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靖,張 寶,管石俠,范云姍,侯麗麗,楊 樂,蔣建華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教研室/臨床營養(yǎng)科,安徽合肥 230022
現(xiàn)代社會生活方式和飲食模式的變化導致了諸如肥胖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病率上升,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辦法是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因此,必須要有合適的工具和標準以便進行肥胖的早期診斷。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肥胖定義為一種身體脂肪過度堆積并損害機體健康的疾病[1]。肥胖與多種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血脂代謝異常、脂肪肝、代謝綜合征和高尿酸血癥等均存在一定的關系。評價肥胖最常用的參數(shù)是體質量指數(shù)(BMI),雖然BMI對反映肥胖有很高的特異度,但其靈敏度并不高,因為該指標不能確定體質量變化是由脂肪質量(FM)、無脂肪質量(FFM)還是全身水分(TBW)引起的[2]。目前有多項研究已經(jīng)證實高尿酸血癥與BMI存在一定的關系[3-4],但其與體脂、骨骼肌的關系也需要進一步明確,本文通過完善肥胖患者的人體成分分析及血清代謝指標等檢測,探討肥胖患者發(fā)生高尿酸血癥的危險因素。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12月于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體檢中心參加體檢的人群作為研究對象,在獲取體檢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收集相關體檢數(shù)據(jù)資料。共收集人群281例,男197例,女84例;年齡20~70歲。將170例肥胖患者(BMI≥28 kg/m2)納入肥胖組,根據(jù)血尿酸水平將其進一步分為高尿酸組(52例)和非高尿酸組(118例),納入標準:(1)診斷為肥胖者;(2)未合并心、肝、脾、肺、腎多系統(tǒng)功能不全者;(3)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BMI<28 kg/m2者;(2)有精神疾病或者順應性較差者。將111例BMI在正常范圍的人群(18.5 kg/m2≤BMI<24 kg/m2)納入對照組。
1.2方法 體檢人群需空腹12 h以上,于清晨使用一次性真空采集試管抽取前臂靜脈血,用Roche 公司日立-76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生化指標;測量身高、血壓,應用Inbody770人體成分分析儀(韓國Biospace公司)生物電阻抗法測定BMI、體脂肪、體脂百分比、腰臀比、內(nèi)臟脂肪面積等參數(shù)。高尿酸血癥診斷標準: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tài)下,男性血清尿酸≥420 μmol/L,女性血清尿酸≥360 μmol/L。
2.1肥胖組和對照組人體成分分析及血清代謝指標的比較 肥胖組和對照組兩組人群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肥胖組較對照組BMI、體脂肪、體脂百分比、骨骼肌質量、腰臀比、內(nèi)臟脂肪面積、血清尿酸、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GLU)水平明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肥胖組和對照組人體成分分析及血清代謝指標的比較
2.2肥胖組和對照組合并高尿酸血癥的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肥胖組中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生率為30.59%(52/170),高于對照組的11.71%(13/11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高尿酸組和非高尿酸組人體成分分析及血清代謝指標的比較 高尿酸組和非高尿酸組BMI、體脂肪、體脂百分比、腰臀比、內(nèi)臟脂肪面積、TC、LDL-C、GLU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尿酸組骨骼肌質量、TG水平明顯高于非高尿酸組,而高尿酸組年齡、HDL-C水平明顯低于非高尿酸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高尿酸組和非高尿酸組人體成分分析及血清代謝指標的比較
