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玲,謝 薇,劉 青,譚 莎,陳曉瓊,何燕琳,袁 丹,向毅明
(1.貴州中醫(yī)藥大學,貴州 貴陽,550002;2.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護理部,貴州 貴陽,550001;3.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貴州 貴陽,550001;4.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老年病科,貴州 貴陽,550001;5.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科,貴州 貴陽,550001)
慢性失眠是指失眠病程≥6個月[1],是我國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之一。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約34%的成年人表示睡眠不足[2-3],而我國失眠發(fā)病率高達45.4%[4],且大多數(shù)患者失眠都是長期的、慢性的、不易治愈的,輕者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重者影響患者的軀體及精神健康。此外,長期慢性失眠還可能導致各種慢性病、肥胖以及抑郁和焦慮等患病風險增加[5]。目前,臨床治療失眠多以藥物治療為主,但長期應用會出現(xiàn)反彈效應及藥物成癮性等不良反應[6]。耳穴“三序”療法是指在耳部按摩和耳部刮痧的基礎上,再進行王不留行籽耳穴貼壓。本研究采用耳穴“三序”療法治療慢性失眠30例,現(xiàn)將應用效果和相關護理措施報告如下。
選取2021年8月—12月就診于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耳穴特色治療室的慢性失眠患者30例。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1],以有關慢性失眠的診斷作為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嚴重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慢性失眠患者;精神活性物質和或藥物濫用者和依賴者;中度和重度焦慮癥、抑郁癥患者;存在認知或溝通障礙者。入組患者中男6例,女24例;年齡 32~86歲,平均(53.83±11.99)歲;病程 2~20年,平均(6.80±4.70)年。
1.2.1 治療前評估和宣教
進行耳穴“三序”療法操作前,評估患者耳郭皮膚狀況,耳郭皮膚有炎癥、凍瘡、破潰、感染、潰瘍等,不宜操作。評估患者既往有無酒精、膠布過敏等情況。為患者講解耳穴“三序”療法內容、操作過程、注意事項等。
1.2.2 耳穴“三序”療法
1.2.2.1 耳部按摩:患者取舒適體位,護士置于患者一側,采用75%的酒精為患者一側耳郭進行常規(guī)消毒,待干后,取適量草本舒緩刮痧油涂于整個耳部,進行耳部按摩。按摩順序參照《耳穴診治學》[7],自上而下進行按摩,重復按摩4~5遍,按摩時間約2~3 min,使患者耳部發(fā)紅發(fā)熱為宜。
1.2.2.2 耳部刮痧:按摩完畢后,使用銅砭刮痧板進行耳部刮痧,刮痧順序參照劉鳳選等[8]耳部全息銅砭基礎刮痧的順序,包括耳前和耳后兩個部位,自下而上,由外向內,先刮全耳再對所選穴位進行重點刮痧。耳前和耳后共刮痧15 min,重點刮痧部位約5 min,共刮痧20 min,刮痧完畢后,取適量醫(yī)用棉球擦凈患者耳部刮痧油。
1.2.2.3 耳穴貼壓:①取穴及定位:參照《耳穴診治學》[7]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3734—2008《耳穴名稱與定位》[9]實施精確取穴和定位。主穴選取皮質下、心、枕和神門穴;配穴隨證取穴,心脾兩虛證增加脾穴,心膽氣虛證增加肝和膽穴,心腎不交證增加腎穴,肝火擾心證增加肝和耳尖穴,脾胃不和證增加脾和胃穴。②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操作者一只手輕拉患者耳郭,另一只手用探棒前端對準相應耳穴點輕探,尋找壓痛敏感點,找到后按壓出痕跡作為標識,用鑷子夾取王不留行籽耳貼粘貼于標識處,再用拇指和食指指腹分別放于王不留行籽耳貼的正反面按壓,使局部產生脹痛感。并囑患者以后每天采用拇指食指垂直對壓法進行按壓,每日自行逐個按壓,每天按壓4次(早上、中午、晚上、睡前),每個穴位按壓30~60 s。
1.2.2.4 :治療頻率:耳穴“三序”療法每次治療均選取患者一側耳郭,3 d后更換另外一側耳郭,雙耳交替,4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2.2.5 注意事項:進行耳穴“三序”療法治療后,粘貼的膠布盡量不要潮濕,不能被污染,盡量避水,如因出汗等導致耳穴壓丸掉落,應及時更換。皮膚嬌嫩、敏感者,按壓力度適中,不宜過重,以免出現(xiàn)皮膚破損等情況。如皮膚出現(xiàn)瘙癢、紅腫、破損、感染等情況,請及時就診,必要時暫停治療。
