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津琥
(綿陽師范學院文學與歷史學院,四川綿陽 621000)
“古代漢語”是普通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開設的一門課程。以學院為例,凡一學年、兩學期、七學分。其中第一學期,十六個教學周,一周四課時,四學分,主要是講授《古代漢語》(第一冊)的內(nèi)容,通稱“古代漢語(一)”;第二學期,十六個教學周,一周三課時,三學分,主要是講授《古代漢語》第二、三、四冊的內(nèi)容,通稱“古代漢語(二)”。目前各校普遍使用的教材是王力先生主編的中華書局出版的四冊本《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或自編教材。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地方師范院校,但是考慮到目前的實際情況(不具備自編教材的條件)以及將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要考研,而考研院校一般也主要是以王力本《古代漢語》作為初試指定教材,故而一直加以選用。2020年,筆者和楊觀教授、楊國華講師以“古代漢語(一)”課程聯(lián)合申報了四川省首批一流本科課程(線下)并僥幸獲批,這對于我們“古代漢語”教學團隊的成員來說,既是一份崇高的榮譽,又無形中增添了一份壓力。這里,筆者謹將我們近幾年在“古代漢語”課程教學中的一點思考和探索,略加介紹,懇請廣大同行批評指正。
“古代漢語”課程,當前大多數(shù)學校都是由一位教師負責講授,這樣做當然有它的優(yōu)點:教師可以統(tǒng)籌安排,將自己的學術(shù)觀點完整、全面地傳授給學生,但是這樣做對教師本人的學術(shù)水平要求較高。如果教師不具備全面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較強的學術(shù)能力,難免會在教學中出現(xiàn)畸輕畸重、顧此失彼甚至部分章節(jié)內(nèi)容講授近乎勉為其難的情況。因此在這門課程開設伊始,就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由幾位教師分別講授的嘗試,比如甲教師擔任文選教學,乙教師擔任通論教學。對此,王力先生1962年版《古代漢語教學參考意見》中,曾明確表示不太贊同,“認為這個方法不很好”[1]414。不過我們也注意到,這個意見在1980年修訂本《古代漢語》(第一冊)《古代漢語參考意見》中又被刪除了,可見這時的教材編纂者對此又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前的思考。筆者以為,當前作為地方師范院校的“古代漢語”課程,由多位教師講授,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形式。
首先,毋庸諱言,地方師范院校的教師相較于研究型學校的教師還缺乏較為全面、系統(tǒng)、嚴格、完整的學科知識學習經(jīng)歷。即或到現(xiàn)在,部分地方高校專業(yè)課專任教師中還有相當數(shù)量本科畢業(yè)于非任教專業(yè),只是后來通過跨專業(yè)考研才獲得更高一層次文憑從而入職任教的情況。他們在某一學科方向或具有一定的學術(shù)專長,但也存在基礎不牢的情況,回歸到地方師范院校從事本科教學任務時,或多或少存在部分知識缺陷的問題。在面對“古代漢語”這門綜合性強的課程(實際上涵蓋了詞匯學、訓詁學、音韻學、文字學、語法學、文獻學等諸多學科)教學時,難免力不從心。
其次,“古代漢語”課程涉及面廣,當今各學科發(fā)展又極為迅猛,地方師范院校教師本身教學任務繁重,周課時在十幾節(jié)以上的比比皆是,再加上其他的非教學任務,要隨時追蹤多學科前沿動態(tài),并加以消化吸收、有選擇地介紹給學生,越來越感力不從心。筆者所在教學團隊三人:筆者本人長期從事訓詁學、詞匯學、文獻學等領域的研究,曾在《中國語文》《古漢語研究》《語言研究》《文獻》《文史》等刊物上先后發(fā)表過一系列的文章,2007至2008年作為西部青年骨干教師,赴北京師范大學跟隨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寧教授訪學一年;楊觀教授長期從事語言學綱要、音韻學的教學工作,2019年,受教育部委派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學習;楊國華講師長期從事文字學的教學工作,2018至2019年,曾赴南京師范大學跟隨董志翹先生訪學一年。我們教學團隊三人都有多年獨自講授“古代漢語”的教學經(jīng)歷和主持或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課題等科研協(xié)作的經(jīng)歷,因此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配備,比起個人單獨教學來說,更能起到教學資源優(yōu)化的作用。落實到課程中,我們團隊的分工是:楊國華講師負責《古代漢語》(第一冊)通論(五)至(六)的教學,這部分主要是文字學內(nèi)容;楊觀教授主要負責《古代漢語》(第一冊)通論(七)至(十二)的教學,這部分主要是屬于語法學內(nèi)容;筆者則負責《古代漢語》(第一冊)文選部分的教學。