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蘭/文
歌曲《一首桃花》是歌劇《再別康橋》中一首經(jīng)典的女高音的作品,為了更生動地演繹這部作品,本文以歌曲《一首桃花》為研究對象,對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藝術風格進行探討,總結了歌曲的演唱技巧,為歌曲的深情演繹提供一定參考。
《再別康橋》這部歌劇主要描述了中國民國時期以林徽因,徐志摩為代表的作家,以及學生之間的愛情與友誼。該劇角色豐富,故事復雜而曲折,有著濃厚的現(xiàn)代色彩和強烈的時代特征,在舞臺上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本劇主要講述才女林徽因在情感上的遭遇,并通過對她和三位杰出男子情感遭遇的描述來重現(xiàn)那個時代中國青年知識分子。
為能很好地表達人物思想感情,進而取得美的藝術效果,該劇唱段中大部分采用了徐志摩和林徽因的作品,比如《靈感》和《偶然》等。音樂家們將詩歌作為詞語,運用歌曲進行重新演繹,創(chuàng)作出許多經(jīng)典之作。其中尤其是展現(xiàn)林徽因感情的歌曲《一首桃花》感人至深,受到藝界好評,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再別康橋》是著名詩人徐志摩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它是表達作者心境和自然之美的結合。《再別康橋》的問世,給中國歌劇的存在和發(fā)展帶來了新思路,也為中國歌劇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形態(tài)。它獨特迷人的音樂特色,中西音樂結合的風格,使《再別康橋》獲得巨大成功。
《一首桃花》詩作選用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詩詞《桃花》,是歌劇《再別康橋》中女高音的唱段,它采用將宣敘調與詠嘆調融合的方式,透過領唱亂世桃花嬌艷欲滴的氣息,實際是在歌頌青春,脫俗,美麗的女性典型人物。其次,在歌詞中運用了比喻和擬人兩種手法,使作品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在寫法上采取了隱喻的方式,但并沒有直接描繪女性,只是利用有著相同特征的桃花、借桃花特點的比喻,來歌唱女性。
此曲吸收西方歌劇創(chuàng)作之精髓,融合中國古典韻味使得曲調風格獨特。這首歌曲旋律婉轉感人、層層疊疊,歌詞如詩歌般流淌進人們心中,叩擊出人們心靈的悸動。好像演唱者緩緩地說著,曲調時隱時現(xiàn),或平鋪地形容,或昂揚地贊美;聽眾的心靈也跟著跌宕起伏,旋律和詩歌的完美融合,成就了這首作品,以致于讓人充滿感情地憧憬著,成為廣為傳頌的優(yōu)秀作品。
演唱者想要唱出好一首優(yōu)秀的作品,就需要對這首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情感表達、基本含義進行分析與理解,并對其演唱風格進行正確的處理與掌握。演唱時,需要根據(jù)不同時期,不同題材以及不同人物來選擇合適的演唱方法。深入了解作品旋律及歌詞無疑是掌握作品內涵及風格的先決條件,歌唱者唯有站在作家創(chuàng)作視角及創(chuàng)作背景上,才能夠真正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及情感,進而更好的演繹出作家創(chuàng)作情感。
歌唱者要想演繹此作品,必須掌握扎實的歌唱技巧以外,還好熟知歌聲色彩、歌曲內涵、創(chuàng)作方式、作品構成。同時需要熟悉林徽因的寫詩方式,并朗讀詩句,讓春暖花開,桃花的意境印入心中。
