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的舞臺音韻初探*

2022-12-27 01:23:56莊初升
文化遺產(chǎn) 2022年6期
關(guān)鍵詞:傳統(tǒng)戲漢劇音韻

莊初升

一、引言

廣東漢劇是廣東三大劇種(粵、潮、漢)之一,曾被周恩來總理譽(yù)為“南國牡丹”。作為客家人的“大戲”,廣東漢劇與閩西漢劇同根同源,同聲同氣,前者主要流傳于以梅州市為中心的粵東客家地區(qū),后者主要流傳于閩西客家地區(qū)。2008年廣東漢劇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廣東漢劇的形成歷史悠久。關(guān)于廣東漢劇的源流主要有三種觀點(diǎn),一是源于徽劇,二是源于湖北漢劇,三是源于西秦戲。從上世紀(jì)80年代起,第一種觀點(diǎn)占了上風(fēng)。廣東漢劇院老藝人丘煌、羅恒報(1983、1998)則明確提出“廣東漢劇不是源于徽劇而是源于湖北漢劇”。陳志勇指出“湖北漢劇說”的首倡者是晚清秀才錢熱儲,“他在1933年出版的《漢劇提綱》‘寫作緣起’中開篇明義地提出,粵東的‘外江戲’源于漢口的漢劇,并特別強(qiáng)調(diào),今天贛南、粵東、閩西的‘外江戲’得(湖北)漢劇之真?zhèn)??!?1)陳志勇:《廣東漢劇研究》,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第11-12頁。丘煌進(jìn)一步指出湖北漢劇“于清乾隆丙辰年(1736)之前,經(jīng)湖南班(祁劇)先后由兩條線路傳入閩西粵東。一是由湖南經(jīng)贛南至閩西再到粵東;二是由湖南經(jīng)廣州,幾十年之后再由廣州經(jīng)海路傳入粵東的普寧、潮陽、澄海等地。距今約有二百五十年左右歷史”(2)丘煌:《廣東漢劇音樂研究》,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2011年,第1頁。。

眾所周知,唱念做打是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shù)手段,也是戲曲表演的“四功”?!俺焙汀澳睢笔瞧渲小皟晒Α?,而且都屬于舞臺音韻問題。長期以來,廣東漢劇的舞臺音韻雖然號稱遵循“中州韻”,一代又一代的漢劇藝人依靠師徒之間“口傳心授”進(jìn)行模仿和學(xué)習(xí),但是因為缺乏明確的規(guī)范標(biāo)準(zhǔn),唱和念的語音在舞臺實踐中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統(tǒng)一。此外,戲曲學(xué)界、音韻學(xué)界對廣東漢劇的舞臺音韻也缺乏基本的調(diào)查研究,過往的有關(guān)論述都非?;\統(tǒng)和模糊,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東漢劇的發(fā)展和傳承。本文的重點(diǎn),就是探討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的“唱”和“念”所表現(xiàn)出來的舞臺音韻特點(diǎn)。

二、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的音韻特點(diǎn)

本文所說的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實際上僅僅限于1957-1961年中國唱片社錄制的一批廣東漢劇音檔和1962年珠江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廣東漢劇電影《齊王求將》(3)廣東漢劇院資料室除了保存這些音像資料外,還收藏了一批上世紀(jì)二三十年代的廣東漢劇黑膠片。遺憾的是這批黑膠片經(jīng)過轉(zhuǎn)錄之后,音效很差,無法利用。。這些音像資料非常寶貴,有的是全本戲,有的是折子戲,有則甚至只有一兩個唱段。著名漢劇表演藝術(shù)家黃粦傳、黃桂珠的戲份特別多,他們都演出了多個劇目,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黃粦傳(1924-1966)是大埔縣湖寮鎮(zhèn)龍崗村人,小學(xué)畢業(yè)后入大埔同藝國樂社學(xué)藝,先后拜李祝三、郭維政為師。黃粦傳工于老生,扮演了《百里奚認(rèn)妻》的百里奚、《齊王求將》的齊王(“老生跨丑”)、《紅書寶劍》的高真、《空城計》和《五丈原》的諸葛亮、《擊鼓罵曹》的禰衡、《林昭德》的包拯、《藍(lán)繼子》的藍(lán)芳草等。黃桂珠(1916-1994)原籍饒平縣,三歲(又有說兩歲)被賣到大埔縣雙溪鎮(zhèn)(現(xiàn)屬楓朗鎮(zhèn))下木村黃家做養(yǎng)女,10歲開始隨養(yǎng)父學(xué)戲。黃桂珠工于花旦、青衣,扮演了《百里奚認(rèn)妻》的杜氏、《齊王求將》的鐘離春、《打洞結(jié)拜》的趙京娘、《林昭德》的王金愛、《藍(lán)繼子》的藍(lán)王氏、《拉郎配》的張采鳳、《紅書寶劍》的徐月娘、《貴妃醉酒》的楊貴妃、《昭君出塞》的王昭君、《柴房會》的穆二娘等。1957年5月15日,黃桂珠與黃粦傳在中南海懷仁堂演出《百里奚認(rèn)妻》,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觀看了演出,并接見和合影留念。

本文主要根據(jù)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經(jīng)典劇目中黃粦傳、黃桂珠唱詞和念白的實際語音,剔除明顯的誤讀、異讀以及客家方言母語影響的因素(詳見下文),再比對同時期廣東漢劇其他藝人的讀音特點(diǎn),反復(fù)權(quán)衡和折中,初步整理出了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的聲韻調(diào)系統(tǒng)如下(中括號內(nèi)是國際音標(biāo)注音,方便語言學(xué)界使用;中括號左邊是本書設(shè)計的羅馬字拼音,與《漢語拼音方案》接近,方便演員和公眾使用):

