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李耀鋒,王菁
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東院區(qū)醫(yī)學影像科,西安 710089
2韓城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陜西 韓城 715400
肺癌具有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世界各國都對肺癌有相關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肺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發(fā)病人群以男性居多[1]。該病早期無特異性癥狀,直到病情發(fā)展至中晚期才會出現(xiàn)胸部疼痛、乏力以及納差等癥狀,而一旦肺癌進展至中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將會大幅度下降,只有盡早對其進行診斷,并在發(fā)病早期開展針對性治療,才能促進患者康復[2]。目前,臨床主要采用多層螺旋CT診斷該病,該檢查方法操作雖較為簡單,但在診斷過程中,常規(guī)CT較難診斷出肺癌的種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3]。為進一步提高多層螺旋CT在肺癌中的診斷價值,臨床逐漸將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用于肺癌診斷,該檢查方法具有快捷、可重復操作等特點,可多角度顯示出血管的空間解剖及病理特征[4]。基于此,本研究探討MSCTA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東院區(qū)診治的肺部病變患者的病歷資料。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5]中相關診斷標準;生存期≥3個月;存在咳痰、咯血等臨床癥狀;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合并周圍神經(jīng)病變;近期服用抗生素;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認知功能障礙;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對造影劑過敏;合并嚴重精神疾病。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共納入80例肺部病變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22~78歲,平均(54.88±4.56)歲:病程1~18年,平均(9.58±2.25)年。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飛利浦128排iCT對患者進行檢查。調節(jié)參數(shù):掃描層厚為3 mm、層距為3 mm,重建層厚為1 mm、層距為1 mm,螺距為0.758,電壓及電流參數(shù)分別為120 kV、142 mA?;颊呷⊙雠P位,對患者肘前靜脈注射造影劑碘佛醇,劑量為80 ml,濃度為350 mg/ml,以3.0 ml/s速率注射,注射造影劑前預注射25 ml生理鹽水,注射速率為3.0 ml/s,造影劑注射完畢后追加注射生理鹽水25 ml,注射速率為3.0 ml/s,設置自動觸發(fā)閾值為150 Hu,在主動脈弓位置設示蹤點,從肺尖開始掃描至肺底,達到閾值后自動觸發(fā)動脈期掃描,從注射開始延遲42 s行靜脈期持續(xù)掃描、延時160 s行延時掃描。掃描結束后將數(shù)據(jù)傳至飛利浦工作站進行后處理,隨后采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VRT)、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技術(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以及表面遮蓋顯示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等CT三維重建技術對圖像進行重建。重建后由兩名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進行閱片。
①以病理檢查結果作為金標準,分析MSCTA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度。惡性病變標準:血管壁清晰可見明顯病變,腫瘤與血管接觸面表現(xiàn)為鋸齒狀,血管閉塞或出現(xiàn)充盈缺損。②分別對良性病變和惡性病變患者的病灶最大徑進行測量。③分別對良性病變和惡性病變患者的CT特征進行比較,主要包括分葉征、鋸齒征、毛刺征、血管聚集征和空泡征。④分別在動脈期、靜脈期、延時期對良性病變和惡性病變患者的CT值進行記錄并比較。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及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病理檢查結果顯示,80例肺癌患者中,良性病變患者45例,惡性病變患者35例;MSCTA檢查結果顯示,良性病變44例,惡性病變36例;MSCTA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為100%(35/35),特異度為97.78%(44/45),準確度為98.75%(79/80)。(表1)
表1 MSCTA診斷肺癌與病理檢查結果的對照
惡性病變患者的病灶最大徑為(3.56±1.21)mm,明顯小于良性病變的(9.58±3.25)m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400,P﹤0.01)。
惡性病變患者中分葉征、鋸齒征、毛刺征、血管聚集征、空泡征比例均明顯高于良性病變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2)
表2 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患者CT特征的比較