詩人用聯(lián)想來物化自己,似乎27歲的她,吟著“三月薄唇邊”的浪漫情懷,“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跡!”想象“唇的痕跡”那些精彩的瞬間,那脈脈一瞥的遺痕,都是美的盛開,盛開了那些屬于三月桃花的迷人與哀愁,盡現(xiàn)著幾分無奈與天然的傷感。
詩文不嬌不媚,不事做作,沁人心脾,以細膩而又高妙的筆調為讀者勾畫出了女詩人獨特角度的內心獨白,使人們在細細品味桃花之幽靜之余,似乎仍可嗅到花之輕香,一點靜幽幽,潤物無聲。
《一首桃花》歌詞含蓄蘊藉,貫穿了鋼琴,小提琴合奏全曲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樂和詩之間的美妙融合,鋼琴伴奏的應用使作品更具藝術性與欣賞性。作者采用的擬人方法表達了人們的主觀感情,通過音樂的不斷創(chuàng)新顯示出比較理想的音樂效果。
隨著由小提琴與鋼琴一同裝點出的優(yōu)雅,恬靜的氣氛,演唱者以極其高亢的聲音演繹出了作品的本意。在這一過程中,演唱者通過自己的情感表達,讓聽眾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音樂美。作曲家大量運用了切點、附點等節(jié)奏的技法,并運用了敘事方式,以亂世桃花的美刻畫一個溫文爾雅的年輕女性人物形象,并寄托了詩人的萬語千言。
第二段落和第一段落相比較,情感完全不同,它處于音樂的頂峰部分,詞曲作家們把音樂速度、力度和拍子都做了明顯的改變,目的是在渲染氛圍和肯定桃花襯托下的女性形象得到確立。
《一首桃花》這這首作品就是以詩詞入手,讓詩詞與旋律高度相結合。作品首段宣敘調,節(jié)奏類型較為簡單,附點音符與旋律線條比較豐富,條理清晰但又不失魄力,聽來使人心曠神怡。整體伴奏織體也比較單一,多采用和弦技巧,更重要的是展現(xiàn)了音樂的細微變化。歌曲的第二段為詠嘆調,在整首歌曲中達到了高潮,也是在這里調式調性有些變化,旋律色彩這時看起來比較明朗、自然、順暢,更能表達主角的內心世界;這里節(jié)奏類型因情緒的變化而變化明顯,四三拍和四四拍進一步深化桃花動態(tài)美的描繪,達到了首尾呼應。
一首歌曲把握住總的情感、基調后,還要在氣息的運用上,隨歌曲局部的變化作精心細致地安排,要分析如何開頭、如何承接、如何結尾?!兑皇滋一ā返囊魳繁憩F(xiàn),要確保藝術氣息運用的科學性并恰當,從而對人物形象進行心理刻畫,作曲家在樂曲中進行附點音樂刻畫,是具有匠心獨運。
正確的歌唱方法是演繹聲樂作品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歌唱氣息更是歌唱命脈,演唱者放松身體,保持舒適的放松狀態(tài),全身重心定置于后腰重心支點,使橫膈膜保持穩(wěn)定與伸展水平,這樣使演唱者可以表現(xiàn)出一個相對流暢的呼吸環(huán)境。音樂有較好的平穩(wěn)性、樂句的聲音也不要過大,平穩(wěn)的使用氣息。
歌曲中的第一個“桃花”,在相應的休止符停頓,以體現(xiàn)節(jié)奏感,同時以附點的形式把整個音樂段落連接在一起,對樂段之間的關系也表現(xiàn)出了和藹的特點。在“朵朵路凝”的演繹時強化了休止符的停與不停,演唱者要確保聲斷而氣續(xù),然后找出“柔的勻的”部分通過休止符換氣,在適當時演唱者還可憑借休止符的稍停頓,讓音樂中產生更為靈動的聲音,從而具象化人物形象。在歌詞第二段唱腔,整體要有彈性釋放感情,由于感情有很多次的變化,所以應該緊密銜接節(jié)奏,突出氣口轉換,從這個角度更精準的完成角色的感情傳達。
歌唱《一首桃花》中,要注意對字正腔圓,唱中吐字,咬字等一些演唱手法的靈活運用,以提高歌曲感染力,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歌唱時尤其應突出詞語及詞語間的聯(lián)系,開頭“桃花”意境深遠,首詞“桃”不能太重,用弱聲歌唱,而且“桃”咬字困難,極有可能出現(xiàn)有壓喉現(xiàn)象,因此在歌唱時,要盡可能地提高聲音的地位,像講話那樣清楚地咬字。曲尾部分聲音舒緩,相應氣息要有柔和性,以示深思,引入弱聲作“一瞥”唱,使“瞥”字的讀音與嘴型均不改變,尾字以截氣收聲歸化,唱完輕松咬字,更能直接地突出女主角的心情變化,也突出了女性的溫柔性情。