本文主要根據(jù)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經(jīng)典劇目中黃粦傳、黃桂珠唱詞和念白的實際語音,剔除明顯的誤讀、異讀以及客家方言母語影響的因素,再比對同時期廣東漢劇其他藝人的讀音特點(diǎn),反復(fù)權(quán)衡和折中,初步整理出了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的聲韻調(diào)系統(tǒng)如下(中括號內(nèi)是國際音標(biāo)注音,方便語言學(xué)界使用;中括號左邊是本書設(shè)計的羅馬字拼音,與《漢語拼音方案》接近,方便演員和公眾使用):

b[p] 兵步百白 p[p?] 配旁皮烹 m[m] 每悶滿忙 f[f] 夫風(fēng)分扶 v[v] 微尾未d[t] 到待得獨(dú) t[t?] 他臺嘆堂 n[n] 怒年女你 l[l] 路來里淚z[?] 子坐煎爭 c[??] 詞從妻楚 s[s] 三相仕生zh[t?] 柱主丈君 ch[t??] 癡除沉去 sh[?] 守升虛實 r[?] 辱人日仍j[?] 家解驚饑 q[??] 奇琴輕腔 x[?] 奚鄉(xiāng)向兄ɡ[k] 國鼓各共 k[k?] 開可糠狂 nɡ[?] 愛安我熬 h[x] 何好黑含[?]j[?]w[?]阿哎兒嬰挨陽容為問完王

(一)聲韻調(diào)系統(tǒng)

1.聲母表(24 個聲母,含零聲母)

聲母說明:①整體上表現(xiàn)為尖團(tuán)有別,但是z/c/s[?/??/s] 逢細(xì)音時若接近j/q/x[?/??/?],則是 尖 團(tuán) 不 分 的 表 現(xiàn)。②zh/ch/sh[t?/t??/?] 有 時接近[?/??/?],黃粦傳先生唱念中的zh/ch/sh[t?/t??/?]較為標(biāo)準(zhǔn)。③ɡ/k/h[k/k?/x] 逢細(xì)音實際發(fā)音稍靠前,接近[c/c?/?],本文一般記為[?/??/?]。④v[v]是一個轄字非常有限的聲母。⑤開口呼零聲母不設(shè)拼音符號,齊齒呼零聲母用j 拼寫,合口呼零聲母用w 拼寫。

?[?] 詞此師字思 i[i] 一比奚妃取 u[u] 路步湖不木?[?] 世持日尺十 ü[?] 與除出書虛ɑ[a] 把怕大他殺 iɑ[ia] 家駕下牙雅 uɑ[ua] 掛華 üɑ[?a] 抓e[?] 這車百得熱 ie[i?] 爺別些列雪 ue[u?] 國或 üe[??] 月熱靴缺說o[o] 多個果錯樂 io[io] 約學(xué)腳卻略 üo[?o] 若弱er[?] 兒而耳二ɑi[ai] 愛太來在臺 iɑi[iai] 挨埃解街皆 uɑi[uai] 歪外快 üɑi[?ai] 帥衰ei[ei] 悲輩被美給 ui[uei] 威淚雷內(nèi)醉 üei[?ei] 瑞水追炊睡ɑo[ɑu] 保道老逃朝 iɑo[iɑu] 曉窯了小妙ou[ou] 手抽走奏口 iu[iou] 憂又有就酒ɑn[an] 班飯安三貪 iɑn[i?n] 煙天見前宣 uɑn[uan] 彎亂還官酸 üɑn[??n] 冤院軟船穿en[?n] 沉人恩成曾 in[in] 今音心命驚 un[u?n] 聞穩(wěn)孫昏魂 ün[??n] 云暈春君軍ɑnɡ[ɑ?] 昂上放幫旁 iɑnɡ[iɑ?] 江將羊娘向 uɑnɡ[uɑ?] 王往忘光狂 üɑnɡ[?ɑ?] 床狀窗闖雙onɡ[o?] 蒙風(fēng)猛公同 ionɡ[io?] 用容庸

2.韻母表(42 個韻母)

韻母說明:①根據(jù)“楚音”(今稱黃孝片官話,詳見下文)ü[?]系韻母的分布特點(diǎn),ü[?]、ü-[?-]與[y][y-]不能在一個音系中共現(xiàn),本文根據(jù)廣東漢劇音韻的整體表現(xiàn)只設(shè)ü[?]、ü-[?-],不設(shè)[y][y-],但早期藝人在實際唱念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舌面元音撮口呼[y][y-],今天的年輕演員就更是如此了。②ü[?]、ü-[?-] 與u[u]、u-[u-] 在一個音系中則可以共現(xiàn),而且都可以與零聲母相拼,此外ü[?]、ü-[?-]只與zh/ch/sh[t?/t??/?]相拼,u[u]、u-[u-] 只 與zh/ch/sh[t?/t??/?] 之 外 的 聲 母相拼。③e[?]韻母的實際音值處于[?]與[?]之間,與zh/ch/sh/r[t?/t??/?/?]相拼時接近[?],與其他聲母相拼則較為接近[?]。

3.聲調(diào)表(4 個調(diào)類)

調(diào)類 調(diào)號 調(diào)值 例字陰平 1 55 孤今天妃他陽平 2 213 王人來朝何疼/百北白讀十上聲 3 42 寶起底比里了去聲 4 35 坐抱/劍愛進(jìn)事妙大事