惡性病變患者動脈期、靜脈期、延時期CT值均低于良性病變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患者CT值的比較(Hu,±s)
表3 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患者CT值的比較(Hu,±s)
病變良性病變(n=45)惡性病變(n=35)t值P值動脈期92.54±15.36 78.64±10.26 4.610 0.000靜脈期92.64±15.24 85.31±10.26 2.445 0.017延時期85.69±10.24 76.34±10.12 4.072 0.000
肺癌主要是由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異變所引發(fā)的疾病,其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分析可能與遺傳、空氣污染及飲食等因素有關,治療不及時易引發(fā)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骨轉移或高鈣血癥等并發(fā)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6-7]。因此,只有盡早對肺癌患者進行診斷,明確其疾病類型,才能及時為患者制訂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進而達到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目的[8-9]。既往研究中,臨床主要采用病理活檢或胸部X線對肺癌患者進行檢查,雖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病理活檢對人體的損傷較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較低,故而無法在臨床中廣泛應用[10-11]。胸部X線檢查雖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等特點,但該檢查分辨率較低,成像多為重疊影像,針對細微結構異常的病變,閱片醫(yī)師較難分辨,且即便發(fā)現(xiàn)異常病灶,也無法準確定位,因而極易出現(xiàn)漏診[12-13]。
近幾年,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完善,MSCTA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該檢查方法主要是在多層CT三維重建的基礎上采用血管造影進行診斷,以此來了解患者的病灶結構[14-15]。相較于胸部X線檢查,該檢查方式不會受到金屬植入物等禁忌證的限制,可清晰地顯示出患者的病變嚴重程度,且該檢查方式對操作者的要求較低,可大面積推廣[16-17]。常規(guī)CT檢查可從不同角度獲取高質量的三維圖像,可及時明確患者的病灶形態(tài)、邊界情況等,但常規(guī)CT無法肯定肺癌的性質及來源,因此無法排除惡性病變的可能。MSCTA在對肺內占位性病變進行檢查時,能利用靶重建技術提供影像診斷信息豐富的圖像,再加上該檢查的空間分辨率較高,可根據(jù)診斷需求選擇重建模式,能夠更好地對病變形態(tài)進行觀察,相較于常規(guī)CT檢查影像診斷效果更好。本研究結果顯示,MSCTA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為100%,特異度為97.78%,準確度為98.75%。與池萬忠等[18]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該學者研究結果顯示,MSCTA三維重建技術診斷良性病變63例,肺癌21例,診斷靈敏度與特異度分別為98.4%和100%,結果表明,采用MSCTA對肺癌患者進行檢查,其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診斷準確度。分析原因主要為,MSCTA掃描速度較快,在短時間內即可結束掃描,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部分靜脈顯影對圖像的影響,保證圖像的清晰度,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診斷準確度[19-20]。本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良性病變患者,惡性病變患者的分葉征、鋸齒征、毛刺征、血管聚集征、空泡征的比例更高,但病灶最大徑和動脈期、靜脈期、延時期的CT值更低。與劉順帆等[21]的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組患者分葉征、鋸齒征、毛刺征、血管聚集征、空泡征等比例均顯著高于良性組,且惡性組在動脈期、靜脈期、延時期的CT值均顯著低于良性組。由此可見,采用MSCTA對肺癌患者進行檢查,可及時明確患者的病灶大小,同時還能了解其圖像特征和CT值,以便為后續(xù)治療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jù)。究其原因,MSCTA的分辨率較高,在檢查過程中為患者注射對比劑,能夠更清晰地獲取血管的空間解剖及形態(tài)學特征,且自帶圖像后處理技術,重建后可為醫(yī)師提供更為清晰的影像學圖像,確保閱片醫(yī)師能夠更好地明確患者的病灶大小及圖像特征[22]。除此之外,分別在動脈期、靜脈期和延時期持續(xù)對其進行掃描,可有效明確患者不同時期的CT值,以便臨床醫(yī)師根據(jù)其CT值評估患者病灶的良惡性質[23]。綜上所述,對肺癌患者開展MSCTA檢查,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檢查后能夠及時明確患者的圖像特征、病灶大小和不同時期的CT值,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診斷準確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少,研究結果可能存在偏差,臨床還需在后續(xù)研究中加大樣本量,才能保障研究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