三人分工講授,既減輕了原有三人各自單獨講授的備課量,又便于三人能更好地發(fā)揮各自的學術(shù)專長,學生也可以轉(zhuǎn)益多師,接觸到不同風格、具有不同研究專長的教師。特別是我們?nèi)诉€各自承擔著此后的訓詁學、音韻學、文字學等專業(yè)選修課的教學任務,很多相關(guān)知識可以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先行鋪墊或加以簡化,使學生提前了解、提前準備。當然分工之余,我們更多的還有交流。比如最近在備課過程中,楊國華講師告訴筆者,他認為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一年級下冊選錄的唐代杜牧《阿房宮賦》中的“獨夫之心,日益驕固”的“固”,教材注釋為“頑固”[2]78,是錯誤的,應該解釋為“驕傲”,“驕固”這里是同義復詞,筆者就覺得非??扇?,并為他補充了一個例證:清王引之在《讀書雜志·荀子雜志·夷固、倨固》中就指出“固”有倨傲義[3]636。
“古代漢語”在大學專業(yè)課程中,教學內(nèi)容偏重,早在《古代漢語》編纂完成后,許多學校特別是師范院校就表示內(nèi)容太多,講不完,希望能壓縮一半篇幅。王力先生給出的意見是“材料多了,可以有選擇地講,不必全教”,“課時不夠,可以刪去《古代文化常識》不講;再不夠,可以刪去一些長篇文章(如《淮陰侯列傳》、《霍光傳》)和長篇詞曲(如《鶯啼序》、《西廂記》)??傊?,要刪到分量適合課時,不宜趕進度,勉強把全書教完”[4]1。
王力先生的意見自然是對的,但是具體操作上又該如何選擇呢?是不是僅僅把篇目長的文選加以刪除,或者任意選取足夠課時講授的內(nèi)容就行了呢?我們認為大學教學不同于中學教學,它追求的是學科知識的完整性,而不是單純講授課時、內(nèi)容數(shù)量的多少。比如我們可以少講一篇文選,也可以少講一篇通論,但是卻不能完全不去講文選和通論。因為只有足夠文選量的積累,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4]3,而各個通論部分其實又屬于相應的專題知識,以《古代漢語》(第一冊)為例: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是常見的中文工具書知識;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通論(三)《單音詞,復音詞,同義詞》、通論(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是漢語歷史詞匯學知識;通論(五)《漢字的構(gòu)造》、通論(六)《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是文字學知識;通論(七)《判斷句,也字》、通論(八)《敘述句,矣字,焉字》、通論(九)《否定句,否定詞》、通論(十)《疑問句,疑問詞》、通論(十一)《詞類的活用》、通論(十二)《人稱代詞,指示代詞,者字,所字》是漢語語法學知識。因此講授時,我們雖然沒有也不可能把《古代漢語》全部內(nèi)容從頭到尾加以講授,文選、通論各個部分也或各有側(cè)重,但是強調(diào)授課教師在對全書知識進行授課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1.文選首先要優(yōu)先對接現(xiàn)行部省中小學語文教材選錄的課文,這是由學校的師范屬性和學情決定的,以便為學生將來可能從事的中小學教學工作夯實基礎。2.要優(yōu)先選取有個人研究成果依托的課文。因為只有講授者親歷過的研究,才便于向?qū)W生傳授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解決問題的思考全過程,起到示人矩矱,傳授研究方法的目的。3.各專題內(nèi)容應保持一定比例,可以有詳略深淺之別,卻不能缺失,不能完全不講,以保證學生學科知識的全面性、完整性。正如王力先生多次強調(diào):“古代漢語是一種工具課,它以掌握語言這個交際工具為目的……古代漢語既是一門工具課,在課程性質(zhì)上,它是接近外語課的。教外語不能專教語法,不讓學生熟讀課文;教古代漢語也不能專講理論知識,不讓學生熟讀一些文章……既不能專講理論知識,又不能專講文選?!盵1]440-441
在課本知識之外,我們還要求授課教師對講授的相關(guān)領域應開具必備的參考書,以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加以拓展和延伸。這些參考書,主要是圍繞教材要求,做到既不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也不淺嘗輒止,缺乏高階性和一定難度。比如根據(jù)當前學科發(fā)展狀況,同時根據(jù)王力先生“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不用王力的語法體系,是說不過去的”[4]3說法。