聲調(diào)說明:①聲調(diào)在舞臺音韻中穩(wěn)定性較差,隨著唱腔、旋律的變化以及角色情感表達(dá)的需要都可能發(fā)生復(fù)雜的調(diào)值起伏。特別是句尾字的調(diào)值變調(diào)最復(fù)雜,出現(xiàn)拖腔等情況時尤其明顯,還會出現(xiàn)波浪型曲折變化。即使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劇本、角色中可能調(diào)值不同。②陰平暫時定為高平調(diào)55,實際上也常常唱念為45。③陽平暫時定為降升調(diào)213,實際上也常常唱念為21 或22。④上聲暫時定為高降調(diào),也常常唱念為升調(diào)。⑤去聲暫時定為高升調(diào)35,但在實際唱念中調(diào)型變化最復(fù)雜,最常見的變調(diào)是中降調(diào)31。⑥廣東漢劇唱念由于受聲腔、曲律等的影響而導(dǎo)致的連讀變調(diào)現(xiàn)象十分復(fù)雜,尚待以后深入研究。

(二)音韻特點(diǎn)

京劇音韻的“上口字”是指那些與北京話聲韻(聲調(diào)除外)不同的字,即保留在京劇唱念中那些讀古音或方音的字。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語音中也有“上口字”一說,下面在與北京音進(jìn)行比較的基礎(chǔ)上逐條分析廣東漢劇音韻的特點(diǎn)。

1.聲母方面

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語音有24 個聲母,比北京話多一個唇齒濁擦音聲母v[v]和一個舌根鼻音聲母nɡ[?]。

①中古影母、疑母開口一二等洪音字北京話讀零聲母的,多讀nɡ[?] 聲母,如:我nɡo3[?o3]|哀 nɡɑi1[?ai1]| 愛 nɡɑi4[?ai4]| 暗 nɡɑn4[?an4]|安nɡɑn1[?an1]| 恩nɡen1[??n1]| 餓nɡo4[?o4]。只發(fā)現(xiàn)極少數(shù)字如“埃挨~ 磨”等例外,讀零聲母yɑi1[iai1]。(4)音標(biāo)右上角的1、2、3、4 是調(diào)號,分別表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下同。平 舌 音z/c/s[?/??/s] 與 翹 舌 音zh/ch/sh[t?/t??/?]有別,前者來源于古精組字,還有少數(shù)古知二莊組字,如:坐zo4[?o4]|賊ze2[??2]|取ci3[??i3]| 情cin2[??in2]| 拆ce2[???2]| 色se2[s?2];后者來源于古知莊章組(不包括少數(shù)古知二莊組字),以及古見曉組今北京話讀撮口呼的字,如:知zh?1[t??1]| 上shɑnɡ4[?ɑ?4]| 聲shen1[??n1]| 雙shüɑnɡ[??ɑ?1]| 書 虛shü[??1]| 君zhüen1[t???n1]|曲chü2[t???2]|。

(5)尖團(tuán)有別,z/c/s[?/??/s] 來自古精組,j/q/x[?/??/?] 來自古見曉組,如:酒ziu3[?iou3]≠九jiu3[?iou3]| 情cin2[??in2]≠琴qin2[??in2]| 相siɑnɡ1[siɑ?1]≠香xiɑnɡ1[?iɑ?1]。實際上,早期的藝人在唱念時有的分有的不分,并不能嚴(yán)格區(qū)分尖團(tuán),今天年輕演員基本上都不能區(qū)分了。

2.韻母方面

初步歸納,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音韻有42 個韻母,數(shù)量上與北京話韻母差別不大,但韻母的歸類有著明顯的不同。下面從縱橫兩方面比較廣東漢劇韻母的特點(diǎn),分別以元代北曲韻譜《中原音韻》和今天的北京音作為參照。

①《中原音韻》魚模部今北京話讀zhu/chu/shu/ru[t?u/t??u/?u/?u],廣 東 漢 劇 音 韻 讀zhü/chü/shü/rü [t??/t???/??/??],如:珠zhü1[t??1]|主 zhü3[t??3]| 住 zhü4[t??4]| 處 chü4[t???4]|出 chü2[t???2]| 書 shü1[??1]| 樹 shü4[??4]| 輸shü1[??1]|如rü2[??2]| 入rü2[??2]?!吨性繇崱肤~模部里的古見曉組字今北京話讀jü/qü/xü[?y/??y/?y],廣 東 漢 劇 音 韻 讀[t??/t???/??],如:居[t??1]| 去[t???4]| 虛[??1]。在 廣 東 漢 劇 唱 念中,如“書= 虛[??1]≠須[si1]”才是規(guī)范的讀音。實際上,精組字也有讀[?],這屬于藝人唱念時過度類推導(dǎo)致,是不規(guī)范的語音,如:取chü3[t???3]|需須shü1[??1],規(guī)范的讀音分別是:取ci3[??i3]|需須si1[si1]。

②《中原音韻》歌戈部的字北京話讀e[?]韻母的,廣東漢劇音韻讀o[o],如:哥ɡo1[ko1]|可ko3[k?o3]| 我nɡo3[?o3]| 個ɡo4[ko4]| 何 和 合 喝 鶴ho2[xo2]|割各ɡo2[ko2]|渴ko2[k?o2]。