1.3.1 睡眠質量評價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對慢性失眠患者進行睡眠質量評價。該量表是于1989年由美國學者Buysse等[10]編制,其中文版已被證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1]。該量表是患者對自己過去1個月的睡眠狀況的自評量表。共由19個條目構成,每個條目根據(jù)程度從輕到重分別賦值為0~3分,總分共21分,得分越低說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好。因為本研究排除了藥物濫用者和依賴者,所以第6個催眠藥物成分不予評定。
1.3.2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1]中失眠癥相關標準進行療效評價判定,見表1。
表1 失眠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SPSS 26.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因樣本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治療前后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1個療程后,與治療前相比,患者在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質量、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以及PSQI總分方面均有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s) 分
表2 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s)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治療后0.83±0.53#0.93±0.52#0.97±0.49#0.90±0.55#0.43±0.57#0.70±0.60#5.13±2.40#項目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總分治療前2.47±0.63 2.63±0.85 2.53±0.73 2.43±0.90 1.37±0.56 1.63±1.00 14.23±3.37
30例慢性失眠患者治療1個療程后,治愈14例,好轉13例,無效3例,有效率為90.00%(27/30)。
慢性失眠屬于中醫(yī)學中“不寐”的范疇,其病位主要在心,但與肝、膽、脾、胃、腎亦關系密切。基本病機為氣、血、痰、火、瘀等因素導致心神不安為主。病因主要因情志失調、飲食不節(jié)或氣血虧虛等內傷,引起陰陽失調?!鹅`樞·口問》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人體經絡均上循聚集于耳部,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在耳郭上都有對應的反應點。通過按摩、刮痧、貼壓相應的穴位或者部位,可以起到調整臟腑、平衡陰陽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耳穴“三序”療法是指在耳部按摩和耳部刮痧的基礎上,再進行王不留行籽耳穴貼壓,一方面,耳部按摩可以打開耳部的“大周天”和“小周天”,促進全身氣血運行,起到疏通經絡氣血、調節(jié)臟腑功能、補腎益腦聰耳等作用。另一方面,耳部刮痧可以讓耳郭組織高度充血,刺激耳郭的血管擴張,改善耳郭經絡、血液及淋巴循環(huán),從而起到通經活絡、活血行氣、排痰祛瘀解表等作用。此外,在耳部按摩和刮痧的基礎上,增加王不留行籽耳穴貼壓可以對穴位起到一個長效持續(xù)的刺激作用,由于失眠是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平衡的失調,高級神經活動的正常規(guī)律遭到破壞所致,故耳穴貼壓主穴選取皮質下穴,具有調節(jié)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的作用,心、神門、枕具有鎮(zhèn)靜、安神、利眠的功效。配穴隨證取穴,心脾兩虛證加脾穴,具有益氣補血、養(yǎng)心安神的作用;心膽氣虛證加肝、膽穴,具有安神定志、鎮(zhèn)驚安神的效果;心腎不交證加腎穴,具有交通心腎、寧心安神的作用;肝火擾心證加肝和耳尖穴,具有清瀉肝火、清心安神的作用;脾胃不和證加脾和胃穴,具有和中健脾、養(yǎng)心安神的作用。
臨床實踐表明,經過耳穴“三序”療法治療后,患者睡眠質量明顯改善。耳部按摩、刮痧以及貼壓,“三序”療法層層遞進,在治療的過程中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及滿意度,且既無服藥之苦,又無需破皮進針,操作既簡單又方便,患者接受度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相比單純的耳穴貼壓來說,進行耳部按摩和刮痧后,再進行王不留行籽耳穴貼壓時,患者的疼痛感沒有那么強烈,這可能與按摩和刮痧后,促進全身氣血運行有關,但有關其發(fā)生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
開放評審
專欄主編點評:該篇論文聚焦當前熱點,創(chuàng)新性提出耳穴“三序”療法在失眠中的應用,文字表達精煉,充分體現(xiàn)邏輯關系,結論可靠,切實改善患者的病情,且無明顯副作用,充分發(fā)揮了中醫(yī)適宜技術的創(chuàng)新應用,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