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芳
摘要:在推動素質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中國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育理念都出現(xiàn)了很大的轉變。為大力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不少教師把創(chuàng)新教育要素滲透到學校課程教學、教學策略與教學方式之中,以適應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要,并指導學生主動實踐,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分析和研究,以實現(xiàn)個人成長和發(fā)展。對于小學教育,教師需要注意不同教育要素的合理運用,其中國學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科的教學質量。為了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對國學教育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并掌握恰當?shù)膽眉寄芘c方式。
關鍵詞:國學教育? 小學語文教育? 創(chuàng)造性影響
引言:在本學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國內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積極將國學教育融入現(xiàn)有的專題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斷注重對學生思維和行為的引導,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言學習技巧和精髓,積極感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一、國學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可行性
國學教育富有啟發(fā)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特色。小學生往往具有旺盛的興趣和求知欲。學生可以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拓寬視野,并受到國學知識的啟發(fā),并且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國學。此外,國學知識面廣,其開放性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突破“標準答案”的局限,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國學教育的開放性,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和思考。國學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學校語文教育中的廣泛適應性。只有正確把握國學教育的特點,采取適當?shù)姆绞介_展教學活動,才能提高國學教育的質量和效果。[1]
二、經典國學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創(chuàng)造性的策略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形式要多樣化。國學教育可以通過游戲、比賽、表演、故事等形式進行。因此,教師在國學教育中可以采用極富特色的形式與手段,例如在語言教學中開展文字游戲、素描表現(xiàn)、國學知識競賽、故事會等活動,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國傳統(tǒng)的文學是建立在文字、內在情感及聲音旋律有機結合之上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心靜的狀態(tài)下去品味文學作品,讓學生用心去感受作品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配樂詩朗誦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在音樂的輔助作用下,學生背誦課文的速度會大大提升。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課文內容與相關音頻資料結合起來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眼、口、手、耳、腦等各器官的活動,進一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2]
(二)成語講授中開展國學教育
成語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加強對小學生成語的教學不僅能夠豐富小學生的傳統(tǒng)語言文化知識,深入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而且能夠發(fā)揮出國學經典的重要意義,使小學生領會到國學經典的精髓。教師在進行成語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喜歡聽故事這一學習特點,盡量將成語教學轉化成成語故事進行成語的講授。我國的成語基本上都有與之對應的故事,教師可以通過講授成語的來源,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以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達到國學教育的目的。[3]
(三)提高學生的閱讀量
在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傳授有關現(xiàn)代小學語言方面的基本知識,同時還要強化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訓練。同時,也要做好對國學文化教育的滲透。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國學教育的滲透價值難以充分發(fā)揮。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在課外閱讀國學經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一方面要拓展小學生的知識和視野,另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國學教育的重要價值。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情況,向他們推薦一些合適的國學經典。語言文字是文化傳承與發(fā)揚的重要載體,也是小學語文知識的基礎,我國的漢語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存在多種釋義和變化,小學生正處于關鍵的學習啟蒙階段,所以,教師在加強國學傳統(tǒng)教育時,需要積極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為將來的學習作好鋪墊。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國學傳統(tǒng),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小學生閱讀一些名著或經典詩詞,不僅可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同時也能夠提高其語言文字素養(yǎng),學習和掌握教材內容。[4]
結語:總之,古典國學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深厚的哲理,對小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yǎng)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促進良好品德的培養(yǎng),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本文主要討論了國學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可行性和經典國學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創(chuàng)造性的策略,希望能對國內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 淡麗靜, 趙愛蘭. 淺淡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的意義及策略[J]. 才智,2020(12):107.
[2] 李如良. 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 基礎教育論壇,2020(07):39-40.
[3] 楊滿紅. 國學經典誦讀助力 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J] .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65.
[4] 樊紅琴.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五六年級版),2018,000(01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