③《中原音韻》歌戈部的字北京話讀[y?]韻母的(都是古入聲字),廣東漢劇音韻讀io [io],如:腳jio2[?io2]|學(xué)xio2[?io2]|樂lo2[lo2]|約yo2[io2]|略掠[lio2]?!吨性繇崱肥捄啦康淖直本┰捵x為iɑo[iɑu]韻母的(都是古入聲字),廣東漢劇音韻讀io[io],如:學(xué)xio2[?io2]|角腳jio2[?io2]|藥yo2[io2]。(6)“學(xué)岳藥約略掠虐弱”等字在《中原音韻》的蕭豪部和歌戈部中兩見。

④《中原音韻》皆來部來自古入聲的字,北京話讀ɑi[ai] 韻母的,廣東漢劇音韻讀e[?],如: 色se2[s?2]| 百 白be2[p?2]| 麥me2[m?2]| 摘ze2[??2]?!吨性繇崱俘R微部來自古入聲的字,北京話讀ei[ei]韻母的,廣東漢劇音韻讀e[?],如:賊ze2[??2]|北be2[p?2]|黑he2[x?2]|勒le2[l?2]。

⑤《中原音韻》車遮部的zh/ch/sh/r[t?/t??/?/?]四母字,北京話讀zhe/che/she/re[t??/t???/??/??],京 劇 則 唱 念zhe/che/she/re[t?e/t??e/?e/?e],如“遮者赭柘鷓哲折浙車扯撤澈掣蛇佘捨舍射赦惹熱”等字。另外,京劇唱念中“說”為shue2[?ue2]。從廣東漢劇來看,目前只發(fā)現(xiàn)黃粦傳、黃桂珠、劉飛雄等偶爾用到車遮部的這些例字的少數(shù)字,有讀為zhe/che/she/re[t??/t???/??/??]的表現(xiàn),如《齊王求將》黃粦傳演齊宣王,念白“傳旨準(zhǔn)備龍車鳳輦孤王要與娘娘一同擺駕回宮”“但愿你我二人化作連理枝、比目魚、兩頭蛇”中,“車”“蛇”讀音接近c(diǎn)he1[t???1]、she2[??2]。

⑥《中原音韻》皆來部的字北京話讀ie[i?]韻母的,廣東漢劇音韻讀iɑi[iai],如:皆街階jiɑi1[?iai1]| 鞋 諧xiɑi2[?iai2]| 解jiɑi3[?iai3]| 戒介界jiɑi4[?iai4]。另外,“埃挨”北京話讀ɑi [ai]韻母的,廣東漢劇音韻都讀yɑi1[iai1]。

⑦《中原音韻》齊微部的古泥、來母字北京話ei[ei] 韻母的,廣東漢劇音韻讀合口呼ui[uei],如:雷lui2[luei2]| 壘lui3[luei3]| 淚累類lui4[luei4]|內(nèi)nui4[nuei4]。

⑧《中原音韻》侵尋部的字在北京話中并入真文部,讀in/en[in/?n];《中原音韻》庚青部的絕大部分字也并入了真文部,讀in/en[in/?n]。這樣,廣東漢劇音韻中就沒有inɡ/enɡ[i?/??]的韻 母,如:音= 因= 英yin1[in1]| 心= 新= 腥sin1[sin1]| 沉= 臣= 成chen2[t???n2]| 深= 身= 聲shen1[??n1]。下面是《空城計》黃粦傳演諸葛亮的一個唱段的韻腳字:

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4,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4。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4,算就了漢家業(yè)鼎足三分4。官封到武鄉(xiāng)侯執(zhí)掌帥印4,東西戰(zhàn)南北剿博古通今4。周文王訪姜尚周室大振4,俺諸葛怎比得前輩先生4。閑無事在敵樓亮亮琴音4,我面前卻少個知音的人4。

羅常培指出:“至于皮黃戲把原來屬于庚青部的開口齊齒兩呼字押入人辰轍,那是受它發(fā)祥地的方音的影響?!?7)羅常培:《京劇中的幾個音韻問題——1935 年9 月7 日為北京青年會劇團(tuán)講演》,原載《東方雜志》第三十二卷第一號,1935 年;收入《羅常培語言學(xué)論文集》,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4 年,第431 頁。羅常培《北京俗曲百種摘韻》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diǎn)。

⑨《中原音韻》冬鐘部的古喻母,北京話讀ronɡ[?u?] 或yonɡ[y?],廣 東 漢 劇 音 韻 都 讀yonɡ[io?],如:容 榮yonɡ2[io?2]| 用yonɡ4[io?4]|勇yonɡ3[io?3]。

⑽《中原音韻》冬鐘部的唇音b/p/m/f[p/p?/m/f]聲母字北京話讀enɡ[??]韻母的,廣東漢劇音韻讀onɡ[o?],如:崩bonɡ1[po?1]|蓬ponɡ2[p?o?2]|蒙monɡ2[mo?2]|風(fēng)fonɡ1[fo?1]|鳳fonɡ4[fo?4]。

根據(jù)羅常培,京劇所謂上口字還包括如下2 條,對照廣東漢劇來看,能否作為韻母特點(diǎn)證據(jù)還不是十分確切,錄此供進(jìn)一步研究:

①《中原音韻》齊微部里的舌尖后音zh/ch/sh/r[t?/t??/?/?],北京話讀zhi/chi/shi/ri[t??/t???/??/??],京劇則唱念[t?i/t??i/?i/?i](實際音值是[t??i/t???i/??i/??i]),常用字如“知制置治智直 侄織職質(zhì)癡池遲持恥侈尺赤吃世勢逝誓日”等字;《中原音韻》支思部,則北京話和京劇都讀[t??/t???/??],如“支枝之芝脂紙旨止志至眵施詩師獅尸時使史始屎是氏市侍示事試弒”等。從廣東漢劇來看,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jù)表明所謂的[t?i]類與[t??]類有別(8)只發(fā)現(xiàn)《齊王求將》黃粦傳演齊宣王唱“到今日齊宣王見不得丈人”中,以及《紅書寶劍》黃粦傳演高真唱“為何滿街是朝臣,御史今日新入人”中,“日”字都較為明顯音為[??i],與京劇上口字“日”相同。。

