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楊鵬
摘 ?要:近年來,隨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將主旋律影視融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教學成為一種新趨勢。文章結合調查問卷與案例,從主旋律影視的獨特優(yōu)勢、應用原則,教學實踐安排等幾個方面出發(fā),探究了主旋律影視與“綱要”課程之間的有效銜接,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不斷充實教學內容,提升教學品質。
關鍵詞:主旋律影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高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4)02-0085-04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1]2021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鼓勵創(chuàng)作黨史題材的文藝作品特別是影視作品。”[2]近年來,中國的影視業(yè)蓬勃發(fā)展,涌現(xiàn)出一大批高質量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在主題取材、情節(jié)設置、人物塑造等層面不斷推陳出新,極大提升了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吸引力與影響力。2021年以來,一大批革命歷史題材、戰(zhàn)爭題材、人物傳記題材、英雄人物題材的主旋律影視作品陸續(xù)上映,在營造歷史偉業(yè)濃厚氣氛的同時,也在全社會充分發(fā)揮其示范性與引導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更是先后推選了一百余部優(yōu)秀的主旋律紀錄片,陸續(xù)在中國紀錄片網和“紀錄中國”App移動平臺向全社會展播?!爸袊F(xiàn)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旨在講授中國近代以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幫助學生了解黨史、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必然性,引導學生認同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理論命題。但“綱要”課與其他高校思政課面臨著同樣的困境,諸如教學形式傳統(tǒng)、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等。因此,包括“綱要”課在內的高校思政課亟須更新教學方法予以回應?;谝陨峡紤],文章結合調查問卷與案例,試圖探究主旋律影視與“綱要”課程之間的有效銜接,包括主旋律影視的獨特優(yōu)勢、應用原則,教學實踐安排等幾個方面。如能善于利用主旋律影視,以其所具有的直觀性與藝術性來吸引大學生,使其掌握百年以來中國歷史變遷的基本脈絡,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偉大意義,這無疑會有效提升“綱要”課的教學效果。
一、主旋律影視在“綱要”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主旋律影視融入“綱要”課程教學,有助于提升親和力。當下是新媒體迅猛發(fā)展的時代,學生獲取歷史知識的來源多元化、手段多樣化。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書籍、影視、報刊成為學生獲取歷史知識的三大來源,分別占41.2%、35.6%、15.1%,其他來源占8.1%。大學生主體以“00后”為主,他們生長在互聯(lián)網時代,有著獨特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影視等新媒體表達方式深受大學生群體喜愛。
(一)凸顯時代精神
主旋律影視是時代的產物,受社會狀況、政治形勢等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主旋律影視作品[3]。在調查中,多達82.1%的受訪同學認同“主旋律”是絕大多數人心中的公約數(理想、正義、愛等具有感召力的共識),對當代的主旋律影視作品所講的“中國故事”非常認可。當前的主旋律影視不僅有像《開國大典》《建黨偉業(yè)》這類聚焦重大革命與歷史事件的優(yōu)秀選材,也有像《山海情》《溫州一家人》等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內容變化,充分反映出歷史進程和時代的變遷。主旋律影視不僅具有普通影視劇所展現(xiàn)的視覺生動性、聽覺直觀性、受眾廣泛性、創(chuàng)作藝術性、知識內容易接受性、傳播快速性等一般特點,更為重要的是其帶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性、人文關懷的思想性以及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為代表的特殊性。這些內容不僅傳達了正確的價值規(guī)則與價值判斷,更傳播了真善美的道德價值觀。
(二)強烈的感染力
主旋律影視作品在藝術表現(xiàn)上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而這種形式尤其受當代大學生的歡迎。在調查中,91.2%的受訪學生認可將主旋律影視作品融入教學的方式。對該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有62.1%的學生認為其具有“直觀、生動、鮮活”的特點。主旋律影視作品以直觀的畫面、高度凝練的主題、絕佳的配樂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方感官,使原本只存在于課本中的歷史場景、家國情懷真切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在課程教學中,可引入《覺醒年代》中李大釗除夕夜深入勞工群眾之中宣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片段,生動呈現(xiàn)馬克思主義走進勞工的樣本。通過生動地呈現(xiàn)一名宣講“勞工神圣”道理和工人階級歷史使命的堅定馬克思主義者形象,引導學生感受先進的知識分子如何與工人階級實現(xiàn)初步結合,馬克思主義如何真正走進工人之中的原因。顯然,一段主旋律影視作品的片段所呈現(xiàn)出的生動、真實的內容更加具有親和力,這遠比古板、枯燥的說教更有效果。
(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主旋律影視作品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相較于作為顯性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主旋律電影作品則是隱性教育,并在無形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主旋律影視作品不是直接公開地向學生施教,而是對歷史資源、隱形元素進行藝術化的加工,以一種隱蔽地、生動化地的形式向其傳導具有價值引導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幫助學生在認知上更好地感知和理解這些價值理念。通過對歷史事件的還原、對歷史人物的塑造、對愛國情感的渲染,無形中將學生對人物、事件的認可轉移到對價值觀的認可,將主旋律影視作品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內化于學生之心,外化于學生之行[4]。