我們在給學生講授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時,要求學生優(yōu)先選購《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并選讀王力《中國語言學史》、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劉葉秋《中國字典史略》、祝鼎民《中文工具書及其使用》等;在講授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通論(三)《單音詞,復音詞,同義詞》、通論(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時,要求學生重點參考蔣紹愚先生的《古漢語詞匯綱要》《漢語歷史詞匯學概要》等;在講授通論(七)至通論(十二)時,要求學生要對張雙棣的《古代漢語知識教程》及王力先生的《漢語語法史》等進行了解,以保持學科知識體系的一致性。只有充分掌握了解了一家之觀點后,再泛及其他,庶幾始可避免雜學無方,漫衍無所歸心。
教學與科研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可以有所側(cè)重,卻不能偏廢。沒有自己科研成果支撐的教學,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形同照本宣科。一門課程中,屬于教學者獨有的研究成果的多寡,常常是評價一位大學老師優(yōu)秀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否則,在當前網(wǎng)絡資源獲取便捷,高層次優(yōu)質(zhì)課程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學生們完全可以借助各種網(wǎng)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又何必聽教師講授呢?有的地方師范院校教師認為,教師只要上好課就行了,或者認為自己只是沒有發(fā)表論文而已,不等于沒有論文,更不等于沒有從事科研。筆者認為,科研的作用和目的有二:一是不斷自證。一名教師,能走上講臺,一般比學生擁有更高的學歷和更新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減退化,還是能繼續(xù)保持,教師要自證。自證的最好方式就是做科研,能發(fā)表相應的科研成果,就足以證明教師是否維持了相應的科研能力以及當前達到的研究高度。如果沒有經(jīng)過相應程序的檢驗,怎么來證明自己?難道僅僅靠自己的主觀認定?二是接受他人質(zhì)證。一名教師在研究或教學中有了新觀點、新收獲,即使再自信,也要經(jīng)過檢驗。而檢驗的最好方式就是將自己思考的問題條理化、系統(tǒng)化后,及時發(fā)表出來,讓更多的人知曉。只有在業(yè)內(nèi)廣泛傳播,經(jīng)同行反復辯難、質(zhì)證而未被駁倒后,才或可信從。否則將自認為正確的觀點,僅僅教授給學生,學生一般知識相對教師少,水平相對教師低,這種情況下,如何能起到檢驗教師觀點正誤的作用?學術(shù)研究當然是自由的,但是作為一名教師,和單純的研究人員還是有所不同。研究人員可以根據(jù)個人的興趣喜好自由選擇自己的研究方向,甚至可以十年磨一劍。教師則不然,他應該隨時保持相應的科研能力,著力優(yōu)先解決當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如果長時間中斷科研,或從事與教學無關(guān)的科研活動,當前所教的學生又怎么辦?恐不免誤人子弟,有失教師的教學之責。
多年來,我們教學團隊成員一直致力于關(guān)注學生當前學習和未來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把它作為自己科研工作中要優(yōu)先解決的對象。比如筆者2008年申報并獲批的國家社會科學青年項目“藝概詳注”(項目編號:08CZW001),其實就是針對部分學生反映學習古代文學和古典文學理論時,苦于書目繁雜,無從下手,為給這部分學生提供一部切合所在學校實際、能起到以少馭多、以簡馭繁的功效的入門學習典籍而申報的課題。這個課題申報成功并結(jié)題后,筆者將結(jié)題成果改名為“藝概箋釋”,交由中華書局出版,目前已經(jīng)兩版七印,長期占據(jù)各大電商圖書銷售排行榜前列,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可見我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這個問題并不是僅本校存在,而是具有相當?shù)钠毡樾??!端嚫殴{釋》一書出版后,仍有部分學生反映閱讀理解存在困難。2019年,筆者又完成了全注新譯精講本《藝概》,交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樣受到了讀者的歡迎。《禮記·學記》說:“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5]1425“教然后知困”,就是通過教學發(fā)現(xiàn)科研需求的過程,困而“自反”,就是將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再回歸到科研中加以解決的過程。