②《中原音韻》齊微部的輕唇音f[f]、v[v]兩母的字,北京話讀fei、wei,京劇唱念則是fi[fi]、vi[vi],前者如“非扉妃飛肥匪吠沸肺廢”等字,后者如“微薇尾未味”等字。從廣東漢劇來看,只有個別字在個別唱段是fi[fi]、vi[vi],也可能是客家方音的影響,如《盤夫》曾謀演曾榮唱“滿腔隱恨勿輕提,閉門而坐免事非”,“非”字是fi1[fi1];《二進(jìn)宮》曹城珍演龍國太唱“他二人說的話皆是一樣,急得我李燕妃臉上無光”,“妃”字也是fi1[fi1];《齊王求將》黃粦傳演齊宣王,數(shù)處唱念“妃”“非”“未”,都不是fi1[fi1]、vi4[vi4],而是fei1[fei1]、wei4[uei4]。《打洞結(jié)拜》范思湘演趙匡胤念白“腰間寶劍未出鞘,胸懷壯志未開交”,兩處“未”都明顯不是vi4[vi4]。因此,這一條在廣東漢劇唱念中是否成立,還需要進(jìn)一步研究。

另外,楊振淇的[附表二]是“常用上口字表”,韻白十三轍“言前轍”的韻母與重唇音聲母b/p/m[p/p?/m]拼合的都是合口呼uɑn[uan],所列上口 字 為 陰 平buɑn[puan1]般 搬 瘢、puɑn[p?uan2]潘番,陽平puɑn[p?uan2]盤槃磐蟠磻、muɑn[muan2]瞞饅鰻,去聲buɑn[puan4]半伴、puɑn[p?uan4]泮畔、muɑn[muan4]曼鏝幔謾嫚慢漫(9)見楊振淇《京劇音韻知識》,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1 年,第319 頁。中括號里的國際音標(biāo)為本文所轉(zhuǎn)寫。原書去聲的nan 應(yīng)為muan 之誤。,這與北京話韻母ɑn[an]明顯不同。20 世紀(jì)50 年代末60 初廣東漢劇的音像資料中,目前只發(fā)現(xiàn)3 例,一是“般”讀buɑn1[puan55],是《空城計》劉飛雄演司馬懿唱“任你設(shè)下千般計”;二是“伴”讀buɑn4[puan4],是《紅書寶劍》陳洪念白“七星伴月,價值百兩”和黃粦傳演高真念白“命你前住珠寶商人陳富店中,即將七星伴月珠釵贖取回來”;三是“潘”讀puɑn1[p?uan1],是《五臺會兄》劉飛雄演五郎唱“在雁門關(guān),被潘仁美綁在百大高桿”。錄此供以后進(jìn)一步研究參考。

3.聲調(diào)方面

從與中古《切韻》音系的平、上、去、入相比,古平聲分化為陰平、陽平兩調(diào),古全濁上歸入去聲,古入聲歸入陽平。實際上,在舞臺表演時個別入聲字還有短促的特點(diǎn),如《百里奚認(rèn)妻》黃粦傳演百里奚,念白“老夫百里奚,乃虞國人氏……”的“百”字實為[p??5],可能是早期讀音的一種殘存。當(dāng)然,一般的入聲字都已經(jīng)舒化,而且歸入陽平?!洱R王求將》(中國唱片廠錄音版)黃粦傳演齊宣王唱“一隊隊悍將威武真堪夸,掌號令赤羽金戈神采煥發(fā)”,“發(fā)”是下句韻腳字,應(yīng)該是讀陽平fa2[fa2],可見入聲字已經(jīng)舒化;再如《探樓》范思湘演徐延昭唱:“好一個小趙飛相貌奇,奔走南北東西。眾兒郎隔斷了數(shù)千里,多虧你七日七夜搬來得齊。有日里李良賊俯首伏罪,功勞簿上把你題,你的功勞居第一?!薄暗谝弧钡摹耙弧笔窍戮漤嵞_字,應(yīng)該是讀陽平y(tǒng)i2[i2],也可見入聲字已經(jīng)舒化;還有如《狀元媒》范開圣演宋王唱:

救駕的小將軍縱有兩個4,傅丁奎他乃是天作之合4。

老皇爺金口玉言親口說過4,必需要天子做主狀元媒妁4。

還有那珍珠衫不能有錯4,皇侄兒何須要憂心太多4。

句末下加圓點(diǎn)的字都是韻腳字,其中“合”“妁”都是古入聲字,而且在這個唱段中都作為下句的韻腳字,可見都已經(jīng)舒化,而且讀平聲(“妁”在北京話中則讀去聲)。早期的京劇也傾向于把古入聲字讀入陽平。于昕指出:“在這一段時間里(按:指1840-1880 年),可派入上、去聲的古入聲字,經(jīng)常出現(xiàn)于偶數(shù)句韻腳。根據(jù)京劇的押韻習(xí)慣,可以推斷演唱時應(yīng)該受漢調(diào)調(diào)型與調(diào)值的影響。”(10)于昕:《京劇音韻史研究》,廣州: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 年,第16 頁。