《一首桃花》與別的中國歌劇作品很有差別,因為從歌曲來看是詩歌,表演者需要具有相當?shù)奈幕斫饽芰?,對林徽因一生的?jīng)歷應該有個全面的認識。作品中配器屬室內樂類型,所以對歌手的創(chuàng)作表演和創(chuàng)作心理刻畫都有較高的要求。
歌曲的藝術性極強,詩的本身也是婉約派的,歌詞中的“桃花”形象也很美,“桃花”是女性的象征。歌詞語言優(yōu)美,曲調婉轉動聽,讓人感受到一種溫馨和浪漫。演唱者需要有扎實的功底和豐富的音樂知識;同時也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演唱前還要背誦歌詞并將其意境領悟透,歌唱時必須把聲音,感情,境界融為一體。
(1)A段語氣平穩(wěn),以說話的語感把歌調朗讀而出:
歌詞中剛開場時,“桃花,桃花”就要用特別弱、特別有控制力的聲音來演唱,第二句“桃花”要比上一段唱得更深沉;
“朵朵露凝的嬌艷”是在接續(xù)上一段,以繼續(xù)表達思想感情,旋律為大跳,歌唱時呼吸要沉到兩肋之間,平穩(wěn)而有節(jié)制,非常連貫地唱。
(2)B段為歌曲的最高潮階段,也就是詩篇中最煽情的一段,歌唱時情感要充沛:
“看,那葉顫動在微風里”,在微風里由四四拍變?yōu)樗娜模虼舜硕螢槿淖罡咭?,也是全曲聲樂技巧中的最難點,此段應唱大段而不可中斷,必須連貫。此處的四三拍音樂相對四四拍來說更為富有推動力,也更符合臺詞意、更容易的表達感情。這一段是將氣息沉在腰間,托住聲音,再搭上高位置的輔助往前唱,所以“微”這個字要豎起來唱,聲音要在歌唱的腔體與通道中,氣息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更流暢的推動。“她有留下淡淡的”這一句也是將旋律往下行,所以,要重視“她”這個詞。
“在三月的薄唇邊,一瞥,一瞥,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跡”這一句要在“一瞥”后面的休止符上換氣。
結尾句的“一瞥多情的痕跡”音樂在歌詞語感上較有結束感,小提琴聲部入戲,演唱者向小提琴聲部傳情,對氣氛控制作了弱化處理。
本文從五個方面對《一首桃花》進行了分析與處理:一是《再別康橋》歌劇概述;二是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三是對《一首桃花》情感分析;四是對歌曲的音樂分析;五是《一首桃花》的演唱處理。《一首桃花》在我國詩歌特有的纖細柔美的基礎上,融入了西洋浪漫主義音樂色彩。整體布局平穩(wěn),把桃花擬塑造成一位清新自然、單純靦腆的女性形象,將女性主人公內心情感演繹?!兑皇滋一ā愤@首詩詞所顯示出的文化價值與藝術審美極高,林徽因無論在詩詞上還是在建筑藝術上都有著頗高造詣。
完美的演繹歌唱作品,歌唱者不僅要具備優(yōu)秀演唱者應有的素質和素養(yǎng),還要掌握熟練的歌唱技巧,情感表達,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演唱者所獨特的演唱風格,必然與其本人的文學教養(yǎng)、社會生存經(jīng)驗、音樂藝術造詣等因素有關,還與其歌曲語言、歌唱技術技巧等因素有關。在聲樂課堂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運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較準確的表達歌曲情感,是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