針對地方師范院校的特點,我們教學團隊還緊緊圍繞中小學文言文學習以及當前教材注釋中存在的問題兩大方向開展科研,先后撰寫了《訓詁過程中在詞義選擇時應遵循的一些原則》(見《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九輯)、《釋“焝黃”》(見《中國詩歌研究》第5輯)、《說〈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見《文史雜志》2007年第1期)、《試析〈詩·衛(wèi)風·氓〉中氓婦被拋棄的真實原因》(見《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年第12期)等一系列論文,這些論文的研究成果對當前中小學文言文教學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習近平同志曾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盵6]又說:“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chuàng)新?!盵7]作為掌握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各種思想精華、不忘本來、開辟未來的重要工具,如何改進以前“古代漢語”的教學方式,使“古代漢語”的學習變得鮮活生動、貼近現(xiàn)實、融入生活、具有生命力,我們深感責任重大。筆者在調(diào)查中曾發(fā)現(xiàn),由于我們的學生大多來源于各省、市、自治區(qū)經(jīng)濟較不發(fā)達的縣鄉(xiāng)中學,從小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從書本到書本,反復刷題,成了所謂“小鎮(zhèn)做題家”,很少參觀各種展館,沒有接受各種文化藝術(shù)作品熏染的習慣,絕大多數(shù)學生甚至入學前沒有參觀過一次當?shù)氐牟┪镳^、觀看過一次校外的文藝演出。大學學習和中學學習相比,是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學習觀念等全方位的轉(zhuǎn)變。如果繼續(xù)沿襲中學的學習方式,畢業(yè)后又如何能承擔起教授當今從小就經(jīng)過琴棋書畫各類培訓班培訓的學生的教學工作?而綿陽本地的歷史文化資源極為豐富,這里有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綿陽博物館,常年展出的文物達1 400余件。其中1990年綿陽市何家山2號東漢崖墓出土的搖錢樹,是國內(nèi)現(xiàn)存體型最高大、保存最完整的搖錢樹,也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64件(組)的一級文物之一,堪稱國之瑰寶。還有宋哲元墓、西山公園(內(nèi)有子云亭)、南山烈士陵園(內(nèi)有郭玉讀書臺)、江油李白紀念館等各具風格、特色鮮明的名勝古跡。為此,近幾年來,筆者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先后推出“我和國寶打個卡”“我和李白有約”“清明為烈士掃墓”“觀看學校音樂學院的一場文藝演出”等活動,要求學生參觀后自拍,并發(fā)朋友圈分享。這些形式既為當前學生所喜聞樂見,又豐富充實了學生的業(yè)余生活,擴大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在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學生對古代名物的認知,增進了學生對所在地的歷史人物的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國情懷,使“古代漢語”教學走出教室,走出課本,實現(xiàn)了向“看中學、走中學”的轉(zhuǎn)變。
我們雖然一直選用的是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教材,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更注意切合自身實際,有所取舍,體現(xiàn)出教學內(nèi)容的差異化。比如《古代漢語》(第四冊)古漢語通論(二十九)和古漢語通論(三十)有《詩律》一節(jié),內(nèi)容非常重要。迄今部分中小學教師中,無法分清古詩律詩的還不在少數(shù)。律詩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字數(shù)、平仄、對仗、用韻。王力本《古代漢語》雖然對四者都進行了講解,但是部分內(nèi)容還有補苴之必要。譬如對仗,王力先生重點介紹了對仗的一些基本類型——工對、流水對、借對,但是還有一些對仗類型,如句中自對、隔句自對、錯對(參差對),書中并未加以介紹。為此,我們根據(jù)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進行了增補。