《齊王求將》黃粦傳演齊宣王唱“點(diǎn)馬”一段,一到十共10 個數(shù)字有“一、六、七、八、十”5 個入聲字,在唱詞中的曲調(diào)一般都是低出,由此也可以看出它們的字調(diào)都是相應(yīng)讀低調(diào)的陽平,如:

三、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音韻與“中州韻”“湖廣音”的關(guān)系

目前尚未見到專門討論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音韻的論文或著作。不過,涉及廣東漢劇的一些志書或?qū)V泊蠖鄷務(wù)摰匠畹囊繇崋栴}。陳志勇列舉了幾種代表性的觀點(diǎn),援引如下:

第一,《中國戲曲志·廣東卷》云,廣東漢劇是“用‘中州音韻’演唱”。

第二,《中國戲曲音樂志·廣東卷》則說:“(廣東漢劇)唱念語言原為‘中州韻、湖廣音’,后與本地客家語言雜陳,語言逐步接近普通話?!?/p>

第三,《廣東漢劇志》(初稿)中界定,廣東漢劇是“以普通話為舞臺語(1950年以前以‘官話’)的戲曲劇種”。

第四,《中國戲曲劇種手冊》云,廣東漢劇是“以中州官話為唱念語言的劇種”。(11)陳志勇:《廣東漢劇研究》,第178 頁。

下面補(bǔ)充列舉幾種相關(guān)的觀點(diǎn):

丘煌、羅恒報明確認(rèn)為:“廣東漢劇舞臺語言歷來以‘中州音’為準(zhǔn)……”(12)丘煌、羅恒報:《廣東漢劇不是源于徽劇而是源于湖北漢劇》,《星海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1998 年第3 期。

陳志勇認(rèn)為:“1949 年前,‘外江戲’的唱念語言,其實就是以北京話為核心的官話。”(13)陳志勇:《廣東漢劇研究》,第174-175 頁。

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廣東漢劇志》認(rèn)為:“外江戲自清乾隆年間流入后至清光緒年間,以中州官話為舞臺語。清光緒以后,外江班多由潮汕人和客家人混合組成,唱用‘官話’,白用半官話、半客話,或以中州音夾雜客家方言發(fā)音,或帶潮州腔的官話,這種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至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14)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編:《廣東漢劇志》,2016 年內(nèi)部印刷,第115-116 頁。

上面幾種觀點(diǎn)涉及的關(guān)鍵詞,主要有“中州韻”“湖廣音”“官話”“客家方言”和“普通話”等幾種?!爸兄蓓崱币埠?,“湖廣音”也好,本質(zhì)上都是官話問題,下面還會討論;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唱念中雜糅的一些客家方音,以后另文分析;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唱念是否普通話?這從下面的討論中可以找到答案。

下面重點(diǎn)討論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唱念中所謂的“中州韻”和“湖廣音”。

一般意義上的中州是指淮河以北、以洛陽-開封一帶為中心、黃河中下游的河南省。淮河以南的信陽地區(qū)嚴(yán)格來說不屬于“中州”,其方言也多帶有南方官話的特點(diǎn)。上面所說的“中州韻”顧名思義是否就是以洛陽-開封為中心的河南中原官話呢?如果不是專指河南中原官話,那“中州韻”與“湖廣音”有何關(guān)系?為了便于觀察廣東漢劇音韻的性質(zhì),下面列表逐條粗略地比較廣東漢劇音韻與廣東粵客閩三大方言(下表簡稱“廣東方言”)、河南中原官話(也稱為“汴洛方言”,下表簡稱“河南官話”,主要參考段亞廣(15)段亞廣:《汴洛方言音系十三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8 年。)、湖北江淮官話黃孝片(簡稱“黃孝官話”,主要參考余鵬(16)余鵬:《黃孝方言音韻研究》,香港中文大學(xué)2016 年博士學(xué)位論文??紤]到皮黃合流形成漢劇主要是在鄂東地區(qū),“湖廣音”實際上指的是鄂東方言,因此下面只與分布在武漢市以北、以東地區(qū)的江淮官話黃孝片進(jìn)行比較。)的異同關(guān)系(表中“+”表示一般具備表左的這項特點(diǎn),“-”表示一般不具備表左的這項特點(diǎn),“#”表示部分地區(qū)或方言點(diǎn)具備這項特征。為了節(jié)省空間,表中注音只用國際音標(biāo)):

廣東漢劇音韻 廣東方言 河南官話 黃孝官話聲母①中古影母、疑母開口一二等洪音字多讀[?] - -⑤ +②平舌音與翹舌音有別,后者來自古知莊章組(不包括少數(shù)古知二莊組字),以及古見曉組今北京話讀撮口呼的字 - - #③尖團(tuán)有別,[?/??/s]來自古精組,[?/??/?]來自古見曉組 -⑥ # #韻母①《中原音韻》魚模部今北京話讀[t?u/t??u/?u/?u],廣東漢劇讀[t??/t???/??/?];《中原音韻》魚模部里的古見曉組字今北京話讀[?y/??y/?y],廣東漢劇音韻讀[t??/t???/??]-#⑦ +⑧②《中原音韻》歌戈部的字北京話讀[?]韻母的,廣東漢劇讀[o] # - #③《中原音韻》歌戈部的字北京話讀[y?]韻母的(都是古入聲字),廣東漢劇讀[io];《中原音韻》蕭豪部的字北京話讀[iɑu]韻母,廣東漢劇讀[io] - #⑨ #④《中原音韻》皆來部來自古入聲的字,北京話讀[ai]韻母的,廣東漢劇讀[?] - # #

