體會勞動的意義,幫助學生領會勞動和幸福的關系:只有付出勞動,才會收獲幸福。學生親自參與勞動,其寫出來的作文就比較真實生動,且具有真情實感。
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所學的課文內容和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寫。例如,教學《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篇課文,要讓學生體會到鄧小平爺爺作為國家領導人還依然抽空認真植樹的勞動態(tài)度,從而了解植樹的意義。課后再讓學生仿照課文進行寫話訓練:大掃除勞動。我校每個周五中午是全校學生大掃除的時間,這天中午班級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勞動,有的在灑水,有的在掃地,有的爬上窗臺擦玻璃,有的拿簸箕去倒垃圾……雖然他們滿頭大汗,但是個個臉上洋溢著勞動的喜悅,這就是真實的寫作素材。讓學生結合《鄧小平爺爺植樹》這篇課文的寫作手法,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讓學生懂得勞動的過程是艱辛的,但勞動的結果也是幸福喜悅的。教師可以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樹節(jié)這天,帶著學生去郊外植樹,讓他們體驗植樹的過程?;貋砗螅浴爸矘洹睘橹黝}進行寫作訓練。通過勞動而得到寫作的素材,可以使學生既能體驗勞動的感受,又能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增長。
(四)參加勞動實踐,形成必備的勞動能力
1.借助學校資源,參加生產勞動
在小學階段學習的文章中,有很多是描寫古代人務農的場景,如《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這首古詩描寫的是夏日農村農忙時期,農民辛勤勞作的普通生活畫面。所以在學習這類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學農的勞動實踐活動。
我校綜合樓后面是一片菜地,是學生體驗農活的基地。學農活動第一階段是要準備一片肥沃的土地。于是,我?guī)ьI學生從除草翻土開始實踐。那天晌午,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學生們在菜地里忙得不亦樂乎,有的拔草,有的翻土,有的負責收拾。但是這些學生在家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慣了,沒過多久就有學生開始懶散了,在一邊玩了起來。這時,我便大聲吟誦起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蹦切┴澩娴膶W生不禁面紅耳赤,立刻又悄悄回到自己的崗位忙活了起來。大家都干得熱火朝天,雖然汗流浹背,但是他們收獲了勞動的喜悅。
學農活動的第二階段是播種。草長鶯飛二月天。學生在分好組、查閱收集相關資料之后,討論決定種土豆。一次綜合實踐課上,我?guī)ьI學生又來到實踐基地,準備挖坑。班長說:“坑挖得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淺?!闭f完,大家便開始挖了起來。等坑挖好了,同學們小心翼翼地把一個個胖胖的土豆輕輕地放進去,用土埋好,再沿著邊澆一點水,就算種好了。過了幾天,我和同學們來這里看,發(fā)現(xiàn)土上探出了一些綠油油的小芽。學生們激動地歡呼起來:“土豆發(fā)芽了!土豆發(fā)芽了!”然后他們澆水施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過了幾個月,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親手種的土豆豐收了,便高興地把土豆都挖了出來。
這次種土豆活動以豐收的喜悅告一段落。雖然活動結束了,但是勞動的種子已深深扎根于學生的心中。通過這次實踐,學生體驗到勞動的樂趣,更加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也逐漸體會到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艱辛。
2.借助家庭資源,參加日常生活勞動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一些生活勞動,比如打掃衛(wèi)生、疊衣服、燒飯……讓學生學會分擔家務,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
在學習《中國美食》時,教師要讓同學們了解拌、煎、烤、煮、爆、燉、炸、蒸烹飪方式,可以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時間跟家長學習怎樣做菜,先從簡單的蒸、煮開始。學習本課時,不能簡單地局限于幾道家常菜,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八大菜系,課后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查查每種菜系的代表菜,也可以試著和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做一做,感受不同菜系的美味。一個周五的上午,我布置了一項任務,讓學生周末在家長的帶領下去菜市場買好所需的食材,回家后在大人的指導下做一道家常小菜。做好后,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肯定是別有一番滋味。有的學生做了西紅柿炒雞蛋,有的學生做了素炒土豆絲,有的學生做了海帶燉排骨,還有的學生做了蒸蛋……通過此次活動,學生養(yǎng)成了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良好習慣,懂得生活之不易,不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學會感恩。
教師讓學生經常參加家務勞動,不但能夠提高他們的基本生活技能,而且能促進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情感交流。只有這樣才會更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更能培養(yǎng)他們自立的能力,更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3.借助社會資源,參加服務性勞動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自身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服務性勞動。服務型勞動包括現(xiàn)代服務業(yè)勞動、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
針對高年級學生,可以開展?;赵O計等文化創(chuàng)意服務活動。我校2021年9月份征訂了一批校服,校服上面要有我校的?;誏ogo,但是?;誏ogo該如何設計呢?這是一個難題。于是,在一次綜合實踐課上,我便讓全班學生借助各種資源,尋找設計靈感,根據(jù)我校的辦學理念和宗旨,協(xié)作設計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誏ogo。在參與設計校徽Logo的過程中,同學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的通過查找有關網(wǎng)絡資源,吸收學習其他校徽Logo文化,有的去社區(qū)圖書館,翻閱了不少書籍,還有的去請教社區(qū)設計公司相關工作人員。通過這次校徽設計活動,學生體驗到服務性勞動中的挑戰(zhàn)和樂趣。
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后,教師要適時拓展介紹,每年的3月5日是“學雷鋒日”,教育學生要行動起來,幫助環(huán)衛(wèi)工人撿垃圾;利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些水果、牛奶去養(yǎng)老院看望老人,給他們捶背、打掃衛(wèi)生、講故事;等等。
2020年的疫情,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校多實施線上教學。疫情期間,全民抗“疫”,眾志成城。那段時間抗疫物資匱乏,每一位熱心人士都紛紛捐款捐物。我班學生用他們自己的壓歲錢向紅十字會捐款,用于醫(yī)護人員抗疫。雖然他們的捐款額不大,但這是小小的他們奉獻出的一份大大的愛心。
2022年3月份,合肥全市中小學都停止了線下教學,開始了為期將近一個月的線上教學。那期間有不少學生主動去村里參加志愿服務,協(xié)同工作人員開展一輪又一輪的核酸檢測。他們指揮村民有序排隊,那鮮紅的紅領巾給那春日的風光平添了許多生氣。這次抗疫捐款活動和防疫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樹立了主動關心他人的意識和公共服務意識,體會到以自己的服務性勞動為他人創(chuàng)造便利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總之,將勞動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勢在必行。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讓學生從小接受勞動教育的熏陶,高舉勞動精神的大旗,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yǎng)良好的勞動品質,形成必備的勞動能力,將勞動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落到人心。
參考文獻:
[1]李少霞.小學語文中勞動教育的滲透意義及策略[J].天津教育,2021(2):152154.
[2]凌必蒂.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2(10):106-107.
責任編輯:趙瀟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