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燕
2022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將語文學習任務群作為課程內容的組織形態(tài),進一步彰顯了語文實踐活動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價值,肯定了語文課程從學科知識訓練向學科實踐轉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實踐中巧用多媒體,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
巧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可以通過外界有趣的事物激活。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引入,為語文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它將文字、圖片、動畫、聲音、視頻有機結合,并且不受時空的限制,將課本上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課前制作精美的課件,選擇音頻、視頻等插入課件,創(chuàng)設新穎的教學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興趣。如教學《木蘭詩》這篇課文時,可以播放動畫版的木蘭從軍視頻,對于喜歡看動畫的學生而言,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尤其是當看到木蘭一刀剪下長發(fā)立志替父從軍的那一幕,可以從情感上內化,從而激發(fā)學習的內驅力。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將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讓學生一直保持著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對所學課文產生極濃厚的興趣,主動參與到對文本的探究學習中。多媒體的運用與教師的引導相結合,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習得知識,學習達到事半功倍。
巧用多媒體走進生活實踐。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從色彩、音樂、動態(tài)等多方面刺激學生認知感官,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如在教學《觀刈麥》時,教師播放音頻的同時,搭配田間夏日辛苦勞作的農人的圖片,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認真地觀察圖片呈現的農人勞作的場景并與生活中實景相聯(lián)系,這樣學生對農民勞作的艱辛理解變得更為直觀。同時,為學生朗讀配上音樂,在反復朗讀中學生情感得到升華,全詩的主題不言而喻。學生在觀看視頻、伴樂等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清晰地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準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進行蘇軾的詩文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朗讀音頻,引導學生跟著范讀,讀準字音、讀明節(jié)奏、讀出情感,學生在一遍遍的跟讀中走進文本,從對文字的陌生轉向對文本的理解,進而達到讀懂作者、讀懂作品的目的。
巧用多媒體增加課堂內涵。語文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變換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一定的信息傳遞、交換、儲存、處理實現的。語文教學要提高質量,就要大面積、大容量、高速率地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發(fā)展智力,形成能力。多媒體的運用是文字、聲音、圖像和動畫等信息有機綜合,這能夠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調動起來,增加課堂信息傳遞通道,增加單位時間內傳遞信息的容量,增加課堂的密度,容易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
語文學習任務群是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內在邏輯,以生活為基礎,以語文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資源等要素而設計的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具有動態(tài)化、結構化的特點。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語文課堂,輔助群文閱讀教學,除了給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帶來強有力的沖擊之外,還對語文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這一工具,才能適應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需求。
責任編輯/楊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