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盛嫻 張晶 江濤
【摘要】 目的 探討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對肺癌患者術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8醫(yī)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2組均持續(xù)隨訪至術后2個月。對比2組術后恢復情況、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情緒狀態(tài)、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00%(2/50),低于對照組的16.00%(8/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2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2組歐洲癌癥與治療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各方面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QLQ-C30量表中總健康狀況評分、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能夠縮短肺癌患者術后恢復時間,改善患者情緒狀態(tài),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肺癌;護理結局;多學科合作模式;術后恢復;生活質量;并發(fā)癥;情緒狀態(tài)
文章編號:1672-1721(2024)16-0113-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73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會引起咳嗽、咳血、胸痛等癥狀,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1-2]。當前臨床通常采取胸腔鏡手術治療肺癌,但手術創(chuàng)傷、術后疼痛等均可對患者的生理與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加之多數患者對疾病認知不足,難以完全配合治療,增加了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影響術后恢復,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護理結局是指在一個連續(xù)體上測量對護理方式有反應的個體、家庭或社區(qū)的狀態(tài)、行為或感知等。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以此為基礎,組織多學科護理人員共同參與到護理方案的制定、優(yōu)化中,以提升護理質量[3-4]。為了解該護理方式在肺癌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本研究選擇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8醫(yī)院行胸腔鏡手術治療的100例肺癌患者,通過分組對照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8醫(yī)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50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31~73歲,平均年齡(51.03±8.17)歲;體質量指數18.3~28.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3.33±
1.99)kg/m2;肺癌病理類型,鱗癌14例,腺癌22例,腺鱗癌7例,小細胞癌2例,大細胞癌5例;疾病分期,Ⅰ期12例,Ⅱ期18例,Ⅲ期19例,Ⅳ期1例。觀察組男性
27例,女性23例;年齡32~74歲,平均年齡(51.56±8.72)歲;體質量指數18.5~28.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3.36±1.91)kg/m2;肺癌病理類型,鱗癌13例,腺癌
22例,腺鱗癌8例,小細胞癌2例,大細胞癌5例;疾病分期,Ⅰ期12例,Ⅱ期17例,Ⅲ期20例,Ⅳ期1例。
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
(2019版)》[5]中肺癌相關診斷標準;具有肺癌胸腔鏡手術指征;生命體征平穩(wěn)。
排除標準:存有語言、視聽障礙,難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有精神病史者;合并其他系統惡性腫瘤者;合并其他嚴重慢性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持續(xù)開展患者病情、生命體征的監(jiān)護,如有異常及時處理;向患者及其家屬宣教術后注意事項,囑患者積極配合各項護理措施;為患者營造干凈、舒適的病區(qū)環(huán)境,做好術區(qū)清潔、消毒換藥等基礎護理;囑患者定時定量用藥,并告知遵醫(yī)用藥的重要性;結合患者恢復情況,給予康復指導;出院前,囑患者定期回院復診。
觀察組實施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1)成立多學科小組。由主治醫(yī)師、護士長、營養(yǎng)師、心理治療師和責任護士組成小組,針對小組成員開展培訓,保證成員充分掌握護理相關內容。(2)設置目標。以患者病情為基礎,小組開展會議,分析病情,依據分析結果,參照護理結局分類系統制定術后患者的護理目標;采用搜索引擎查找最新研究文獻,結合臨床實際,分析存在的護理問題,構建護理結局理論模型框架。
(3)多學科合作。由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小組成員工作安排,解決護理過程中出現的突發(fā)問題。主治醫(yī)師常規(guī)查房,對患者存在的切口出血、紅腫等問題給出解決方案,針對患者及其家屬存在的問題給予專業(yè)解答。心理治療師負責對患者心理、情緒等進行有效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實施疏導工作;加強溝通交流,鼓勵患者傾訴內心感受;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轉移患者注意力;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的方式放松身心壓力,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鼓勵性的語言,增強患者信心;邀請術后恢復良好的患者提供經驗,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營養(yǎng)師評估患者機體狀態(tài),了解患者飲食喜好,在排除禁忌食物的情況下由患者自主挑選食物,據此制定飲食方案;術后要求患者盡早進食,術后6~8 h給予患者飲水,若耐受后可給予米湯等流質食物,隨后結合患者恢復情況逐漸過渡至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責任護士負責各項護理措施的實施,跟隨醫(yī)師查房,詳細記錄患者機體狀態(tài)、病情變化、生命體征等情況,并及時向醫(yī)師報告;嚴格落實各項護理措施,術后定時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依據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鎮(zhèn)痛措施;指導患者家屬協助患者更換體位,每隔2 h更換1次;按摩下肢,待切口疼痛能夠耐受后,協助患者下床活動,逐漸增大活動強度。
2組均隨訪至術后2個月。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術后恢復情況、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情緒狀態(tài)、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1)術后恢復情況。對比2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2)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2組肺部感染、肺不張和靜脈血栓等發(fā)生情況。(3)情緒狀態(tài)。護理前后,采用SAS量表、SDS量表評價患者情緒狀態(tài)。SAS量表共20個項目,采用
4級評分法,SAS評分>50分為有焦慮癥狀;SDS量表共20個項目,采用4級評分法,SDS評分>53分為有抑郁癥狀,分數與患者情緒狀態(tài)呈負相關。(4)生活質量。護理前后,采用QLQ-C30量表[6]評價患者生活質量。該量表共包含總健康狀況、癥狀、功能3個方面,總分100分,其中癥狀評分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總健康狀況、功能評分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5)護理滿意度。采用NSNS量表[7]評價患者護理滿意度。該量表共19個條目,采用1~5分評分法,總分95分,分為3個分級,≥77分為非常滿意,57~76分為滿意,≤56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 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恢復情況