韻母⑤《中原音韻》車遮部的[t?]組字,北京話讀[t??/t???/??/??]等,廣東漢劇讀[t??/t???/??/??] - #① +⑥《中原音韻》皆來部的字北京話讀[i?]韻母的,廣東漢劇讀[iai] - #② -③⑦《中原音韻》齊微部的古泥、來母字北京話讀[ei]韻母的,廣東漢劇讀[uei] # # #⑧《中原音韻》侵尋部的字在北京話中并入真文部,讀[in/?n];《中原音韻》庚青部的絕大部分字也并入了真文部,讀[in/?n] - - +⑨《中原音韻》冬鐘部的古喻母,北京話讀[?u?]或[y?],廣東漢劇都讀[io?] + -④ +⑽《中原音韻》冬鐘部的唇音聲母字北京話讀[??]韻母的,廣東漢劇讀[o?] # - +聲調(diào)初步看來,漢劇音韻的聲調(diào)演變規(guī)律與北京話基本一致的是平分陰陽、濁上歸去,但是入聲派入陽平 - - -

上表廣東方言的“-” 號最多,多是語音覆蓋面較廣的項目;只有個別項目如韻母第⑨條“+”號,韻母第(17)偃師、鞏義、杞縣、遂平等方言點(diǎn)有相同或相似的韻母讀音。⑦⑽條“#”號,多是語音覆蓋面很窄的項目,因此廣東漢劇音韻與廣東粵客閩方言的相關(guān)度很低,無需贅言(受粵東客家方音影響的多屬于不規(guī)范讀音)。河南官話沒有“+”號,聲母第(18)同屬于江淮官話的江西瑞昌話和安徽安慶話老派文讀有這個特點(diǎn)。條、韻母第(19)根據(jù)段亞廣《汴洛方言音系十三種》,禹州、開封、杞縣等少數(shù)方言點(diǎn)有此特點(diǎn),只是禹州讀[??]韻。、③-⑦條“#”號,說明廣東漢劇音韻與河南中原官話有一些相關(guān)度,但憑借這幾條顯然不足以稱之為真正的“中州韻”。相比之下,黃孝官話聲母第①條,韻母第①、(20)《齊王求將》中齊宣王的內(nèi)伺多次齊聲喊“喴”,這很有可能是黃孝官話的一個特征詞。楊凱《鄂東方言詞匯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年)指出鄂東方言“喊,……,也作“哾”[?ei33](通)”。加圓括號的“通”指“哾”是鄂東方言的一個通用詞。條和⑧- ⑽條“+”,其他除了韻母第⑥條及聲調(diào)“-”號之外,都是“#”號,充分說明廣東漢劇音韻與黃孝官話的相關(guān)度最高,這應(yīng)該就是人們稱之為“湖廣音”的重要依據(jù)。⑤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 版)【中州韻】:“我國近代戲曲韻文所根據(jù)的韻部?!兄蓓崱员狈皆挒榛A(chǔ),分韻的方法各地不完全一樣,都跟皮黃戲的‘十三轍’很相近?!卑凑瘴覀兊睦斫?,這里的“北方話”實際上是官話的代名詞,而官話實際上并不僅僅限于北方地區(qū)。戲曲韻書先有《中原音韻》,后有《中州音韻》等,研究音韻的學(xué)者一般都不會按照字面來機(jī)械理解“中原”和“中州”。至遲到了明代中葉(弘治末正德初),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王文璧為南曲制定的韻書《中州音韻》,該書韻分十九部,入派三聲、平不分陰陽、有一套較為完整的全濁音聲母,雖名為“中州”,但絕不可能是反映了明中葉河南中州地區(qū)的語音特點(diǎn)。

根據(jù)上面的分析,我們認(rèn)為“中州韻”不宜理解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中州地區(qū), 也就是河南中原官話區(qū)的音韻,而應(yīng)該視為漢語官話系統(tǒng)(民間稱為北方話的,與東南方言相對的方言)。從上表可以看出,廣東漢劇音韻既有南北官話共同的特征,也有南方官話、北方官話各自的特征,因為整體上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官話系統(tǒng)的音韻而不是廣東粵客閩之類的非官話音韻,因此在南方人看來是一種“中州韻”也就可以理解了。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中原”也好“中州”也好,都含有“正統(tǒng)”的意味在里頭。另外,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廣東漢劇音韻實際呈現(xiàn)出了更多黃孝片官話這類南方官話的特點(diǎn),因此在廣東漢劇梨園界一方面認(rèn)為舞臺音韻是“中州韻”,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rèn)其“湖廣音”特色,實際上并不矛盾。

四、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音韻的性質(zhì)

廣東漢劇屬于粵東客家人的“大戲”,在粵東地區(qū)已經(jīng)流傳了近300 年的時間,戲曲音韻整體上屬于官話音系的性質(zhì)是非常明確的,這是長期以來它被視為“中州韻”的根本原因。陳志勇從族群文化心理的角度,論述了“廣東漢劇堅守舞臺唱官話的根本性原因”是“契合了粵東人‘崇尚古雅’文化理想的追求。隨著時代推移,而形成文化欣賞的保守性”。(21)陳志勇:《廣東漢劇研究》,第177 頁。

官話有北方官話和南方官話之分。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音韻具有多項與河南中原官話不同,但與湖北黃孝片官話密合無間的語音特點(diǎn),這是廣東漢劇具有“湖廣音”特征的重要證據(jù)。