(四)微觀視角使大學生產生情感共鳴
在問卷調查中,喜歡歷史的大學生比例高達81.2%,不喜歡“綱要”課的比例也達到46.2%,這就呈現(xiàn)出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喜愛歷史,不喜歡“綱要”課。究其原因發(fā)現(xiàn),“綱要”課雖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近現(xiàn)代史畫卷,但不足之處亦尤為明顯,宏大的敘事帶來的是歷史細節(jié)的缺失,人物缺少了血肉,由此產生一種歷史的距離感。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沖突和掙扎?!保?]主旋律影視恰恰彌補教科書在歷史細節(jié)上的不足,在呈現(xiàn)宏大歷史背景的同時,注重從微觀視角入手,通過對歷史人物細節(jié)化的塑造,以通俗易懂的言語表達情感,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以《覺醒年代》為例,劇中刻畫出如陳獨秀、李大釗、陳喬年、陳延年等人物,在影視作品的還原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浮現(xiàn)眼前。尤其是對陳獨秀父子的塑造,不僅豐富了進步學生和革命烈士的形象性格,更拉近了歷史人物和大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其思考這些和自己年齡相仿的青年人毅然投身革命的歷史洪流的多重原因,縱然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增強師生交流與互動。而《長津湖》這部電影,更是將國、家、個人有機結合,構建起“家”與“國”之間的雙向鏈接[6]。由此可見,影視作品中的微觀視角可以進一步拉近大學生與歷史人物之間的距離。
二、主旋律影視融入“綱要”課教學的原則
(一)收集過程中的針對性
為了將主旋律影視作品更好地融入課程教學中,思政課教師應把握重點教育目標,做到有的放矢。主旋律影視作品內容往往各有側重,因此,思政課教師必須提前對影視作品傳達的內容進行全面了解,根據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尋找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影視素材。近年來,國家投入巨資拍攝了一大批品質上乘的主旋律影視作品,但也并非全部適用于“綱要”課教學體系,應重點在那些符合課程教學目標,并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的作品中選擇。還應針對教學對象合理規(guī)劃。在問卷調查中,28.1%的大學生表示只會對自己關心的話題感興趣,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提前做好調研工作,重點關注學生聚焦的領域。比如黨史中的歷史人物、長征中的歷史故事、改革開放后中國的新變化等,盡量多選取那些運用年輕化敘事方式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實際,才能令其深受觸動。
(二)教學實踐中的適度性
受課程時間的限制,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控制主旋律影視作品片段的時長,保證其“微小化”?!熬V要”課每節(jié)課的時長是有限的,思政課教師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與教材相應的內容,必須精心編排教學過程。大多數主旋律影視作品未經剪輯之前,時間較長且內容較多,作為課程教學的輔助性資源,如果在課堂中完整播放,不僅會拖慢整體的教學進程,甚至會分散學生群體的注意力。因此,主旋律影視作品在應用之前,須運用多媒體手段,通過剪輯方式,將其壓縮至3—5分鐘的長度,每節(jié)課播放2—3個視頻,每節(jié)課至多播放1個視頻。由此可見,只有教師把握好時間上的度,才能夠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
三、主旋律影視融入綱要課教學的實踐安排
(一)合理融入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綱要”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體系進行全面把握,在時間和內容上尋找主旋律影視作品與課程內容的契合點,并將其合理融入。第一,善于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主旋律影視作品。以主旋律影視作品片段導入課程,用較短的時間迅速聚焦課程核心內容,使學生精準領會教學意圖,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如在講授第三章“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時,可引入電影《辛亥革命》,全景式呈現(xiàn)晚清末年內憂外患的宏大歷史背景,戊戌變法的失敗以及清末新政的破產,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決意以革命之方式推翻腐朽之清王朝。在第四章講授“中國革命新局面”時,可利用《建黨偉業(yè)》中“五四運動”的內容作為導入,使學生深入思考近代以來農民階級、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維新派、資產階級革命派等階級的局限性,以及對國家出路的探索均宣告失敗的原因。慘痛的失敗使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對舊的主義產生懷疑的同時,開始尋找更符合中國國情的新的思想,并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進而在中國誕生了第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基礎的黨,成為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