觀察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fā)癥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情緒狀態(tài)
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生活質量
護理后,觀察組QLQ-C30量表中總健康狀況、功
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肺癌發(fā)病率、病死率均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當前臨床尚未明確肺癌的發(fā)病機制,多認為可能與工作環(huán)境、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有關[8-9]。手術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方式。胸腔鏡手術因具有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在肺癌臨床治療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外科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性,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較高,影響術后恢復。手術作為一項應激源,可對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造成影響,故對臨床護理需求較高。
常規(guī)護理內容單一,患者僅接受基礎性的護理,缺乏針對性,且各項護理主要由護理人員開展,難以有效滿足患者多元化的護理需求[10-11]。護理結局作為檢驗護理措施是否完善的重要標準,可為臨床制定完善的護理計劃提供參考。近年來,隨著多學科合作理念的發(fā)展,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護理模式在臨床得到較好應用,可通過多學科團隊合作,構建、應用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護理方案。呂艷等[12]研究表明,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能夠提升胃癌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利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與本研究結果具有相似之處,進一步說明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在促進癌癥患者術后恢復方面具有較好應用。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較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后,觀察組總健康狀況、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癥狀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上述研究結果提示針對肺癌術后患者實施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本研究將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應用于肺癌患者術后,成立由多學科人員組成的護理小組,共同參與到患者的評估中,制定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為目的護理方案,能夠有目的地針對患者開展全面、高效的術后護理,滿足不同患者的護理需求,提升護理質量。該護理模式建立多學科合作團隊,促使各學科專家參與到患者的護理工作中,且團隊中各成員分工明確、協作配合,可保障護理的規(guī)范化、系統化和專業(yè)化。多學科合作護理小組中,護士長擔任組長,肩負統籌工作,通過協調人員安排、制定緊急預案等,為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主治醫(yī)師參與術后患者的護理查房,可為患者提供專業(yè)的健康指導,并對護理人員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行有效干預,利于減少不良情況的發(fā)生,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速度;心理治療師在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措施對患者開展心理干預,可更好地緩解負性情緒,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參與到自我護理中,增強康復信心;營養(yǎng)師以患者機體狀態(tài)、飲食喜好等為基礎制定飲食方案,指導患者早期進食,可刺激胃腸蠕動,加速患者術后排氣,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況和免疫力,為術后恢復奠定良好的基礎,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責任護士在協助醫(yī)師查房的基礎上,可確保術后鎮(zhèn)痛、早期下床活動等護理措施的有效落實,從而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改善機體循環(huán)代謝,增強胃腸蠕動,有利于術后早期進食,進而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減小手術造成的負面影響,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故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針對肺癌術后患者實施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可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患者情緒狀態(tài),加快患者術后恢復,提升患者生活質量,進而獲得更高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陳瑜,徐青青.個案專項疼痛管理理念在肺癌根治術后護理中的運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4):670-673.
[2] 胡月霞.呼吸鍛煉專項護理在肺癌患者手術前及手術中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5):407-410.
[3] 索仲,方香香,蔡丁.基于家庭的多學科康復護理模式對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1,19(3):309-312.
[4] 薄乃超,李景春.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延續(xù)護理在膽囊癌根治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8):1008-1011.
[5]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J].中華腫瘤雜志,2020,42(4):257-287.
[6] 萬崇華,陳明清,張燦珍,等.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評介[J].實用腫瘤雜志,2005,20(4):353-355.
[7] 牛洪艷,倪靜玉,張玲,等.護理滿意度量表在臨床住院病人中應用的信效度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3):287-290.
[8] 耿紅轉.快速康復理念在肺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3):4036-4037.
[9] 陳湘,許固鑫,劉珍,等.多學科綜合護理對肺癌根治術后患者肺康復的效果觀察[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36(7):1206-1209.
[10] 金愛華,李可吟.多學科協作護理管理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間歇期自我管理能力及癌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24):1903-1907.
[11] 雷群芳.以患者結局為導向的強化護理干預對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患者自護技能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7):1202-1204.
[12] 呂艷,徐中華,王艷.以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多學科合作模式護理對胃癌患者術后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11):1269-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