2.4肥胖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危險因素分析 以高尿酸血癥為因變量(1=是,0=否),根據(jù)單因素分析篩選出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全部納入多因素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以年齡、骨骼肌質量、TG、HDL-C為自變量,采用二分類資料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骨骼肌質量和TG兩個變量均是肥胖患者發(fā)生高尿酸血癥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肥胖是世界范圍內(nèi)尤其是發(fā)達地區(qū)常見的一種多因素慢性疾病,其由能量攝入和消耗之間的不平衡引起,病因可能是遺傳、環(huán)境和行為的相互作用。BMI是臨床和研究中廣泛使用的一種簡單的身體成分替代指標,雖然有證據(jù)表明BMI與病死率呈U形或反J形關系,但在老年人中,較高的BMI與病死率之間的關聯(lián)并不強,也被稱為“肥胖悖論”現(xiàn)象[5]。BMI的一個重要限制就是它掩蓋了機體FFM減少和FM增加的變化趨勢。這些局限性可能部分解釋了“肥胖悖論”,因此對肥胖人群的研究重點不應局限于BMI對機體代謝的影響,更應該包括身體組成參數(shù)如FFM、FM和骨骼肌質量對機體代謝的影響。本研究對肥胖組和對照組均做了人體成分檢測,發(fā)現(xiàn)肥胖組較對照組BMI、體脂肪、體脂百分比、骨骼肌質量、腰臀比、內(nèi)臟脂肪面積水平明顯升高,肥胖組相關血清代謝指標如尿酸、TC、TG、LDL-C及GLU水平也較對照組明顯升高。提示肥胖患者的骨骼肌質量也比健康人群高,所以可能會將肌肉發(fā)達的健康人群歸為肥胖人群,因此研究肥胖與相關血清代謝指標的關系時也應該考慮到體脂百分比、骨骼肌質量、腰臀比、內(nèi)臟脂肪面積等指標,才能更全面地認識肥胖對機體代謝的影響。
由于BMI無法區(qū)分FM、FFM,BMI相似的個體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身體組成,甚至其代謝譜也可能會不同。另一方面,BMI在正常范圍內(nèi)的人群并不能排除FM增加和患心血管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增高[6]。這些患者被歸類為正常體質量肥胖(NWO),即BMI在正常范圍而體脂百分比或腰圍等較高,有研究證明這類患者存在機體代謝異常以及高死亡率的風險[7-8]。為了進一步探討和驗證肥胖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情況,本研究將兩組人群合并高尿酸血癥的情況進行了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肥胖組中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BMI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判斷肥胖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概率時仍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根據(jù)血尿酸水平將肥胖組人群分為高尿酸組和非高尿酸組,發(fā)現(xiàn)高尿酸組骨骼肌質量、TG水平明顯高于非高尿酸組,而高尿酸組患者年齡、HDL-C水平明顯低于非高尿酸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骨骼肌質量和TG兩個變量均是肥胖患者發(fā)生高尿酸血癥的影響因素,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9-10],尿酸與血脂水平存在一定的關系,所以在治療高脂血癥的時候也應考慮血尿酸水平的變化,從而更好地改善臨床治療效果和結局。高尿酸血癥是多種慢性病的高危因素,有研究表明,BMI是預測高尿酸血癥的較好指標,男性BMI的最佳切點為24.52 kg/m2,女性為24.88 kg/m2,這對于盡早干預高尿酸血癥有重要意義[11]。一項基于中國中老年人群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與骨密度和骨骼肌質量的升高顯著相關[12],但到目前為止,肥胖患者尿酸水平與肌肉的關系尚不明確。一項針對兒童及青少年人群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尿酸水平的性別差異始于青春期,這是由于性激素可直接影響尿酸的腎排泄和青春期睪酮刺激骨骼肌質量的增加[13],而睪酮替代治療可提高男女性別認同障礙患者的血尿酸水平[14]。目前已經(jīng)明確肌肉組織是體內(nèi)嘌呤的最大來源,在肌肉組織生長的過程中會大量消耗肌肉細胞,導致肝臟的核酸和嘌呤補給增加,從而導致尿酸產(chǎn)生增加。此外,骨骼肌質量增加可能會導致三磷酸腺苷(ATP)消耗增加。研究表明,ATP消耗的增加可導致肌肉內(nèi)嘌呤中間體的釋放,從而導致血尿酸水平的升高[15]。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提示骨骼肌質量和TG兩個變量均是肥胖患者發(fā)生高尿酸血癥的影響因素,但目前尿酸在肌肉骨骼健康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確。目前對血清尿酸水平和骨骼肌關系的研究甚少,對高尿酸血癥的治療是否應考慮骨骼肌的影響等問題還需要多樣本、更大范圍的研究以進一步明確。