第二,應充分利用主旋律影視作品片段作為教學素材,穿插于課程內容的講授過程之中。在重難點知識的教授環(huán)節(jié),充分利用主旋律影視素材,不僅可以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歷史場景,也能夠讓枯燥的知識生動起來,從而使其對所學知識產生積極的認同感。如在講授第三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時,通過播放《革命者》的片段,一個鮮活的李大釗形象矗立在學生的眼前,學生通過片段了解李大釗是如何從一個民主主義者轉變成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過程,也正是在他的影響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基礎。這無疑會引發(fā)學生對早期共產黨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偉大實踐的思考。例如在講授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時,引入電影《八百》中抗日將士在四行倉庫舍生取義的片段,使學生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奮勇抗戰(zhàn)的精神和偉大的民族凝聚力所感染。在講授第八章有關抗美援朝的內容時,可以播放電影《長津湖》的片段。影片中凍成冰雕戰(zhàn)士的特寫、傷痕累累的志愿軍戰(zhàn)士無不給觀看者帶來巨大的心靈震撼,使愛國主義情懷交融在個人體驗之中,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這些原本停留在課本中的知識點,通過主旋律影視作品的藝術呈現(xiàn),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歷史場景之中,更深刻認識到應該將個人前途追求融入國家命運之中,不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地奮斗。
(二)增強師生交流與互動
當代大學生具有獨立性高、表達欲望強的特點,因此在課程結束之后,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表達觀點的機會[7]。首先,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自建的在線教學平臺進行學習與交流。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思政課教師在線上教學平臺上傳完整的主旋律影視資源,作為課后作業(yè)與平時成績考核的環(huán)節(jié),在每個視頻之后設置相關的思考題與討論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并對其中的人物與事件展開思考。在系統(tǒng)中開辟討論板塊,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論點,提出自己的見解,從而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在討論板塊及時回復學生的回答,及時回應學生關切的問題,在答疑解惑的同時,做好思想引導工作。其次,依托目前大學生常用的短視頻平臺,共同觀看主旋律影視作品。如“學習強國”“抖音”“B站”等,在這些平臺上均有豐富的主旋律影視資源。思政課教師應充分利用短視頻平臺,布置觀看任務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組織學生展開線上討論,與教師進行實時互動,這些年不僅突破了教學時間和教學場所的限制,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效性。
(三)推動實踐教學
開展實踐教學不僅是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且有助于提高“綱要”課的教學效果。當代大學生具有21世紀的獨有特征,對新事物有極強的接受能力,關注時事且喜歡實踐活動。因此,“綱要”課要實行“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適應當代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特征的新教學模式”[8],引導學生根據最新的主旋律影視作品,鼓勵他們模仿其中的經典橋段,或根據自己的思考編寫劇本,建立興趣小組并拍攝短視頻。在自編自導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隨時進行指導和修正。剪輯好的短視頻可以在課堂上以研究性學習成果的形式展現(xiàn),全班學生進行點評。如此,不僅增強了大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更提高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注:調查問卷共設置單選題10項,發(fā)放對象為筆者承擔的兩個專業(yè)(環(huán)境設計、環(huán)境科學),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29份,回收有效問卷119份,占學生總數92.2%。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 人民日報,2016-21-09(01).
[2] 習近平. 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 求是,2021(07):4-17.
[3] 張紫恒. 主旋律影視嵌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研究[J]. 新聞研究導刊,2022,13(23):234-237.
[4] 鄭舒翔. 新時代應用主旋律影視作品開展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2,23(07):4-7.
[5]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N]. 人民日報,2015-10-15(04).
[6] 殷豆豆. 近年來主旋律電影中家國情懷的構建[N]. 中國電影報,2022-03-16(11).
[7] 朱浩. 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歷史影像使用[J].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20,42(01):143.
[8] 章其真.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教學與實踐研究[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129.
(責任編輯:淳潔)
基金項目: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位農林學科工作委員會2021年研究課題“立德樹人背景下農林高校研究生思政教學體系創(chuàng)新研究”(課題編號:2021-NLZX-YB35);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項目“‘四史教育融入當代社會熱點問題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本科研業(yè)務費人文社科項目“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的科學內涵與育人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452022051)。
作者簡介:陳亮(1985—),男,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問題;楊鵬(1982—),男,博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導師,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