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巧艷,李立剛,姜旭光,宋澤娟
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yī)院:1.青光眼白內障科;2.眼底病科,陜西西安 710014;3.西安市第一醫(yī)院眼科,陜西西安 710002
白內障為眼科常見的可逆性致盲性眼病,據(jù)統(tǒng)計65~74歲的中國人群發(fā)病率為20%~30%[1]。目前眼科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唯一有效方法,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視力。眼內炎是白內障術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其國內發(fā)病率雖然較低,僅0.033%~0.110%[2-3],但可導致嚴重的視力損傷,嚴重影響手術效果,預后極差。因此,早期診斷術后眼內炎并及時予以治療尤為重要。目前,眼內炎的診斷主要通過穿刺玻璃體或前房進行病原菌分離,但病原菌培養(yǎng)時間長、陽性率低,不利于其早期治療。既往研究指出,炎性反應與眼內炎的發(fā)病和進展關系密切[4-5]。為此,本研究觀察白內障術后眼內炎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IL)-6、γ-干擾素(IFN-γ)、IL-23的水平變化,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至2021年4月西安愛爾古城眼科醫(yī)院收治的白內障術后眼內炎患者34例(34眼)設為研究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60~80歲,平均(72.53±6.27)歲;病程3~14年,平均(6.51±1.40)年;手術時間5~20 min,平均(13.25±4.10)min;其中行晶狀體超聲乳化術13例,白內障囊外摘除或晶狀體摘除術21例。納入標準:(1)白內障診斷符合美國眼科學會診斷指南[6];(2)符合術后6周內眼內炎診斷標準[7]:術后6周內出現(xiàn)患眼疼痛明顯加重,畏光流淚,視力驟降,甚至無光感,眼瞼痙攣,結膜水腫、充血,結膜囊的黃色分泌物增多,玻璃體混濁或伴前房積膿、虹膜紋理消失等癥狀和體征,B超檢查提示玻璃體內有團球狀混濁,視網(wǎng)膜無明顯異常;(3)血常規(guī)提示白細胞計數(shù)水平升高,為11×109/L~17×109/L;(4)玻璃體穿刺取玻璃體液培養(yǎng)證實有細菌或真菌感染。排除標準:(1)外傷性眼內炎及晶狀體皮質殘留所致眼內炎;(2)合并結膜炎、沙眼及角膜炎等感染性眼?。?3)免疫系統(tǒng)異常、肝腎功能不全及腫瘤患者;(4)合并急、慢性感染者。另選取術后未并發(fā)眼內炎患者30例(30眼)設為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0~80歲,平均(72.81±6.40)歲;病程3~15年,平均(6.37±1.50)年;手術時間5~20 min,平均(13.35±3.96)min。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手術時間等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且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病原菌分離鑒定 依據(jù)《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對眼內炎患者行前房穿刺,抽取0.3 mL房水,使用全自動微生物鑒定系統(tǒng)[梅里埃診斷產(chǎn)品(上海)有限公司,VITEK-32型]鑒定病原菌,統(tǒng)計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及真菌。
1.2.2外周血IL-6、IFN-γ、IL-23測定 采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抗凝、離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兩組患者血清及研究組患者房水標本IL-6、IFN-γ、IL-23水平,試劑盒購自美國eBioscience公司,檢驗操作由檢驗科人員嚴格按試劑說明書執(zhí)行,檢測儀器為3550UV型全自動酶標儀(美國Bio-Rad 公司)。
2.1術后眼內炎患者臨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情況 研究組術后眼內炎發(fā)病時間均在術后7 d內,均表現(xiàn)為視力明顯下降,并伴有眼部刺激、畏光流淚及頭痛等癥狀;裂隙燈檢查表現(xiàn)為眼瞼水腫和結膜充血紅腫,角膜水腫混濁22眼(64.71%),前房積膿12眼(35.29%)。前房穿刺取房水培養(yǎng)共分離出36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菌30株(83.33%),主要為表皮葡萄球菌18株(50.00%)、糞腸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各6株(16.67%);革蘭陰性菌6株(16.67%),主要為銅綠假單胞菌4株(11.11%)、肺炎克雷伯菌2株(5.56%),見表1。
表1 白內障術后眼內炎病原菌分布情況(n=36)