因為前者(句中自對)涉及中學語文教學中對杜甫《登高》一詩的解讀,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二十《登高》曾引元人說:“《黃鶴樓》《郁金堂》皆順流直下,故世共推之。然二作興會誠超,而體裁未密;豐神故美,而結(jié)撰非艱。若‘風急天高’,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串,一氣呵成。驟讀之首尾若未嘗有對者,胸腹若無意于對者,細繹之則錙銖鈞兩,毫發(fā)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勢,如百川東注于尾閭之窟,至用句用字,又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真曠代之作也?!盵8]1767如果學生不了解句中自對這種對仗方式,顯然就不會明白前人為什么要說本詩“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串,一氣呵成”。而如果不了解后者(隔句自對、參差對),學生又會誤以為“飄渺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白居易《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片云”(李群玉《同鄭相并歌姫小飲戲贈》)這類古詩中的詩句,沒有使用對仗。如果說這類知識還是屬于教材內(nèi)容的延伸與拓展的話,那么我們在“古代漢語”教學中,還長期增設有楹聯(lián)知識內(nèi)容。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廣泛存在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shù)形式,楹聯(lián)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很多名勝古跡之所以著稱于世,就在于歷代名人墨客的題詠,積淀起了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我們一提到武侯祠,自然就會想到趙藩的“能攻心,則反側(cè)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①。我們一提到杜甫草堂,自然就會想到清人顧復初的“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②。如果不了解基本的楹聯(lián)知識,即無從欣賞這些文化遺產(chǎn)。遺憾的是,目前社會上和大學生中對楹聯(lián)基本知識不了解的還大有人在。我們曾經(jīng)給學生布置過一個課外作業(yè),要求學生利用寒假時間,收集一副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家鄉(xiāng)春聯(lián),并加以賞析。從學生收集的情況來看,很多對聯(lián)根本不對仗,也不遵守平仄,甚至“一順邊”(上下聯(lián)都是平聲或者仄聲)[9]37。這反映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社會上很多人已經(jīng)完全不了解對聯(lián)寫作的基本要求;二是學生也根本不懂如何鑒別與欣賞,以致于把這類不是對聯(lián)的“對聯(lián)”,當成好對聯(lián)。有鑒于此,我們在《古代漢語》詩律內(nèi)容后增設了四課時的楹聯(lián)知識,講授時特意結(jié)合本地宋哲元墓八德亭上的四副對聯(lián),融入課程思政元素,使思想性、藝術(shù)性、時政性有機統(tǒng)一。經(jīng)過講授后,學生大多能掌握對聯(lián)的基本知識,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把不合律的對聯(lián)當成一副好對聯(lián)的情況。按照我們的設想,以后每期教學日歷,均應保持四課時的彈性教學課時,用于根據(jù)教學實際和教師的學術(shù)專長,講授當前學生亟需掌握的相關(guān)知識,作為個性化和差異化教學內(nèi)容的一部分。
我們雖然獲批四川省首批一流本科課程(線下),但是我們教學團隊成員深知,這僅是我們在漫長的“古代漢語”教學過程中邁出的探索性的第一步。教學團隊成員始終懷著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之心,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主動借鑒、吸收其他同仁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以期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繼續(xù)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注釋:
① 見四川成都武侯祠諸葛亮殿聯(lián)。
② 見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正門門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