廣東漢劇盡管具有顯著的“湖廣音”特征,但并非以某時某地的黃孝片官話作為標(biāo)準(zhǔn)音。我們目前找不到一個黃孝片官話方言點(diǎn),其語音特點(diǎn)完全與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音韻吻合。

正如聲母表所示,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字音中古泥、來母涇渭分明,沒有混同的跡象,這個特征與包括河南方言在內(nèi)的北方官話一致,而與黃孝片官話則格格不入。根據(jù)趙元任等《湖北方言調(diào)查報告》,黃孝片官話則多是古泥、來母相混,多記錄為n[n]。另外,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字音中沒有[?]聲母,如“儀義宜疑”等都讀零聲母,這與北方官話一致,而與黃孝片讀[?]聲母不同。如:

忽然聆聽失威儀4(yi2[i2])。(《百里奚認(rèn)妻》,黃粦傳演百里奚唱)

恕為弟適才間有失禮儀4(yi2[i2])。(《紅書寶劍》,曾謀演梅仲唱)

曲意琴音實無疑4(yi2[i2])。(《百里奚認(rèn)妻》,黃粦傳演百里奚唱)

我父親名叫做趙洪義4(yi4[i4])。(《打洞結(jié)拜》,黃桂珠演京娘唱)

如上所述,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字音中有iɑi[iai]韻,這也不是黃孝官話及武漢話的顯著特征。根據(jù)Coblin 和胡亞莉的研究(22)Coblin, W. South.Comparative Phonology of the Dialects,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2005;胡亞莉:《安慶方言新、老派語音差異調(diào)查研究》,安徽師范大學(xué)2016 年碩士學(xué)位論文。,同屬于江淮官話的江西瑞昌話和安徽安慶話老派文讀有這個特點(diǎn)。河南官話中,則偃師、鞏義、登封、杞縣等方言點(diǎn)有相同或相似的韻母讀音。參見下表(有文白異讀者前面為白讀音,后面為文讀音):

街解界鞋蟹孝感 kai44 kai52 kai35 xai21 xai0 螃~黃陂 kai33 kai42 kai45 xai313 xai42武漢 kai55 kai42 kai35 xai213 xai42英山 kai31 kai34 kai35 xai55 xai33安慶 kai31 kai212/?iai212 ?iai53 xai35 xai212偃師 ?i?24 ?i?53 ?i?e41 ?i?e53 ?i?e41鞏義 ?i?35 ?i?44 ?iai31 ?i?53 ?iai31登封?i??24/?i?24 ?i?44 ?i??41 ?i??53 ?i??41/?i?41杞縣 ?iai24 ?iai44 ?iai312 ?i?53 ?iai312

此外我們注意到,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音韻在不同時期、不同藝人的唱念中并非完全一致,即便是像上世紀(jì)50 年末廣東漢劇院成立以來第一代的著名表演藝術(shù)家黃桂珠、黃粦傳、范思湘、曾謀等,他們的唱念也還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綜上,我們認(rèn)為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音韻作為一種舞臺藝術(shù)語音并非忠實地代表一時一地的單一音系,而是一種在“湖廣音”即黃孝片官話音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演變而來的類似于社會方言的綜合音系。

這可以說與京劇音韻頗為接近。楊振淇指出,包括京劇在內(nèi)的各個劇種在發(fā)展進(jìn)程中都會有類似的演變規(guī)律,“為了適應(yīng)北京觀眾的欣賞習(xí)慣,所以北京音就越來越成為京劇音韻的構(gòu)成成份了。”“由此可見,京劇音韻不是個單純的語音系統(tǒng),而是由‘中州韻’、鄂皖音、現(xiàn)代北京音構(gòu)成的綜合的語音系統(tǒng)?!?23)楊振淇:《京劇音韻知識》,第31-32 頁。

概言之, 廣東漢劇傳統(tǒng)戲音韻的“湖廣音”特征,可以為“廣東漢劇不是源于徽劇而是源于湖北漢劇”一說提供重要證據(jù)。

猜你喜歡
傳統(tǒng)戲漢劇音韻
荊風(fēng)楚韻 湖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漢劇
武漢市漢劇劇場的時空分布特征分析
1949年以來漢劇表演藝術(shù)資料述論
戲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1 03:23:22
淺析京劇舞臺上的幾出三國戲
淺談廣東漢劇小戲《陰陽河》表演構(gòu)架與特點(diǎn)
戲劇之家(2018年14期)2018-06-08 09:28:14
淺談現(xiàn)代燈光在傳統(tǒng)戲中的運(yùn)用
戲劇之家(2017年12期)2017-07-17 02:08:37
從聲調(diào)演變史看方言中調(diào)值變化現(xiàn)象
徽州傳統(tǒng)戲場建筑的聲學(xué)裝飾性構(gòu)造研究
住宅科技(2016年12期)2016-06-05 15:21:25
誦讀古詩詞 體驗音韻美——石家莊市友誼大街小學(xué)開展誦讀古詩詞活動
《中華大典·音韻分典》與音韻訓(xùn)詁研究
新乡县| 蒙山县| 英吉沙县| 石狮市| 江源县| 葵青区| 绥宁县| 望奎县| 东莞市| 桃园市| 永定县| 开远市| 迁安市| 义乌市| 资溪县| 永福县| 永德县| 共和县| 博客| 平陆县| 清徐县| 依安县| 奉节县| 莲花县| 沙河市| 南充市| 余江县| 宜君县| 炎陵县| 安徽省| 三亚市| 武安市| 休宁县| 三穗县| 隆尧县| 武夷山市| 福泉市| 林西县| 泽州县| 根河市| 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