2.2兩組患者IL-6、IFN-γ、IL-23水平比較 研究組血清IL-6、IFN-γ、IL-23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房水與血清中IL-6、IFN-γ、IL-23水平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研究組IL-6、IFN-γ、IL-23水平比較
2.3血清IL-6、IFN-γ、IL-23對術后眼內炎的診斷效能 血清IL-6、IFN-γ、IL-23診斷術后眼內炎的曲線下面積(AUC)依次為0.631(95%CI:0.581~0.719)、0.705(95%CI:0.625~0.810)、0.736(95%CI:0.631~0.856),均低于0.750;但三者聯(lián)合檢測的AUC為0.787(95%CI:0.681~0.860),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7.89%、76.59%,均高于各指標單獨檢測(P<0.05),見表3。
表3 血清IL-6、IFN-γ、IL-23對術后眼內炎的診斷效能
眼內炎為白內障術后威脅患者視力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病因素較多,年齡、糖尿病、高血壓、手術時間、玻璃體溢出等均為術后并發(fā)眼內炎的影響因素[8]。目前,術后眼內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較多學者認為致病菌經(jīng)手術切口侵入眼內是其主要致病原因[9],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予以規(guī)范化抗菌藥物治療且未分離出病原菌的情況下,眼內炎仍存在[10-11]。因此,尚不能明確眼內炎是宿主的免疫反應引起的還是由感染引起的。但可明確的是,眼內炎發(fā)病后伴明顯局部炎性反應,且隨病情遷延不愈炎性反應加重[12]。目前的研究報道,血清炎癥指標診斷眼內炎的特異度和靈敏度均較低,仍不能有效診斷術后眼內炎,應用價值有限[4-5]。
細菌感染是白內障術后并發(fā)眼內炎的主要原因,而病原菌分離培養(yǎng)是眼內炎診斷的重要方法,對了解病原菌分布和抗菌藥物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報道顯示,眼內炎致病菌中革蘭陽性菌占80%,以表皮葡萄球菌、頭狀葡萄球菌為主[13]。本研究經(jīng)房水培養(yǎng)共分離出36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菌30株(83.33%),主要為表皮葡萄球菌18株(50.00%)、糞腸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各6株(16.67%);革蘭陰性菌6株(16.67%)。該結果與既往研究報道基本一致[13-14]。因此對眼內炎的臨床治療可針對以上病原菌使用抗菌藥物。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術后眼內炎患者血清IL-6、IFN-γ、IL-23水平均高于未并發(fā)眼內炎患者,且術后眼內炎患者房水與血清中上述各指標水平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眼內炎患者局部炎性反應活躍,血清中IL-6、IFN-γ、IL-23水平可反映眼部炎性反應情況。輔助性T淋巴細胞(Th)17、Th1在調節(jié)病原體增殖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Th17可通過分泌IL-17、IL-6、IL-1β等炎癥因子介導炎性反應,引起視網(wǎng)膜破壞;同時IL-6又能促進CD4+細胞向Th17分化,進一步促進局部炎性反應[15];而IL-23是維持Th17功能的重要細胞因子,可促進IL-17、IL-6等因子大量分泌,并可誘導活化巨噬細胞及T淋巴細胞,上調促炎因子分泌,從而引發(fā)和加重眼內和全身性炎性反應。IFN-γ主要由Th1分泌,能激活巨噬細胞發(fā)揮促炎作用,并能誘導T淋巴細胞向Th1分化,增強腫瘤壞死因子(TNF)介導的視網(wǎng)膜損傷敏感性,并通過釋放趨化因子啟動T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免疫細胞參與到眼內炎性反應中。本研究通過繪制ROC曲線發(fā)現(xiàn),血清IL-6、IFN-γ、IL-23單獨診斷術后眼內炎的AUC均較小,效能較低,但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時AUC為 0.787(95%CI:0.681~0.860),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7.89%、76.59%,均高于各指標單獨檢測(P<0.05),提示血清IL-6、IFN-γ、IL-23聯(lián)合檢測是白內障術后眼內炎診斷的潛在指標,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當然,本研究尚存在部分局限性,如研究樣本量較小、各指標未進行多時間點檢測等,后續(xù)仍有待擴大研究樣本量,進一步完善研究。
綜上所述,白內障術后眼內炎患者血清IL-6、IFN-γ、IL-23水平均顯著升高,三者聯(lián)合檢測在眼內炎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